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8100000007

第7章

积石山县的回族,追溯其源流也是一个移入民族。历史上的积石山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境内多处设关置县,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塞,多种势力经常驻军发生争夺战争,所以,中央王朝需要在此移民驻守。古时的积石山地旷人稀、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田肥土沃、草盛林阴,利于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在历史大变革时期,回族移居并繁衍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意识和豪放、务实的民族性格。回族特别能适应艰苦环境,是一个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大胆创业、不断进取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屁族,为积石山县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语和汉语,回族在与汉族等民族长期杂居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汉语,现在回族在宗教活动和清真寺寺堂教育中用阿拉伯语,在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过程中使用汉语,汉文、汉字成为回族的语言工具。

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华侨居的穆斯林“蕃客”。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之一。那时,西亚的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为旗帜,曾建立了西濒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边陲的“大食国”(中国自唐朝以后对阿拉伯帝国的称谓)。唐代中国与大食国一东一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保持着频繁往来。据《旧唐书?西域传》等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遣使来华。唐代中国与大食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贡使”来往不断,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见于我国史书记载者,唐代大食使臣来华达37次之多。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人、宗教学者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来华后,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并深入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类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由于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客”、“蕃商”和“胡商”等。

大食国的各族人来华通商贸易,一般多在冬季归国,但由于商业频繁,有利可图,加上唐宋政府鼓励商业贸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国不归,称为“住唐”。这是唐朝与大食国友好往来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居中国的原因所在。他们到中国后娶妻生子,学习汉语,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区修建礼拜寺并建有墓地,保持了独特的文化个性。应该说,这一时期的“蕃客”还属于侨居性质,也没有被称为“回回”,更没有构成中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只是到了元代,由于大量回回人的东迁,他们才开始有了身份上的改变而被称为“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为回回民族来源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回族先民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的“蕃客”,那么元代的回回人则是回族的最主要的来源。元代的回回人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语族各族人及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回回的东迁,是与当时中国北方蒙古汗国的兴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变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南宋末年,蒙古汗国兴起,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在近半个世纪内,征服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包括葱岭以西、黑海以东和以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国家和民族。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一地都要掠取工匠和俘掠妇孺为奴,并征调青壮年充军。这样,随着每次战争的胜利,一批批中亚突厥语族的各族人和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为战俘而被迁徙到东方来,转战南北,参加灭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战争。其中有军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妇孺,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和上层社会的贵族,总数大约在几十万之多。同时,随着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开,自愿来华的商人盛于以前。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伊斯兰教信仰者,在“回回”这个共同名称下,以驻军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学者、掌教等不同社会身份,散处在黄河上下游、长城内外以及大江南北各地。直到明代还有中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入附中原,他们被安插在西起甘肃省,东极海南,北自辽东,南至滇桂的大部分省份中,成为回族族源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南洋的穆斯林来中国而定居下来的,还有汉、蒙古、维吾尔等族的成分,甚至还有犹太人的成分,这些人的加入促进了回回民族的形成。

二、土族

土族在积石山县主要聚居于石塬乡的三二家村和宋家沟村,在大河家、刘集、石塬、关家川、柳沟等乡有零星分布,全县土族有53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2%。

土族在历史上被称“蒙古尔”(蒙古人)或“察罕蒙古尔”(白蒙古),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儿昆”(蒙古人)。藏族同胞称其为“霍儿”回族和汉族人民称之为“土人”,新中国成立后命名为土族,信仰藏传佛教。积石山县的土族也是一个移入民族,古代的积石山县石塬乡三二家村和宋家沟村一带草坡宽广,林木茂盛,可开发耕地多,而黄河上游四大渡口之一的鸦胡崖渡口不纳税捐。青海省民和县官亭和三川等地的土族人民靠羊皮筏子渡河徙居发展至今。

土族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用汉文。除聚居区的土族外,由于长期与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加上土族人口较少,许多散杂居地方的土族已不使用土族语言,而通用汉语。

由于是移入民族,积石山县土族的语言、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与青海省民和县的土族相同。现在土族在宗教活动,婚丧嫁娶方面保留了本民族习俗外,其他方面接近汉族。

三、汉族

汉族是自治县人中最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开疆拓土,析置郡县,驻军屯田,移民实边,汉族陆续迁入县内,定居农耕,开发建设,繁衍生息,由客籍演进转化为土著民族。据统计:1981年15306户86547人,户数人口分别占全县的50.36%和51.56%,1998年9343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91%,比1981年下降1.65个百分点。分布在全县18个乡镇。安集乡为纯汉族乡,银川、关家川、刘集、石塬、柳沟乡居住人数均在7000人以上。汉族是以屯田、迁徙、民族融合的方式入居县境的。在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2005年底,全县汉族人口达到109912人。

积石山县除介绍的少数民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回族、土族外,还有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这些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少,都因工作和婚姻关系而到积石山县,同时为积石山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节保安族的家园

一、雄浑壮丽的积石雄关

中国的保安族聚居在积石山县,积石山县因有积石雄关而著名。积石雄关,处于积石峡东口,地理坐标东经102°27’北纬35°48,关口两侧高山峻岭,悬崖近90度,最宽处只有8~10米,黄河穿关流入积石山县,地势险要,无法穿越此关,古时人们将此地称谓黄河的源头。后来的人们对此有“积石锁钥”之称。

所谓“积石锁钥”就是指在明末清初,积石峡上筑有依山傍河,扼控咽喉的雄伟关门,关门内的南山峰上(即现在“保安三庄”之一的大墩村)筑造有一座坚固的山堡,在当时是一处重要的边防营和关卡。此城堡长约300米,宽约150米,高约8.5米,设东西两门,并建有守防门楼。此堡因地形险要,又是积石峡谷中左崖右河之间唯一的通道咽喉,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积石锁钥”的牌匾是用红石板凿就,长约3尺,宽约1.5尺,镶嵌在城堡门楣上,遗憾的是此牌匾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而破坏。

积石雄关以其雄险奇丽的峡关和“大禹导河之极地”闻名,被天下人所知。传说,峡谷中那层层叠叠地岩壁纹路,就是大禹率民疏河时留下的斧痕。明朝弘治年间,侍御李玑到此旅游赞叹道:“美哉,山河之美,金城形胜,莫有过此者,皆大禹圣人神功也!”陇上诗人,临洮进士吴镇在《积石歌》中写道:“圣子疏凿起积石,神工鬼斧惊千秋。天门屹立云根断,灵光闪烁飞雷电。”这些诗文既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又是积石关雄姿的形象写照。时至今日,在积石峡西口的黄河崖上,有一块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的大青石,当地人们叫它“鲁班爷石头”,即禹王石。传说这是大禹导河劳累时憩息过的石头,石面上有一个凹窝,是大禹的坐痕。明嘉靖《河州志》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隋置临津关,命刘权镇之,唐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洪武改为关。”是河州二十四关之一,积石峡内黄河中流,两岸峭壁千仞,危石险峰,横出天汉;黄河激流奔湍,冲出积石峡东流而去。每当盛夏时节,云雾缭绕的积石山好像腾空起舞的玉龙,而雄奇险峰的积石关,犹如这条巨龙怀抱里的一颗宝珠,出类拔萃,引人入胜。

积石雄关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与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西夏等民族争夺的军事要塞。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唐派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与吐蕃战于积石关一带。翌年十一月,唐派哥舒翰在积石关伏兵击退吐蕃。宋与夏金、金与西夏也曾经攻取此地,致使积石关一带金、夏混战局面连续了将近一百年。在近代史上,这里也是战祸频仍。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初,撒拉族反清武装韩奴力部扑进积石关,与清军凉州练军管带王正坤交战,致使王正坤不战先逃,军械丢失殆尽,士卒逃散过半,附近难民淹死甚众。由于马国良率士兵抵御,才使反清武装始退。五月下旬,韩奴力部又复攻积石关,清军提督李日新,总兵刘润山因寡不敌众,在积石关阵亡。是年十一月,清政府督办甘肃军务董福祥部占领河州后,由积石关进兵西宁,最终平息了反抗。

二、“保安三庄”所在地——大河家镇

大河家镇位于积石关以东的川谷盆地上。这里地处黄河上游,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穿插交接的地带,黄河两岸地势低洼、平坦,土地肥沃,草山广袤,气候宜人,地灵人杰,人口稠密。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诚实、忠厚、正直,积极追求、大胆探索,深知科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兴办教育,积石山县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就是由保安三庄——梅坡村当地知明人士创办的私立魁峰中学,由此造就了这里的人口素质高于全县。巍巍群山包裹下的川谷盆地如像瓦瓮之地,是全县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之一。

这里四周环山,山势陡峭,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改往日的温顺、安详,勇猛地冲破积石雄关向东奔腾而去,哺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相传唐朝金城公主从位于大河家镇大河村黄河上的临津古渡摆渡进藏。临津古渡是当时人们摆渡黄河的主要渡口,现存有渡河用的缆绳及码头遗迹。秉承历史的变迁,经过桑沧巨变,大河家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颇有知名度,走出甘肃,当人们谈起积石山县时往往知之甚少,甚至不知,但无一人不知大河家的。大河家是羊皮筏子的故乡,是冬果的故乡,是鸡蛋皮核桃的故乡,是保安腰刀的故乡。

大河家镇还是甘青两省四县的交汇点,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24.5平方公里,全镇辖五个村,2005年底总人口为14033人,其中:保安族5980人,东乡族375人,撒拉族1674人,回族2764人,土族581人,汉族2646人,其他13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差较大,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900米。甘河滩、梅坡、大墩村为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康吊、大河村在黄河二级台地上。气候属于温和半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气温8.1℃~8.6℃,无霜期158天,年降雨量420~550毫米,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左右,太阳总辐射量为131.34千卡/平方厘米,是全县光热、水量最佳区。蛋皮核桃和保安族民族工艺品——保安腰刀驰名中外。

现在的大河家镇是全国一百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所在地。远古时的大禹导河之极,天下黄河之源头的黄河第一县的各族干部群众,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指针,各族人民大力发扬“大禹治水,导河积石,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积石山精神,追赶提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欣欣向荣。

)第四节积石山县悠久的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载体,是民族间用以区别彼此的本质特征,是维系民族生存的关键。著名社会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在“文化自觉”概念中,提出的“美人之美”,就是要求全社会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尊重与维护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各民族间一律平等。积石山县境内自古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而积石山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璀璨,绽放异彩。

一、保安族的语言与思想文化

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支,与蒙古语、达斡尔语和裕固族的恩格尔语有关系,和土族、东乡族语言比较接近。由于没有文字,在社会交往和交流过程中,保安族人民普遍以汉语作为语言文字工具。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保安族自觉学习、使用汉语,目前,保安族人民掌握和使用着两种语言。 保安族服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变化很大,为了将具有保安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进行保存,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成立专门班子,抽调精干人员,扎实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01年评审定型,分为青年服饰、青壮年服饰、少年儿童服饰三大系列。在这里以男女性别特征分为两种作一介绍:男子平时头戴号帽,穿长褂,套夹夹,遇有喜庆日子,戴礼帽,穿翻领大襟长袍,束腰带,配挂保安腰刀,足登长筒靴子,显得威武潇洒。女子喜穿色彩鲜艳的服饰,上身多穿大襟祆,外套彩色坎肩,衣上和裤边饰有不同颜色的花边,已婚妇女头戴盖头,显得美丽多姿,光彩照人。

保安族的文化观念形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典型的伊斯兰教文化特点形态。这种文化特点,在一切社会活动、生产、生活中以无形的自我求知、自我约束、自我服从而贯穿始终。

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特点形态。这种形态,与地理位置和现实条件有关。在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化形态的趋势下,依附于此的商业、副业和冶铁产业等经济文化形态另辟蹊径,由此形成了商业经济形态和本民族特有的与其他民族有所区别的手工艺传统文化形态。

日常生活语中,保安族文化观念形态,具体从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中体现出来。

同类推荐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解读生命

    解读生命

    本书对生物、人的生命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介绍,这些介绍是对5年来人类在生命领域探索成果的形象总结。
  • 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

    庆阳历史文化名人十讲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历史上十位庆阳的文化名人及其传略,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和在中华文明史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展示庆阳绵长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热门推荐
  • 阴间走出的道士

    阴间走出的道士

    光陆怪离的世界,匪夷所思的故事,对鬼魅怒目,与神仙对酌。手有道符镇万鬼,心中正义荡乾坤。学道十八年,下山追寻关于自己的一切,初出茅山的小道士,从阴间走出来的捉鬼人,下山之后又会经历怎样的故事呢。阴间道士吐槽群:290151637想吐槽的都来吧,小二恭候~~~
  • 守护甜心之彩虹的蔓延

    守护甜心之彩虹的蔓延

    亚梦又有了不一样的守护蛋!妹妹亚实慢慢长大了,也拥有了守护蛋,但因为亚实的天真守护蛋始终没有诞生。结局怎样?亚实的守护蛋什么时候诞生?亚梦的爱情会不会蔓延呢?
  •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业贴身高手

    全职业贴身高手

    考古、炼金、锻造、挖矿,当这些游戏生活技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何斌身上时,彪悍的人生开始了。“会考古、破案、裁缝、做珠宝、还做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真想看看你这脑袋瓜子里还有什么。”美女们好奇的看着何斌。何斌嘿嘿一笑,好奇?小心哦,这是即将爱上我的标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宠冰山小新娘

    霸宠冰山小新娘

    他和她是黑帮培养的顶级杀手。父母被杀,弑亲之仇不共戴天。他,邪魅霸道;她,冰山孤傲。当爱情渐渐觉醒,心却如刀割般疼痛....
  • 帝君绝爱之来生缘

    帝君绝爱之来生缘

    他夜轩,凌云帝君,邪魅狷狂;她玄凌,神界公主,冷傲绝世。混沌现,风云涌,她进入他的世界,他为复活心爱之人,不惜一切代价,利用她,伤害她……她无怨,无恨(她厌倦神界生活,借助他心爱之人的神魂来到人界)数载相随,受尽欺凌冷落,换来的却是一个月的无边折磨,为他心爱之人做活体实验。神魂生生撕裂被剥离,她体无完肤,心也千疮百孔,再也无力待着他的世界里,他却不放她离开……
  • 狼王洛玻

    狼王洛玻

    洛玻是狼群中的佼佼者,不仅长得高大,还非常聪明诡诈,是个卓越的首领,称霸喀伦坡山谷数年。可威风凛凛的它只有几名随从,但都很有名望。它们在喀伦坡地区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农场主们对狼群的随意破坏愤恨不已,捉拿狼王的悬赏奖金一度高到可怕的程度,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抓捕洛玻,但均以失败告终。狼群中的布兰卡不听洛玻叮嘱,肆意妄为,陷入敌人特别设置的陷阱中被猎人捕捉,洛玻为了拯救它也陷入了陷阱中……
  • 重生校园女帝

    重生校园女帝

    你将获得重生”滴……场景转换,身体开始悬浮在空中,慢慢的在半空中旋转。传来空旷的声响“身高160cm,距离达标差10cm,体重超标,面部异常,共计需进化八次达标,第一次进化启动成功”嘀……倒计时“三,二,…………一位女高中生,在生活中,被自己同龄的女生欺负被人玩弄后,在一次车祸中意外获得一枚来自未来世界的东西,重生并得到不同寻常的异能,重生中她脱胎换骨……从一个女屌丝到女神,女学霸的逆袭……在校园期间,不断的改变……不断突破……追求……探索!
  • 我的第一本历史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历史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依据少征儿童的兴趣与心理发展特点精心策划、编撰而威,非常有利于补充、主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本书十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特别是孕育于故事中的道理,以及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他们以智慧上的启迪、心灵上的洗礼、知识上的传授与阅读上的享受:本书注重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惑加重视他们的情商教育,培育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书内容涵盖科学、文学、生活、地理、历史、文化、植物、动物、自然等内容,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简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是一部值得广大少年儿童珍藏、阅读的成长必读书。
  • 真元妙道要略

    真元妙道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