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200000029

第29章 过头一点就变味——临界点的止步与逾越(1)

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凡事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世间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要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想想看,我们在与朋友相处当中,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好得让人反感和受不了”的人呢?你又该怎样运用这一效应实施操纵和反操纵呢?

逾越极限,适得其反

1944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

一位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感想。总统微笑着没有回答,拿起了一块三明治,很客气地请记者吃。记者受宠若惊,十分愉快地吃了下去。

罗斯福继续微笑着,又请他吃第二块。他肚子已经饱了,但盛情难却,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实在不需要了,但还是勉强吃了下去。没想到,罗斯福在他吃完之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他已经有要呕吐的感觉了。

罗斯福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的感想了,因为你自己已经感觉到了。”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哪怕是当总统也不例外。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总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呢,怎么也会厌烦?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先来看个故事: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鱼汤》。大意是:杰米扬十分好客,有一天,一位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鱼汤来招待朋友。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点嫌多了,但觉得还能接受。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地“劝汤”,第三碗、第四碗……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

这个寓言故事也正是上面问题的答案: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刺激频率过多,强度过大和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不耐烦或反抗现象称为“超限效应”。它最早来源于马克·吐温的一个故事。

美国人有个习惯,星期天去教堂听牧师讲道,松弛一下平日绷得太紧的神经,净化自己的心灵,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好让新的一周有一个新的开始。

因此,每到星期天,当镇上的教堂钟声响起,人们便会陆陆续续地朝着教堂走去。牧师是这里的主角,他负责讲解那些诸如:为什么事情募捐、不要大声吵闹、不要爱发牢骚、不要背后说别人坏话、不要歧视弱者、不要逃税、要爱清洁、爱思考、爱谦让、爱护公物等等主题。虽然牧师讲述的都是上帝的旨意,但却都是每个人能听得懂的浅显道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教堂听牧师布道,但是几乎每家都有信教的人。一人影响多人,一代传授一代。

当然,在众多的牧师中,也会因为演讲的水准而分为上、中、下三等。这主要在于牧师的演讲技巧如何。就像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看着牧师站在那里手扶讲台滔滔不绝,不仅演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牧师的肢体语言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于是,马克·吐温觉得在募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多捐两倍,来表示自己对这位牧师的尊重和支持。

然而,牧师在那里已经讲了四十多分钟,却依旧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这让马克·吐温有些不快。又过了近三十分钟,牧师的演讲依旧没有结束。马克·吐温有些生气了,觉得他这样做只是在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决定在募捐的时候,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马克·吐温生气地决定,自己一分钱也不会捐。结果,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当牧师端着募捐箱来到马克·吐温面前的时候,由于气愤,马克·吐温不仅一分钱未捐,而且,他还从箱子里偷了2美元。

这个故事就是说:重复、冗长地讲解一件事情,会使人从最初的接受到不耐烦,最后产生反感、讨厌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这种现象,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位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把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依然吞云吐雾……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引起了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情绪,使事物朝相反方向发展。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个体的心理接受任何刺激,无论是正性的、负性的,甚至是个体正在向往的刺激,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了心理承受的限度,就会产生一种倾向于逃避的心理反应。这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称为“超限逆反”,也就是俗称的心理饱和现象。

“饱和”原本是化学中的概念,比如将糖加入水中会溶解,如果糖放的数量超过某种限度,就不再溶解,这就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反复虽是增强引导效果的手段,但同样的刺激物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就容易引起对象反应性质的变化。但是追求多样化和丰富性是人的先天倾向,呆板单一的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厌恶和反感情绪。当抵达大脑皮层的信号刺激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大脑皮层的信息处理能力时,大脑皮层就会表现出对信号的抵制,产生逆反和抗拒。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感官在接受外界的刺激时,也有一个适应过程。感官的适应可以使感觉性提高,也可以使感觉性降低。在强烈的刺激持续作用下感觉会降低,只有在弱刺激的作用下感觉才会提高。在这里,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强越好。

有一次,一位乐师被一个大富翁请到家中表演,其中有一曲音乐令富翁心旷神怡。富翁很高兴,心想世上竟有如此美妙之声,便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留下来,天天为我演奏这首曲子,我便可以长期雇用你了,给你终生报酬是百亩良田。”乐师接受了富翁的条件,留了下来。于是,每天天一亮就给富翁演奏那首曲子,直到熄灯睡觉。一开始富翁还沉浸在愉悦的心情里,可是三天三夜后,富翁有点烦了,到了第四天,富翁受不了了。到了第五天,再听到这首曲子,不但感受不到那优美的韵味了,反而全都变成了令他烦躁不安的噪音了。无奈,富翁只好把乐师打发走了。

当逾越了极限的时候,不管多么美妙的事物都会令人厌烦。做人做事也是这样,过度的追求很容易让自己掉入心理饱和的漩涡。所以,要清楚临界点在哪里,任何时候都不能过头。

一次错误只能给一次批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超限效应”是教育中最常见的问题。比如,父母的“苦口婆心”常常将孩子的心理状态推向饱和。有一些家长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大而空的说教,孩子太熟悉了,即使你的话真的有道理,你一开口他就反感。父母喋喋不休的抱怨,持久的指责,最终激起孩子的厌烦心理。

有人开玩笑说,做丈夫的最受不了的是“妻子的唠叨”,做孩子的最厌烦的是“妈妈的唠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尚需考证,不过有人还是将这写入了歌曲中。“我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妈妈的唠叨总在耳旁回旋……”孩子在上学路中唱道。“从早晨睁开眼起,妈妈就对我开始了唠叨,而且一天不再停止,让你心烦、冒火,什么也干不下去。妈妈,你的唠叨好似一座大山,把我压得都透不过气来了,我多么想让你给我一点安宁啊!”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父母的唠叨是望子成龙的急切,孩子的苦恼是父母唠叨的压力。但“超限效应”揭示“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看来,要想达到教育效果,就应该尽力避免“超限效应”。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对这件事的批评,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学习要用心。”“考试要仔细。”家长以为反复叮咛会加深孩子的印象,却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反感讨厌,最后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2000年1月7日,某中学高二学生小徐,用铁榔头杀死了生他养她的亲身母亲。在探究悲剧根源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和妈妈共同生活的17年中,小徐一直是在妈妈的责骂声中长大的,妈妈讲得最多的话是:“你真笨!你怎么不如人家?人家考试能考得前三名,你为什么不能?”可以说,由于不休的责骂,使小徐产生了反抗的心情。这种反抗的心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爆发出来了。

“花儿为什么凋谢了呢/我用热恋的爱把它紧紧地压在了我的心上/因此花儿凋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诗人泰戈尔用抒情的语言吟诵出了“超限效应”的心理奥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第一次受责骂时,对方的厌烦心理并不严重,还比较能接受你的说教。但假如你的第二次责骂在别人受批评的心情还没有平静时接踵而至,对方的厌烦度就会成倍增加。他在心里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随后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对方的厌烦心理里几何级数增加,逐渐郁积成心理压力。过重的心理压力滋生出反抗心理,这种反抗心理就如同平静的火山下面汹涌的熔岩一样,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迸发出来,导致不同程度的丧失理智的行为。

“一次过错,只能批评一次。”我们如果想要操纵别人,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在别人身上起作用,就不能采取简单的重复,而是能换个角度、换种说法,将对方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减到最低,到那时,你也许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威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希特勒的进攻,英国节节败退,人心彷徨,士兵士气低沉。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觉得有必要做一场演讲,来激励士兵的士气,挽救国家的命运。

丘吉尔驻着拐杖,戴着草帽,慢步走向讲台,先把草帽放在讲台,然后从左到右横扫了整个军营,说:“永不放弃!”然后又从左到右横扫了整个军营,说:“永不放弃!”当时整个军营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然后他又从左到右横扫了一次整个军营,加大声量说:“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整个军营都兴奋起来,欢呼声和拥抱淹没了整个军营。此后英国打败了希特勒的多次进攻。

“永不放弃”是丘吉尔最著名的演讲,是世界上最震撼的演讲,是世界上最短的演讲。

上司一日多次的教训,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都会使人产生反感和叛逆的心理。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你要想成功操控别人,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要用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批评来浪费彼此的时间,损毁双方的关系了。

依据对方脾气,制定交往尺度

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彼此陌生的人熟悉起来,看似很难,但也有一些诀窍。你可以先顺着对方的心意,投其所好,真诚地赞美对方的长处,使对方心情愉悦,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隔阂。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样,就会用话语巧妙地引领对方一层层地听清你要说的话,对方也会心甘情愿地受你操纵。

工作中、生活中,只要你有求于人,想要对方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就得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对方的喜好,摸清对方的脾气,把握好交往的尺度。

假如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你就可以随便一些,开开玩笑,逗逗嘴,他会很自然地接受;如果对方性格内向、敏感,你就可以讲一讲适合的笑话,让他开朗一些,最重要的是表现真诚,可以挖掘对方比较在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题,让对方觉得你是在真正地关心他。

有的女孩性格外向,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你若跟她谈化妆、美容,她也许会毫无兴趣,如果谈足球、谈姚明,她可能会兴致勃勃。针对不同的性格,你应该学会说不同的话。同样说人胖,男性会一笑置之,而女性则可能把脸拉下来,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是性别带来的差异。所以,同样的话对男人和女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同理,如果你对普通的工人农民摆出知识分子的架子,满口之乎者也,肯定让对方满头雾水,更别说接受了。要是遇见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也不能开口就一副江湖气,容易引起反感,无法获得交往的信任和好感。

因此,说话时,我们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当你根据对方的性格打出自己为其独身定制的“交往名片”时,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便于你与其进行深度交往,进而“操纵”他人。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该怎样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1. 死板的人

这种人往往是我行我素,对人冷若冰霜,尽管你客客气气地与他寒暄、打招呼,他也总是爱理不理,不会做出你所期待的反应。其实,死板的人一般来说兴趣和爱好比较少,也不太爱和别人沟通,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己追求和关心的事,只是别人不太了解而已。所以,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不仅不能冷淡,反而应该花些功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一旦你触及到他所热心的话题,对方很可能马上会一扫往常那种死板的表情,而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

同类推荐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通常是指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 ( 或劣势 ) 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狼其性也:野、残、贪、暴。狼智 生活中的狼性生存法则可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 方与圆的智慧

    方与圆的智慧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女人气质何来

    魅力对于女人不仅仅是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而且还是一种永恒的诱惑。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女人为了增强自身魅力,不惜余力地去模仿别人追求时尚,认为这样的女人才会拥有气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虽然有助于魅力的增加。但是魅力主要来自于内在气质的闪烁,来源于人格的造就。
热门推荐
  • 缠绵悱恻:破碎婚姻

    缠绵悱恻:破碎婚姻

    他们曾在这张床上做过吗?一定十分有激情……他一定靠着床头……对她说和你做……很棒……特别是在这张床上。这是一个关于小三的故事……
  • 幸运主播

    幸运主播

    应龙发现在网络直播的时候,无敌幸运,心想事成!网络直播间的幸运神龙,是他,是他,就是他!……打游戏技术烂?对方直接猪队友送你超神。武器强化不上三?我来不废话直接加二十。娃娃机老是抓不到?帮你想抓哪个就哪个。钓鱼很困难?说吧想要大黑鱼还是红鲤鱼。赌石鉴定真不会?随手买块原石切开翡翠。
  • 蓬莱

    蓬莱

    龙湾村位于山与海之间,是一个偏僻而古老的村子。相传,它的村民是上古龙伯国后裔,拥有纯正的龙族血脉。长久以来,这里每三年要举行海祭,将至纯童子献给蓬莱龙神,届时,神迹将出现在茫茫大海之上,荡起滔天巨浪,把祭品渡入山中。为了弄清此事,我们乘坐银盾号,进入冥海禁地,在混沌与迷雾中穿行。船影摇曳,鬼鲼横飞,鲛人浮没,龙鳌潜海。死亡与危险时刻与我们相伴,最终,我们历尽甘苦,竟真的寻到了蓬莱……
  • 至尊神之超级奶爸

    至尊神之超级奶爸

    穿越后发现自己有了个儿子,儿子的身边还有一只神秘无敌的兽宠。没关系,人生直接跳过结婚得子,省事了。至于孩子他妈是谁?他不知道。世间毁誉,世人冷眼,与我何干?我自淡然一笑;以我本性,快意恩仇,以我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任你妖魔鬼怪,还是奸人贱人,父子齐心,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 农田常用杀虫剂使用技术

    农田常用杀虫剂使用技术

    本书从农药,特别是杀虫剂的科学使用出发,系统地叙述了杀虫剂的分类、作用机理、选用原则、毒性种类、防止中毒的措施,并且比较详细地叙述了100种当前我国常用杀虫剂的毒性、理化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翔实,语言通俗,可作为普通农民、农药经营者、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指导书。
  • 绝代风华之妙手神医

    绝代风华之妙手神医

    倾尽天下,为她画眉绾发。拱手河山,讨你一展颜欢。乱世纷争,硝烟四起,双雄角逐,党派割据。穿越时空的一场寻觅。她不求悬壶济世,但愿妙手回春。狭缝求生,她惟愿安身立命,却不料腹内锦绣,终令她冠盖京华。是家国天下,抑或爱恨情仇。他横刀立马,笑傲天下英豪;他拈花侧帽,俯看世间苍生。山重水复寻找柳暗花明,行到水穷又如何坐看云起。谁对她青眼相加,谁陪她浪迹天涯,谁为她四海为家,谁等她花前月下曲终人散,看这一场盛世繁华,终究花落谁家谁同她携手天下,谱一曲绝代风华
  • 三生三世:狐归

    三生三世:狐归

    那一世他伴随着她游遍三界,无言无悔。那一世她踏入轮回,他不知何处为家。大柳树下一站就是500年,她再来时,他差点杀了她。地府动荡,诸魂难安,在她不断的咒骂声中,他拉着她毫不犹豫的跳下畜生道。重生为狐时,她想杀了他。天意醒、六界荡,她不知何处安家,他说:你的魂里是我的家。阅读三世狐归,观看战天情缘,绝对的狗血也绝对的精彩,谢谢大家。
  • 红色童话书

    红色童话书

    《红色童话书》是一本26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小金帽的故事》《十二个跳舞的小公主》《小偷布莱克和峡谷爵士》《白陆国的三位公主》……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禁猎区

    禁猎区

    即使你把我的心踩碎即使你爱别人即使你永远不会爱我即使你无视我的犯贱我依旧允许你的任性因为,我爱你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