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100000030

第30章 谏臣之王的“妩媚术”(2)

“逆龙鳞”不过是幌子

李世民比魏征小19岁,发动玄武门之变逼取帝位时,才二十六七岁,血气方刚,不择手段。他初登帝位,内外危机重重,臣民上下观望,于是李世民核名实,买人心,把几个当时的人杰安排在宰相班子的合理位置上。

因为实行三省六部制,当时的宰相是五六个人,三省即尚书、中书、门下,在唐中期以前,三省长官即为宰相。尚书省辖六部、管政务,长官尚书令,因为李世民曾担任此衔,所以后来废置,尚书令副手左右仆射成为事实的长官,房玄龄、杜如晦就是左右仆射,但杜如晦在右仆射位置上一年多就早逝了,后来此位置换过多人,前后有封德彝、李靖、长孙无忌等。中书省管政令的拟定和国策研究,长官为中书令,岑文本、温彦博、马周都任过此职。门下省管政令的复议、封驳,有权打回中书省和尚书省的拟敕和奏折,纠错矫正,是最接近皇帝,并承上启下的部门。门下省长官为侍中,魏征长期任此职,此外还有一个侍中叫王珪。

三省制的要旨,就是这几个宰相互相制约,说的不做,做的不说。宰相们每天上午到政事堂议政,其中房玄龄、李靖都是老狐狸,史载李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其实李靖出将入相,房玄龄深谋远虑,都不是不能言词,但偏偏不说出来;与魏征出现言语交锋的,多为封德彝、温彦博等。

这正是唐太宗希望看到的

房杜、长孙这些人,从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就都是其藩邸旧人,号称“十八学士”,李世民取帝位后,水到渠成地把朝廷的实务交给了他们,但是李世民最担心的恰恰是这股势力太大,不好控制,所以常暗地压抑。而魏征跟王珪,原本都是太子建成的亲信旧人,唐太宗竟先后重用这样两个人做侍中,显然是要利用他们“孤臣”的身份,抑制秦府旧人的势力过度膨胀,达到“兼听”的效果。

而封德彝不容魏征,是由于他和魏征在善于纵横术上面是一类的:封德彝在隋朝时是中枢佞臣,到唐高祖时,在太子和秦王处两边投机。封德彝处处为难魏征,魏征也在太宗面前说封德彝的坏话,太宗曾问:隋炀帝博学多才,为什么把天下丢了?魏征说:他以为自己最聪明,结果被奸臣虞世基蒙蔽了,太宗听了一度深以为然。

封德彝当年正是虞世基的死党。唐太宗在贞观年间的一次国宴上,失口对长孙无忌说了一句感慨:“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

魏征怎么说呢? “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原来,被后世人目为诤臣的魏征,其“无限话语权”是唐太宗给他的,魏征同志不过是扮演了一个肉喇叭的角色。魏征是唐太宗的发言人,唐太宗不能讲,或不好突兀讲出的话,就由魏征说,或由他当众“启发”出来。

翻开《谏太宗十思疏》,可以看到其中的思考并没有触及唐朝政体的实质,不过老生常谈的高调而已,唐太宗能够发动政变夺权,能够稳住朝局,已经说明他是个很明白权力规则的人,魏征这篇上疏中的泛泛之谈对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把这样的文字公诸天下,只不过是皇帝要强调自己的施政取向而已。

魏征死后,唐太宗哀叹: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很精确:唐太宗始终把魏征当做自己的分身,让天下人可以从老魏身上看到一个更完美的自己,并且这个善于纵横术的分身,可以给自己增益美德的分数,放大自己的言辞于天下。不过,魏征他比一般“言官”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手段虽然复杂,但政治抱负还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

自古成大事者,必先识人。魏征的聪明,就在于他看到了李世民虚心求谏、重用人才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本身固有的疑惧、残忍及独断,也看到了李世民急于在众人面前刻意修饰自己,以掩饰自己杀兄逼父之非。这些从贞观时期李世民的言行中可以清楚看出。而李世民后期由于功德圆满和对山东集团的成功打压,所以杀掉侯君集、逐杜正伦。对魏征,也在他死后“罢叔玉尚主,而足陪所撰碑”。此时二人的关系才从“求谏”、“直谏”的重重迷雾之中露出了原本互为所用的实质关系。看来这君臣二人在玩阴的上面,都不是善茬。宋代文化圈大佬欧阳修曾经爆料,说有一次李世民、魏征、长孙无忌三人一起喝酒,可能喝高了,气氛比较暧昧,说话也就有点越界。长孙无忌跟魏征抱怨说:你丫混到今天这份上,实现自我价值,有我一份推荐的功劳吧,怎么我现在在你这儿说话就这么不管用呢?魏征一个劲儿地打哈哈,喝酒,喝酒。长孙把话匣子一打开,三人就这个话题耍开了嘴皮子。最后魏哥仗着酒劲,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李世民说:我知道老板需要我放炮,要不然我哪敢跟您硬顶?要不是您有需求,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除非我活腻了。还有一次,魏征当面给李二指出错误,李二也当场表示悔悟。皆大欢喜之余,老魏说了句无比诚恳的话:俺愿意做良臣,不愿意做忠臣。良臣是啥?老板英明,自己也幸福,总之你唱我随,一生平安;忠臣是啥?直着脖子死谏老板也不听,还把你给杀了。瞧瞧这马屁的水平,不仅表明自个儿心迹,力道和方向也恰到好处,不肉麻不恶心,已是天外飞仙的境界,不是你我凡俗之人能够拍出来的。

据史料上讲,魏征光上书谏言给李世民就有二百多条,数十万言,还不用说大量的口头谏言呢?这些谏议,不仅是有关国家大事,更多是在生活上、道德上的。老魏这老狐狸的形象功臣当得相当不赖,还当出了高水平。李世民也配合得相当的好,俩人一唱一和,成就了戏台上的千古佳话。

砸烂牌坊一场戏

贞观十六年(640年),魏征染病卧床,李世民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房屋。李世民随后亲自去看魏征,魏征叩拜后正想讲话,太宗就抢先对魏征说:“朕知道你又要来劝谏朕不要花费这些钱财帮你盖房子,朕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没有另外花钱,因为这些材料本来就是要替宫中添一座小殿用的,朕现在停止盖小殿,把这些材料送过来给你盖正寝,并没有多耗一分国家的钱,所以你不用操心了。”

魏征听了这话,当然感动地磕头如捣蒜。过了几天,魏征病重,唐太宗又来到魏征家中,抚着魏征的手臂,痛哭流涕,并问魏征想要什么东西?魏征回答说:“臣不要任何的东西与抚恤,臣只担忧国家的兴亡。”不久,魏征病逝家中,李世民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时光闪回,史料记载侯君集被诛,杜正伦遭逐后,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的诚意,认为这魏老头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上始疑征阿党),但实际上并非在魏征死后李世民才怀疑魏征“阿党”,而是李世民一直就有所觉察,只因种种因素的制约,始终隐忍罢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谊,合作之默契,留下了诸多佳话。可魏征死后半年,李世民就开始怀疑魏征在朝廷内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后来,李世民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李世民怀疑魏征是故意靠自己来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先前李世民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便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砸毁了自己的“镜子”。

为什么李世民对生前死后的魏征态度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其实在李世民的心目中,魏征的身份很尴尬但同时又很重要,他是李世民的一颗重要棋子。魏征既不是山东贵族,又不是山东武人,他的责任不仅仅是用来联络山东豪杰,更重要的是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同时分合操纵当时唐廷内部各政治集团,让他们既互相团结,又互相掣肘。形成分而不裂,合而不黏的局面。如果魏征的行动越过李世民赋予的这种权力,就可能触犯李世民的政治底线。魏征推荐杜正伦为相,而杜正伦的出身是山东豪门,所以李世民赋予魏征监视山东贵族的作用就有可能消失,转过来魏征又落了个联合山东集团文武两大势力的嫌疑。候君集与李世民都属于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书上说,他的才能出将入相没有问题,魏征举荐杜候二人,等于集合了当时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他自己身为其枢纽,这是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后来侯君集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被杀,幸好这些事造成的恶果暴露在魏征死后,否则魏征也是罪责难逃。

贞观十八年(642年)初,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征的话,感觉十分丢面子,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征在,决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失败。”的反省话,他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了魏征墓,并且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李世民的真正用意是修复了自己的面子,也重塑了自己纳谏惜臣的光辉形象。

同类推荐
  • 闯荡隋唐

    闯荡隋唐

    他,无意来到群雄并起的隋末,天生神力,却不是李元霸!他,不是王伯当,却例无虚发,箭箭封喉,群雄闻风丧胆!他,凭着一柄长弓一把铁剑,闯荡于千军之中,所向披糜!他,本想浪迹于江湖,却给历史的洪流推入隋灭唐兴的风雨之中,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奋力拼搏,倾力推动历史的车轮!
  • 龙入王朝

    龙入王朝

    一个遨游人间,势要尝遍天下美酒的真龙;一个出生豪门,却为家族所不耻的败家子;一人一龙,两个物种,同一个身体!谁知有一天,圣旨降下,败家子摇身一变,竟成为手握国之命脉的财政大臣?!他正美滋滋,却忘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秀女说的,也是对他说的!随着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明枪暗箭便一波波的开始袭来,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在陆续揭开,他是碌碌无为,认命等死?还是绝地反击,鱼跃龙门?一代功臣名仕的奇幻人生!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穿越在1628年

    穿越在1628年

    有的想当国王有的想要征服世界有的想要成为世界最富的人一群不得志的现代人来到1628年的明朝他们带来了领先整个世界有400年的科技————感谢起点美工组gogoigo制作封面。要想看到他们是如何改变世界的童鞋请点击、收藏、推荐
热门推荐
  • 都市的迷离:又见风花雪月

    都市的迷离:又见风花雪月

    繁嚣都市的迷离、辽远西北的险恶、寂寞的军旅岁月、惨烈的战火生涯,同时集中在一个特别而又普通的家庭身上。作为小弟的“浪子”孔云飞,他和风花、雪月等之间的情爱故事既离奇、曲折,又充满忧伤。他同时是这一场变革的见证者,他的生活从穷困潦倒开始,他的爱情从纯粹天真起步,经过近30年的岁月变迁,他的生活是否朝着幸福的方向迈进?他的“风花雪月”是否能得偿所愿?
  • 创世枪魂

    创世枪魂

    夜枭世家,本是当时一个举世无双的功夫门派,然而在夜枭即将出生的那年,一次毫无防备的意外,是他们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随后便遭到了军队残忍地追杀。直到两个月后伴随着夜枭的出生,他们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逃离现代科技的追捕,只好将夜枭托付给了他们当时最值得信任的人,沐君成沐中将,然后纷纷失踪于世。然而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里,早已长大的夜枭竟然也收到了一封神秘邮件和两个游戏头盔,从此,他边怀揣着这个秘密,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复仇之路……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穿越之王爷霸宠妻

    穿越之王爷霸宠妻

    咦??我赶上穿越潮流了耶!!纳尼??刚来就要嫁给我不认识的男人??不干不干!!我要逃跑~~哎呀逃不掉??那好呀王爷请接招!
  • 良师鬼友

    良师鬼友

    月高风清淡,残屋门未关,哭语夜半起,寻人却不见,醉问村何处?身后有人言:‘莫回头,向前看,幽林深处鬼火蓝.’四十年的灵异探秘生涯,我一直在追寻,也许注定一生与奇灵鬼怪有缘,也许是冥冥中注定与凡人不同的道路。师傅曾说,万物皆有道,鬼怪亦有其道。顺其道则生,逆其道则灭!天地为乾坤,五行有阴阳,大智者若愚,大法者若癫。来吧!借你一双慧眼,老夫带你走进那个诡异的世界!
  • 复仇天使

    复仇天使

    这是一部都市情感悬疑商战小说。童年的苏男屡遭遗弃,历经坎坷,后遇救命恩人晴姨,但晴姨被人害死。长大后的苏男为了报恩,离开男友回国复仇,没想到仇人乔子东早在八年前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苏男联手仇人的死敌陈归尘,与其子乔邃在商场上斗智斗勇。男友凌西放心不下只身回国的苏男,于是回国,在机场偶遇乔邃,三人这才弄明白对方的真实身份。错综复杂的关系将三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加上贯穿整个故事一波三折的追凶大悬念,纠缠着两代人的阴谋和陷害、恩怨和情仇,最终揭露出一个隐藏二十多年的惊天大秘密。
  • 搞笑幽默滑稽故事

    搞笑幽默滑稽故事

    本书所讲的笑话都与幽默有关。所以应知道什么是幽默。“幽默”这个词不能以汉字的字义来解释,如用汉字解释,它的本意是寂静无声。随着历史的步伐,这个词的本义已无人再用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幽默是从英语humor一词中音译过来的,用《辞海》的定义说,是“通过影射,讽刺,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
  • 帝尊

    帝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死后复生,重掌家族杀伐!道义不公,既然实力为王,他执掌利剑,杀出一片天!只要功夫深,照样杀神尊!
  •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介绍了农作物合理施肥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小麦、玉米、水稻、甘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烟草、茶树等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内容。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农作物需肥特点与常见缺素症补救措施、农作物科学配方与施肥技术以及特用作物科学施肥技术等着手,把测土配方施肥与农作物施肥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 佛说十力经

    佛说十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