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又原山再往西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涿山,这里的树木繁茂,构树、柞树、杻树争奇斗艳,山的南面盛产精美的■琈玉。
从涿山再往西七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丙山,这里的树木葱茏,梓树、檀树格外茂密,还有很多弞杻树。
总 观
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①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②,糈用五种之糈③。堵山,冢也④,其祠之:少牢⑤具,羞酒祠,婴毛一璧瘗。騩山,帝⑥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祝二人儛,婴一璧。
注释
①首山,郝懿行曰:“首山即首阳山。”
②毛用一雄鸡瘗(yì),毛物用一只雄鸡埋入地下。
③五种之糈,汪绂注:“黍、稷、稻、粱、麦也。”
④堵山,冢(zhǒng)也,堵山,是众山的宗主。堵山,即楮山。冢,同“宗”,宗主的意思。
⑤少牢,猪羊二牲。
⑥帝,即众山的首领。
译文
纵观《中次十经》这一山系,从首山到丙山,共九座山,沿途二百六十七里。这些山神都是龙的身形,人的面孔。祭祀这些山神的礼仪是,用一只雄鸡,埋在地下,祭祀用的米是精选的五谷米。堵山,是诸山的宗主,祭祀堵山时,用猪、羊二牲作祭品,进献美酒,并选用精美的玉器。騩山,是黄帝居住的地方,在祭祀这座山神时,选用美酒,并供以猪、牛、羊等牲畜,具以美玉器皿,让女巫师和男祝师二人一起跳舞。
中次十一经
导读
《中次十一经》主要介绍荆山、翼望山、朝歌山、帝囷山、视山、前山、丰山、兔床山、皮山、瑶碧山、支离山、袟■山、堇理山、依轱山、即谷山、鸡山、高前山、游戏山、从山、婴■山、毕山、乐马山、葴山、婴山、虎首山、婴侯山、丈孰山、卑山、倚帝山、鲵山、雅山、宣山、衡山、丰山、妪山、鲜山、章山、大支山、区吴山、声匈山、大騩山、踵臼山、历石山、求山、丑阳山、奥山、服山、杳山、几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物产和有关山神祭祀等情况。
荆山〓翼望山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①。湍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水②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③。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④。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珉⑤。
注释
①翼望之山,古山名。《 五藏山经传》卷五:“《禹贡》‘荆河惟豫州。’荆谓唐邓以南,胎簪以西之山,其首起于熊耳之东内乡县,北之伏牛山,即翼山。翼望,义见前。”
②贶(kuàng)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五:“湍水在汝北象之,其水一源两分,一东北流为湍水,水形象县墨伸其臂指也,后人谓之汝水,东流屈东南,汝水自西来会,又东至郾城县南分二支,一东南会帝苑诸水东入颍为正流,一东至故女阳县南入颍,东与荥泽水会,即经所云东流注济者,汉魏间绝流谓之死汝,至元人始尽堨入颍,塞其南下之路,今遂为湍水经流也。一南出为贶水,后人谓之湍水,东南经内乡县邓州至新野县会白河,又南至襄阳县东北会唐河入汉,贶同兄,水南至邓州,象兄诱形也。”
③蛟,郭璞注“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有白瘿,大者十数围,卵如一二石瓮,能吞人。”
④漆梓,即漆树和梓树。
⑤珉,一种仅次于玉的石头。
译文
《中次十一经》所描述的中部山系的第十一组山脉是荆山山脉,荆山山脉的第一座山叫翼望山。湍水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东流入济水。贶水也从这座山流出,向东南流入汉水,水中有很多蛟。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山下有茂密的漆树和梓树,山的南面多出产金属矿物,山的北面多出产珉。
朝歌山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①。潕水②出焉,东南流注于荥,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柟,其兽多麢麋③。有草焉,名曰莽草④,可以毒鱼。
注释
①朝歌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朝歌,义见前七经。”
②潕(wǔ)水,《五藏山经传》卷五:“潕即汝水,先儒谓之滍水,今名沙河也。”
③麢、麋,羚羊和麋鹿。
④莽草,即芒草,也作“鼠草”。
译文
从翼望山再往东北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朝歌山。潕水从这座山流出,向东南流入荥水,水中生长着很多人鱼。山上有茂密的梓树、楠树,这里的野兽以羚羊、麋鹿最多。山中有一种草,名称是莽草,这种草有毒,鱼吃了这种草,会被毒死。
帝囷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之山①。其阳多■琈②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注释
①帝囷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诸暨县东。”
②■琈(yú f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玉。
译文
从朝歌山再往东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帝囷山,山的南面有丰富的■琈玉,山的北面有丰富的铁。帝囷水从这座山顶上流出,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鸣蛇。
视 山
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①,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垩②、金、玉。
注释
①视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即浮玉山,今天目山也,东西二峰峰顶各有一池如目。”
②美垩,意思是优质垩土。
译文
从帝囷山再往东南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视山,山上到处是野韭菜。山中有一口井,叫做天井,夏天有水,冬天枯竭。山上有茂密的桑树,还有丰富的优良垩土、金属矿物、玉石。
前 山
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①,其木多槠②,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注释
①前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高前东南也。今为鸡子河所出,在南召县东北,其水下合白河分为二,亦象前形。”
②槠(zhū),郭璞注:“似柞子,可食,冬夏生(青),作屋柱难腐。”俗称槠树,结的果实可以食用,木质坚硬还耐腐蚀。
译文
从视山再往东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前山,这里的树木以槠树居多,还有不少的柏树,山的南面盛产黄金,山的北面盛产赭石。
丰 山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①。有兽焉,其状如蝯②,赤目、赤喙③、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④,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⑤。其上多金,其下多穀、柞、杻、橿。
注释
①丰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鄱阳湖口,所谓石钟山也,水落则鸣,故曰是知霜鸣,或夏天小时亦鸣也。兹山郦氏得其凡,苏子寻其实,此经并详其数与故,古人之重博物如此。”
②蝯,亦作猿。
③喙(huì),鸟兽的嘴巴。
④清泠之渊,清泠渊,水名。郭璞注:“清泠水在西■郊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
⑤是知霜鸣,应和着霜的降落鸣响起来。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和也。”
译文
从前山再往东南三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丰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红眼睛、红嘴巴、黄色的身子,名称是雍和,这种野兽出现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里就会发生大恐慌。神仙耕父就住在这座山里,常常在清泠渊畅游,出入时都有闪光,它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要衰败没落。这座山还有九口钟,它们都应和霜的降落而鸣响。山上有丰富的金,山下有茂密的构树、柞树、杻树、橿树。
兔床山〓皮山
又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①。其阳多铁,其林多■■ ②,其草多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又东六十里,曰皮山③。多垩,多赭④,其木多松柏。
注释
①兔床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在泌阳县东南马谷田。”
②■■(zhū yú),汪绂注:“非木也,此疑当时槠芧,芧,小栗也。”即槠树和小栗树。
③皮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庐江县东之彭家冈,临于黄陂湖北岸,湖水南溢为黄泥河也。皮、陂通。”
④赭(zhě),可以用作涂料的矿石。
译文
从丰山再往东北八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兔床山,山的南面有丰富的铁,山里的树木以槠树和芧树最多,而花草以鸡谷草最多,它的根茎像鸡蛋似的,味道又酸又甜,吃了它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从兔床山再往东六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皮山,皮山上有大量可以用作涂料的垩土,还有大量的赭石,这里的树木茂密,大多是松树和柏树。
瑶碧山
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①。其木多梓柟,其阴多青雘②,其阳多白金。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③,名曰鸩④。
注释
①瑶碧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章山东南也。山在潜山县西北百里,皖水西源所出,其地名花板石。”
②青雘,青碧之类。
③恒食蜚,常食臭虫。郭璞注:“蜚,负盘也;音翡。”蜚,一种有害的小飞虫,椭圆形,发出臭味,生于草丛中,嚼食稻花。
④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
译文
从皮山再往东六十里的地主,有座山叫瑶碧山,这里的树木以梓树和楠树最多,山的北面盛产青雘,山的南面盛产白银。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野鸡,常吃蜚虫,名字叫鸩。
支离山
又东四十里,曰支离之山①,济水②出焉,南流注于汉。有鸟焉,其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③,其鸣自呼④。多■牛⑤,多羬羊⑥。
注释
①支离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今裕州西北郦山,赵河所出也。”
②济水,吕调阳校作“剂水。”《五藏山经传》卷五:“水与其东之李郁朵山水并流而南,既合,东南则裕州之七峰山水两源南流而合,又南折而西来会四水参列象蚤形,又西环曲而南少东,又象刖者身仰,足不能立之形,故曰支离也。”
③其尾若勺,郭璞注:“似酒勺形。”郝懿行注:“鹊尾似勺,故后世作鹊尾勺,本此。”
④其鸣自呼,它的鸣叫声是自呼其名。“鸣”作“名”。
⑤■(zuó)牛,一种牛,体形很大,重达千斤。
⑥羬(xián)羊,一种大尾羊。
译文
从瑶碧山再往东四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支离山。济水从这座山流出,向南流入汉水。山中有一种飞鸟,名称是婴勺,形状像普通的喜鹊,却长着红眼睛、红嘴巴、白色的身子,尾巴与酒勺的形状相似,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这座山中还有很多■牛、羬羊。
袟■山〓堇理山
又东北五十里,曰袟■之山①,其上多松、柏、机②、柏。
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③。其上多松,多美梓,其阴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注释
①袟■(zhì diāo)之山,吕调阳校作“祑衡之山”,《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裕州北四十里,汉晋人讹呼为雉衡,于此置雉县。其山或止称衡山,又因下文雉山为澧水所出,即指此山水为澧水,皆缪也。祑,积帛也,一作袠。衡,平也。此山东出二水,南水有襞褶处象积帛不伸,北水象尉之使平也。南水即绲水,水形似缝人所用绳橐也。北水盖本名熨水,水形似火斗也。”
②机柏,郝懿行注:“‘机柏’,《广韵》引此经作‘机桓’。”名无患子树,可以洗衣去垢。
③堇(qín)理之山,吕调阳校作“堇埋之山”。《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今汝州西南,即将孤山。养水四源东北流,右合堇沟水注湍,其南复有滶水,与桓水同出将孤山,一东南流,一东北流,而合又东北注于湍,三水加汝之北象抔土掩覆道殣之形,故曰堇埋。堇,古‘墐’字也。”墐,掩埋。
译文
从支离山再往东北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袟■山,山上松柏常青,还有茂密的桤树和桓树。
从袟■山再往西北一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堇理山,山上有茂密的松树柏树,还有很多优良梓树,山的北面多出产青雘,并且有丰富的金,这里的野兽以豹子和老虎最多。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喜鹊,却是青色的身子白色的嘴巴,白色的眼睛白色的尾巴,名称是青耕,人饲养它可以辟瘟疫,它发出的叫声就像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依轱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依轱之山①。其上多杻橿,多苴②。有兽焉,其状如犬,虎爪有甲,其名曰獜③,善駚■④,食者不风。
注释
①依轱(gū)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汝水屈东南处。轱,■胡也。依作衣,以衣加胡也,肖水形。”
②苴(jū),郝懿行注:“经内皆云其木多苴,疑苴即■之假借字也,■之借为苴,亦犹杞之借为芑矣。”
③獜(lìn),郭璞注:“言体有鳞甲。”
④駚■(yǎng fèn),郭璞注:“跳跃自扑也。”即跳跃扑腾的意思。
译文
从堇理山再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依轱山,山上有茂密的杻树和橿树,柤树也不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长着老虎一样的爪子而身上又有鳞甲,名称是獜,擅长跳跃腾扑,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风痺病。
即谷山〓鸡山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①。多美玉,多玄豹②,多闾麈③,多麢、■④。其阳多珉,其阴多青雘。
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⑤。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
注释
①即谷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襄城县西,即湛坂也,湛水东流注湍象即谷也。”
②玄豹,郭璞注:“黑豹也,即荆州山中出黑虎也。”
③闾麈,山驴和驼鹿。
④麢、■,羚羊和■,■是像兔子的一种野兽。
⑤鸡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泌阳东南高店,有卢家河两源西南流而合,又西会骓源北分之水,又西北至唐县南注淯水,合轹马水视之象雌鸡形。”
译文
从依轱山再往东南三十五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即谷山,这里多出产优良玉石,有很多黑豹,还有不少的山驴和麈,羚羊和■也很多。山的南面盛产珉石,山的北面盛产青雘。
从即谷山再往东南四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鸡山,山上到处是优良梓树,还有茂密的桑树,而花草以野韭菜居多。
高前山〓游戏山
又东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①。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②也,饮之者不心痛。其上有金,其下有赭③。
又东南三十里,曰游戏之山④,多杻、橿、穀,多玉,多封石⑤。
注释
①高前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案旧文高前山在鸡山后,依次数之已二千一百六十五里。”
②帝台之浆,帝遗留的浆水。帝台,治理一方之小天帝。
③赭(zhě),可作绘画涂料的矿石。
④游戏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距潜山县六十馀里,在皖水东,水自西来,折而南而东南,北合数水,象水嬉之形也。”
⑤封石,一种能入药的矿石。
译文
从鸡山再往东南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高前山。这座山上有一条溪水,非常冰凉而又特别清澈,是神仙帝台所用过的浆水,饮用了它就能使人不患心痛病。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下有丰富的赭石。
从高前山再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游戏山,这里有茂密的杻树、橿树、构树,还有丰富的玉石,封石也很多。
从山〓婴■山
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①,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 ②,枝尾③,食之无蛊疫。
又东南三十里,曰婴■之山④。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櫄⑤。
注释
①从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今桐城县,故舒宗国县西之西龙眠山即从山也,从通宗,其水东南为倒流河如昭穆之一左一右也。又东南注菜子源而西南溢出分枝潴为石城湖,一枝东南流至枞阳镇南入江。”
②三足鳖,郭璞注:“三足鳖名能,见《尔雅》。”
③枝尾,分叉的尾巴。
④婴■(zhēn)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瑶碧西南珠岭山也。山之西南为珠子关,又南为玉珠畈,临南皖水之上。”
⑤櫄(chūn)树,木名,这种树形状像臭椿树,树干可以制作车辕。
译文
从游戏山再往东南三十五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从山,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山下有茂密的竹丛。从水由这座山顶上流出,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三足鳖,长着叉开的尾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疑心病。
从从山再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婴■山,山上到处是松树柏树,山下有茂密的梓树、櫄树。
毕山〓乐马山
又东南三十里,曰毕山①。帝苑之水②出焉,东北流注于视,其中多水玉,多蛟。其上多■琈③之玉。
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④。有兽焉,其状如彚⑤,赤如丹火,其名曰■⑥,见则其国大疫。
注释
①毕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今泌阳县北,南汝河所出。”
②帝苑之水,《五藏山经传》卷五:“帝苑,养马之苑,以在轹马之北也。其水又东入汝,东南注骓,此经以视水为经川,故凡注骓,皆言注社视也。”
③■琈(yú f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玉。
④乐马之山,吕调阳校作“轹马之山”。
⑤彚(huì),通猬,即刺猬。
⑥■(lì),古兽名。
译文
从婴■山再往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毕山。帝苑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向东北流入视水,水中多出产水晶石,还有很多蛟。山上有丰富的■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