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特别指出,作为企业在生意顺利的时候,如果连续扩张后要切忌加大投入。按照他的说法,“事不过三”,如果有3年的好景气,一般人往往会拼命地扩大经营,以致造成投资战线过长,摊子铺得过大,往往在后来经营中埋下经营的危机。正如李嘉诚说:大前年赚了,前年赚了,去年也赚了,如果今年还能赚到那就好了。可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顺利的事。赚了3年以后,第4年是不是还会赚呢?所以经商时应该有赚了3年就退回1年份的想法才好。有了这种想法,就不会有苦恼,因此也就不会慌张,因为不慌张,所以能轻松地处理事物,这时候也会出现智慧,说不定在第四年还会有赚钱的事。
应该说,李嘉诚的这个观点是符合现代经济中有关波动的规律的。
不在细节浪费时间
从事商业的人,需要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惜时观念。
——李嘉诚
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宝贵,所以能够将时间做到最大限度的充分运用。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在他成功投资的若干紧急关头,正是靠着这种对时间的精确把握,从而一举战胜对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李嘉诚指出,一个商人在接洽商务时,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地撇开正话不讲,而只谈他随时想到的不相干的话,是绝对不能成功的,因为他太迟缓。现代的商业是供应往来,应接不暇,所以商业谈话中的每句话,都应该针对业务本身出发,要直接、爽快,时间才不致浪费。
李嘉诚最厌恶的,就是那些说话不着边际、节外生枝,讲冗长的套话、无谓的废话的人。李嘉诚平时惜时如金,很少长篇大套,而必要的商业应酬也总是能短则短,能少则少。
李嘉诚指出,从事商业的人,需要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惜时观念。他们往往具有男性气概,不舍得在细节上浪费时间。如果连职员的小动作都要干涉的话,这样的人绝对无法做个理想的公司老板。因此,李嘉诚总是将公司经营的许多事情都交给底下的重要助手去办理,对于确定好的投资或经营计划,他总是充分信任下属,而从不干预。他自己则总是将重大的经营决策进行反复斟酌,直到自己作出决定为止。正是靠这样的高效率工作才节省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使得规模庞大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公司得以高效地运转。
赋予企业生命
要建立没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团队,在肩负经济责任的同时,也要努力不懈,贡献于社会。
——李嘉诚
管理的艺术,在于能够接受新事物、新思维,更新传统思想。
李嘉诚在谈到企业使命时说:
“人的认知力是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会很惊讶地听到,如今有的管理者还以劳累为单一卖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同样重要——要保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者要赋予企业生命,这不单是像时下流行的那样,在介绍企业的PPT上打上使命两字,或是说上两句有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的模糊地带力求保持正直、诚实的品质。
“这条路并不好走,企业的核心责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尽量提高自己的资产价值,其立场正确而必要。商界每一天都如严酷的战争,负责任的管理者需要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每天已经精疲力竭,永无止境的开源节流、科技更新及投资增长,却未必能将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兼得。很多时候,企业也只能是在众多社会问题中略尽绵力而已。
“我常常跟儿子说,要建立没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团队,在肩负经济组织特定及有限责任的同时,也要努力不懈,携手服务贡献于社会。”李嘉诚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普通的社会角色。
李嘉诚的儿子小时候曾经问他:
“爸爸,我们赚这么多钱到底有什么意义?”
李嘉诚的回答很简单:
“赚钱多可以爱国,回报社会。”
由此看见,他的财富对他来说只是数字而已,他不但对股东员工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让合作者有回报空间
长期的合作的收益远远比一次合作的收益要高得多。
——李嘉诚
“要让合作伙伴拥有足够的回报空间。”
合作伙伴是谁?
合作伙伴对自己有什么用?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句话了。
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如果能有两家公司保持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两家公司都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合作伙伴之间的活动对双方都有利是双方操持稳定合作的基础,这就需要双方的任何一方都要多为对方着想,多考虑对方的利益。
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多得到一些利益,而让对方少得到一些利益,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必将走向破裂,受害的是合作的双方。
合作伙伴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关系。
在从事一项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拿50%的利润,这个活动可以很好地进行下去,因为双方都感觉到自己的50%是自己应该拿的。但如果一方只拿40%,而愿意把利润的60%都让给对方呢?这样或许在短期内是吃亏,但从长远看呢?你的盈利是什么呢?
结论不言自明,长期合作的收益远远比一次合作的收益要高得多。
有着良好的信誉,在行业中有几家关系稳定的合作伙伴,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不为暴利心动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李嘉诚
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西方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
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将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垒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
炒风愈刮愈炽热,各业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连众多的升斗小民,也不惜变卖首饰、出卖祖业,携资入市炒股。职业炒手更是兴风作浪,哄抬股价,造市抛股。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癫狂之中。1972年,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指出:“目前股价已升到极不合理的地步,务请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桑达士的警告,湮没在“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喧嚣之中。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上升到177496的历史高峰,1年间,升幅53倍。
李嘉诚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他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果然物极必反。在纷乱的股票狂潮中,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股票,混入股市。东窗事发,触发股民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大熊出笼。
当时远东会的证券分析员指出,假股事件只是导灭线,牛退熊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盈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
恒生指数由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点的水平。是年下半年,又遇世界性石油危机,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加工贸易业。1973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年12月10日,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其后,恒指缓慢回升,1975年底,回升到350点。
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均铎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坳地。
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都是个全新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毫无疑问,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业绩。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而偏离航道,三心二意,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原则,终不是成大器之所为。
长江不择细流
长江不择细流,即不嫌弃细的山泉或细的河流,不然又怎能汇聚成长江。
——李嘉诚
做为一名有效的项目管理人应具备的各项能力,李嘉诚都一应俱全。不仅如此,李嘉诚还有超人的智慧和魄力,这就使他在项目管理中不仅能顺利完成任务,实现项目目标,还能够多管齐下,同时投资多个项目,纵横驰骋,广种多收。
1978年,港府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采取半官方的房委会与私营房地产商建房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建成的房分公共住宅楼宇与商业住宅楼宇两种,前者为公建,后者为私建。公房廉价出租或售予低收入者。私房的对象以中高消费家庭为主。
李嘉诚的大型屋村计划,就是为这类大众消费家庭推出的。
在港岛北岸的中区、东区、西区,每年都有高层住宅楼字拔地而起,那是祖传地盘物业的业主和地产商收购旧楼拆卸重建的,地盘七零八落,很难形成屋村的规模。
屋村只有到港岛南岸、东西两角、九龙新界去发展,形成10多个卫星市镇。大型屋村的优点,就是综合功能强,集居住、购物、餐饮、消遣、医疗、保健、教育、交通为一体,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规划。一个大型屋村,往往由政府与多个地产商共同开发,屋村之外,还有相配套的工业大厦及社区服务物业。
李嘉诚以开发大型屋村而蜚声港九。20世纪80年代,长江先后完成或进行开发的大型屋村有:黄埔花园、海怡半岛、丽港城、嘉湖山庄。李嘉诚由此赢得“屋村大王”的称号。
兴建大型屋村不难,难就难在获得整幅的大面积地皮。李嘉诚有足够的耐心,他不会坐等机会,他在筹划未来的兴业大计之时,仍保持长实的良好发展势头。
1979年3月,李嘉诚与会德丰洋行大班约翰?马登,合作发展会德丰大厦。
4月,与“地主”广生行联手发展告士打道、杜老志道、谢斐道的三面单边物业,建成一座3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大厦。
6月,与约翰?马登再次合作组建美地有限公司,集资购入港岛、九龙、新界楼宇物业近20座。
7月,与中资侨光置业公司合组了宜宾地产有限公司,以38亿港元投得沙田广九铁路维修站上盖平台发展权,平台面积29万平方英尺,计划兴建30层高的高级住宅大厦和商业大厦。
同年,长实与美资凯沙、中资侨光,三方合作投资中国(香港)水泥厂(长实、凯沙各占40%股权,侨光占20%),投资额(其中李嘉诚私人投资10亿港元)创香港开埠以来重工业投资最高纪录。该厂地皮面积180万平方英尺,位于新界屯门市,计划年产高标号水泥140万吨。该厂于1982年底建成投产。
1980年,长实联营公司加拿大怡东财务与九龙仓、置地、中艺(香港)、怡南实业、新鸿基证券合组联营公司,以131亿港元价格,投得尖沙咀西一幅71万平方英尺的综合商业大厦。建成的单位,全作出售。
面对如此众多的项目,李嘉诚指挥有方,管理有序。这些项目不仅获得了成功而且创造了最理想的投资成果。
李嘉诚说:“长江不择细流,即不嫌弃细的山泉或细的河流,不然又怎能汇聚成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