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7600000017

第17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好口才的情感规则(3)

有这样一个相亲故事,富有幽默感的男方为了解除两人同时开口的尴尬,对女方说:“我们真是默契啊!”一语逗笑了女方,就连女方家长也忍俊不禁,气氛随即轻松融洽起来。第一次与人接触时,怯场是不可避免的。若是对自己的失态耿耿于怀,那只能增加自己的紧张。为了不使自己陷于失态之中,你应该超然一些,以客观的态度自嘲娱人。可以对别人自我解嘲地说:“我这个人一怯场啊,手就像酒精中毒一样抖个不停。”你说完后,手可能就不再颤抖了。因为,紧张已经随你的自嘲解除了。

在社交中,当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时,往往能借助自嘲从中体面地脱身。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

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一种充满活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说话时要会换位思考

说任何话之前,我们要在脑海中替别人想一想。这样说出的话才不会引起矛盾和误会,也大体上不会犯错误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犯的错误往往来自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得学会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行为的方式。换位思考就是完全转换到对方的角度思考,从而更理解人、宽容人,就是要求在观察处理问题,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摆放在对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再认识、再把握,以便得到更准确的判断,从而说出话也才能真正说到别人的心窝里。

《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大家要砸死一个妓女。耶稣说:“可以,可是你们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谁没有犯过错误,那他就可以动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自觉问心有愧,最后谁也没有砸她。为何所有人在耶稣的这个问题前变得不敢动手了呢?因为没有一个人有动手的资格——只要想到自己原来也有可能犯错,就能同情这位妓女了。

即使是最没本事的人,在责备别人时往往也能够大发议论;即使是最聪明的人,在对待自己缺陷时也往往糊涂。我们只要经常用指责别人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去对待别人,怎么不可能有大进步呢?

儿时常做一种游戏:两腿叉开,头向下从两腿之间往后看过去。本来习以为常的乡间景色便有了新意,让人百玩不厌,常玩常新。成年后多了些社会生活经验,又读了些书,知道那种看似简单的游戏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仔细想来,生活中诸多不快、诸多矛盾的引发,未必都有多么复杂、多么严重的理由,如果能够互相了解、互相理解,或许就根本不会发生。而换位思考就是达到互相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说话时切莫自以为是

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喜欢抬杠,只要和别人一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他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不过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这是一种极坏的习惯,事事要占上风,处处自以为是。生活中,如果你不幸成了那样的人,那请认真地听从别人的告诫。

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或许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同事们都远你而去了。惟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当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他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进行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们平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吧,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另外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决不会乐意接受的。因此,你不可以随时显出像要教训别人的神气。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聊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你也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大家固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感情。因此,在社交中,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惟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

大量事实说明,人们谈话时都有一个目的: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并进一步希望别人对某件事情和自己能有相同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或大不相同,便会感到极不舒服,甚至立即不高兴起来,这是人很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当然这也是一种很不利于人际交往的现象。因此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更应该注意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切莫自以为是,即使在别人不同意你对某事的看法时,也应该显得对此很有兴趣。

所以,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却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

同样,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不一致时,你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不要以为这样做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不吭声。

千万不要板着面孔说话

人际交往中,与别人谈话,无论双方意见或说法是否一致,都不能板着面孔说话。首先这是对双方交谈的一种不尊重,其次也会招致对方的反感,最后此次谈话也只能是不欢而散。

我们与人交往、谈话无非有两种人:一种是早已熟悉的人,如亲人、朋友和同事;一种是陌生人。和熟悉的人谈话板着面孔,或许还可以得到理解和谅解。和陌生人谈话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谈话的结果,只有给人家一个好印象,才能顺利交谈,发展友谊,取得交际的成功。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累了想找一家客店休息,遇到一位老农,他在马上喊:“喂,老头儿,这有旅店吗?还有多远?”老农说:“无礼?”“五里?”他快马加鞭跑去,跑了十几里,也不见人烟,心中纳闷,猛然醒悟过来,拨转马头又往回赶。见到那位老农,急忙下马,诚恳道歉说:“老伯,请你原谅,我刚才太没礼貌了。您能告诉我,哪儿有旅店吗?”老农笑说:“年轻人,知错改错就好,你已经错过旅店,我也不让你白跑,如不嫌弃,今晚就到我家住吧?”年轻人满心欢喜地跟老农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言谈情态会引起对方不同的感应和对待。这类的例子很多,每个人都会碰上。

俗话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你尊重别人,热情待人,谁会驳你的面子呢?

斯诺的夫人韦尔斯也是一个记者,她第一次采访毛泽东时先热情洋溢地拿出一张斯诺拍的照片,有了这张窑洞前毛泽东的照片,一下子拉近了她和毛泽东的距离,陌生感化为乌有,谈得十分亲切、随便和融洽。韦尔斯在西安采访王震时,一见面她就微笑着说:“我记得咱们俩是同年的。当年我在延安时是28岁,现在已经72岁了。你是不是也是72岁呢?”王震一听,顿时笑了,直爽地回答了她的问题。于是俩人像两个“老熟人”在拉家常一样,采访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每个人与人交谈一定要开朗、热情、生动,因为人不是受到什么强迫才接近谁、喜欢谁;也不是由于什么人出类拔萃、有成就、有名气,才去接近、喜欢这个人。亲切的话语,温暖的微笑,一下子拉近了心理的距离。即使大人物,只要他善于交往、谈话,也必然如此。相反,冷冰冰整天板着个面孔,无论对什么人都是无益的。

同类推荐
  • 震撼心灵的感悟

    震撼心灵的感悟

    本书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人小故事,故事折射出生动睿智的生活哲理,全书分四辑,包括“真爱勿需海誓山盟”、“美好的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伸出友爱之手,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跟陌生人握手,洗涤一下你的心灵”。
  •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口头禅,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这注定其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或企业所淘汰。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实践,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建设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39种成功者素质训练和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案,倡导把“不可能”这个极其消极的字眼从我们的“私人词典”或“企业词典”中永远删除,将注意的焦点永远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找借口上。
  •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穷人和亿万富翁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穷人生活在一种贫穷的思维中,砥亿万富翁以特有的金钱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金钱为他们带来更多的金钱,本书全面介绍了亿万富翁的科富思维,并和穷人的思维进行了深入比较,启迪渎者像亿万富翁一样思考和行动,运用自己的财商和创造性思维,去进行投资和创业,寻找和把握机遇,控制风险和运用人脉,使赚钱成为一种习惯,最终跻身于亿万富翁之列。
  •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脾气没了,福气来了!》向坏脾气下逐客令,好福气才会来做客!不让坏脾气鸠占鹊巢,好福气自会大驾光临!添福宝典 多福圣经 聚福法则让你从发脾气到好脾气,从好脾气到好福气。
  • 印象笔记中国头儿教你职场心经:跳来跳去

    印象笔记中国头儿教你职场心经:跳来跳去

    谷艾米:从专业程序员到财经记者,从香港食评家到北京创业者,斯坦福商学院被洗脑改造世界的MBA,现在是印象笔记(Evernote)在中国的头儿。既然经历造就人生,那么就尽情跳吧。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你真的会写邮件吗? 面试是平等的吗?印象笔记中国头儿教你职场心经。
热门推荐
  • 毒医狂妃:妖孽邪王请自重

    毒医狂妃:妖孽邪王请自重

    一朝穿越,二十一世纪修罗毒医成为没落将军府嫡女。渣男退婚,渣女作妖,仇人追杀?医术在手天下我有,一个字,不服就是干!待到铅华散去,她以女王之姿傲视天下,惹得无数男人纷纷倾慕。可某只宠妻狂魔醋意大增,偏要追她不放生孩子。“夫人,你看着今日天气甚好,我们来生孩子。”“夫人,你看这天气阴沉,正是生孩子的好时节。”“夫人,你看这……”
  • 奈何缘浅奈何情深

    奈何缘浅奈何情深

    推荐新书美人有毒:王爷溺宠太撩人【我不喜欢埋在冰冷的土地,所以将我的尸体火化,你把我的骨灰代一点在身边,让我灵魂守护你!我不会去天堂,不会去地狱,不会去黄泉路,不会喝孟婆汤,我只会陪着你!我从来都不会离开你,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了你的心里。】他颓废的坐在角落,抱着她的骨灰,手里死死攥着她留的的那份信……
  • 禩心难得

    禩心难得

    胤禩做了一场梦。梦见了额娘的死。梦见康熙说他额娘贱妇,说与他父子之情绝。梦见他被雍正圈禁,梦见小九被那人折磨至死,梦见妻子被锉骨扬灰。梦见弘旺……然后他醒了。
  • 道应训

    道应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乖乖入怀:把爱给他

    校草乖乖入怀:把爱给他

    “你是不是喜欢我”叶明问,“……不要这么直白吧!”柯维说“笨丫头,我喜欢你”叶明和柯维会有怎样一段爱情
  • 争春园

    争春园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说它流行,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是书在坊间大量刊行。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
  • 玩出来的智慧(1~2岁)

    玩出来的智慧(1~2岁)

    本书作者从1~2岁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家长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让家长轻松掌握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作者还创编了40多个朗朗上口的、极易操作的亲子儿歌互动游戏,将宝宝的运动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融入游戏中,使宝宝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书既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又是早教从业人员的工具书。
  • 万武归宗

    万武归宗

    江湖如神话一般在江湖中传说,真亦假兮假亦真?人生似梦魇一般在人生里萦绕,福亦祸兮祸亦福?江湖大人生,人生小江湖——真、假、福、祸,难与评说。传说中,江湖由两句谒语开始:混沌苍穹无极,鸿朦天地争辉……
  • 少年仙师

    少年仙师

    希望大家喜欢此书,一起书写现代修真神话!此作品包含“灵异、悬疑、校园、修仙、探险”通俗易懂,有紧张刺激的剧情,同时不缺乏幽默,适合各年龄段阅读。我们的主人公叫沈天奇,他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可是没想到的是他上大学那年,遇到了一个人,这才知道自己不那么普通。从此就开始了他的奇幻旅途。千年浩劫即将重新席卷整个世界,也许沈天奇就是续写神话的仙师少年。讨论群45080435!!!
  • 修罗物语

    修罗物语

    三十三天神魔大战,四大修罗王在相继战死,修罗诸魔将立摩武为修罗新王,再战天界。摩武勇健非常,天兵节节败退,摩武率兵围困须弥山。帝释天假借佛陀之名,请求和谈,借摩武放松警惕之机突施暗算,摩武重伤,兵败如山倒。摩武自残肢体,力保元神不失,逃入人间,决意与帝释天誓不两立,矢志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