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8300000064

第64章 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幸福(3)

我一面抚摸着女儿的头一面告诉说:“那是当然了,世界上所有妈妈都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不过,如果你愿意,如果你不得不离开妈妈去做一些事情的话,妈妈也一定会支持你的。因为让你幸福就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只要你幸福,妈妈就心满意足了。不论将来你走多远,妈妈永远都会为你送上祝福。”

这时候,幸福的笑容爬上了女儿的脸庞,她猛地扑进我的怀里说道:“妈妈真是我的好妈妈。我永远都不想和你分开。”

教育孩子学会与人为善

教育女儿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就像是在冒险,稍有不慎,父母便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让孩子的一生都笼罩在阴影中,这样造成的损失是最为严重的。

我认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自我约束,强化自我修养,进而自己成为在社会中受欢迎的人。为此,我从一开始就重视教育女儿要与人为善。不过,怎样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呢?在我看来,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毫无意义的,这样做有违做人天性。对孩子来说尤是如此,强制性的教育只会让他们感到反感。

一些父母通常认为,孩子当众使性子、发脾气会让他们脸上无光,认为自己会因为没教好孩子成为别人的笑柄。事实上,几乎所有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

多数时候,如果孩子当众表现异常,许多父母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脸面,而不是关心孩子的需要与感受。父母会马上认定孩子在胡闹,并立刻加以制止,甚至强迫孩子停下来,免得让他们丢脸。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合适。成年人的头脑中都有一整套行为标准: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而且,成年人的感情表现也有一定的标准:什么感情可以表现出来,什么感情不能表现出来。让孩子了解这些固然很重要,但若只使用强制方法,拒绝与孩子交心,那么父母便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有一天,我和女儿一起登上了长途旅行的火车。我在火车上看到了穿着得体的一家人。这家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四岁左右,一个七岁左右。其实,在看到这两个孩子之后,我就暗暗叫苦,心想这一路有的闹了,做好了忍受各种吵闹的心理准备。然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个孩子一直正襟危坐,没有在桌子上摆玩具和书本,虽然弟弟时不时探出身子逗弄哥哥一下,但始终没有发生吵闹。

和他们不同,此时我女儿却饶有兴致地眺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并且时不时地向我发问。若是从前,我一定会暗自羡慕这家父母教子有方,并且向他们讨教一二,但是现在一面看看呆坐着的两个男孩,一面看看我那天真活泼的女儿,我却替那两个孩子感到悲哀。

不论什么时候带女儿外出,我都会为她带上充足的食物和玩具,让她在漫长的旅途中有事可做。孩子天性爱动,需要游戏和消遣,打算让他们像成人那样正襟危坐就是强人所难。

我忍不住担心那两个孩子是不是小小年纪便被大人的行为规范束缚,这样会不会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性从而变得不正常?

在我看来,让孩子接受行为约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真正了解各种各样的该与不该后,他们才能成功地融入到社会中,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融为一体而备受挫折。而且,父母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引导孩子,以及要把他们引导到何种程度。稍有不慎,父母可能就会伤及孩子稚嫩的感情,让他们一生笼罩在阴影中。一旦真正伤害了他们,一切便无法挽回。

不过,如果遇到孩子不听话甚至无理取闹的情况,父母又该做些什么?是责备还是惩罚?我的观点是,首先父母应该意识到这是孩子为表达内心需求而发出的信号,孩子这样做再正常不过。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有想要发泄的时候,只不过大人懂得自制,而孩子则不会在意场合与方式罢了。只要意识到了孩子内心的需求,父母就不会擅自制止并纠正,而是想方设法找出孩子做出这种举动的原因。而且,知道父母了解自己的需求后,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并听从父母的引导与解释,否则他们就会反抗父母。

在我女儿还小的时候,她偶尔也会出现钻牛角尖儿的情况,把自己认准的事贯彻到底,不然就哭闹,而且还乱发脾气,让我头痛不已。

有一天,我们家来了很多客人,这其中也包括和女儿年龄相仿的孩子。刚开始女儿还非常开心,但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她突然使起性子来。

我断定这其中肯定有隐情,于是连忙把她拉到门外询问起来:“妈妈知道你不高兴,能把原因告诉我吗?”

女儿回答道:“妈妈只忙着照顾旁人,唯独不关心我。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我一边想着竟然因为这事儿就发脾气,一边抱起女儿说:“傻瓜,妈妈怎么可能不喜欢你呀?妈妈之所以热心招呼他们是因为人家是客人,要不然以后谁还会来咱们家呀。我不是教过你吗,热情待客是一种礼貌,还说让你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你才是妈妈最喜欢的人,要相信妈妈哦。”

听闻此言,女儿脸上的愁云瞬时消散。她不但不再发脾气,而且还帮着招呼起客人来。

许多父母都时常为孩子的愤怒与敌意感到震惊,甚至不知所措。不过,我们都很清楚,倘若父母同孩子一样不能自制的话,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麻烦。父母作为成年人应该采取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而我女儿之所以非常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我对她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等女儿长大后,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回忆了有一次我教育她时的情景:

“在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有一天,我不但毫无缘由地发起了脾气,而且还弄坏了一部分玩具。妈妈并没有生气,而是坐下来和我开起了玩笑:“‘维尼芙雷特,看样子火气不小呀,想扔东西?你现在想必看妈妈不顺眼,那我是不是该回避一下,免得被你吃了?’听到妈妈的这些话,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真是太滑稽了,这么一想心情很快便平静下来,烦恼也消除了一大半。

“不过,还有一次,妈妈的话没有让我平静下来,更糟糕的是,我的一些话还令她十分难堪。那时候,尽管妈妈阴沉着脸,但她并没冲我发脾气,而是淡淡地告诉我:‘你知道吗,你的话让妈妈觉得非常伤心。等我们俩都平静下来后再好好谈好吗?’那一刻,我顿生悔意,看样子我真的伤透了妈妈的心。或许自那次之后,我便学会了如何理解别人,如何与人为善。”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或许,天下父母都曾满怀憧憬地替孩子制定最完美的计划,但是在努力实施这些计划的过程中,却很少有父母会仔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孩子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父母。

父母在费尽心血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会忽视那些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如此一来,父母的不辞辛劳非但将化为泡影,孩子的童年也将被笼罩在痛苦的阴影中,甚至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也会出现很多麻烦。

邻居家有个名叫吉娜的孩子,让她成为一个爱好广泛、有修养的人,这一直是她母亲最大的心愿。为此,她母亲不但给她买了一把非常名贵的小提琴,而且还重金聘请老师专门为她上课。一天晚上,尽管已经过了做作业的时间,但是吉娜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按计划完成作业,所以她还在奋笔疾书。

看看表发现距离睡觉只剩一个小时后,母亲不由地焦躁起来:照现在的情况看,今晚要么推迟休息时间,要么牺牲练小提琴的时间。

“吉娜,你今天还没练琴呢,不要忘了练。”

“知道了。不过,我还没做完作业,不能留着作业不管就去练琴吧。”

“那你还不赶快抓紧时间。剩下的作业不是不多了吗?”

“我一直在做呀。”

母亲顿时哑口无言,只得继续看着女儿做作业。女儿那满不在乎的模样,让她忍不住怒火中烧。

等到最终做完作业时,距离睡觉时间只剩下三十分钟了,而这个时候吉娜还在慢悠悠地收拾书本。

“再有三十分钟你就该休息了,能不能再快点。”母亲焦急地说道。

“行了,已经收拾好了。现在就开始练琴。”话音刚落,吉娜便拿起小提琴,漫不经心地开始练习。

母亲越看越气,不禁开始责备吉娜:“看看你那心不在焉的样子,练个琴也非得要我监督,你都不觉得羞愧吗?”

“不要打扰我,不是都说好练琴的事不归你管了吗?”吉娜这时候也是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愤愤地拉着小提琴。

母亲意识到女儿练琴只是在应付自己,马上就到休息时间了,让她停止的话,这次练习就白费了;让女儿继续练下去的话,必定会影响她的休息。这种左右为难让母亲终于爆发了,她冲着吉娜大吼:“不想练就别练,浪费时间!”

“不练就不练,又不是我要练的。”女儿也火了,胡乱地把琴塞进琴盒子就要走。

“把乐谱收好才能走。”母亲说道。

于是,女儿不情愿地伸手整理乐谱,还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慢腾腾地像什么样子,动作快点。”

“已经够快了,你还想要我多快呀!”女儿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真是烦死人了!”

“什么?这是该跟妈妈说的话吗?”

终于,母女二人都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没过多久,满腹委屈的吉娜就哭了起来,眼里含着泪爬上了自己的床。母亲也很痛心,自己不但没能让女儿练好琴,而且也没让她休息好,两头都落了空,甚至还弄得母女二人心如乱麻。母亲越想越觉得懊恼。

在我看来,如果要采取这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的话,倒不如什么也不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原本是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增添乐趣,但是像吉娜母亲那样的做法,非但让女儿学音乐的过程中毫无乐趣可言,甚至让学音乐变成了她的负担,让她对音乐心生厌恶。

父母在给孩子灌输知识或者培养他们一些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操之过急的话,只会让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甚至情绪低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无法茁壮成长。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很多父母都无法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而且也不能承受由此而生的愧疚和懊悔。

我的观点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强健的体魄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想培养他们的哪种能力,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我在这里奉劝那些因教育孩子烦恼不已的父母们好好想一想:对于你们的孩子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弄不清这一问题的话,你们便无法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未来。

同类推荐
  • 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十月胎教百科全书

    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是每一对年轻夫妇的共同心愿,而想保持孕前美好的体形又是每一位孕妇的良好期望。于是,大多数的初孕者都对十月怀胎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既期盼宝宝,又担心自己,可谓喜忧参半,寝食不安。然而,这一切也许是杞人忧天。只要你们掌握了怀孕与优生的科学知识,就能坦然地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本书内容丰富,选材新颖,全面科学地介绍了十月怀胎中一些必备的常识,分述了十月怀胎中必要的保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力求对年轻的夫妇们予以更系统、更全面地指导,真正做到一书在手,心中无忧。
  •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帮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本书曾在北京德育科研网、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和《现代教育报》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每节还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变废为宝的不锈钢、“王冠瓶盖”的发明、沙滩上的“珍珠”等发明发现故事。
  •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从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长的全面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0-3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早期智力开发开始,全面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健康的聪明宝宝。
  •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本书包含了适合用爸爸慈祥、值得信赖的声音讲给宝宝听的,充满了诚实、勇敢、协作、趣味相关的胎教故事。打破了一直以来主要由妈妈为孩子读胎教读物的这一固有观念。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同妈妈一起亲身经历胎教的这一过程,会对与孩子出生后的情感交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九转定乾坤

    九转定乾坤

    亦正亦邪,全凭本心,世人评论,皆是浮云,无上武道,执掌乾坤。
  •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追女神、追富家小姐、追官家千金,许多男人都把这样的女人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我不是。我娶了一个丑小鸭。当然,我也只是一只癞蛤蟆罢了。丑小鸭与癞蛤蟆的幸福,没有豪门恩怨,没有身不由己,只是一些轻松闲散的——快乐人生。
  • 家庭医生(家庭健康生活)

    家庭医生(家庭健康生活)

    在本书中不仅介绍了如何就医,以帮助病人科学看病,看病省钱,而且,还阐述了家庭检测、家庭诊断和自测健康等问题,使人们有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200多种最常见的内、外、妇、儿以及其他各科疾病,既介绍了防治的最新进展,又着重地阐述了采用顺势疗法,替代疗法、日常生活疗法、厨房疗法、其他简易疗法以及中医药疗法等的治疗,以适应城乡人民中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医疗保健和防治疾病的需要。
  • 青洲赋

    青洲赋

    堰青洲,圆溜溜,出门是沙洲,信江悠悠向西流,愁断肝肠愁愁愁。
  • 总裁宠妻一百分!

    总裁宠妻一百分!

    事不过三,她向他求了两次婚,却次次被羞辱。当她接受其他男人,即将走入婚姻殿堂时,他又蛮横地出来搅局。迫不得已,她和他约法三章,结成夫妻。新婚夜,她堵在门口,脸色隐忍,提醒道,“霍先生,我们是协议离婚。”“所以呢?”男人蹙眉。“我想,我们应该分房睡。”“抱歉,这个我可没同意。”霍先生一本正经地拒绝,随即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 嫡女凶狠:强宠王牌太子妃

    嫡女凶狠:强宠王牌太子妃

    她身怀异能,魔武双修,神兽无数,外带神秘随身空间,笑傲异界,唯我独尊。他是帝国太子,妖孽腹黑,睥睨天下。一次宴会对上,她毫不留情的将他摔进茅坑。从此,与妖孽太子彻底杠上。晋王造反,两军对峙,她端上一杯毒酒:“小女在此祝贺太子家族二百口人,今日同赴黄泉醉生梦死。”某妖孽搂她入怀,笑得邪魅:“很抱歉现在才通知你,黄泉之路,你得和我共赴……我的新太子妃。”某女狠瞪,就算有一天成亲了,她也得在上,压着他!【玄幻女强,爆笑爽文】
  • 博士男女

    博士男女

    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下博士生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真相的长篇小说。诗人和师姐,一个是善于写诗和与女人骚情,在情感上永远感觉自己单身的已婚博士,一个是有精神洁癖,不知何枝可栖、内心纠结彷徨的大龄未婚女博士,他们之间难分难解,不能爱却又欲罢不能。他们在校园内外所面临的学与术、情与欲的躁动焦虑,以及他们周围形形色色的博士与导师们在文化转型左支右拙的内心沉沦与自我救赎,无不生活化又戏剧性地勾勒出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像图。
  • 万历新朝

    万历新朝

    一个哈工大的毕业生,在一次去查看造船厂的建造进度时从一块未焊劳的钢板上摔下来.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身上.在这个风雨飘零的王朝,他该何去何从.......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鼓励孩子50招

    鼓励孩子50招

    本书正是秉承了鼓励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到书中的50种方法中,从学业、面对挫折、责任、求知欲、沟通、身体锻炼、心灵成长、创新精神和社会交际等方面,同父母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地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和善的、负责任的、独立思考的、积极进取的、身体强健的、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