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500000043

第43章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3)

我们小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或许对我们说:“谁欺负你爸爸(妈妈)去给你打他”。很平常的一句话,只是为了体现父母对心头肉的疼爱,但是,这句话可能会给一种心理暗示:别人欺负我,我不怕,我爸爸(妈妈)会给我报仇。再往下发展,或许会主动去欺负别人,反正有父母在背后撑腰呢。

本来父母要让孩子勇敢一点,自强自立,但是,孩子会逐渐养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对强权的依赖心里。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者应该注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一位年轻的妈妈这样“教导”自己刚刚上学的孩子。

■妈妈双手叉着腰,好像在和谁吵架:“听着,傻儿子!中午学校发水果,你一定要挑个大个儿的。一样交钱,凭什么咱们吃小的!”

她的声音很大,好像自己的儿子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和委屈。

孩子小声说:“老师让我们学孔融让梨,在学校吃水果要挑小的。”

“瞎说!让什么梨呀,一样花钱,就要挑大的!别当傻帽儿!”

孩子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妈妈,走进校门。“孔融”却被留在了校门外。■

“孔融”哪里去了?被功利主义的妈妈“辞退”了。

有些年轻的妈妈自己的道德标准发生了质变,认为孔融把大梨让给别人,纯属“弱智”,纯属“傻帽儿”。几千年来,中国母亲用来教育子女学会谦让的传统美德,被几句粗鲁的话毁于一旦!她只想着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可没有想到,教育是从母亲膝上开始的。凡母亲所说的话,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品格。孩子吃个小梨,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母亲自私的溺爱教诲,却会使子女和自己自食恶果。

■一个中学的学生出去郊游,集体乘车,学生不给老师让座的事,学校领导曾在家长会上提过。从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消息却是:“我妈说了,交了两块五的车钱,就该有座。老师没座,干吗不去再租一辆车?”如果你是那位站得腿肿的老师,你会怎样想呢? ■

一个梨、一个座位,看起来是小事,但反应的却是教育的失败。

■爸爸妈妈送一个一年级的男孩子去上学。在校门口,孩子就是不进校门,定要爸爸喊他一声“爸爸”。爸爸不肯,妈妈怕孩子上学迟到,央求丈夫说:“你就小声叫一声吧!”

丈夫拗不过儿子和妻子,只好向儿子叫了声“老爸”。

“哎!”儿子大声答应着,大摇大摆地走进校门。■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会关心父母么?

作为父母,不仅仅要教育孩子尊老爱幼,还要以身作则。做父母的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要尊老爱幼,对夫妻双方的父母尽孝道,你的孩子也会在这种耳闻目染中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

孔子的德育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弟子。子路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他的家里又没有稻米。于是,年幼的子路就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为父母做米饭吃。古人的精神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被遗失了,只能说是社会的悲哀。

作为家长,必须要孩子知道尊老爱幼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逐步培养孩子的孝心。

1.当着孩子的面,不可以说任何对长辈不敬的话。

2.当着孩子的面,不可以高声顶撞自己的长辈,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3.孩子表现出对长辈的孝敬,要愉快接受,并且及时加以表扬,最好逢人就夸。

4.批评孩子错误行为时,不要夸张,要就事论事,不要贴标签,戴帽子,言简意赅。不要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没了,让对方厌烦。

5.最重要的一点,要及时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家长往往忽略了这点,每次责骂过孩子后,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却不知道正确的该如何做。不要以为他们会反省,他们是孩子,是一个需要你指出正确行为的需要教导的孩子。最好这样说:今天你做的这个事情是不妥的,应该这样做……,他下次就知道了。

6.孝心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说的。做父母的,一定要身体力行,孩子才能效仿。

心理暗示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甚至是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孩子犯了错误,很多家长会这样推卸责任:“又不是我让他这样的!”真的不是你的责任吗?你在孩子身看不到你自己的影子吗?你其实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朝着某个方向引导。

■教育孩子的心理误区

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孩子如何进行自我暗示,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然而,尽管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综观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大心理误区。

1.不要对孩子过于顺从

近二十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应有的教导社会规范的职责。可悲的是: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将来难以适应社会。此类家长爱孩子的观念是错误的,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给予,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娇生惯养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一旦遇到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困难挫折的打击就会一败涂地,其生存将受到严重挑战。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2.粗暴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坚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育儿“真理”,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粗暴对待孩子不仅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还可能使孩子产生不良心理暗示,最终发展出憎恨父母、崇尚暴力或害怕等等自我暗示,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3.对孩子期望过高

家长们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会使孩子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心理焦虑,不利于健康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所谓“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想想,如果家长们都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大官、当科学家、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博士等等的话,孩子们整天处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就等于承担的沉重的压力。当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破碎的时候,将要承受怎样的心理落差呢?

4.独断专行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来实现,把自己曾受的屈辱交给孩子去还回,都喜欢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些家长们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孩子虽然是你生的,但他不是你的附属物,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别人的尊重,会有自己的梦想。独断专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抵触心理特别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作为家长,要改正这种不好的教育方式。

5.对孩子唠叨不停

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居多,教育孩子时喜欢唠叨起来没完。可能开始孩子还听几句,可说多了,孩子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真烦,我偏不那样做!”其实,当孩子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强迫地接受某观点时,父母的意见反而容易被采纳。

6.只批评不表扬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有时候却用得不怎么妥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很谦虚,十分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管批评不会表扬,还喜欢在别人面前讲自己的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催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容易使孩子陷于自卑的泥潭。

7.误导孩子不负责任

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形:孩子被板凳绊倒了,家长们赶紧跑过来,打板凳,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会抱怨他人、不负责任。对待这样的情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比如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寻找原因,承担责任。

其实很多事情家长是不必急于出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比如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他们就会注意:“丢东西了要承担责任。”孩子才会长大。

8.互相拆台

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严惩,而爷爷奶奶不让;爸爸要追究到底,而妈妈容易心软护犊;更有甚者爸爸重罚过后,妈妈悄悄带孩子去饭店吃美食以示慰劳。教育孩子时的互相拆台,会使教育功效事倍功半。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预先协商,达成一致,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另外,教育孩子时家长的态度不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比如高兴时孩子犯再大的错也能原谅,不高兴时孩子一点小错也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时间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又十分苛刻。结果孩子往往不去关注教育的内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长的情绪。这样孩子怎么会有健康的发展呢?

心理暗示的力量:

如果孩子给出一个暗示或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要吃东西或不舒服而哭泣时,父母都能迅速地做出回应,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有人会听我的,会照顾我,我是有价值的。”在浓郁的爱中,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无形地树立起来。因此,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孩子的暗示或要求。这是树立孩子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关键。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成功的经历,和当今时代的大忙人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学会淡然处世,让内心真正地开始一次轻松愉快的长期旅行,经历一次充实精神开阔思路的过程,让心灵接受一次升华的洗礼。
  •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真实的自己》通过对梦境的探究,揭示心理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认知内心真实的自己。本书使用生活中丰富而鲜活的例子、启发性的引导来梳理出梦境中潜藏的象征与逻辑。作者是知名心理学家大卫?方特那,他在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学界先驱人物的成就的基础上向我们揭示梦境世界的心理规律。他向我们解释梦境的原型,揭露梦境如何用丰富的象征词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映我们日常的欲望、紧张甚至焦虑。同时,他训练我们掌握记住梦境的技巧,以便叙述出梦境的故事、细节乃至情绪,从而联系起我们的个人环境进行解释。
  •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本书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求学、恋爱、婚姻、处世、就业、发展等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对存在的心理问题阐明了调适方法。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作者马努埃尔郝瑞特是欧洲著名的超感者。他可以通过五个感官的敏锐能力进行催眠、用意念弯曲勺柄、影响和解读别人思想……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热门推荐
  • 重生摇滚之王

    重生摇滚之王

    1965年是摇滚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鲍勃迪伦在新港音乐节上开启了民谣摇滚时代;披头士发行了革命性的专辑《橡胶灵魂》;滚石乐队发布了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单曲《(ICan‘tGetNo)Satisfaction》,当然更重要的是加里欧德曼开始走上摇滚之路——BBC纪录片《摇滚七纪》。猫王给了摇滚乐存在的理由,披头士使摇滚乐风靡天下,鲍勃·迪伦赐予摇滚乐灵魂,而加里欧德曼则让摇滚乐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时代周刊》这是一个重生者从1965年的美国开始走上摇滚之路的故事。
  • 钦天传

    钦天传

    在那个大年夜里,红灯笼下,笔下有鬼神的少年与剑上有锦绣的少女相遇。让我们随他们一同去看过那江南的虎狼悬崖峭壁,那漠北的高天奇海传说,那西疆的蛊毒十万大山,那东都的紫禁之巅。一起去追寻那道牵连万人的钦天奇案,那位偷天换日的祸国妖妃,那座仙海云壁之中的刺天异山,那一片不知千万里的落雁草原。以及那一份那个寻常江湖里不寻常的爱恨情仇。泱泱万世,等你一见。
  • 我的城,他的夏

    我的城,他的夏

    夏安一直以为,自己的名字会与王城这两个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那一座温暖的城市,有着温暖的阳光,有着清爽的夏天,两个人举案齐眉,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共同谱写一个美丽得像童话故事一样的传说。然而,现实中的他们却是另外的光景……
  • 都是魔法惹得“祸”

    都是魔法惹得“祸”

    这是一部关于前世今生的魔法小说,两块相似的吊坠,一段指腹为婚的渊源,这将揭开怎样的前世奇缘。因魔法而起,因魔法而结,有所有玛丽苏小说都有的帅帅的多金大少爷男主、以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主,还有众多无厘头剧情,敬请期待!前几天从柜子里翻到的文稿纸,写作时间真是无从考究了,总之文笔都可以说是比较幼稚了,后面几章都是现在的作品,文风有变请谅解哦~因为感觉梗还不错,枯菡就厚颜无耻的发上来啦,哈哈!
  • 假妻真爱:老婆别想跑

    假妻真爱:老婆别想跑

    梁慕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站在顶端的钻石男人,竟会是她当年狠心‘抛下’的初恋!“梁慕欣,现在我不会再放手,我要你属于我!”她惶恐逃离,而他却步步逼近。他的霸道,给予的温柔,让她不得不再一次陷入深根不灭的旧情之中,当她终于下定决心同他相守,他却已牵着另一个人的手,她才幡然醒悟,原来……
  • 我和我上司

    我和我上司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调,略富有童话色彩的叙述,喜剧的形式,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青蛙与公主的浪漫爱情。然而,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中国婚姻的门当户对观念,始终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或许现实终究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那么,青蛙又能否与公主相结合?真爱又能否摆脱观念的束约?有情人又能否终成眷属?
  • 梦醒寻宝录

    梦醒寻宝录

    绝大多数的人喜爱宝物,但极少的人会为寻找宝物来谋划并坚定的实施。每一个人的都有宝物,他就在那里,你是否能够找到呢?
  • 锦瑟:如若初见请勿怀念

    锦瑟:如若初见请勿怀念

    我认为那是我此生唯一一次被他爱上的机会,却不知道是天下间最无悔的悲哀,便是我与他之间的错过。
  • 斗天心

    斗天心

    市井的小民,落寞的皇子,失败的悟空。俗世的皇帝,西天的佛祖,三界的天帝。前三者组队去打那三个大boss。打得赢吗?社会里的屌丝,屌丝里的梦想。梦想里的现实,现实里的悲哀。能成功吗?人心烂了社会,官员腐败了国家,大家都只是摇旗呐喊,却不知规范自身。假如把现在的人们转化成玄幻里的故事,你们会接受这样的设定吗?假如悟空是那个梦想中的你。你会拿起金箍棒吗?如果最终的你成功了,你是要当那皇帝,还是解放苍生?
  • 腹黑萌宝贝:邪王盛宠小医妃

    腹黑萌宝贝:邪王盛宠小医妃

    苏姚,一个21世纪的金牌神医。悲催穿越后,稀里糊涂的被安上了一个未婚先孕的骂名。?皇帝道:“苏姚,我不介意儿子不是我的。”苏姚啊呸一声,动不动就用圣旨压她,当她是吃软饭的?不可能。一个富可敌国的男子道:“跟我一起走,我们一起过生活。”苏姚看了一眼,儿子眼冒桃花:“妈咪,他有钱啊!而且对不弃很好。”苏姚点头:“孺子可教,那就跟你先走吧。”随后,一个男子妖魅一笑:“姚姚,你确定?要带着我们的儿子跑路?”苏姚满头黑线,抓住儿子就跑:“儿子,快跑,腹黑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