登陆注册
2758400000012

第12章 感官敏感期(0—6岁)(5)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自己到处走路时,大部分父母就不会再向以前那样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每一句话了。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少了,但是希望父母关注的这种需求并没有减少。于是,孩子就会感到失落,就想通过打人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是要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爱。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孩子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打人,搞破坏等。

3.教孩子正确表达爱

上面已经提到,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打人行为太敏感,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教给孩子正确表达爱的方式,就像故事2中的老师提醒青青一样。还有一位妈妈,看到自己2岁的而在打小表姐,她就对儿子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小姐姐呀?”儿子虽然没说话,但他“嗯”了一声,还使劲点点头。妈妈又说:“你喜欢小表姐,那就拉拉他的手吧!”儿子就顺从地去拉小表姐的手。妈妈继续说:“你还可以亲亲小姐姐,拥抱小姐姐呢!”于是,儿子就跟小表姐亲热起来,刚才打小姐姐的事情都忘了。这样,孩子就学会正确表达爱了。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注意让还没有灵活掌握语言的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爱,从而不把注意力放在打人上。

4.别给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

很多孩子“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他在“打人”时,会是在这样一些情况之下:生气了,父母不理解他了,别人离他太近了……也就是说,这些情形让他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发现自己无法将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时,当他发现父母误解他的时候,他就会比较着急。这个时候,他就会本能地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肢体上的行为往往会被父母误认为是攻击性的行为,这时,孩子就更加感觉到不被理解,就会更加着急。

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是这样的情形,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开,是吗?”等等。当父母帮孩子把他想表达的意思说出来时,他就会如释重负,就会感觉父母理解他了,也就不会再通过肢体语言——“打人”来表达自己了。

5.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坏榜样

当然,父母还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给孩子在无意间做了坏的榜样。比如,孩子“不听话”时,是否动手打过孩子,是否打过别的小动物,是否与另一半动过手,等等。千万别忽视这些,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他会模仿。因为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能吸收环境,是父母的镜子。所以,父母如果有以上的这些举动,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及时改正。

11.抓、扔、捏: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0—2.5岁)

——给孩子一些安慰物,让孩子尽情地“舞动”双手,体验手的功能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时,会喜欢抓软软的东西,比如他非常喜欢用手抓奶油,会很喜欢捏香蕉,把香蕉捏得稀烂。因为他就愿意体验那种黏糊糊的感觉。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生鸡蛋,当他用手抓鸡蛋的液体时,就会感到非常快乐,甚至还会去打碎第二个鸡蛋,以体会那种黏黏的、软软的感觉。他喜欢探索抽屉、柜子,会把里面的东西都抓出来,然后扔到地上……父母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体验手的功能。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在公交车站,一位爸爸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在等车。孩子不停地用手抓站台上的铁杆,可是抓了半天也没有抓住。爸爸可能累了,就坐了下来,把他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孩子又开始摇动胳膊,还死死地盯住一个方向,嘴也也不停地一张一合。

于是,爸爸又换了一个姿势抱他,还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说:“怎么这么不老实,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以后还怎么办?”说完,就又换了个抱孩子的姿势。这回,孩子不跳了,真的老实了,任由爸爸拍他,摇他。

突然,孩子看到旁边有一位阿姨拿了一个棉花糖,他就伸手去抓。阿姨也很好,就把棉花糖递给了孩子,孩子就用两只手开始捏棉花糖,捏来捏去,也不乱动了……车来了,爸爸抱着孩子上车了……

故事2:

15个月的男孩晨晨有一次喝完水后,很兴奋,突然把那个玻璃杯子从头顶上扔到了身后,结果杯子碎了,晨晨却乐了。

第二天,晨晨喝完水后,又做了同样的动作,把杯子扔了,结果又碎了。晨晨还是很高兴。从那以后,每次喝完水,晨晨都会把杯子扔到身后去……

故事3:

岚岚在快到1岁的时候,妈妈经常给她喂香蕉。一天,妈妈又给她喂香蕉吃,喂到最后一点时,岚岚竟然“哼哼”着向妈妈扑过来,用两只小手抓住剩下的那一点香蕉。然后,就使劲捏了起来,那点软软的香蕉被她捏得糊满了手。

即使这样,她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旧低头看着,还在捏。这时候,妈妈有点忍受不住了,于是就说:“别捏了,多脏呀!脏!”然后,就拉过岚岚要给她擦手。可是岚岚扑打着,不想让妈妈擦,而且还试图挣脱妈妈。但是,因为力气太小了,当然没有挣脱得了。最后,妈妈把岚岚的小手擦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妈妈又给岚岚喂香蕉,她一边安静地吃,一边看妈妈手里的香蕉。当香蕉还剩下一点时,妈妈为了不让岚岚像昨天那样去抓香蕉,就把最后一点自己吃了。刚才还眼巴巴望着这点香蕉的岚岚,一下子就大哭起来。

妈妈见状,连忙哄她,可以怎么哄也不行,岚岚依旧哭个不停,而且眼睛还看那个香蕉皮。这时,妈妈意识到,一定是女儿想再捏香蕉。而且,她好像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好像有孩子喜欢捏软东西的说法。

看到女儿痛哭流涕的样子,妈妈心软了。于是她又剥开一个香蕉,并把香蕉主动递到岚岚的手中。真是奇怪,岚岚一下就不哭了,迫不及待地拿过香蕉。

接着,岚岚先是轻轻地捏了一下,一个香蕉就被她捏扁了。然后,她又用两只手使劲捏起来,黏糊糊的香蕉都粘在了她的手上,已经看不出香蕉的摸样来了。很快,黏糊糊的香蕉就落到了她的衣服上、床单上。

妈妈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女儿开心就好。于是,她又给女儿剥开一个香蕉,女儿开始急切地捏这根新的。妈妈就在一边观察,她发现女儿捏香蕉的动作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一只手捏,一会儿两只手捏。而且,女儿还不时地把自己的手拿到眼前仔细观察一会儿。大概半个小时后,岚岚终于心满意足了,她挥舞着沾满香蕉的双手,乐得不行……

敏感期分析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最需要的就是那些黏糊糊的东西,当他的手没有去抓的时候是一种形状,当他用手去抓以后又变为另外一种形状。这就会引起孩子强大的兴趣,所以他会对香蕉、打碎的生鸡蛋等东西非常感兴趣。如果有两样东西,一样是软的,一样是硬的,孩子一般会去捏软的,而不去理会那个硬的。

很多父母可能知道,有一种玩具,黏糊糊的、软软的,就像鼻涕一样,你把它扔到哪里他就会粘到哪里。在成人看来,这种玩具很恶心。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十分好玩的。那些软软的东西在手指缝里穿过时,他的小脑瓜里就会想:哇,手真的很神奇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所以,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玩,尽管成人不理解。

在这个时期,孩子还特备喜欢扔东西,你把玩具递给他,他马上就会把它扔到地上;你捡起来给他,他还继续扔;你再递给他,他还扔……如此往复,扔得非常开心。因为在孩子看来,他的手不但可以抓东西、捏东西,还能够扔东西。这在孩子的眼里,就像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就会不断地去体验手的这一种功能。故事2中的那个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形。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

1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捏捏软的东西,父母要知道,孩子手的活动并不仅仅是手的活动,其中还有着智性的目标。如果父母对这些不了解的胡,给孩子设置很多障碍,就等于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

2.提供给孩子用手抓的物品

既然孩子对软的东西、黏糊糊的东西如此敏感,如此感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供他用手抓的类似的感觉的物品,比如上面提到的香蕉、打开的生鸡蛋、果酱、面条、乳酪、面团等,这些东西就可以作为孩子的安慰物。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物品,他可能就会把自己的食物当做这种材料,甚至去抓自己拉的屎巴巴。

3.给孩子不怕摔的东西

可能很多父母遇到过孩子像故事2中的孩子那样摔东西,有的父母也许会问:“如果给孩子自由,难道就允许孩子摔坏家里的东西吗?”其实,这里还需要父母来引导孩子。比如,故事3中的那个孩子,每次喝完水都会把玻璃杯子或陶瓷杯子从头顶扔到身后去,结果就会摔坏。那么,父母完全可以给孩子不怕摔的塑料杯子或硬纸杯子呀,这样就不会摔坏东西了。当孩子发现杯子不能摔碎,听不到清脆的声音时,他还会纳闷,说不定就会去研究呢!但他发现以后喝水再扔杯子摔不坏时,他就不再扔了,那么他扔东西的敏感期就顺利过去了。

12.玩沙,玩水:非常喜欢玩水,玩沙(0—6岁)

——玩水、玩沙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允许他去玩

孩子玩水玩沙的敏感期会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主要表现就是:沙子、水、沙池、水池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当他看到沙子,看到水时,他就会忘情地玩耍,会玩得不亦乐乎。父母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粗沙,还是细沙,无论是干沙,还是湿沙,不管是水池里的水,还是浴盆里的水,还是溪水、河水、江水、海水,那怕是他自己撒的尿,等等,这些都是最能让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的材料。不可否认,沙子和水就是孩子最好的天然的玩具,它们是孩子童创造力的源泉。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某幼儿园有好几个沙池,每个孩子刚进这家幼儿园时,没有一个不喜欢这些沙子的,对沙子非常留恋。

有一个小朋友在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跳进了沙池,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细沙,让沙子从他的手指缝中流出,落到手臂上,再从手臂上落到沙池里。这种感觉一定是让他惊喜万分的,因为他的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的表情。

还有一个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非常好动,但是,只要他一进到沙池里,就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要是没人打扰他,他能在里面玩好几个小时而不累,也不会动地方。半年以后,他的专注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故事2:

小区里一户人家要装修,就在楼下堆了一堆沙子备用。那是周末的下午,阳光很好,小区里的几个孩子发现了这堆沙子,争先恐后地爬了上去。

有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袋子,他用手把沙子收到袋子里,当袋子装满以后,他就立刻倒掉重新装。还有一个孩子,正在沙堆的下方专心致志地制作什么东西,旁边的一个孩子问:“你在做什么呀?”那个孩子回答说:“我在做蛋糕。”“我可以跟你一起做吗?”“好啊!”他们两个开心地一起做起蛋糕来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更有意思,她的鞋子里灌进了沙子,她就把鞋脱下来,把沙子刚刚抖完,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她立刻双手捧起一捧沙子,都装进了那只鞋子里。

就是这些小朋友,一直在那堆沙子上开心地玩着,没有人打扰他们,他们也不互相打扰。

故事3:

星期天上午,妈妈在洗衣服,3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厨房里折腾,很安静,没有来回地打扰妈妈。1个小时后,妈妈把衣服洗完了,她想知道儿子到底在干什么。于是,她就走进厨房。

她看到儿子竟然在玩水,正在一声不响地玩着自己发明的小游戏。儿子先是把盆子里装满水,然后把各种小玻璃球扔进水中,接着,他又把它们都捞出来,放到另外一个盆子里。然后,他又把另外一个盆子里,然后把刚才那盆水又倒进刚刚放进球的盆子。他把那些小玻璃球再一个个地捞出来,放到另外一个盆子里,再倒上水,再捞出来……

妈妈在旁边看着儿子玩了半小时,也没有打扰他,当然,儿子很专心,根本就没有发现妈妈。

突然,他在向另外一个盆子里倒水时,不小心,水倒了出来,溅了他一身。可是,这依然挡不住儿子玩水的热情……

敏感期分析

在前几节中已经提到,孩子在手的敏感期会特别喜欢抓软软的、细细的东西,当然,他们在这个敏感期还会特别喜欢玩沙,玩水。只要一有机会,他们的吸引力就会被沙子和水吸引去,即使再好玩的体育器材,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他们都不会参与,只是玩沙,玩水。他们会玩得十分专心,脸上懵懵懂懂的,对他们来说,脸上一般都会是这种表情。如果成年人去阻止他玩,他就会与成年人抗争。

沙子既是固体的,也是流体的,就好像水一样,它很变化无常但又特别容易被掌握,有数不清的玩法,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会给孩子巨大的空间感和流动感。沙子是很奇妙的,水也一样。所以,孩子总会将沙和水融为一体,在它们之间寻找到更好的玩法。其实,孩子对水的兴趣会一直持续到12岁,每天玩他都不烦。

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对可以变化的玩具兴趣很大,不过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任何一种人造的玩具都不能与大自然的伟大赋予相比。而对孩子来说,沙子和水就是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如果,父母带孩子到湖边、海边去玩,孩子的心就会被沙子和水吸引去。在那些地方,沙子和水是连在一起的,当孩子玩沙玩到一定的程度,他一定会去玩水。

引导小妙招

1.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

如果父母回想自己小时候,可能就会找回自己玩沙玩水的记忆来。另外,就是现在,如果我们到海滨的沙滩去,也会很自然地脱下鞋子感受那些细沙,感受那些海水,其实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亲近自然,感受沙与水的魅力。即使现在,我们成人都愿意做这样的事,那何况是对玩沙玩水特别敏感度孩子们呢?所以,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要允许他们去玩,不要担心孩子的衣服被弄脏。与发展孩子的天性相比,弄脏衣服又算得了什么呢?脏了衣服可以洗,孩子的天性丢了还能回来吗?

2.孩子玩尿也没什么

同类推荐
  •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本书以短文的形式探讨家庭教育,讲述了:《巧妙地转化矛盾》、《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等。
  •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由陶红亮主编,《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百科书,阐述了感知孩子情绪、解读孩子行为等知识,并就这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介绍了儿童大脑、身体、视觉、听觉、语言、思维、情绪、信任、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了孩子如何从一个多数时间只是睡觉吃东西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忙碌、活泼好动的学步期儿童;还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角度揭开了儿童发展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孩子世界,让你见证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学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紧紧围绕人生这个话题,精选古今中外有关佳文佳作、名人轶事、传说故事,均富教育意义,颇具收藏价值,可读可看,可思可考。将精彩哲理故事如颗颗珍珠贯串在人生这根红线上,每则故事后附加一二句短评,使历史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让古代中外名人“变活”。
  • 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

    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

    《0-3岁宝宝喂养全程指导》发育特征养育要点=全程养育辅导、喂养常识+营养分析=饮食营养大全、喂养安排+疑难速查=喂养实用手册。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是一本专为广大父母解除心病、为孩子送来欢乐的家教读物,我希望它能对广大父母教子成才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青冥劫世

    青冥劫世

    夏朝历112年,道祖广成子于昆仑山巅引得神雷渡劫,适时天裂巨阙,鸿蒙真气泄于人间,从此山石草木皆可蕴气通灵,人虫鸟兽皆能历劫修道,修真纪元开启,修真门派如雨后春笋冒出……
  • 超级嗅觉

    超级嗅觉

    出身于制香世家的刘擎忽然拥有了世界上最灵敏的嗅觉,他会用它来做什么?寻觅最极品的女人?搜罗最馥郁的香料?制造最顶级的香水,鉴定最古老的香炉还是……在寻香证道的旅途中,刘擎赌香、赌树,赌人生,比别人多出一个香艳无比的嗅觉世界。自荐130万全本老书《黄金眼》,书号:75693
  • 早已:时过境迁

    早已:时过境迁

    如果说,遇见你是我最美的风景,那麽,爱上你将是我永远也躲不过的劫难。年少的时候我们曾拥有太多太多的热血去挥洒,可到最后,只剩下一段段回忆和一声声叹息,任凭似水流年染指而过,也许,风不懂落叶的执着,时间不懂我们许下的诺言和誓言那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
  • 总裁,久违了

    总裁,久违了

    “待你长发及腰,我娶你可好?”梦芷玲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人做出同样的约定,她的约定能够实现吗?
  • 诗骚一百句

    诗骚一百句

    本书从《诗经》、《楚辞》中选取具有警策意义、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
  • 健身营养指南(50岁知天命篇)

    健身营养指南(50岁知天命篇)

    本书为50多岁人士的健身和营养需要,提供针对增强腹部肌肉、减轻腰部疼痛、降低血压以及减肥的有效锻炼方法。
  • 欺天曲

    欺天曲

    把“侠”贯彻终生的修士,会是怎样的“仙”?任大道茫茫,只求无愧、无悔。她说:“我等了你一万年!”不一样的西游,修者的星球大战,身修两界的他,不被老天所容,能够生,谁愿意灭,不能逆,只能欺。
  •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将会一鸣惊人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将会一鸣惊人

    本书介绍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发育和生理成长同等重要,具体体现在读懂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有方法、给孩子插上新的翅膀、从触动心灵到争取主动等。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这本书阐明了纸上谈兵的人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除了像华盛顿那样的伟人,世上还有许多像克罗伊斯王那样的人,庸庸碌碌地了结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