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6300000072

第72章 鉴别识人之谬误,走出鉴人的禁忌(3)

我们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意思就是不要轻易根据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来推断其长大后的成就。因为一个人最终的成就不仅与其天生的聪明程度相关,也与后天的努力相关。

王安石的一篇文章《伤仲永》,就是记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早智而速成的神童。方仲永一家人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有一天哭着要书具(笔墨纸砚)。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因为他之前从未见过这些东西。于是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父母将诗传送给乡里的一个秀才观赏,秀才大为赞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渐渐地,人们便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求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过了几年时间,方仲永的文采已经变得平庸,最后“泯然众人矣”。

有先天的天赋,如果不经过努力,那么最终会将这些天赋浪费掉。先天的才能不足的,经过后天的勤奋努力,一样可以有所成就。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子牙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但姜子牙确实是大器晚成的代表性人物。

姜子牙先世本为贵族,舜时为官,因功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子牙时已沦为贫民。

相传当年姜子牙学成下山之后,直奔殷商京城朝歌而来。他曾在朝歌住过,认识一个朋友宋异人。姜子牙决定先去宋家暂住一时。宋异人是个经商的人,对姜子牙的才学很是赞赏,并对他有着相当的期望。但姜子牙却只管住着,并未见他有所施展。

宋异人看姜子牙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妻子马氏。马氏当时已经六十八岁,而姜子牙也已是七十二岁。不久二人便结成夫妻,但因为没有家,所以姜子牙夫妇就寄住在宋家。

姜子牙成亲后,对新婚之乐不大在意。心中却常常疑虑:自己空有一身才学,但并不知道从何着手。一日,马氏对子牙说:“虽然宋大哥对待我们亲如手足,但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我们还是应该为将来做点儿打算,不如你就学着做点儿生意吧。”姜子牙点头称是。

于是,姜子牙与妻子自立门户,先后卖过笊篱,干过磨面的营生,做过磨豆腐的买卖,贩卖过牲畜,但都无一例外的赔了本。在宋异人的帮助下,姜子牙在城里开起了算命馆来,这正合姜子牙的心意。姜子牙替人解难息纷,教导人民,奋发图强,跨出了施展自己抱负的第一步。

当时商朝的天子是纣王,他荒淫无道,残害忠良,任用奸邪小人,朝政非常腐败;再加上连年外战,国库空虚,他就对人民横征暴敛,使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姜子牙的这个算命馆的确帮助了不少困苦百姓。受益之人,口口相传。姜子牙的好名声迅速传扬开来。

朝歌有了这样一个奇人,声望隆隆。此事很快传到了纣王耳中。纣王派人宣姜子牙进宫:“百姓好像很尊重你,朕有意造一宴乐之台,使你为监造之职,限三十天完工,到时有厚赏。”姜子牙回奏说:“陛下,此台工程浩大,劳民伤财。而今国库空虚,倘若兴此大工,必然加重税赋,百姓何堪?恐怕必思变乱。小人为陛下考虑,不如留心邦本,与民造福才是。”纣王大怒,喝令卫士把姜子牙乱棒赶出。

然而,姜子牙的正直和智慧却很快传遍了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有人向纣王进谗说:“此人笼络人心,不利于陛下,十分危险,不如尽早除之!”纣王认为有理,就派人抓捕姜子牙。

姜子牙得到了纣王要抓捕他的消息,自觉生命危急,此间无所留恋,于是不顾八十岁的高龄,连夜逃到遥远的西歧去了。

一晃已皓首。烈士暮年的姜子牙,获悉文王广求贤能,觉得机会不容错过,乃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渭水之滨,以垂钓为事。终于巧遇明主,共谋“翦商”大计。姜子牙的才干此时最终得以发挥,最终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灭商之后,姜子牙因首功封于齐,都营丘。姜子牙理财富国,目光独具。他首抓“三宝”(即农、工、商):“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三宝”分足鼎立,而钱币则可把三者融汇贯通,使之聚散适宜,物尽其利;并且还制定九府圜法。九府的职能是掌管货币,九府圜法就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与合理出入。依靠“三宝”并重、本末并利、货币流通的思路,齐乃大治,临淄成为当时中国高度繁荣的经济特区。太公以商行政,使齐富甲一方。

神话故事里说姜子牙32岁上昆仑山学习,72岁下山,80岁才遇到周文王,又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推翻商朝,这时他都已经90多岁了。姜子牙一生困顿无为,直到90多岁才做出这么大的事业来,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传奇的大器晚成。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成才同样也有早晚。关于一个人成功的途径和机遇,不能一概而论,不必求合责备。每个人的机遇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甚至性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其成才的早晚也是不同的。有少年英发,便有大器晚成。有甘罗十二岁封上卿,便有子牙八十拜相。以成才早晚论英雄,当有偏颇之嫌。

变类有同体之嫌

变类有同体之嫌,意思是说,同类的人相处,当彼此实力相差悬殊或才能各有所侧重时,就会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对待不同体的人;同体的人当彼此实力相当时,则水火不容,斗争激烈。

从有利于己与有害于己的观点去分析,跟自己利害一致的同类之人,毫无保留地对其进行赞美;跟自己利害相反的异类之人,一律加以攻击;跟自己无利害关系的杂体之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根本不予理会。

同类之人中间也有矛盾。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当双方势均力敌之时,就很少有人愿意处于对方之下。于是会发生下列的状况:性格直率的人性情都很激昂,喜欢别人也以正直待人,却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性格外向的人感情外露,喜欢别人全心全意地待人,却不能接纳别人的直言;热衷功名的人喜欢追求仕进,不甘心居于超越自己的人之后。

因此,同类之人彼此实力悬殊时,会相互援助扶持、依赖共存;当彼此实力相当时,妒彼胜己,会互相竞争而彼此妒害。这就是同类之间的变化。当人直过于己直,则非毁之心生,这时助直反而成为毁直;当人明过于己明,则妨害之心动,这时与明反而成为毁明,自私得可怕,由此可见。

陈轸和张仪均为战国时期的谋士,而人皆投靠到秦惠王门下,受到了重用。

张仪的妒忌心很强。不久,他发现陈轸很有才干,能力远远高过自己,因此担心日子一长,秦王会冷落自己,偏爱陈轸,他便找机会在秦王面前说陈轸坏话。

一次,张仪选了个时机,悄悄地对秦惠王说:“大王应该知道,陈轸以前是楚国的大臣,现在他奔走于楚、秦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的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秦国。况且陈轸又企图背叛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最近,我又听说,他打算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要是这样的话,他对于我们秦国来说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人物,大王还不如先杀掉他。”

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人说你准备背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

陈轸一开始听得莫名其妙,两眼直盯着秦惠王。很快陈轸就明白了,秦惠王这是话中有话,肯定是有人在秦王面前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陈轸镇定地回答说:“有这回事。”秦王有点儿生气地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

此时,陈轸心里完全清楚了,原来是张仪这个小人向秦惠王进了谗言。他没有马上回答秦惠王的话,而是定了定神,然后不慌不忙地解释说:“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我离开秦国后无疑会到楚国去,以便顺从您和张仪的意思。”

秦惠王听后,大吃一惊。

陈轸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从前,殷高宗时孝已爱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有孝已这样的儿子;吴国的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以致天下的君王都想请他做自己的臣子。所以,准备出卖仆妾不出里巷就被人买走的,必然是良仆贤妾。在乡邻就被娶走的女儿,多是好女子。如果我不忠于大王您,即证明我不是忠臣,聪明的楚王怎么会把我当成忠臣呢?”秦惠王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但又想起张仪讲的泄密的事,便又问:“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将我秦国的机密泄漏给楚国呢?”

陈轸接着说道:“一个楚国人有两个女人,有个人想勾引其中年龄大点儿的女人,这个女人立即痛骂了那人一顿。不久之后,这个人又去勾引年龄较小的女人,那个女人开始半推半就,后来就以身相许了。几年以后,那个楚国人死了。有客人问那个曾经勾引死者两个女人的人:‘你想娶那个年长的寡妇做妻子,还是娶那个年少的做妻子呢?’那个人回答说:‘当然要那个年长的。’客人疑惑地问:‘年长的女人曾经骂过你,不与你相就;而年少的女人喜欢你,与你私通,你为什么愿意娶年长的女人呢?’那个人说:‘以前她是别人女人的时候,我当然希望她喜欢我,与我私通;但当她做了我的妻子后,我当然希望她能为我而痛骂别人。难道我还乐意娶那个喜欢别人,愿意与别人私通的人为妻吗?’大王您想想看,我身为楚国的臣子,如果我把秦国的机密泄露给楚国,楚国会信任我、重用我吗?我是不是楚国的同党,大王您应该明白了吧?”

秦惠王连连点头称是。

当秦惠王把陈轸所说的话转述给张仪时,张仪纵使口若悬河、舌如利刃,至此也无话可说了。

陈轸和张仪同为谋士,皆富有才华。当他们势均力敌的时候,为了一家独大,就相互排挤对方,这就是同类相残。

古人讲“文人相轻”,也是同体之嫌的一个例证。文人因为才学相同,职务相同,境况相同,因此在工作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些用心不良之人,常常在背后诋毁对方,贬低对方的学识和才干。

同体之嫌的另一个表现是同类相护。因为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爱好或共同的对敌需要,一些同体之人就会暂时结合成为同盟,对同体之外的人进行打击。如官场上的“官官相护”,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所以面对外来的威胁,就会团结一致。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结党营私”。

论才有申压之诡

“论才有申压之诡”。“申”指“显达”,“压”指“穷困”。上等才智的人,显达之时,不忘勤劳俭朴;穷困之时,仍然洁身自好。中等才智的人,富贵显达时,挥霍无度;穷困潦倒时,众叛亲离,招致怨谤。人们不善于根据各种情况鉴别人才,就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论才必须考虑客观情势。有人曾说:“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可是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为什么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呢?因为要成功,除了努力与聪明才智之外,还有环境、机运等客观的因素。因此识人若单以成功来论英雄,那就陷入本段所要谈的谬误——“申压之诡”之中了。

成功是需要资本的,有财有势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刘劭说,人在富有、尊贵、享通的时候会得到提拔;在穷困匮乏的时候会受到压制。这是相对于中等才智的人来说的。中等才智的人,如果他们依靠财富而得势,便会将很多财物存起来,并周到地帮助他人;得到他救济的人,会找一些他值得赞美的方面赞美他;得到他帮助的人,会挖出他小的德行加以夸大。这是有财势的人得以成功的资本。而一旦身处贫困、地位低下时,想施舍别人但没有钱财,想帮助他人却没有权势;不能体恤亲人,也不能救济朋友;无法去做那些仁义的、能给自己换得名声的事情,即使有才能也会被别人的非议甚至怨恨之声所埋没。

同类推荐
  • 智慧明灯

    智慧明灯

    本套读物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了中小学生的阅读深度和范围,这正是配套设计此套校园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校园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让学生拓展思维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拓展思维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的无可替代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的无可替代

    治愈系女神黄竞天首部随笔集,写给对自己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的年轻人,你想改变,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每天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你,当你因契机,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份有时间期限的合约,或是你根据现实做出的合理推断,你清晰地看到二十年、四十年、一辈子的每一天,你便不免 有些触动,选择、转变或放弃些东西。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愿你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要为了讨好这个世界而委屈了自己。
  •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只有不断地调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使之与社会群体相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性格孤僻的人,不妨变得活跃一点点,涌入欢快的人流,随跃动的节拍起舞。性格悲观的人,不妨变得乐观一点点,让窗外的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性格暴躁的人,不妨变得沉静一点点,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伴着书香体味人生的静谧……人只有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可塑性,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热门推荐
  •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傻”妻

    豪门“傻”妻

    她嫁他,入豪门;他娶她,出家门!三年无出怎么了,比得上他搂进家门的私生子吗?跟她谈感情,请问,他爱过她吗?豪门恩怨,精心布局,当她是傻的不成!爱你,甘愿痴傻,她的心到底是还爱着他?还是不爱?
  • 他对她的承诺

    他对她的承诺

    她因为身材平平而与店员争论,他碰巧路过,她手中的“小可爱”被丢到了他的俊脸上,面对如此“飞来横祸”他该如何招架,而她与比猴还精的他,是花前月下,还是鸡飞狗跳。。。。
  • 亡灵法师妙探案

    亡灵法师妙探案

    她,小说中大杀四方、实力开挂的亡灵法师,即将称霸天下时却被作者的弱渣亲儿子逆推,因缘巧合下,从书中来到了现实世界。于是,她在自己称霸世界的宏伟人生目标中又添了两项。一、积攒力量恢复魔法;二、报复蠢逼作者。然而,在向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她一次又一次地被卷入各种离奇案件里。诡异连续跳楼、密室碎尸、死亡预告贴……呵呵,在她这个亡灵法师面前装神弄鬼背后搞黑手,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愚蠢!她决定过一把神探瘾,查找真相,誓要把这个敢跟她抢业务的家伙干掉!要知道,她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终极大BOSS好伐!当然,上路时她还不忘把自家“储备粮”带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废妃也疯狂

    废妃也疯狂

    “你个死不掉的怪物,你看什么看?”“就你,一个废妃,四平八稳的,有啥?”“你,你,你,滚!”“啧,脾气还不好,我可是体会过狐狸精那种妩媚;尝过鱼精的圆润;就连牡丹精的那种雍容华贵都臣服于我,还有玫瑰精的那种气度不凡的韵味;你看你,嘴巴奇臭,还没胸没臀;我这个千年的老怪物反正是不稀罕看,你呀还是——”一个气宇轩昂,玉树临风的男人,妖孽般的眼神鄙视着‘疯妃’的疯狂咆哮,心底却充满无比悲哀的情绪,自己到底是无聊极了吗?
  • 将军嫁到

    将军嫁到

    东晋的三皇女扶苏,在娶亲的当口,未婚夫和别人跑了。结果不光照样拜了天地,还上了床。第二天才赫然发现新郎官换人了!怎么办?是一错再错呢,还是将错就错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良田千顷养包子

    良田千顷养包子

    苏黎刚穿越过来,就遇那彪悍势利娘要把她卖了给兄姐存钱?爹没说话权,兄姐又视她眼中钉。这家还能过下去吗?幸好还有个竹马哥哥能够依靠!为了生活,他们披荆斩棘,勇闯出一片天地,一起相拥许诺:“今生今世,绝不负卿,生生世世,必将追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爱上拽公主

    爱上拽公主

    当雪山公主撞上冰山王子时,调皮小姐杠上花心大少,小萝莉碰上温柔王子时,会擦出什么爱的火花呢?当误会重重时,三公主远离它乡,当她们带着恶魔宝宝转土重来时,三王子会重新追到三公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