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朋友聚会,总免不了要来点酒水。饮酒也要适度,要看文化、掂酒量。到了酒文化浓郁的北方,遇到一帮性情豪爽的朋友,一点不喝,会显得不够义气,也不能调动气氛;若在比较文明不重饮酒的南方,且与佳人共进晚餐,烛光摇曳,红酒挂杯,你若偏要“炸个雷子”,岂不大煞风景?当然,不管文化如何,不管别人什么性格,你若酒量不行或身体状态不好,还是少喝或不喝为妙。否则烂醉如泥,抑或“转播”甚至“直播”,自己受罪不说,还将成为笑谈。
娱乐之后,不妨再说点严肃的话题,比如管理。管理讲究管理幅度和管理半径。管理幅度指一个管理者能够亲自管理的人数,据说最佳管理幅度是六人左右。管理半径也就是管理层级,是一个组织从最基层到最高层的跨度。现代企业讲究扁平化管理,也就是缩短管理半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政令传递的速度与执行的效率。
与管理幅度和管理半径密切相关的一件事是授权。授权绝对要适度。过分放权,往往导致局面失控;过分集权,必定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自己还会累得要死。
授权与信任有关,但也不完全正相关。虽然对于不信任的部属肯定不会放权,但不授予某种权力给某人,倒并不意味着对他为人的不信任。对于能力不能胜任的人过分信任而过度授权,不仅是害了他,也是害了自己,害了组织。如果某甲比某乙更胜任,授权给乙而不给甲,则又不够公平和公正了。
凡事有度,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又何其难也。
说起度来,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倒也有点意思。很喜欢这首《半半歌》,可以在我们为人做事中做一个参照: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开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径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看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3、做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秦文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形象不外乎两种:一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家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是我和那男生的惟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牢靠,可它的内涵涉及到对世界是否郑重。诚挚、严谨的人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在其中。
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信作为人生的准则,这是对儒商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先哲子贡所提倡的美德。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经商之本,是商业活动顺利进行和企业稳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讲信用讲到了众所皆知的程度,树立起了信誉,他就享有了一种无形的资产,这样的人做事情总比一般人多几分可靠性。
在《论语·颜渊》篇中,子贡与孔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叫做“子贡问政”,也就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子贡问政时,孔子说:“一个好政府应该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子贡问道:“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信”字。“信”是本,没有“信”,一个政府立不起来。再具体地说,没有“信”,一个人也立不起来,那么一个企业无信自然也会没有商家孔子和他合作。把诚信二字分开来解释,诚就是真诚、诚实、虔诚之意,信就是信用、信誉、守信之意。诚偏向于内在,偏向生命主体,而信则偏向于外在,偏向行为表现。诚为体,信为用,以诚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誉,方能言行一致,一诺千金。
提到“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它的出处。据《史记·季布列传》记载,“一诺千金”的典故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季布。当时,季布是楚国人,为人重义气、重承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完成。因此,在楚国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原本是项羽麾下的一名将军,曾经多次围困刘邦,后来项羽大败,退至长江岸边举剑自刎;刘邦得到天下后,贴出告示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且向世人宣告:“若有胆敢在家中藏匿季布者,则罪及连诛三族。”但是,人们都敬重季布,无论季布走到哪里都有人冒着连诛三族的危险保护他。后来,季布来到了河南濮阳的周氏和鲁朱家,周氏和鲁朱便千方百计找人劝服刘邦,使季布得到了特赦,并且还任用季布做了郎中,后来又升任中郎将、江东太宗。
由此可见,言出如山,重言诺,得到的回报是多么的巨大。有了信誉的保证,人们就觉得你说的话值得信赖,也就多了一份成交的可能,少了一分疑虑和不安。而且,拥有这样的好名声,各行各业的人都愿意与你打交道,愿意与你交朋友,就会在无形之中多出了很多条可以走的路。反之,如果一个人不重承诺,言而无信,则难以在社会上“立身”,连脚跟都站不稳,要成大事岂不成了空谈?
值得注意的是,诚信又必须与行动相结合。《论语·先行》中记载,子贡问:“如何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就是说,先为人们做出语言上的保证,然后再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意即君子必须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检验一个人是否讲究诚信,只要从言行是否一致判断便可以得出结论。言出如山,一诺千金。在商品经济的今天,不仅人人都必须讲信用,而且要把信用讲好、讲出名气,所以诚信还要与智慧相结合。
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正直者遭到陷害,真心者受到欺骗,诚实者受人利用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就应当将诚信与智慧结合起来。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智谋,善于权变,善于知人察人,有一定的警觉,方能正确运用诚信之道。因此,如果一个人能珍惜自己的声誉,发扬诚信的美德,美名一定会越传越广,越传越大,利润也会随之见长,而且会越长越高。
4、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堂堂正正做人,正正直直走路”这是父母教育我们必须遵守的人生诫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都要严格遵守;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什么状态都不能违背。所谓“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站得正,行得正。说真话,干实事。
一个人在世上走一遭,不求大富大贵、不求大名大利,只要做事对得起这个大写的“人”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够了!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阕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首一派鄙视权贵之气的《鹧鸪天》,是宋朝人朱敦儒写的。朱敦儒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的词写得很清高,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但最后还是做了官,而且当得津津有味。他为官时投靠卖国贼秦桧,而他的《樵歌集》却充满感怀北方沦陷之音,让人感到非常滑稽可笑。不知他在享受荣华富贵时看到自己这首词,心里会怎么想。尽管他的词“婉丽清畅”,尽管黄升在《花庵词选》中赞他“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可后人还是不喜欢他,因为他做人与做文章是两码事。用现在人的话讲,是“玩虚的”。
相比之下,李渔倒是个“玩实的”。李渔也算得上是个名人,可他的人品却着实令人不敢恭维,攀附权贵,生活腐化,为世人所不耻。读了《过子陵钓台》的朋友会发现,他倒是敢坦然承认自己的毛病:“过严陵钓台,咫尺难登,为舟师计程遥发,不容先辈留行。仰高山形容自愧,俯流水面目堪憎。同执纶竽,共披蓑笠,君名何重我何轻。不自量将身高比,才识敬先生。相去远,君辞厚禄,我钓虚名……”难怪后世有人说他“可取之处,只是坦白”。
同是人品不行,只因表现形式不同,就有了“伪君子”和“真小人”之分。人们对待这两种人的态度也自不同。晚清诞叟的一部著名小说《梼杌萃编》(又名《宦海钟》)中,作者明确指出他的态度是“宽于真小人而严于伪君子”。不只是他,世人也大多持这种态度。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对道貌岸然、内心却卑鄙龌龊的“伪君子”,可谓深恶痛绝,而对形骸放荡、却光明磊落的“真小人”,则写得率真可爱。这其中的原因,大约就在于“伪君子”的“伪”和“真小人”的“真”。
也许世上真诚太少而虚假太多,人们便对“真”格外厚爱,以至忽略了那是怎样的“真”。实际上,“伪君子”固然可恶,“真小人”也并不那么可爱。“真、善、美”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明知是“善”而不为之,明知是“恶”而不弃之的话,这种“真”也并不能算是一种美德。那诞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将他的小说定名为《梼杌萃编》——“梼杌”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此借指恶人。
据说现在有人鄙视做“伪君子”,却乐于做“真小人”。这与其说是放纵自己,倒不如说他没有勇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小人毕竟是小人。作为人,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做事,一个是如何做人,而且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
堂堂正正地做人,就要注重个人修养,固守人格尊严。良好的修养,高尚的人格,体现在献身事业、诚实待人、公道正派的实际行动中。做官是一时一事的事,做人才是一生一世的事。
重人格、重品行、重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已成为我国历代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和为官之道。关于做人,孔子的主张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关于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
究竟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这个问题分析得最透彻、最深刻、最全面的还是毛泽东同志。他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做人主张,那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谓“高尚的人”,就是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的人。
老人经常说“不要做愧心事”。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们的内心还是能够区分正邪好坏的,只是在后天观念的侵扰下,在私利私欲的诱惑下,有时并不能坚守自己心中那份纯真和善念,以及道德准则。只有畏天敬神,以人伦道德为基点,才能称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其实人生在世都应该唱好这三步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在自己有限的生涯里,为他人、为历史、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点闪光的东西,留下点让人怀念的东西。
5、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担负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等相比,是“群心”的核心。
英国王子查理斯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喜欢但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学习;作为一个工人,必须上班;作为一个警员,必须随时准备与坏人周旋。人如果有了某种身份,相应地就要承担起某种责任,而做为人谁没有一种或多种身份呢?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责任。责任与人们终身相随,只会改变不会消失。
责任这两个字,对于有责任心的人来说,那是重于泰山;对于缺乏责任心的人来讲,则是轻于鸿毛。
这个世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习惯逃避责任。为了逃避责任,你会假装、欺骗、蒙混……因为你讨厌责任带来的沉重压力,没有自信能挑战成功,干脆就直接放弃。遇到问题总是找一堆借口搪塞,或把责任推给别人,以为这样就无事一身轻,其实他们不知道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的道理。
第二种人,虽然愿意负责,但大多是因为别人的眼光或期待,甚少自动自发,在本质上是想要逃避的,但在实际行动上,又碍于外力而无法为所欲为。虽然他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理想,可是却宁可选择安全路线,总觉得为别人负责比为自己负责要来得容易多了,起码可以省掉一大部分的压力,让自己感觉轻松许多。
第三种人,有事一肩扛,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够意思的朋友,受到大家的称赞,不过如此卖力演出并非是因为想得到别人的赞美,而是认为这样做是做人的本分理应如此。这种人还乐于接受挑战,也勇于承认错误,一生追求的就是光明磊落、坦荡率真,从来不特别避讳什么,拥有踏实的人生。
责任感的丧尽意味着灵魂的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