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500000025

第25章 法家的领导智慧——做一个称雄天下的人(2)

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员工能自觉地摆正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能自觉地服从团体运作的整体需要,把团体的成功看作发挥个人才能的目标,这样的人绝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好出风头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充满合作激情、能够克制自我、与同事共创辉煌的人,因为他明白离开了团队,他将一事无成,而有了团队合作,他可以与别人一起创造奇迹。

在现代社会,仅凭一个人的经验已经不能应对全部工作了。在工作中,会不断地有新问题和困难出现,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但如何面对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有一些人错误地理解竞争的含义,认为要想在一个团队内立足,就必须保持自己的优势。他们把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那些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当作自己的优势,当作自己在公司存在的资本。认为一旦让别人知道了这些,就会对自己的职位构成威胁。

因此,这些人在工作中,不仅不和别人交流经验和心得,反而希望隐藏这些,甚至故意使同事犯错误。这些行为阻碍了公司员工之间正常的交流,没有了这些经验教训,大家都会在相同的地方遭到挫折或者失败,而公司也因此增加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对于公司新来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最缺少的就是经验,如果能有负责的员工为他们介绍一些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他们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就能尽早作出成绩。

当你在一个企业或团队中工作时,这个企业或团队就已经和你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了。团队的成功,就是你个人的成功;团队的失败,当然也就是你个人的失败。在一个成功的团队中,即使你不是一个万人瞩目的英雄,但也是个成功者。在失败的团队中,没有成功者,更没有英雄存在。

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弃人。东吴孙权的故事,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在《三国演义里》有两个人是东吴孙权是很不喜欢的。一个是张昭,一个是虞翻。

张昭性情刚硬,常常倚老卖老,当众与孙权抗争,“辞气壮厉,义形于色”,使孙权下不了台。所以一段时间孙权没有要他上朝。

虞翻自恃有才,狂放不羁,屡次对孙权无礼。孙权最后把他流放到交州。

蜀国有使者来,当朝夸耀蜀国的功德,当时群臣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出来与他抗议争辩的。于是孙权感叹地说:“如果张公在这里,这人即使不屈服也会感到垂头丧气,哪里还能自我夸耀呢?”第二天他就派人慰问张昭,并亲自请张昭入朝。

孙权曾派将士往辽东作战,因海风袭击,损失巨大。他很后悔这一决策,于是在命令中说:“古时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诺诺,不如周舍的有话直说。虞翻忠亮正直,善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是我国的周舍。如果他在这里,就一定能说服我取消这次出征。”他督问交州并指示说,虞翻如果还活着,就让他坐船回都城;如果已经故世,就送丧回他家,让他的儿子为官。

孙权虽然不喜欢这两个人,并不因此而抹杀他们的优点。在能发挥其长处的时候,他立即记起他们,并把他们放到适当的位置上。

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常使他难堪,使他下不了台,在众人面前丢他的面子。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难于忍受的,何况处于帝王高位的孙权。

孙权是有肚量的,能容人,不以一己之好恶而放弃人才。

相比之下,现在许多人,恐怕还达不到孙仲谋的这种雅量。

我们在平日与人交往中,也应该不以一己好恶而弃人。

我们讨厌一个人,或因其品行不端,有违我们认可的道德规范;或者是触犯了我们自身的利益,冒犯了我们等等。

道德价值是相对的。我们认为是不端的品行,他自己可能认为很好。反过来也一样。只要他不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在我们身上,就可以同他和睦相处。道不同不相与谋,这是对的。道不同则白眼相向或老死不相往来,就有失厚道,是犯不着的。

我们不喜欢甚至讨厌冒犯了我们的人,这也很正常。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人就不是好人或一无是处等等。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影响对人评价的公正。

在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前提下学会接纳他人,社会接纳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真诚地对待他人。古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能将这句古训常记于心,善待一切人与事。给他人与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而沟通是合作的基础。一个职场人士必须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保证来自领导、同事和下级的最大限度的合作。拒绝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与别人的合作。在企业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合作是一种领导才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与人合作,善于团结人的人,天然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或者引导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他善于鼓舞他人,使他们变得活跃。通过他的协作,他完成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他的协作下,以他为核心的这些人给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通过是否善于合作,可以区分出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领袖人物。

当你被迫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合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忍让。宁可自己受些委屈或吃点亏,也不要为小事与对方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头破血流。

(2)要主动接受对方。你可以伸出友好的手,主动和对方打招呼。对方原来可能怀有的对你的戒备心或敌意就可能化解。你很客气地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可能会加以注意和改进。

(3)要把你想像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能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修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这样有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

(4)要接受他人的独特个性。不要妄图改变人人都有其个性这个事实,接受对方的本来面目,对方也会尊重你的本来面目。切忌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念。

(5)要去想对方做对了的事。对方也不是总是那么招你烦的,他们也有好的一面,试着去发现这一点。

(6)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对方,影响对方。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切不可弄巧成拙。

只要遵循以上原则,慢慢学着与人合作,你将会变成一个善于合作的人,你的能力将会大为提高,做出应有的业绩,获得上司的青睐,也会被同事称为“是一个聪明的人”。

5、做一个赏罚分明的人

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本来都是喜欢好东西,厌恶不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如果要他人有良好的行为,就要奖励他;要避免他人的不良行为,就要给他一定的惩罚。用赏与罚来解决这一问题最为合适。

韩非子以前,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子以为,“皆未尽善也。”(《韩非子·定法》)在韩非子看来,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它的条文由官府公布,实施办法应该让民众知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韩非子·难三》)韩非子以为,公开性是法应该具备的性质。依据现有史料来看,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法律不公开的时期。以言代法,法随心出,是与文明程度的低级状态相适应的。从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的情况来看,把法典公布当作一种制度,大概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韩非子从理论上去说明法的公开性,当是这一制度实行了一段时间后的理论升华。

守法的就赏,违法的就罚。这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是相对立的。再进一步,就是君主也得守法:“舍常法而从私意,则臣下饰于智能。臣下饰于智能,则法禁不立矣。”(《韩非子·饰邪》)法的公正性,是以平等为先决条件的。战国时期的社会,贵贱的差别与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使“法不阿贵”原则难以真正实行,但韩非子对法的公开性与公正性的主张,是包含着合理因素的。它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体现,对当今的法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个部门赏罚不明,管理就如同一潭死水。在一般用人者身上,赏罚不明,奖惩不当是常有的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制定制度时,奖惩不能结合使用,或者过于严苛,或者过于松散;该奖的时候不奖,该罚的时候不罚;赏罚失度,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很过分;奖励手段与奖励目的严重脱节,让人有空子可钻,对惩罚也一样。

历来治军严谨的将领都是非常强调奖赏与处罚的。正所谓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三国时,马谡失了街亭,酿成蜀军惨败,诸葛亮终于挥泪斩马谡。事实上,同情马谡的人很多,为马谡求情的人也很多。而且,从全局的角度来说,马谡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诸葛亮平定南方部落七擒六纵攻心为上的建议就是马谡提出来的,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严重缺乏,姜维独木难支,如果留下马谡或许有用。但是,诸葛亮最终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今天,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马谡到底该不该杀呢?从治军的角度来说,答案只有一个。杀,没有办法。

你只看到了很多人为马谡求情这一面。若是放过了马谡,他日再有将领玩忽职守,导致全军惨败,折损大将与士兵无数,你是诸葛亮,你该怎么办?有了先例,便无法下不为例了。马谡不杀,军纪即乱,此时你再要对别人严格要求,根本就不行了。军纪一乱,部队的战斗力就下降,战斗力一下降,就要打败仗,打败仗可是要付出许多士卒甚至将领的生命的代价的。是马谡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全军将士的生命重要,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

军队里的事情讲起来是惊心动魄的。为什么呢?因为将领是要让他的部下上战场的。而上战场就意味着有送命的可能。蝼蚁尚且偷生,岂能白白送死?所以,没有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军队是根本没有办法打仗的。

有一本叫做《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小册子,这本书中谈到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总结起来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四个字——赏罚分明。该赏的行为我们赏,此种行为就会被重复,因为被赏了,能得到好处,以后可能就会变为很好的示范;该罚的行为我们就应该罚,如果得不到惩罚,这种行为将会不断地延展下去,最后会导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领导者必须赏罚分明。

下面有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一个苏格兰渔夫,每日白天在湖泊上抓鱼,晚上把船板收拾干净,坐在船头上一面喝酒,一面欣赏月色。苏格兰人酿造的威士忌堪称一流,酒非常美味,月色也很漂亮,因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夫感觉非常好。

有一天晚上,他坐在船头边喝酒边欣赏月色,突然间从水中冒出一条蛇,口里叼着一只青蛙,眼看这只青蛙就要变成蛇的美餐,青蛙就叫渔夫救他,渔夫大动恻隐之心,跟这条蛇讨价还价,说:“蛇,你干吗要抓这只青蛙呢?它多可怜,你把它放了吧。”蛇说:“奇怪,我累得半死终于抓来一只青蛙想吃掉,你却叫我放,那我放了它,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渔夫左看右看什么也没有,就说:“你把青蛙放了吧,我请你喝一杯威士忌。”这条蛇嘀咕着:“威士忌是什么玩意呀?不过,反正下面还有很多青蛙,先放了它再说,先把你的威士忌喝喝看,到底好喝不好喝。”于是蛇把青蛙放了,然后就张着口在那边等着喝威士忌。那个渔夫很守信用,端起一小杯成士忌,往这个蛇的嘴里倒下去。金秋时节,这条蛇直肠直肚,一杯威士忌下肚,感觉非常温暖,于是就又沉到水下了。而渔夫觉得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对自己更加满意了,于是继续坐在船头,边喝酒边欣赏月色。

但是过了一会儿,那条蛇又上来了,口中又叼着一只青蛙。这条蛇对渔夫说:“来来来,我要喝威士忌。”这渔夫一看糟糕:刚才游戏规则没有讲清楚,没说只有一杯,如果这条蛇一直抓青蛙没完没了的话,那该怎么办?但是没办法,先救眼前这只青蛙再说吧。于是,渔夫对蛇说:“好,你把青蛙放了吧,我再请你喝一杯威士忌。”蛇就把青蛙放了,第二杯威士忌又喝了下去。这时候渔夫坐在船头想:岂有此理,如果这条蛇今天晚上来来去去,本人的威士忌岂不是要全送给它?正在他反复思量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次上来的不是一条蛇,而是六七条蛇,每一条蛇口里都叼着一只青蛙,因为这条蛇在水中四处游说:“抓青蛙吧,上面有一个傻瓜,每抓一只青蛙,都可以喝一杯威士忌!”

这条蛇是喜欢抓青蛙,还是喜欢喝威士忌呢?当然是喜欢喝威士忌,因为它知道抓一只青蛙就会有威士忌喝,于是它不断重复抓青蛙的行为。

如果我们是一个领导者,下属来帮我们擦皮鞋,擦皮鞋就是阿谀奉承,我们会觉得很舒服,然后在他的肩膀上拍两下,说“好,好”。由此他可能每天都会来,每天都夸你几句,你高兴,他也高兴,如此下去,这个领导者就危险了,因为以后你的周围肯定都是些阿谀奉承的人。那些不好此行的人们全都会离你而去。所以,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一下属。而且你的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如果不该赏的我们赏,不该罚的我们罚,这种行为推而广之,将会非常危险。

由此可见,法家的思想很注重实效,“好利恶害”即是赏罚分明,对那些不良的行为、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要设定相应的惩罚制度,让人们不敢去做,从而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持续发展下去。

6、做一个讲究原则的人

同类推荐
  • 青春的方案:构建同步成长的十大志商

    青春的方案:构建同步成长的十大志商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志商,就等于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人很难取得成功。小志小成,大志大成,学多人一生平淡,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因为缺乏远大的志向和清晰的发展目标。
  • 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在东南沿海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有两个:一个是戚继光,另一个便是俞大猷。
  • 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空”是佛家宣扬的一种空灵、豁达、开阔、清明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修行者安顿身心,得道出悟。《禅悟人生系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正是通过悟空之法助世人求得幸福之道。本书秉持“先空身,再空心”的修禅之法,从日常的行禅打坐到修习正念、破除执念,戒贪嗔痴,层层深入地引领读者悟得空的至性,回归生命的本源,拥有内心的安宁和悦,走向人生的幸福大道。
  • 点击老板致命弱点

    点击老板致命弱点

    一部关于企业老板的《新醒世恒言》。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正在创业的、想当老板的、老板之中入道未深或中毒未深的朋友们,用心不良不怀好意地给他们提个醒!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本书正是以“你在为谁工作”为切入点,从员工的角度,逐层分析“工作是为了自己”这一简单的工作哲理,并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为自己工作”的工作方案。希望能对所有读者,尤其是陷入工作泥潭、正在寻找工作意义的读者带来帮助,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热门推荐
  • 仙欲执心

    仙欲执心

    这世间有一类人,终生孜孜不倦,心无旁骛,以图参透天地造化,挣脱束缚,修成仙神,成为比肩天地般的存在,自称为修仙之士。在普通人眼中,这些人终其一生,寡情绝欲,只为求证天道,却不知晓,这些修士,参悟天地法则,知晓越多,心中便越发绝望,回过头来,对心中那一缕仅余的亲情亦或人欲,也越发执着。
  • 小鬼当家:妈咪—我要爹地

    小鬼当家:妈咪—我要爹地

    楚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拥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锦绣前程,正当她斗志昂扬地游戏在商场的时候,守身如玉的她竟然会怀上孩子!她将面临着种种压力:情人的抛弃、同事的唾弃。而她腹中的孩子究竟从何而来?孩子的父亲是谁?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是个迷!面对这样的离奇事情,楚一提醒自己必须振作,无论结果如何都该勇敢面对,为腹中这莫名的孩子作出榜样。
  • 欢喜重生:霸道首席呆萌妻

    欢喜重生:霸道首席呆萌妻

    三年前,一纸契约,她成了她的替身。谁说这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职业?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等着大灰狼来吃干抹净也就算了,没想到还是个高危职业!一朝被绑架小命呜呼,却只换来一句“不过是个冒牌货!”再次睁开眼,小绵羊竟然化身成身手了得的银狐,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接近那个高高在上的他……
  • 对弈天下

    对弈天下

    万华界下,千万世界!一颗金球引动了平凡少年对战环宇,博弈天下之心,青阳山下,万千世界的一角,故事从这里开始…--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冷宫恶后

    冷宫恶后

    秋本是病怏怏的富家女,终其一生被囚禁在冰冷的玻璃房中,离奇的死亡让她在地府遇上了同名同姓,被牛头马面误抓的异界皇后,一人希望能体会玻璃房外的生活,一人希望就此了却余生,于是一拍即合!成了弃妇?那又怎么样,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她照样能生活得多姿多彩。本以为能在这冰冷的后宫中过无聊而安逸的米虫生活,哪知那变态皇帝居然有受虐倾向,越是没好脸色他越是粘得紧……
  • 此生堪华年

    此生堪华年

    她从小凌落在外,好不容易有一个安身之地却被人强行取入家中。她不懂爱,不敢爱,阴谋误会,让她错过爱。等一切结束幡然醒悟,帮助爱人完成心愿却发现,原来她真的不该爱。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 异能联盟猎绝篇

    异能联盟猎绝篇

    在生活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有着不同的抱怨。它们来自贪婪,妒忌,愤怒,懒惰...有一个种族却以此作为力量的根源,吸食并扩充自己的势力。我们称之为“绝”。看起美好温暖的城市,处处却都潜藏着危机。“影”政府油然而生。看黎晓天如何从一名医生到成为“影”中巅峰的吧!
  • exo之仿若空城

    exo之仿若空城

    -------------------------------依,帝王是不能动真情的,你要知道这点。---------------------------------------------------------------------------------------------不能,不能动情,情是害。---------------------------------------------------------------
  • 娇宠娘亲

    娇宠娘亲

    说她神经卖萌?暗地害人?哼!臭男人你哪只眼睛看到了!本姑娘最多就是戳瞎了你那相好的眼睛,转手卖了你的房契!你也不用这么大动肝火吧!扬言要收拾我?你还嫩。看我嬉笑怒骂之间,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