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200000023

第23章 区域报告(3)

八是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了文艺创作能力。在宣传文化系统建立了文化系统人才库。通过引人与引智相结合,送出去培训,举办学术交流、文艺作品展览等方式,扩大了创作队伍,提高了创作水平。创办了综合型文学刊物《嘉峪关》。歌舞剧《跨越》、《戈壁之春》、《春潮》先后获得了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敦煌文艺奖”。创作了以《黄巢》、《林则徐出关》、《诗经研究》、《遥远的城堡》、《地下有媒》、《敬礼!检察官》和四大名著书法长卷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二)发展目标

嘉峪关市制定出台了《嘉峪关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把“十一五”期间嘉峪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围绕“五城三高”、实现“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嘉峪关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高层次的文化人才、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充满生机的文化产业、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独具特色的嘉峪关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发展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与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区域文化强市。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经过反复研究,将组织领导,优先规划、项目支撑、品牌带动、政策促进作为文化产业工作抓手,集中力量强力推进。重点在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等文化产业上做文章、下功夫,使其成为嘉峪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重点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根据嘉峪关市文化产业资源结构的实际,我们坚持把新闻、印刷、出版发行、文化服务、文化旅游、文化表演等作为重点和核心层文化产业。培育扶持了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以风雨雕、驼绒画、嘉峪关石砚、科文书店、绿色动力网吧、金手指综合文体超市等为代表的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地区性文化品牌。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外来资金近2亿元,建立了星光文化市场,大唐路文化产品一条街项目建设已经动工。

2006年,全市有文化产业单位74家。其中,文化行政事业单位27家,文化服务业企业47家。按注册类型分,国有单位34家,集体单位4家,股份合作企业1家,国有联营企业1家,有限责任公司4家,私营企业30家。全市74个文化产业单位的资产总计为37433.8万元。其中,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总计10634.7万元,文化服务企业单位的资产总计26799.1万元。

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收入19859.04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入4247.6万元;文化服务企业经营收入6996.7万元;个体工商户经营收入8614.74万元。

2006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686人(不含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712人,文化服务企业从业人员974人。其中,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1166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6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504人。

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回值9143.32万元(含个体工商户)。其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547.04万元,文化服务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67.1万元,从事文化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实现增加值3629.18万元。

2006年,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的个体工商户480余户;从业人员1162人。其中,外雇人员509人,支付劳动报酬310万元;资产总计4345.27万元,年营业收入8614.74万元,其中,上缴各种税金和费用324.09万元,支付租金745.06万元。

文化产业“核心层”单位29家,实现的增加值为3851.23万元; “外围层”单位37家,实现增加值3929.4.5万元; “相关层”单位8家,实现增加值1362.68万元。三个层次之间的比例关系为42.12:42.98:14.9。

三、嘉峪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体会

近年来,嘉峪关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建设区域性文化强市的目标,立足于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为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是必须把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认识、完善方案,扎实推进,以改革推动发展,用发展检验改革成效;二是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三是必须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与建立现代文化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文化的竞争力,使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四是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用大文化的视野来认识文化工作,把文化与旅游、体育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融合、互相支撑、共同发展;五是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政府主导,地企联合,军民共建,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文化格局;六是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文化工作之中,体现文化服务的均衡性、普惠性;七是必须把物质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培育和弘扬以“艰苦奋斗,奋发有为”为主要内容的嘉峪关精神,使其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发展文化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市委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认识、来谋划。在市党代会上,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制定出台了《嘉峪关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成立了宣传文化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2006年,嘉峪关市被列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以后,把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嘉峪关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初步方案,出台了《嘉峪关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内容、投资机制、领导体制、方法步骤等主要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将使文化生产力释放活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三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我们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特别是在嘉峪关市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后,设立了嘉峪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同时,根据文化体制改革实际,抓紧制定税收、国有资产处置、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筹资渠道和经费来源,为文化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四是重视人才培养。为培养和造就一批知名度较高并充满创新精神的文化人才,建立一支掌握文化产业高新技术和熟悉文化经营的高级经营管理队伍。我们采取了岗位培训、工作交流、业务大练兵等各种形式,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了对文化创作、文化经营、文化经纪人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天水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

一、天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天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天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越来越强烈,运行模式打破了国有模式,形成了国有、集体、社会、个人模式全面发展的格局。全市文化产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全,逐步形成了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门类齐全的新型朝阳产业。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印刷业、广播影视业、娱乐服务业和图书音像、报刊零售为主,广告、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租赁信息服务为辅的多行业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截至2006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及非文化法人单位所属的文化产业活动单位共有539个,从业人员总数为8 860人。其中法人单位213户,从业人员3496人。法人单位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44个,从业人员724人;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169个,从业人员2 772人。全市文化产业单位拥有总资产8.62亿元,全年营业收入为1.01亿元,实现增加值1.73亿元,占同期全市生产总值的1.1%。

1.核心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天水市根据文化产业资源结构和不同产业交融发展的实际,坚持把新闻、印刷、出版发行等核心层文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兼顾文化服务、文化旅游、文化表演等外围层、相关层产业。2006年底,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为主的“核心层”单位150个,核心层中单位数最多的是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音像业,共有148个。以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外围层”单位27个。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单位26个。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单位数之比为74:13:13。

2.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天水市坚持以体制改革推动产业发展为方针,各项改革正在顺利进行。为激发文化单位、企业特别是国有文化单位的活力,激活文化存量资本,积极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事、政企分开。市图书馆、群艺馆、歌舞团等一批公益性文化单位通过内部机制改革,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天水日报社、天水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主动在确保其政治属性的前提下,已经着手将其经营性部分逐步进行剥离,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适应市场,为下一步的改革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逐步确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意见》、《天水市特色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纲要》、《天水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在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税收减负、出口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证,另有一批涉及具体改革发展相关内容的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二、天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

2006年10月出台的《天水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天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五”期间天水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先秦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依托,以民俗民间文化发展为突破口,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地域优势,突出产业重点,形成地方特色。逐步建立起与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立相对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法规政策体系和市场管理体系;建立起一批较先进的文化设施和较齐全的文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上规模、效益好、影响大的文化产业,发展更多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要比2004年翻一番,年均增长率达到18%,文化产业的重点指标在全省排位进入前列。全市文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成为天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主要任务。 (1)在有效保护文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推出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精心打造麦积山石窟文化旅游区、伏羲城文化旅游区、大地湾文化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先秦文化旅游区、天水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天水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2)改革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运用市场化方式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强同传媒、演艺、娱乐业的合作,逐步形成集文物展览、流通、复仿制、出版、文物影视拍摄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文艺演出、休闲娱乐、观光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3)以每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为平台,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2.发展现代传媒业的主要任务。 (1)深化天水日报社和天水广播电视台内部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形成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的组织结构,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2)进一步优化报业结构,调整、整合各类报纸,错位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不断强化《天水日报》的主导地位,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和印务中心,提高办报质量和经营水平,扩大影响力和发行量。“十一五”期间,实现《天水日报》发行量年年稳中有升,《天水晚报》发行量年增长5%以上的目标。(3)积极推行制播分离,实施品牌战略。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提高受众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电视、电台技术改造,实现节目制播、传输、接收数字化,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开展新的增值业务;打造知名栏目,在服务大众、服务生活、服务经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品牌栏目;提高营销策划水平,拓宽赢利渠道,形成广告、网络服务音像制品等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大网络整合力度,建成市、县区两级光缆网络,扩大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6%;建立数字电影发行放映体系,积极开发电影市场。

同类推荐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色空书

    色空书

    《色空书》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书,它从新的角度谈论性文化,但不仅局限于性文化,它深入到对生命、对心灵自由的思考。同时还从中医和身心修行的角度破除一些西医对性的误解,回归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上。
热门推荐
  • 第一政要夫人

    第一政要夫人

    他来自军政之家,被称为最年轻的市长!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派对上误撞进他的房间!“谁派你来的?”他阴沉的眼眸盯着她,“无论你什么目的,今晚的事你敢泄漏出去,我会让你生不如死!”她含着屈辱的泪水仓皇而逃!三个月后,她在的市政单位调来新市长,竟是那夜的可怕男人!
  • 相恋10年:恶魔追上

    相恋10年:恶魔追上

    男孩不是第一天认识她,女孩也不是忘记了他。究竟男孩能再挽回女孩的心吗?还是就这样分离?
  • 女宰相

    女宰相

    她9527杀人无数,不得好死,却化作一缕轻魂穿越时空重新为人,从此欧阳飘飘改名龚小诺。初识天下第一剑,在识天下第一商,又识天下第一将,终识天下第一帝龚小诺她只做幕后参谋,天下人只识凤枭,谁识龚小诺。龚小诺她只有一方家园,五亩田地,凤枭足智多谋为明君夺天下。
  • 腹黑首席萌萌妻

    腹黑首席萌萌妻

    他是G大最年轻的教授,G城最大豪门的首席继承人。她是G大最三流的学生,后期声名狼籍的公关公司老板。顾萌不知道吐了几口老血。想泡意中人没成功,倒是被一杯“特酿”,不小心惹上了这只腹黑狐狸。拿着红灿灿的结婚证书,顾萌傻眼了。“老婆,你只值九块钱!”“滚!”
  • 将乱世

    将乱世

    当乱世将来,谁也没有想到,一名身份卑微的少年将是揭开乱世的豪杰。当少年看到帝国旗帜:如果你想建立一番功业,彪柄千古,那就来帝国黑血铁骑吧!当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黑血铁骑,谁也不曾预料帝国引以为傲的铁拳将会亲自击垮帝国千年的基业。
  • 慕香

    慕香

    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她只想做一名安安静静的美少女。事实上她却很忙——要养成天然属性的哥哥,还要铲除各路牛鬼蛇神;要发家致富走康庄大道,还要洗去女汉子的污名……向来游刃有余的她,在感情的道路上,却朝着她无法预料的路线狂奔而去……※本文架空民国
  • 当个末世赢家

    当个末世赢家

    末世五年,她从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末世中淡漠生死的异能者,但她错信渣男,为此丢了性命。重生回到了末世前一个月,外挂全开,在这末世之中,再想不赢?很难。她还要知道,当年那个表里不一的渣男,没了她,能活多久。再集齐一群各种逆天让人各种头疼的队友,末世,我来了!
  • 古神天下

    古神天下

    十万年前,古神是这片星域的掌控者,高高在上的他们,在星域古神界,移山填海,破碎虚空,只在一念之间,主宰着所有人的生死运道;十万年后,叶谦无意中穿越而来,意外获得神秘的紫金皇冠,得到惊天传承,从此战九霄,破万古,横扫诸神。
  • 重生之太子为妃

    重生之太子为妃

    一朝重生,模样已变不说,还变成敌国太子妃,本宫可是郡燕国太子东方翰然,老天缘何开这么大玩笑,让本宫成为昭兮国太子妃莫宴,罢了,以不变制万变,反正太子妃只是摆设,徒有其名,虚有其表,只要我心不变,一切尽在掌握。
  • 言儿等等我:王爷的逆袭记

    言儿等等我:王爷的逆袭记

    穿越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什么成为了脾气懦弱的三小姐,一个个的让她注意自己的本分,真当本小姐是吃素的,本小姐要嫁就要嫁个好的,渣男靠边站。现代实习大学生宋岩,车祸身亡,莫名奇妙成为了穆家的三小姐,无奈,前有狼后有虎,前路漫漫,敌人太多,且看三小姐,怎么杀出一条血路。有江湖,有宅斗,宫斗,请童靴们慢慢看。大雾,文案无能,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