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7300000203

第203章 张公谨和杜君绰

苏定方和许敬宗离开之后,李恪便开始思考这次的幽北之行。在幽北草原遇到伏兵时,他就肯定了有人在他出兵太原府的时候已经将这个消息传到了突厥,而通过血狼卫的出现和狼熬的一番话,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太原府有突厥人的卧底,那就是太原府肯定有突厥的密探,或者朝廷有突厥人的卧底,甚至可能有人已经被突厥收买。在这里他除去了长孙无忌报复自己的这个猜想是因为这样的做事风格虽然很像长孙无忌的借力打力,但是长孙无忌是权臣,权臣的首要条件就是才华和智慧,李恪认为以长孙无忌的智慧,他不会做这样没有远见的事情。

“那究竟是谁呢?”李恪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具有潜在威胁的敌人,如果不能不想办法尽快除掉,只怕今后的日子不好过。这个对手确实很强大啊,这是李恪内心最大的感慨。而通过这次的幽北之行他又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要自大,不要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敌人。因为颉利可汗的自大才是导致自己能够顺利回太原的最根本原因,颉利可汗认为血狼卫可以轻松击溃自己的五千骑兵,没想到事实并不如此。如果当初不用血狼卫,直接来个前后五万骑兵的夹击,自己能不能回得了太原还真是不好说。

李恪苦苦思索,但他的这个结论还只是一个猜测,没有任何的线索和证据,他只能望洋兴叹!既然短时间内没办法查清此事的真相,那就把这件事情交给黑衣卫吧,让他们负责慢慢侦破,李恪最后只能这么处理。

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时间考虑这些问题,两天之后并州都督府治下所辖州府的军事主将都要到太原述职,他们要给他汇报军务。而他自己需要提前准备一番,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他绝对不会比这些人差,可是军务管理方面他不及这些人,他身为并州大都督不能对所辖州府的军务什么都不懂,让这些牧守一方的将领所耻笑。

如此,李恪用了两天的时间根据都督府长史和参军的汇报,还有通过一些档案记录,终于详细了解了他自己所管辖的州府的军务情况。而通过这次系统的了解,他发现自己治下的州府还真没什么出众的人才可言,除了代州都督张公谨、云州将军杜君绰之外其他人的名字他都很陌生。

而李恪用了两天的时间熟悉了并州军务,而并州治下所有州府的主将在两天之后也已经全部到了太原,只是并州都督张公谨和云州将军杜君绰是最后一天傍晚时分到的太原。

当李恪在府中听到手下的人回报说张公谨和杜君绰到了太原城外时,他便立即率领亲卫亲自出城迎接两人,这让张公谨和杜君绰震惊不已的同时受宠若惊。李恪并州大都督府治下州府那么多将军都督,他对任何人都置之不理,唯独对张公谨和杜君绰礼遇有加是有原因的。张公谨和杜君绰都是以前秦王府的人,可谓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而他们又是玄武门政变的九先锋之一,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信任。李恪知道这样的人可能不像李靖、李绩这样身居高位,位列宰相,但就凭李世民对他们的器重和信任这四个字,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权利也不会太小。而李恪知道自己现在堂上的处境,除了一个态度不明的左相萧瑀,在中枢当中没有一个可以为自己说话的人,不但如此,他的大对手长孙无忌身居尚书右仆射之职,位列副宰相之位,再加上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可谓权势滔天。因此,他想在朝堂上发展自己的势力已经很困难,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地方上,各地的军队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张公谨和杜君绰就是李恪此次所要拉拢的对象。

李恪选择张公谨和杜君绰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张公谨和杜君绰和李孟尝三人的关系不错,而李孟尝的表现在看他来现在已经是自己的人,张公谨对自己的印象很好,通过这个中关系,他觉得将两人收入囊中的可能性很大。第二个原因就是张公谨和杜君绰都是悍将,都是可以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不是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世家子弟,而李恪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有才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像张公谨和杜君绰这样的血性汉子,李恪相信凭自己能力想收服他们不难。

“末将代州都督张公谨!”“末将云州守将杜君绰!”两人同时说道,“见过大都督!”

“两位将军不用多礼!”李恪急忙上前,将两人扶起。

张公谨和杜君绰对李恪出城迎接两人颇为吃惊,同时,张公谨在看到李恪如此礼遇自己时他显得很感动。他感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李恪贵为大都督,贵为皇子而出城迎接他,而是李恪为张公谨送给他的跟随他死在漠北的三百亲卫的家眷送去的一万两千贯钱。三百人,李恪的一万两千贯钱分下去也就四十贯钱。可是,这在张公谨眼里,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李恪的一种态度,对待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士兵的家眷的一种态度。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士兵在战场上战死是保家卫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抚恤金这么一说,而李恪给三百亲卫家属送去了钱财表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同时,张公谨为了了解李恪不是为了拉拢他而作秀,通过千牛卫的人了解李恪是否给死去的五百千牛卫同样送去了钱财,而他得到的答案是李恪给千牛卫死去人的家属也送去了钱财。通过这件事情,再通过李恪自荐出使突厥,救宿州百姓于水火之间,让他的代州都督能够继续担任,再加上今天出城相迎,张公谨怎么能不感动。

而杜君绰在一路上也听张公谨跟他说了不少李恪的事情,同时杜君绰在云州见过李恪,当时通过李孟尝的口中了解了鬼面骑出兵漠北的目的。能够以三百人击溃一千血狼卫,五千人损失了两千就在五万突厥骑兵的围困下突围而出的李恪很是敬佩,今日再加上李恪的礼贤下士,杜君绰对李恪的印象也很好。

两人随着李恪一同进了太原城来到了都督府,三人先是在客厅喝茶,喝完茶之后李恪便让两人先去休息,晚上在给他们设宴接风洗尘。张公谨和杜君绰确实很劳累,听了李恪的话也没有推辞,只是当他们听到李恪将他们的住处安排在都督府时,张公谨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他对李恪的印象很好,很欣赏李恪的胆识和魄力,但是杜君绰倒是推辞了一番,他觉得这样安排有些唐突。最后在李恪的劝慰下和张公谨的说服下杜君绰也勉强的答应了这样的安排。

看着离开的张公谨和杜君绰,李恪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通过跟张公谨和杜君绰的接触,他认为收复两人为自己所用指日可待!

同类推荐
  • 甘肃文史精粹 4(风物卷)

    甘肃文史精粹 4(风物卷)

    本书遴选了《甘肃文史》自创刊以来47期发表的甘肃文史方面的精品文章,分为学术、资料、掌故、风物四部分,涵盖了甘肃历史、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文献等领域。
  • 闲话北京往事

    闲话北京往事

    本书的作者马天骥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片片的民房拆迁了,一些胡同和名人故居消失了,老北京的历史痕迹与胡同里生活的民风民情渐渐地淡化了。本书作者以亲切朴素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还讲述了一些胡同名称的由来与历史故事,展示了大杂院的民风民情,描述了走街串巷的艺人与儿时的玩具,回忆了难得再见到的北京特色小吃……文章写得真实具体,再现了五六十年前北京胡同里、街面上的景象与风情。
  • 性说中国历代人物

    性说中国历代人物

    历史虽然不是由性和爱推动的,但性和爱却决定与影响着历史事件的性质和走向。因为和妲己搞SM,深度性瘾患者纣王在鹿台裹衣自焚,床化为灰烬;陈叔宝与张丽华躺在床上吟唱《玉树后庭花》时,隋军打进来了; 隋炀帝杨广让工匠制造一张硕大的床,再配以宽大的被褥和枕头,这样就可以玩群P,还在床四周挂满镜子,顺便窥淫;李隆基与杨玉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安史之乱就这么爆发了…… 于是,在这本《性说中国历代人物》中,作者从“性”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重新整理中华5000年大事件。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神马是“以性乱国”的最佳版本,西施为什么绝对是处女,最早的伪娘如何在魏晋诞生,“后庭花”是肿么开放又凋谢的……
  • 将骨

    将骨

    那一年,他单骑长刀,鲜血透红袍,千军万马中斩敌。那一年,他弄舟吟唱,美人浅遮袖,青罗幔帐风流几时休?那一年,大漠漫雪,他横刀立马,铁骑一万八,西出阳关一路尽繁华,那一年,八方紫气,他长醉未央,丹青书黄旗,庙堂谈笑铸万世国基,以前他是黑道霸王,现在他要做帝国执牛耳者!
  • 晋君襄公

    晋君襄公

    晋襄公姬欢是晋文公重耳之子,死后谥号襄公。重耳去世后,二十七岁的姬欢执掌国事,成为新晋盟主。然而,表面强盛的晋国却面临着内忧外患。掌国伊始,晋国便与强秦血战崤函;崤函大战之后,姬欢大胆启用新人,整顿政务,变法革新,晋国为之一变。就在晋国蒸蒸日上之时,姬欢听说自己的红颜知己竟在卫国饱受凌辱,怒不可遏,遂发兵卫国,并引发了一场中原大战。面对晋国的强大,楚国和秦国再也按耐不住,三大国之间战事不断,姬欢在位七年,年年有战,却终靠一己之力能威服诸侯,使得晋国霸业延续。有多少生生死死情,都付红尘烟雨中;有多少爱恨情仇事,都留与后人评;英雄仗剑,书写下千秋功业;女儿梳妆,常思念梦中情郎!
热门推荐
  • 轮回的爱

    轮回的爱

    “我爱你。”一个男子的声音回响在咖啡屋的上空,咖啡馆的人都向着这边看着,人们真的还是最喜欢凑热闹了,随即,一句“你说谎!”,恢复了十秒前的安静,坐在对面的人有一双大而灵动的眼睛,如今,那总是盈满欢笑的黑色瞳中却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猜不透的感觉,我脸上是和煦如春风的微笑,暖暖的,“我爱你。”这三个字仿佛用一把刻刀,深深地一笔一划地雕刻在心上。
  • 强宠:夫君都太坏

    强宠:夫君都太坏

    她本是现代公关女王,灵魂穿越遭姨娘排挤,渣男陷害,没关系,玩虚伪扮可怜,设计陷害,她样样精通。你有张梁计,我有过墙梯,吃了她的给她吐出来,欠了她的给她还回来。曾以为的幸运实则是阴谋,命运多难竟是被人操控!既然天不佑我,我便逆天而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业的专业化水平正逐步发展和提高。我们提倡并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和培养高素质的律师,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社会各层面诸如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建筑与房地产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律师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 重生之小妻大翻身

    重生之小妻大翻身

    重生回到十八岁,亲人都还活着,婚礼还没开始。这一次,再也不会傻逼的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十年后任由他一纸离婚协议而羞耻的在家里偷偷地搞自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能农民混都市

    异能农民混都市

    开个小车,泡个小妞,种个小田,赚个小钱,混个黑道,世界之大,任我横行,请看异能小农民上天入地,如何在都市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错爱之宠妻

    错爱之宠妻

    佛曰:世间多痴男怨女。他痴,他嗔。她怨,她恨。薛启礼是一个为爱痴狂的男人,他爱苏楚爱到没有了自尊,里子面子都被撩拨的不剩分毫。在这场不对等的爱情里,苏楚就是他的女王,只要她爱他,他甘心做被踩在脚下的尘土。可是,苏楚对薛启礼最初只有恨,恨入骨髓,伴着日日夜夜的疼痛长成了一颗毒瘤。他的自私,他的贪心,全部化为囚禁她的牢笼。这对本无交集的男女,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注定要纠缠一生。曾经,薛启礼这样问过苏楚:“囡囡,爱上我就那么难吗?”苏楚回答:“爱不爱就那么重要吗?”薛启礼沉默一阵,然后抬头看向她,“是啊,爱不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直在我身边。”
  • 怪异想

    怪异想

    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的大脑的想法,忽然很想写下来。怪力少女在脑海中奇异的天地。
  • 侠女奇缘(上)

    侠女奇缘(上)

    侠义公案小说之所以在我国长期流传不衰,深受各界阶层人士欢迎,主要是因为侠义公案小说中塑造的名臣官吏多以正直廉洁的形象出现,他们刚正不阿,不畏权豪,体恤百姓,不少人还被作者予以神化,成了“超人”;而侠客义士形象贴近民众,他们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成了正义的化身,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救星,是社会安定太平的希望所在。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 家的彼岸

    家的彼岸

    有天,有地,有人,父母,孩子,凑成一个家,家虽不大,但能温暖,家是人温馨的港湾,但若……
  • 本王爱妃欲嫁谁

    本王爱妃欲嫁谁

    她,身份几经变换,却皆是身在他步步设下的局。他,机关算尽,却只输在了自己的一枚子。一个在自己的成长中走出迷雾。一个在自己的棋盘上渐渐迷失。既然此局已偏离了掌控,不如就此换个走法。国家与使命、友情与爱情、真与假,不断变换抉择,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爆笑萌文见证主人公的辛酸成长史!】那是一个发生在近千年前的故事…………那份手抄孤本上记诉着传主的成长历程。【精彩片段】“寒丫头,你觉得本王的诗如何?”一口水喷水尽数落在那张纸上,"……嗯,好湿!"那人面色发黑,咬牙问道:“哦?如何好湿?”“王爷的湿恢弘霸气、独领风骚、辞藻华丽、寓意深远…”“你想说什么?”“王爷真是史无全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