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6700000045

第45章 南宋史学的独特地位及深远影响(5)

另一则与《资治通鉴》本身具有极强的资治鉴戒功用有关。我们知道;北宋灭亡的现实历史教训,迫使南宋时人不得不明晰治乱兴衰之理,并进而探讨强国之道,而《资治通鉴》正好可以提供该方面的经验教训。林駉对此指出:“昔神宗皇帝之叙《通鉴》曰:‘典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盖嘉其有关于风化也。孝宗皇帝之读《通鉴》曰:‘法其所以兴,戒其所以亡,’盖称其有益于治道也。”[73]可见该书的风化治道功用,深得宋代统治者的赞许。史载淳熙六年二月,孝宗曾问皇太子:“近日《资治通鉴》已熟,别读何书?”皇太子回答说:“经史并读”。孝宗说:“先以经为主,史亦不可废。”[74]这表明孝宗相当看重《资治通鉴》及经史典籍对皇位继承者的教化作用。胡三省进一步指出:“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75]在此胡三省已将《资治通鉴》的现实功用扩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最后,南宋“是元祐,非熙丰”的舆论导向,对南宋时人崇奉元祐之政,推崇司马光为人及其著述,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也是《资治通鉴》在南宋得以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2.南宋唐五代十国史编修的衰落和三国六朝史编修的兴盛

(1)南宋唐五代十国史编修的衰落:处于相对统一时期的北宋王朝,往往以唐代的兴衰作为直接借鉴,从而使得官私各方编修唐代史兴盛一时。现今见于著录的该类专著就达30余种。如丁度有《大唐史略》100卷、孙甫有《唐史记》75卷和《唐史论断》3卷、陈彭年有《唐纪》40卷、石介有《唐鉴》5卷、范祖禹有《唐鉴》12卷,以及官修有《新唐书》225卷等。其中如孙甫“每言唐君臣行事,以推见当时治乱,若身履其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之”。时人言:“终日读史,不如一日听孙论也。”[76]又如曾协助司马光编修完成《资治通鉴》的范祖禹,其所撰“《唐鉴》深明唐三百年之治乱,故学者尊之,目祖禹为‘唐鉴公’”。并且王称在为祖禹所作《传》论中称赞道:“夫学以古今成败为议论,仕以正君惠利及人为忠贤,顾义自重,不求苟合,遇事辄发,不为利夺,此则范氏之家法也哉!”[77]又高宗曾告知讲官说:“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78]由此可见范祖禹对唐代历史的论说总结,是极为深刻的。同时,旨在纠正《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缺陷,[79]而注重以唐为鉴的《新唐书》,由于具有事增文省的显著特点,因此颇受当时研究唐史者的偏爱。刘恕在《资治通鉴外纪序》中明确指出:“近代士颇知《唐书》”。时人仅围绕《新唐书》对其加以阐释、增补以及辩证的著述就达10种左右。如吕夏卿有《唐书直笔新例》4卷、窦苹有《唐书音训》4卷、吴缜有《新唐书纠谬》20卷、李绘有《补注唐书》225卷、韩子中有《新唐书辨惑》60卷、董衡有《唐书释音》25卷、王曙有《唐书备问》40卷和程鹏有《唐史属辞》4卷等。北宋史官还采集《新唐书》史事,编成了《迩英要览》一书。除以上专门性史著之外,《资治通鉴》本着详近略远的编修原则,所记隋唐五代史事共118卷,约占全书的40%。该书的编修目的仍在突出以唐为鉴的现实功用。

同北宋相比,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旨在总结北宋亡国之痛和探求南宋中兴之道,因此史家更关心本朝史事,有关唐代的著述相应地减少了。见于著录的该类史著仅10余部。如唐仲友有《唐史义》15卷和《续唐史精义》10卷、钱文子有《汉唐事要》20卷、汪应辰有《唐书列传辨证》20卷、吕祖谦有《新唐书略》35卷、张九成有《唐鲙》50卷,以及王十朋有《唐书详节》等。其中如张九成“尝谓(《新唐书》)纪、志出于欧阳公,列传出于宋公,《天文》、《律历》、《五行志》则刘羲叟为之,《方镇》、《百官表》则梅尧臣为之,《礼仪》、《兵制》初出于王景彝,未竟而卒。每患首尾不相贯属,遂总其条纲,稽其同异,类聚而区别之。”于是以新的编修形式撰成《唐鲙》一书。[80]可惜以上这些著述很少流传至今。

同时,就五代十国史的编修而言,北宋朝廷内外出于总结理乱兴衰的目的,纷纷撰修该段史著。如官方既编修有《旧五代史》150卷,欧阳修又私修有《新五代史》74卷,刘恕撰有《十国纪年》40卷,无名氏撰有《五国故事》2卷,王举撰有《天下大定录》10卷,以及路振撰有《九国志》50卷,等等。此外,仅专门记述南唐历史的史著就有:徐铉、汤悦的《江南录》10卷、郑文宝的《南唐近事》2卷和《江表志》3卷、陈彭年的《江南别录》4卷、龙衮的《江南野史》20卷、无名氏的《江南余载》2卷、马令的《南唐书》30卷、胡恢的《南唐书》和无名氏的《钓矶立谈》1卷等。可见官私方在修纂该段史著方面成就显著。

南宋时,五代十国史的编修日渐衰落。其间除私家出于个人喜好并从事著述之外,官方从未组织编修过该类史著。史载私家著述有:虞允文曾注《五代史》,薛季宣有《十国纪年通谱》,以及陆游有《新修南唐书》18卷等。其中现今传世的《新修南唐书》,与此前成书的一些南唐史著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如陆游为南唐三主立本纪,就与马元康称书、胡恢称载记不同。对此,他在其书卷一《烈祖本纪》论中指出:“昔马元康、胡恢皆尝作《南唐书》,自烈祖以下,元康谓之书,恢谓之载纪。苏丞相颂得恢书而非之曰:‘夫所谓纪者,盖摘其事之纲要,系于岁月,属于时君,秦庄襄王而上与项羽皆未尝有天下,而史迁著于本纪,范晔《汉书》又有皇后纪。以是质之,言纪者不足以别正闰,陈寿《三国志》,吴、蜀不称纪,是又非可法者也。’苏丞相之言,天下之公言也。今取之,自烈祖而下,皆为纪,而用史迁法,总谓之南唐纪云”。又如在内容编排方面,马令的《南唐书》自诸主书外,有女宪、宗室、义养等传,次以列传,又有儒者、隐者、义死、廉隅、苛政、诛死、党与、归明、方术、谈谐、浮屠、妖贼、叛臣、灭国等传。而陆游的《南唐书》除为宋齐丘设立专传外,其余依据诸立传人性质,汇为某某列传。随后为类传者,计有后妃诸王列传、杂艺方士节义列传,以及浮屠契丹高丽列传。很显然,陆书比马书内容编排显得妥当。最后,陆游对南唐史事的评论较为中肯。如他就认为纲纪败坏、赏罚不明是南唐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论道:“亡国之君,必先坏其纪纲,而后其国从焉。方是时,疆场之臣非皆不才也。败于敌,未必诛。一有成功,谗先杀之。故强者玩寇,弱者降敌,自古非一世也。南唐如陈觉、冯延鲁、查文徽、边镐辈,丧败涂地,未尝少正典刑。朱元取两州于周兵将遯之时,固未为隽功,而陈觉已不能容,此元之所以降也。元降,诸将束手无策,相与为俘累以去,而唐遂失淮南。臣事于周,虽未即亡,而亡形成矣。欲知南唐之亡者,当于是观之。”[81]总之,以上情况表明,陆游的《南唐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使用价值。

(2)三国六朝史编修的兴盛: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倪思上奏朝廷说:“窃见近日学校科举之弊,患在士子视史学为轻。夫所谓史者,岂独汉、唐而已哉!而今之论史独有取于汉、唐,至若三国、六朝五代,则以为非盛世事,鄙之而耻谈。然其进取之得失,守御之当否,筹策之疏密,计虑之工拙,与夫兵民区处之方,形势成败之迹,前事之失,后事之戒,不为无补,皆学者所宜讲究者也。……乞申敕考官课试命题,杂出诸史,无所拘忌。而于去取之际,稍以论策为重,庶几士子博古通今,皆为有用之学。”朝廷从其请。[82]倪思之论,清楚地表明了三国六朝史对南宋更具有现实借鉴作用,因此他请求朝廷应使士大夫通晓此类有用之学。而南宋学者正是出于旨在表明本朝正统的现实之需,从而兴起了改修《三国志》之风。元人苏天爵就曾指出:“宋氏南渡,执政大臣忘雠忍辱,窃禄苟安,一时儒者忠义感激,痛愤怨疾。既不果用,思见于言,此蜀汉统绪所由正也,大则纪于册书,次则表于论著。”[83]此正如前些章所述,该类史著如萧常的《续后汉书》42卷、李杞的《改修三国志》67卷,以及高似孙的《蜀汉书》等等,均是为辨明三国时蜀汉正统地位而作。不过,亦有一些学者则走上另一极端。如叶适就指出:“近世有谓《三国志》当更修定者,盖见《注》所载尚有诸书,不知寿已尽取而为书矣,《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也。士诵读不详,轻立议论,误后生见闻,最害事。”[84]此种做法虽误人不浅,但我们从中可知南宋时人的确对三国史事甚为关注。

与此同时,偏安一隅的地理环境,也促使南宋时人纷纷总结六朝时期的攻守形势,以便为现实提供借鉴,因而当时六朝史的编修兴盛一时。时人欧阳守道在为李仲仁《史考》所作《序》中言:“愚初学文时,及见前辈所著,犹用心于考古,历代成败,是非得失,必以序及之然后出,意见超,议论大,格律一致,而未有瑕也。又其时,靖康之痛犹在人心,建、绍、乾、淳之经营北方,接于耳目之近,士于江左六朝机会之去留,人谋之臧否,往往朝夕讲焉!故虽举子之文亦皆求为可用,高虚议论有之矣,而亦无几。……安成李君仲仁作《史考》二十篇,其间多言六朝兵事。”[85]欧阳守道的言论表明,南宋时人无时不在讲究六朝史事。因此,类似于《史考》的史著就相当多。如吴曾有《南北征伐编年》23卷、胡寅有《三国六朝攻守要论》10卷、赵善誉有《南北攻守类考》63卷、曾三英有《南北筹边》18卷、李舜臣有《江东十鉴》1卷、方岳有《重修南北史》170卷、李焘有《江左方镇年表》16卷,以及李壁有《南北攻守录》58卷等等。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可知,南宋史家更加讲求春秋学和通鉴学,积极研治两汉史,着力辨明蜀汉正统地位,纵论南北攻守形势,均是出于南宋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因此可以说,南宋史家正是通过这些研史著史活动,以便有效地为现实社会服务。

此外,两宋在通史、上古史及方志等方面的编修情况,前面有关章节已涉及一些,在此不再论述。

二、两宋在当代史编修方面的比较

1.持续发展的两宋官修史籍

对于两宋官修史籍的总体状况,时人言:“自今观之,我朝之制,有纪载之史,有修撰之史。曰时政(记),曰起居注,纪载之史也。宰臣为监修,从官为修撰,余官为检讨。监修维持大纲,检讨惟事检阅,所以专史职者修撰而已,而修撰之名目不一。合记注而系之以年月者,日历也。合奏报门而分之者,会要也。采纪录之所及,备记载之所不及者,实录也。而国史则旁捜博取,较定是非,列为帝纪志传者也。有玉牒以纪其大事,有圣政以书其盛美,有宝训以珍其可行。其书详矣,其事重矣。”[86]可见宋代官修史籍种类繁多,纪事细密,主旨明确。

从两宋官修史籍的编修过程来看,一般从史料的汇集整理编次,到史书的编修成书,均已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编修程序。其中由起居郎和起居舍人编修的起居注,以及由宰执负责编修的时政记,往往是编修日历的基本依据。而日历又是实录的依据,实录是国史成书的主要依据,这样便形成了环环紧扣的官方史籍编修过程。其间,由著作郎和著作佐郎编修的日历是该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相应的,它也是修史机构最经常性的工作。黄中对此指出:“史院之编修,以日历为根柢。日历之纪次,以时政记、起居注与诸司之关报为依据。”[87]朱熹亦言:“本朝史以《历日》(应为《日历》)为骨,而参之以他书。”[88]明徐一夔更进而指出:“往宋极重史事,日历之修,诸司必关白。又诏诰则三省必书,兵机边防则枢司必报。百官之进退,刑赏之予夺,台谏之论列,给舍之缴驳,经筵之论答,臣僚之转对,侍从之直前启事,中外之囊封匦奏,下至钱谷甲兵,狱讼造作,凡有关政体者,无不随日以录。……他时会要之修取于此,实录之修取于此,百年之后纪志列传取于此,此宋史之所以为精确也。”[89]正因为如此,宋代朝廷极其重视对日历的编修,即使到南宋灭亡前夕,日历的编修仍在进行。亦正是有日历作根基,两宋实录和国史的编修则较为完备。为说明问题,今特将两宋日历、实录和国史的编修情况列表如下(表6-4)。

由表6-4可以看出;南宋前四朝《日历》已达到3000多卷以上。据熟悉本朝文献掌故的章如愚言:“《日历》莫详于建炎、绍兴之所录。”[90]在此章如愚虽仅谈及南宋高宗朝,但由于自后的孝宗朝《日历》卷数更甚,由此推断,南宋日历的纪事当较为完备。亦正因为如此,李心传在编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时,以其作为基本取材依据,从而编修成了内容相当详备的史著。而对于北宋日历的编修卷数,由于北宋《国史·艺文志》不予著录,故难以详知。[91]

对于两宋实录编修状况,魏了翁明确指出:“每惟祖宗实录,自东都以前凡一百六十八年,不过一千余卷,而南渡以后,高宗、孝宗皇帝两朝实录仅六十余年,遂至一千卷。”[92]魏了翁在此仅以卷帙多寡对两宋实录做了区分评判。不过,北宋实录的卷数虽不及南宋一些实录,但北宋一些实录时常因为叙事简明而受到时人称颂。如苏轼认为《英宗实录》“词简而事备,文古而意明,为国朝诸史之冠。”[93]李心传认为《钦宗实录》“文直而事核。”[94]

同时,对于太祖、太宗、神宗、哲宗和徽宗诸朝《实录》而言,由于史实存在漏略,甚至“诬谤”,所以被朝廷多次加以重修。李焘对此明确指出:“《神宗实录》初修于元祐,再修于绍圣,又修于元符,至绍兴初凡四修。《哲宗实录》初修于元祐(当为元符),再修于绍圣(当为绍兴)。惟神宗、哲宗两朝所以四修、再修,则与太祖、太宗异。盖不独于事实有所漏略而已,又辄以私意变乱是非,绍兴初不得不为辨白也。诬谤虽则辨白,而漏略固在,然犹愈乎近所修《徽宗实录》。盖《徽宗实录》疏舛特甚,非前二《录》比。凡臣僚除罢、年月最易知者,其颠倒错乱,往往志[?]不可晓,况其难知者乎!”[95]这是李焘对北宋以上五朝《实录》重修原因的深刻揭示。

同类推荐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贴身书童

    贴身书童

    一个看起来平常的书童,却给人惊人的才华和谋略
  • 重生之李狗剩传奇

    重生之李狗剩传奇

    赵启明本是一名特种兵,一次作战中为了掩护队友不幸战死,然而战死后却意外穿越到古代,在一个名叫李狗剩的身上重生……
  • 大国道

    大国道

    书生王浩学识渊博,却自甘平庸。没想到出游捡回来个女子,却神异无比。不但美若天仙,文武双全,还聪明全能得不像凡人。只因他无心的一句话,这女子就将他推到了争露天下的大潮之中。
  • 大宋高参

    大宋高参

    实习医生叶冲穿越到了北宋末年,打着弗格森、穆里尔奥、马拉多纳等人的旗号,忽悠北宋君臣。唱歌唱来李师师,买人买来潘金莲,搜罗搜罗水浒英雄,建立强军。和徽宗、高俅、童贯合伙做生意,在北宋实行“一国两制”。振兴大宋……
热门推荐
  •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总裁暖心妻

    霸道总裁暖心妻

    被设计走错房,跟陌生人发生关系,还一击即中怀了孩子。丈夫娶自己只是为了报复,背地里却一直跟别的女人搞在一起。在苏小白觉得走投无路,生无可恋的时候,她遇上了欧阳非。欧阳非说:“苏小白,你还有我!”欧阳非又说:“苏小白,你生下孩子,我不不介意!”欧阳非最后还说:“苏小白,我爱你,嫁给我吧。”苏小白卸下防备,准备接受他的时候。却发现欧阳非就是那晚房间里的人,是她孩子的亲生爸爸!欧阳非将苏小白囚在怀里:“小白,生生世世,你都别想逃离我的身边……
  • 盛世高嫁之嫡妻妖萌

    盛世高嫁之嫡妻妖萌

    虽是小姐身,却无小姐命。父亲冷漠,亲娘早死,姐妹阴险,兄弟恶毒,连下人都看不起她,随意欺辱,还好有敦厚暖男相助,才帮她重拾人生信心。正当她攒够了钱,准备离开太师府。她那绝情寡义的便宜老爹,竟逼她出嫁!这笔账她先记着,总有一天,她会让所有亏欠她的人,付出沉重代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妃子血

    妃子血

    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古装宫廷艳丽大戏,冷傲俊美的危险帝王,宫闱内外的美人心计,凄美绝伦的虐恋传奇。她本是西疆黎族之女,因身怀武学秘籍,招致满门被戮。她背负仇恨,不惜潜身妓院,和一个充满野心的帝王纠结在一起……这是一场旷世绝恋,爱恨交错,阴谋纠缠,于宫闱,于江湖,诠释着男人与女人之间关于爱的欲念。
  • 机战之自由的血线

    机战之自由的血线

    末日将至,虫潮降临,萧尘,传奇的伊始,被选中前往异世界成为开辟者,带着组织最新机甲的他能否为自己世界的人们闯出一片天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 绝色帝妃武神

    绝色帝妃武神

    她曾为暗帝,执掌风云,威震天下。奈何一日睁眼却变成了边城小家族的庶出小姐。成为人人唾弃的废柴小姐。曾经的腹黑暗帝与现在的废柴小姐灵魂融合,将会掀起如何惊天狂潮?第一名相?第一护国将军?第一贤明伟大的帝王……抱歉,那都是我徒弟!
  • 武侠天下

    武侠天下

    你说富贵子弟有修真者保护?我还不是取之人头如探囊取物?你说世间天才能够笑傲天下?我还不是将他们尸体踩之脚下?你说天下大乱将至,我可以一人之力平息战火!一人三头六臂,剑斩苍天!一人三进三出,不惧地狱!
  • 大尸哥

    大尸哥

    有一天末日真的来了,你需要面对的处境真的那么简单么?跟随大尸哥张小强,一起从弱变强,不停进化。走向人类巅峰吧!
  • 逃婚中的邂逅,本姑娘赖定你了

    逃婚中的邂逅,本姑娘赖定你了

    一次糊里糊涂的穿越,一次惊险的逃婚,一次次的事情......都让这位女主角感觉身在梦中一般。一次搞笑的邂逅,都让逃婚中的她和他感觉到他们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在一起似得,一次次愉快接触,都让他们心生好感,而另一个她的介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伤心愈痛的她被他从痛苦的深渊给拉了出来,所以她挺起自己的胸膛站在他的面前,带着决然的口吻说道:“这辈子本姑娘赖定了,你不用在想去找其她的女人了,本姑娘就是这样的蛮横,你就只能属于我一个人。”而他只是对她笑笑,邪邪的说道:“你也只能属于我一个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