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2900000034

第34章 警觉的“喜羊羊”(2)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允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既然四皇叔朱棣敢当着朱元璋的面拿自己不当盘菜,那么背地里能够做出什么事就更难说了。朱允炆能够透过朱棣的眼睛,读出他心底蓬勃而出的羡慕嫉妒和恨。朱允炆往明皇宫前一站,他都觉得如芒在背。

不光是朱棣,那些藩王们又有几人是真正服气的。

朱允炆不能不有所警觉,这帮藩王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如对敌作战需要,就连驻扎在地方上的朝廷军队也要听从他们的节制和调度,这十几号藩王没有吃素的,他们手握重兵,谁又会拿朱允炆这个皇太孙当回事。

连“羊族”出身的朱允炆都有所警觉之事,当然朱元璋也有所顾虑。据说朱元璋晚年曾经做过一个很玄乎的梦:有一条白龙和一条黄龙邂逅了,但他们见面后很不客气,马上就打了起来,打着打着,他们打到了明皇宫的大殿上,鏖战了好久,最终白龙抵挡不住,蝘蜒于地,而黄龙却得胜腾飞而去。

朱元璋被梦中的情景惊醒,脑子里不停地想,这样一个梦到底隐含什么?琢磨了半天,也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于是他带着疑惑,来到奉天殿临朝。朱元璋刚坐定就觉得眼前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定睛往朝堂下观望。燕王朱棣居然站在了皇太孙朱允炆的左前方。

按照明代的规制,左为上、为大。按照家族本分,朱允炆是朱棣的侄儿。但是在朝堂上则应以官方规制为准,朱允炆为皇太孙,是朱元璋帝位的接班人,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朱棣是叔叔,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也是朱允炆的臣下。一个臣下,怎么能够站到皇太孙朱允炆的上方左边呢?很显然他压根儿就没把朱允炆放在眼里。

朱元璋这才顿悟其中的玄机,再结合昨夜那场奇怪的梦,他下令将朱棣赶出皇宫。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再次修订《祖训录》,这次修订对皇家礼仪进行了规范。要求“诸王来朝冕服见天子,次见东宫,先坐受拜,次叙家礼。坐则正中,诸王侍。”这显然是在教育以朱棣为首的诸子藩王,告诉他们做臣子应该遵守的本分,不要拿皇太孙朱允炆不当干部。朱元璋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已经几近完美,他不无得意对自己的接班人朱允炆说:“我已经把边疆防御的重任交给你的那些藩王叔叔们,从此以后,你可以做个太平无忧的天子了(贻汝以安)。”

朱元璋的话刚讲完,皇太孙朱允炆就反问起来:“边疆上不太平的事情由我的皇叔叔们去解决;要是诸位藩王叔叔不安分,有了非份之心和非份举动,那又能派谁去摆平呢?(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没想到皇太孙竟然会提出这样尖锐又让自己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沉默了好一阵子,接着反问皇太孙朱允炆:“那依照你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朱允炆也不含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如不可,则削其封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朱允炆讲了四步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一步,以德义来感化藩王们的非份之心,以礼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第二步,如果以德服人没有起到作用,那么就削了他们的封地;第三步,如果上述的方法都行不通,那就废了他们的封爵;最后一步,如果前面这些做了都不管用,那就只有兴兵讨伐了。”朱元璋听后,点头表示同意朱允炆的四步处理法。

在朱元璋与朱允炆祖孙两人的这段对话中,昔日朱允炆的那副文弱相至此荡然无存。其实如果设身处地地站在朱允炆的角度来看,再软弱性格的人也会对皇叔们那种咄咄逼人的架势作出一些本能性的反应。

尤其是以燕王为首的十来个北方藩王叔叔拥兵自重,内地的好几个皇叔横行不法。这种情势,整个大明皇家犹如豢养一群恶狼,他们哪个都不会服气,让自己的文弱侄儿来当未来的大明皇帝。

年轻的朱允炆虽然文弱,但他却不弱智。朱元璋虽然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可同时也把一个大难题交到了自己的手中。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帝国的东北到西北一字排开,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朱允炆非常清楚,就算自己将来有命当这个皇帝,却没有福气去做一个安享太平的皇帝。九个叔叔为自己在边疆站岗放哨,自己这个皇帝还能睡上一天安稳觉吗?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先后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三个护卫并不是指三个人。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具体时间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

按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要与中央叫板显然以卵击石。九个藩王将帝国的边界割成了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

在这九王之中,势力最大的当数燕王和晋王,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强大同时还有军事强人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

这几位镇守边界的武装地主经常搞联合军事演习,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人在边界动刀动枪,杀气冲天。

在这些藩王们的潜意识中,自己是做叔叔的,凭什么你侄儿当皇帝,我们就要在这里站岗放哨喝西北风?我们也是朱元璋的儿子,都有资格来做这个皇帝。

藩王叔叔们瞪着血红的眼睛盯着大明帝国的君主的宝座,原本性格文弱、与世无争的儒生朱允炆就成为藩王叔叔们的众矢之的。原本就对君主宝座充满了无限的欲望的诸子藩王,由于朱元璋钦定了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转眼间他们就如恶狼一般地将文弱侄儿朱允炆视为了一只待宰的羔羊,还是“喜羊羊”。

同类推荐
  • 那些混在江湖的日子

    那些混在江湖的日子

    难混是江湖!既然我无法改变命运,那我就要改变中国的历史!
  •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

    敦煌学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主要是揭示敦煌、河西及至我国古代社会、中亚古代社会和中西交通等历史的本来面貌和规律;为研究我国古代某一局部地区的历史、社会状况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典型。樊锦诗先生这样说:敦煌莫高窟以汉地文化为基础,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地吸纳了多种文化,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东北地区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坚苦卓绝的抗战,更以抗联杨靖宇、赵尚志等烈士而广受中国大众关注。但由于战斗环境过于恶劣,和内地隔绝,以及日本有意识的大规模销毁档案,关于东北地区抗战很是薄弱。而最近几年关于这段历史得到读者关注,最近出版的张正隆的《雪冷血热》也将对抗联的关注急速增温。而本书不仅着力挖掘关于抗联的历史细节,更花费很大笔墨破解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一些历史迷雾和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事迹。
  •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朝追美记

    明朝追美记

    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千年;曾经的现代小职员,转瞬间成为了孤家寡人。没有随身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穿越福利;唐风的穿越人生,刚刚开始。金陵发迹,金殿扬威;他是极品才子、他是大明奸商、他也是黑道老大,皇家公主、大臣千金美女江山一肩挑,古代生活乐逍遥!本书纯架空、轻微YY;只为给大家带来一个轻松、欢快的古代生活故事;喜欢本书加群:561376488,朱颜恭候大驾!??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甄鈅传

    穿越之甄鈅传

    一朝穿越,她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这个战乱的时代,她努力的过下去。保护了所有她想保护的人。却在哪个人出现后,她的心开始慌乱。面对那些爱情,她该如何抉择!
  • 新手上路炒基金

    新手上路炒基金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月上宫

    月上宫

    孙悟空。我看到你了。你就在我面前。
  • 开挂世界:NPC养成录I

    开挂世界:NPC养成录I

    “离琳,请选择。魔法世界还是数据世界?”“数据世界。”啧啧,强制学习?还100%?有点厉害的样子。嘛~人家在数据世界啦……
  • 逆世成皇

    逆世成皇

    五百年前,镇守魂武大陆的五方魂兽无故失踪,五棵阴阳树突然枯萎,化作参天枯木。五百年后,天地为四帝所掌。少年楚歌,身受三重封魂印,一印解开,获得迷之魂力,携灭世魂兽,武动八方;三印俱解,血踏四帝,成就逆世神皇。
  • 魔捕郑关龙

    魔捕郑关龙

    魔捕:亦称人界清理者,其意思是清理那些本来不应该出现在人界的东西—或鬼物,或妖物,更或神魔。且看小子郑关龙如何捉鬼,降妖,伏魔,请神。
  • 卸妆后我依然很美

    卸妆后我依然很美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也是女人的专属权利。新时代的女性不仅仅追求美,还要追求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完美情结在女性心里的极度膨胀,让爱美的女人们在自己身上下足了功夫和血本。但是别忘了,时间是女人最大的敌人,无论是貌美的明星,还是姿色上等的职业白领。与职业、社会地位、收入无关,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岁月的蹉跎。
  • 遭遇毒舌老师

    遭遇毒舌老师

    苏奕问穆小穗:“快毕业了,你有什么打算?”穆小穗想罢开口:“银行、证券、保险,以专业对口优先。”苏奕漫不经心的‘喔’了声,说:“你要不要考虑第二种。”“其他专业吗?”“不是,嫁给我……”即便是最耀眼的星星,也可以为了爱,甘愿平庸。精英男与迷糊女的爱情故事。
  • 杞国春秋

    杞国春秋

    搭上“春秋”的末班车,迎面即是“战国”。所以,杞敕不敢懈怠。
  • 终极人生之千古风流

    终极人生之千古风流

    游遍大好河山,过尽繁华之夜。修道符画术,狂扁千古世家。一桩谜案深冤,引发京都之乱,待到风雨平息,我自风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