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8400000014

第14章 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5—4岁)(1)

一般来说,成年人常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不过,孩子却常常能够捕捉到其中的奥秘。所以,当孩子1岁多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对地上的小线头、床头上头发丝、角落里的小蚂蚁、草丛中的小花瓣、桌子上的纸屑,还有路边的小石子、书上的小蜗牛等小事物感兴趣时,就足以表明孩子关注细微事物的敏感期到来了。这个时期,孩子会乐此不疲地观察它们,会把它们收集到一起,当做“宝贝”珍藏起来,等等。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不要惊讶,也不要去打断孩子,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这样,孩子才能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

1.小线头:用拇指和食指捏床上、衣服上的小线头,捏起来扔掉或放到嘴里(1.5—4岁)

——不要奇怪,这是孩子细小事物敏感期的表现,不要制止,否则孩子会因心里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受到伤害

在每个年龄段,孩子都会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感知世界。当孩子在1岁半至4岁这个年龄段,就会表现出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比如,他可能会对床头上或衣服上的某个小线头非常感兴趣,他会把这个小线头用手指捏起来,看一会儿,然后可能就会把它丢掉,或是把它放到嘴里“品尝”一番。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父母欣赏就好,不要制止。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妈妈抱着不到两岁的女儿在沙发上看电视,可小女儿突然坐不住了,她不说话,只是用手指着一个地方,嘴里还“嗯、嗯”地叫着。

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妈妈看了看,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妈妈换了个姿势抱女儿,可以女儿不干,还是用手指着刚才的地方,“嗯、嗯”声比刚才还大呢!

妈妈觉得有点蹊跷,就把眼睛凑近了孩子指的地方。妈妈看了好一会儿,在沙发背上终于发现了一个小的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线头。妈妈捡起来,女儿眼睛瞪得老大。看来,女儿刚才指的东西就是这个小线头了。

妈妈担心这个小线头让孩子感觉不舒服了,就把它给扔到了旁边的垃圾篓中。没想到的是,女儿竟然不愿意了,她扒开妈妈的手,一看,真的没有了。她居然哇哇地哭了起来。妈妈真不知道女儿这是怎么了,一个小线头也能让女儿这么关注?

故事2

两岁的儿子早上刚起床,他从床上下来后,突然低下头,好像在地上发现了什么好东西一样,就蹲下了。

妈妈想知道儿子为什么蹲下来,就走到儿子的跟前。她发现儿子捡起了地上的一个小线头,拿到眼前端详了一会儿,接着,他就把那个线头放进了嘴里。

这时,妈妈赶紧伸过手来,说:“快吐出来,脏呀!”可儿子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咂摸咂摸嘴,好像要尝出点味道来一样。妈妈着急了,又很严厉地说:“吐出来,快!”因为声音比较大,音调也不好听,孩子吓着了,哇哇地哭了起来。

敏感期分析

故事中的小女孩显然已经进入了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所以她才能“大老远”地看到沙发背上的那个小线头。对孩子来说,这个小线头就是一个“宝贝”,当这个“宝贝”被妈妈捡起来又扔掉时,孩子自然会伤心了。同样,故事2中的男孩也是处于这个敏感期,他还试图用口来辨别一下味道,但因为妈妈“懂得”比较多,就以为不卫生,就会严厉呵斥孩子,那孩子自然也就体验不到关注细小事物的乐趣了。

一般来说,人们观察一个物体,只会看到它的一部分,很好关注它的全貌。对孩子来说,就更是这样了。他会以自己的情绪和兴趣来观察,因为孩子的视角与成人的不同,他通常会关注那些成人看不见或根本就不在意的不起眼的东西。由此可见,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独特。其实,对于细小事物的关注就是孩子观察力的开始。要知道,孩子看微小的事物是需要专注精神的,也需要耐心,需要聚精会神,也需要时间。这些,甚至会比他所观察的对象本身还要重要。

引导小妙招

1.了解孩子的正常表现

父母应该知道,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关注细小事物的特殊时期,也就是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内,孩子的视野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他会关注细枝末节的东西,往往哪个事物越微小,他就会越关注哪个事物。而且,孩子常常会能捕捉到其中的奥秘。所以,如果孩子对细小的线头或是衣服上的某个小图案产生兴趣时,父母应该明白,这是孩子在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正常表现,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不轻易阻止孩子的行为

孩子对某个细小的东西,如小线头比较感兴趣时,父母不应该轻易阻止他,而应该给他自由,让他去尽可能地自主地去处理。这样,孩子就能享受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所以,父母应该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这样就不会轻易阻止孩子的行为,打扰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另外,如果父母武断地去阻止孩子,孩子也会因为内心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受到伤害。父母还应该知道,孩子发现的东西很可能是父母不留心的,或是父母在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和不容易感觉到的东西。越是这样,父母就越不应该以自己的留心与否,好恶与否去评判孩子的这种行为。

3.故意给孩子小线头玩

小线头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危险,既然孩子对它这么感兴趣,父母就可以把床上、被子上、衣服上的小线头拿给孩子,甚至收集起来一起给孩子,让孩子体会去关注细小事物的乐趣。当然,如果孩子不反对的话,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这些小线头。

2.头发丝:关注地上、床上、衣服上的头发丝,而且喜欢收集(1.5—4岁)

——在孩子眼中,头发丝就是他的“宝贝”,不要扔掉孩子的“宝贝”,否则孩子就会伤心

孩子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会很关注头发丝,比如地上的、床上的、枕巾上的、衣服上的,甚至是浴缸中的,他们一概都关注,也很喜欢收集。孩子会把收集到的头发丝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保护起来,因为那就是他们眼中的“宝贝”。所以,一旦父母把他们收集到的“宝贝”以各种理由丢掉时,孩子就会非常伤心。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妈妈觉得她2岁的女儿很有意思,因为她的女儿最近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爱好,那就是收集头发丝。每当女儿从枕巾上、地上甚至是卫生间的浴缸里看到头发,她都会美滋滋地把它们捏起来,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都放到它的那个漂亮盒子里。

可能女儿嫌自己收集的头发还少,所以她经常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你的头发!”每当这时,妈妈都感觉女儿很可爱,于是就从头上扯半根头发递给女儿。女儿非常兴奋地接过头发,又十分满足地把它放进小盒子里了……

故事2:

有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和上面那位小姑娘一样,他也特别爱收集头发,不过,他不是把头发放到盒子里,而是把它们都尽量捋直,夹到一本书里,然后再把书放在枕头下。

小家伙好像特别喜欢这件事。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打开那个本子,把他收集到的头发好好欣赏一番;每天早上,他也会欣赏完那些头发再起床……

妈妈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习惯,而且那些头发都不卫生。于是,她趁给儿子收拾床铺的时候,就偷偷地把那些头发从儿子书中给拿走丢掉了。儿子发现后,竟然伤心地哭了整整一个晚上,连晚饭也没有吃。

这位妈妈很纳闷:难道这些头发对儿子就那么有吸引力,就那么重要吗?

敏感期分析

同样是面对孩子收集头发的这样一个爱好,两位妈妈做出的举动截然不同。虽然故事1中的妈妈也不知道这是孩子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特殊表现,但她却并没有阻止孩子的收集行为,甚至还配合孩子把自己的头发扯半根给孩子。相比而言,故事2中的妈妈就破坏了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干涉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故事2中的妈妈发出了疑问:“那些头发丝对儿子真的那么重要?”是的。因为处于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孩子很弱小,很难想出什么好办法向父母表达爱,所以他就会把自己的爱转移到那些细小的事物上,比如头发丝。在孩子眼中,头发丝也是有生命的,所以他才会把头发都珍藏起来,或者在盒子里,或者在枕头下,总之,就是给它们最好的保护。但是如果妈妈把这些“有生命”的东西扔掉时,孩子就会伤心,就会给他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

引导小妙招

1.不要觉得不可思议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这么热衷关注头发、收集头发感到很不可思议。其实,这没有什么好不可思议的,在很多时候,这都是孩子心智非常纯真的表现,是他们认识世界,让自己心理获得成长的一个必然的过程。所以,父母应该予以理解。

2.善待孩子的这种行为

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更好地享受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如果孩子有喜欢关注头发、收集头发的爱好,父母一定要保护,要善待。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即使她不知道这是孩子的敏感期,她也会扯半根给孩子,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孩子心灵世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与孩子一起感受头发的神奇

孩子之所以会对头发丝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在于它的柔软。所以,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把玩头发丝,这样就能让孩子惊讶地发现,原来头发丝居然有这么的形状变化。当然,父母可以用一些语言来配合头发丝的形状变化,比如:“看,头发丝变直了,现在又变弯了,现在又变成圆形了,现在是波浪线……”

其实,这就是对孩子收集头发丝的一种积极的回应,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而且可以引导孩子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观察这些形状的变化上。这样,既能防止出现所谓的危险与不卫生的情况,又能拓展孩子的思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然如此,父母又何乐而不为呢?

3.小蚂蚁:耐心地蹲在某个角落里仔细观察小蚂蚁(1.5—4岁)

——孩子好像能听懂小蚂蚁的悄悄话,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默默走出这个敏感期

很多父母可能都见到过这样的场景:两三岁的孩子非常喜欢蹲在路边、草地上或某个小角落里观看蚂蚁,而且常常是一动不动地看上半个小时甚至是1个小时。他们好像能听到蚂蚁说话呢!不信,如果你去问孩子:“你知道小蚂蚁在干什么吗?”孩子可能会非常兴奋地回答说:“知道,刚才小蚂蚁在说悄悄话,它们说要把食物运到洞里去呢!”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打扰孩子,让他自己用心去观察就好。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小区的楼下玩耍,妈妈们在不远处聊天。玩了一会儿,可能是玩累了,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向自己的妈妈要零食去了。

拿到零食,几个孩子又凑到一起吃起来。这时,一个孩子不小心把一个薯片掉到地上了,他也没把它捡起来,反而在上面淘气地跺了几脚,薯片碎了。过了一会儿,出乎几个孩子意料的是,地上的薯片碎屑竟然引来了很多小蚂蚁,它们见到薯片后,可以说是蜂拥而上。看到眼前的情景,几个孩子也不说话了,都专心致志地看起了蚂蚁……

故事2:

3岁的浩浩最近开始变得专注了,以前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集中精力,一会儿左看看,一会儿又看看,就是不能定下神来。

妈妈发现,浩浩最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这不,刚吃完早饭,浩浩就一个人到自家的小花园里去了。妈妈洗完碗筷后,就来到花园里。她发现儿子正蹲在花园里,正非常认真地看几只蚂蚁爬来爬去的。

浩浩看得非常专注,因为妈妈已经在他身后站了十几分钟了,浩浩愣是没有发现妈妈。而且,妈妈还发现,浩浩不仅是在看蚂蚁,而且还在试图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捏蚂蚁,这个过程又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

第二天早上,妈妈又在花园里发现了浩浩,他还是蹲在那里看蚂蚁,捏蚂蚁。在那段日子,浩浩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观察蚂蚁上,热切那个神态,非常专注,心无旁骛一般。妈妈很是奇怪,心想:“浩浩这是哪来的这么多的耐心和专注精神呢?”

敏感期分析

看到故事1,可能很多父母就比较纳闷:“为什么地上的蚂蚁能这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呢?”是啊,孩子的很多行为在成人看来都有些奇怪。之所以孩子会对非常小的蚂蚁感兴趣,就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当孩子们观察蚂蚁时,他可以能一动不动地观察一两个小时,而且一点也不会厌倦。因为在这个观察蚂蚁的过程中,他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与满足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孩子在1岁半到2岁左右时,会进入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而从故事2中浩浩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到3岁时才突然对观察蚂蚁感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可能是因为他这个敏感期被周围的环境给阻碍了,所以他的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就延迟了。

不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中间的,而不是与小蚂蚁那些小事物为伍的。这时,他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扫地、收拾屋子等,这就表明孩子在成长,他对周围环境认识在加深。当父母发现孩子要帮着你来做家务时,那他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就已经走过了。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观察蚂蚁的自由

作为父母,在了解了孩子观察蚂蚁的敏感期后,就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充分探索、认识这个世界。比如,在他观察蚂蚁时,可能会坐下,也可能会跪下,甚至会趴下,父母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要允许他这样;也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捏起小蚂蚁观察,甚至会把蚂蚁装在载瓶子里观察,这些父母都应该允许,从而让孩子能在这个观察蚂蚁的敏感期也能得到心灵的满足,获得成长的快乐空间。那么,孩子就会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2.给孩子创造机会观察蚂蚁

另外,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去观察蚂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观察机会。在孩子观察的时候,父母也参与其中,给孩子讲解一些与蚂蚁有关的知识。这样做,一方面是增长孩子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感受父母陪伴的温暖。

3.不要试图打断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观察蚂蚁时,就会轻易打断孩子,其实这就等于破坏了孩子的认识过程。比如,当孩子正在全神贯注观察蚂蚁时,妈妈就去喊孩子:“宝宝,吃饭了,不然一会儿菜都凉了!”如果催促不起作用,妈妈可能就会硬把孩子拽到饭桌上,也就是说会硬把孩子从“工作”状态中拉出来。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再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自己主动回到饭桌上。另外,观察蚂蚁对于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品质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轻易打断孩子,那他就很难形成专注的品质了。

4.不要让孩子观察太长时间

有的父母可能有个担心,就是不能打断孩子的观察,如果万一孩子观察时间太长了呢?能否打断孩子呢?其实是这样,孩子观察蚂蚁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超过两个小时的几乎没有,那如果孩子能连续观察七八个小时,那就不太正常了。

5.不要让孩子残害蚂蚁

同类推荐
  •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英雄,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免不了挨板子。作为父母要知道,棍棒教育起不了作用,不如选择通过故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树立孩子伟大的理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需要励志。当他遇到失败,遭受挫折时,父母应该给他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生活的勇气;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迷茫无助时,父母应该给予指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
  •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走进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孩子孤僻冷漠、心理脆弱……
  • 孕产妇安全营养全书

    孕产妇安全营养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女性饮食与优生、孕前营养与保健、孕期营养与保健、产后营养与保健、母乳喂养与婴儿健康。
  •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产褥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是新妈妈最重要的时期。本书针对产前分娩准备、科学坐月子、轻松育儿做了详细讲解,细述了孕育新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巧妙应对的方法,并以通俗、简明、轻松的语言,实用的操作步骤图,传播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孕育知识,更有“要知道哦”和“专家点拨”小知识版块帮你拓展知识和加深理解。希望本书能让新爸爸新妈妈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快乐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 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

    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叱咤政坛,潜心学问,仅遗留下来的著作就有1400多万字。在忧国忧民、投身社会、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也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因此他的孩子个个成才: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九个子女中出了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六个子女也是才俊。本书用图文并茂、事论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梁启超家教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对于今天的父亲们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会说话的手

    会说话的手

    本书所收作品篇幅简短,故事奇特,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片段场景,几句对话,鸟言兽语,人物行踪,无不言平凡之微妙,寓天下之大奇。读后或可逗你一乐,掷书一笑了之,或可启你深思,领悟人生真谛。
  • 帝国:罗尔斯塔战纪

    帝国:罗尔斯塔战纪

    25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经过数千年的进化,人类已成为了地球上生物链中的顶级生物。但是,这却并没有改变人类的贪婪与自私。自有文明记载以来,人类互相残杀,发动战争。宗教、土地、资源、种族、甚至女人,为此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从欧洲罗马时期企图征服世界,华夏九州秦国灭六国一同天下,到英法百年战争,华夏九州的内乱层出不穷,以至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从未停止过屠杀同胞。而这次就来讲讲以人类为主体民族的罗塞维亚与奥古斯坦在星历第六纪元1240年在罗尔斯塔发生的超级战争的故事。
  • 喂,娇妻.别太拽!!!

    喂,娇妻.别太拽!!!

    伊小乐一个为生活打工的乐观学生,阎君浩阎氏集团总裁,换女朋友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一直认为女人长得再漂亮,性感,结构都是一样,办起事来都差不多,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双眼睛让他深陷进去.从此让他吃尽苦头……却仍然坚持!最后是否可以抱着娇妻回家门……
  • 最强小神农

    最强小神农

    小农民李青救落水女村长时,意外被护河神蛟附体,拥有神蛟所有能力,凭借这手翻云覆雨的本事,他帮助村子脱贫致富,也让村庄成为桃园圣地,各种美女纷至沓来……
  • 复仇的蔷薇之花

    复仇的蔷薇之花

    父亲抛弃她,母亲离开她,朋友背叛她......她要复仇,她和她唯一的闺蜜,开始了复仇计划.........
  • 兽面人生

    兽面人生

    兽面人生!兽性大发!江山美女一把抓!神秘而广阔的洛姆卡拉大陆一往无前的兽人战士美丽又善良的精灵少女坚韧豪爽的矮人大叔狡猾多智的地精商人强壮无比的牛头人勇士和一个被车辗过的狗不理包子一切故事尽在兽面人生黑色的龙形军旗悠扬的狼骑兵之歌带领着大陆民族踏向寻找自由的征途这里将有盛世大唐百战雄师一往无前的气势!这里将有中华雄风在洛姆卡拉大陆重铸辉煌!你------准备好了吗?希望各位大大继续关心本书,并多多的指出不当之处,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并敬请点击,收藏,砸票!谢谢各位大大!谢谢各位朋友!
  • 死宅真恶心

    死宅真恶心

    死宅的求生,被水淹没,不知所措。最后祝您身体健康。(评论一下也是可以的哟。)群号:650764569
  • 春安山

    春安山

    作品紧紧围绕大批现役军人开进山区后,开展治贫,治堵的故事而展开。现役军人敢说敢为,终于赋予了大佛团长他改变山区面貌的决心;而地方保守势力的阻挠,使他要冲破现有条条块块的界限;架桥开路,需要专业人才,使大佛团长要突破现行政策的屏障,请右派出山。军威赋予他的威严,但他又为人父亲,父爱使他面对女知青陈小娟家庭的困惑,伸出了救援之手,从此使他陷入了严峻的政治旋涡。最终道德与事实,使他获得了救赎。在他找回了失散20多年的儿子后,深感对家庭的愧疚,于是一个大家庭的重任赋予了他,展现当代军人全新的家庭观念和人性美的一面。
  • 穿越两界的镜戒

    穿越两界的镜戒

    在异界习得地球上无人可敌的魔法,从地球带去异界炙手可热的‘宝物’。没有称霸世界,有的只是终将被所有人赞誉认可的贤者之路。一颗镜面戒指,两界穿越之旅。精彩的人生从这里开始。******************************PS:脸丑心善的导师、多啦A梦一样的萝莉、喜欢眯眯眼的校长、同性恋的诅咒女巫、傲娇的混血魔皇族……我的朋友很少,我的朋友正在变多!
  • 末世农场主

    末世农场主

    真正的末世是什么?来,这本书,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