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900000094

第94章 雄才大略的智囊(2)

李迁仕听说后果然大喜,看见冼夫人带来的人都担着货物,便不加防备。洗夫人趁机突袭一举攻破州府后,就奔赣石和陈霸先会师。洗夫人回来后对冯宝说:“陈都督是不同寻常的人,很得人心,一定能够平定叛军的,应当大力资助他。”

到后来,冯宝去世,岭南一度大乱。洗夫人出面召集百粤,使几个州全部安定下来了。为此,岭南人共同尊奉洗夫人为圣母。冼夫人称得上智勇双全,是女中的大将。

隋文帝的时候,番州总管赵讷贪婪暴虐,各地的属官大多叛离官府。冼夫人派长史到朝廷上奏密封的奏章,论说朝廷安抚叛离人员的必要性,并且数说了赵讷的罪状。隋文帝于是法办了赵讷,并指令冼夫人劝说、慰问逃亡的地方官员。冼夫人就亲自带着皇帝的诏书,自称是朝廷的使者,走遍十几个州郡,宣传讲解皇帝招安的意思。所到之处,反叛的人员都来归顺朝廷。冼夫人去世的时候,封她的谥号是诚敬夫人。

【智囊】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计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便是“笑里藏刀”、“绵里藏针”。表面上与对手亲善,暗地里却突施冷箭,令对手防不胜防。实质上是利用对方思维结果与我方的真实意图之间的空隙,由一方人为制造的两方思维的“错位”。这种“错位”的隐蔽性越强,越不容易被对手发现。冼夫人败李迁仕,用的就是此计。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生活中有时用出其不意的方式,奇正相生,往往能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要掌握好“奇”、“正”的辨证关系,由奇变为正,而适时的正面强攻又可能转化为奇。只要熟练掌握就能灵活应对了。

李侃妇助夫守城

唐德宗建中末年,李希烈反叛攻陷汴州,并准备袭击陈州。当时项城守令李侃认为项城太小,城墙低矮,而贼兵精锐,无法抵御,想要逃走。他的妻子说:“叛贼来攻,理当据城死守。万一城破,大不了一死而已,何必逃走呢?再说如果重金招赏勇士守城,一定能击退叛贼。”

李侃召集全城的官吏百姓,对他们说:“我身为县令,虽是一城之主,但任朝一满就离开此地,不像你们土生土长在这个地方,祖先的坟墓也在这里,因此应该今天我们应该同心尽力,拼死守城,与此城共存亡。你们总不愿意失去大唐子民的身份而北面事奉贼寇吧?”

百姓都感动激愤,哭泣着,呼喊着,表示愿意帮助县令死守项城。李侃接着又说:“凡是自愿用瓦石击贼者赏一千钱,用刀箭杀贼者赏一万钱。”李侃因此得到了数百名勇士,于是率众登城守御,妻子则亲自做饭给众人吃。李侃又派人告诉叛贼说:“项城父老决心抗战守城,即使城破也不能威服百姓,只徒然失去民心,毫无益处。”

后来,在一次守城激战中,李侃不幸中了敌人的乱箭,便走下城来,他的夫人看见了,生气地对他说:“你不在城上了,那么还有谁肯为此城卖命?战死在城上不胜过死在床上吗?”于是李侃赶快登城,重新投入战斗,恰好贼将被城上发出的箭射死了,于是围城的士兵纷纷离去,英城缍保存了下来。

智囊

项城保卫战,若论战略战术,李侃妇也许算不上上乘,但可贵的是,她以其女性的天赋与无所畏惧的精神抓住了战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精神力量士气、民心,并竭尽所能地鼓舞民心与士气,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李侃妇虽然不能亲自挥戈上阵,但她以自己特殊的身份、过人的胆略与见识,对身为县令的李侃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由欲弃城而逃,转而与全体将士共同作战保卫县城;由动摇退却转而以死相守,终立大功。这也足以说明李侃妇人格的力量所在。

众所周知,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不可忽视的显着特征,那就是君权、夫权至高无上。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一连串有关的道德伦理观念,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庭关系中,也由此形成了诸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格调,它因此限制、决定了绝大多数女子的生活轨迹。而她们正是在柴米油盐无数琐肩的事情、人伦血亲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为人妻子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人生历程中,磨练出女性所署的勇于承受苦难与牺牲的精神,临危不惧、遇敌不惊的过人胆识与气魄,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勇敢迎敌的晏氏

宋朝宁化人晏氏,年轻时嫁曾氏为妻,丈夫死后独力抚育幼儿,未曾再嫁。绍定年间贼寇作乱,晏氏依山建立山寨,召集田丁说:“你们都靠我曾家养家活口,念在过去主人情份,希望你们尽力御贼,万一贼人破寨,就杀了我,免得受贼人羞辱。”接着将家财全部分给田丁、奴仆,人人都心怀感激,无不奋力御贼。晏氏亲自击鼓助战,命其他女婢敲锣,终于将贼人击退。

贼人退去后,乡人带领家人前来投靠晏氏的非常多,晏氏又拿出家里粮食周济那些生活贫困的人,扩大山寨而成五寨,相互支援照应,贼人始终不能破寨。晏氏的举动,救活不下数万条老幼的人命。

皇帝听说这项义举后,封晏氏为恭人,并赐衣冠,晏氏的儿子也被任命为承信郎。

汉朝的天子曾说:“只可惜我没有得到廉颇、李牧做将领,否则哪里用担心匈奴呢!”即便这是实情,但何必非得廉颇、李牧不可呢!如果真能得到李侃的妻子和晏恭人作守卫,邵续的女儿和崔宁的妾当战将,让刘太妃做上将,平阳昭公主做副将,邓曼、洗夫人做参军,荀崧的女儿当“游奕使”。那么,即使横行天下都没问题了。

唐太宗大历年间,杨子琳袭击并占据了成都,崔宁虽屡次征战,但直至力量耗尽也没能夺回城池。崔宁的妾任氏,身材魁伟,果决于练。她拿出十万家财招募勇士,隔夜间就招到一千人。任氏把这些人编成军队,设置了将校,然后亲自指挥他们迫近杨子琳。杨子琳终于弃城溃逃。

晋朝荀崧的小女儿荀灌,具有不同寻常的节操,荀崧任襄城太守时,曾被叛将杜曾所围困。因为兵力薄弱,粮食用尽,打算求救于过去的属吏、平南将军石览,经商量,却无法出城。苟灌这时才十三岁,她就率领几十名勇士,夜间翻过城墙,突出重围。敌兵发现后,追得很急。荀灌边战边走,终于摆脱了追兵。荀灌亲自去面见石览将军,请求出兵;她又代荀崧写信给南中郎将周访,请求支援。后来,围城的敌人听说外面的救兵来到,就立即逃散了。

智囊

勇敢,需要勇气。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只要在经历错误时能够意识到,并勇敢地去面对,才能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也只有在犯了错误之后敢于承认,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奋斗的目标。

英勇是一种力量,但不是腿部和臂部的力量,而是心灵和灵魂的力量。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临危不乱的妻子

五代后梁末年,襄州都军务邹景温被调到徐州任职,还是总管军务。邹景温有个强悍的仆人,仗着自己擅弄拳脚、有勇力,就和妻子两人独自骑着毛驴单独行动。在走到芒山和砀山之间的水草地时,仆人得意地大声说:“听说这里常有绿林好汉出没,难道没有人敢现身与我一较胜负吗?”话音刚落,有五六个强盗从草木丛生的地方突然跳了出来,其中一个从仆人的身后用双手把他抱住,经过搏斗,把仆人压倒在地,然后强盗抽出短刀,切断了他的喉咙。这是因为他没有防备,而突然向他发动攻击的结果。

仆人的妻子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切,却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只听她假装大声地嚷道:“真痛快啊!今天各位总算为我报仇雪恨了!我本是良家女子,遭这贼人绑架,才来到此地,今天各位壮士为我杀贼雪恨,谁说没有神明保佑?”强盗们听了,信以为真,没有杀她,把他们的行李连同毛驴赶着朝南走去。

走了近五六十里,他们来到亳城北界,在一个村庄南边停下来歇息。这村庄门口放有弓箭、铠甲等,看来巡视曹戒的戍卒就在近前了。这个妻子就径直走进了屋子的中堂,强盗们都以为她是去找吃的东西而没有怀疑。在堂上,仆人的妻子哭着拜见了戍卒的总首,向他报告了自己的丈夫遭到屠杀的情形。总首听了,悄悄召集部下,一下子把强盗们抓住,捆绑起来,只有一个强盗逃走了。

这伙人被套上枷锁,押送到毫城,全部处死,尸首在街市上示众。后来,这仆人的妻子返回到襄阳,做尼姑终其一生。

徐氏、申屠氏、邹仆妻等,都是丈夫遭人陷害后,能为夫报仇的妇人。徐氏在外联合昔日部将,在内与诸女婢合力,内外应合制服妫览,就如击杀一只病鼠般容易;申屠氏的为夫报仇就比较困难,但她在不显露复仇的心意下,仍能从容的进行复仇计划;邹仆的妻子最是难得。变难突起,亲眼目睹盗匪们手持利刃夺取丈夫性命,即使是秦舞阳在一旁看了,都不能做到不动声色,但她却一面在心中盘算如何复仇,一面美言诳骗盗匪,当天用计擒灭盗匪,不能不说她是位大智大勇的妇人。这位妇女出身低微,哪里曾读过书、知晓礼义呢?然而她面临突变却毫不慌乱,处置从容自如。世上那些自命读书知礼义的人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有这种处事的本领呢?

智囊

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气和智慧。镇定自若,指的是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不变常态。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树立“有备无患”的心理,牢牢掌握要领,才能镇定自若地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化险为夷,才能头脑清醒地运用科学的应变方法去夺取胜利的果实,因而更能体会到驰骋战场的无限乐趣,享受全新对战带来的强烈震撼。

同样,在生活中,一些人平时注意体能训练,贵在每日坚持,所以赛场上才能镇定自若,轻松获胜。这正如常言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难得的谢小娥

唐代谢小娥是豫章一个商人的女儿。八岁那年她母亲去世,把她许给了历阳的段家,所以谢、段两家就经常乘一条船在江湖上进行贸易。小娥十四岁时,刚成婚,父亲和丈夫就遭到强盗抢劫并被杀害,两家的亲族也同时都被杀尽。小娥的头和脚受了伤,落入水中漂流沉浮,后来被别的船打捞上来,过了一夜才算活过来了。因为家破人亡,小娥就到处流浪要饭,来到上元县后,投靠了妙果寺的尼姑净悟。

当初,小娥的父亲刚死的时候,她曾梦见父亲对他说:“杀我的人,是车中猿,门东草。”隔几天后,又曾梦见她丈夫对她说:“杀我的人,是禾中走,一日夫。”小娥自己不能解这些梦,就常常把那两句话写下来,到处去求聪明的人帮看分析,但一年过去了,也没能搞明白。

唐宪宗元和八年,李公佐结束了在江西的从事职务,乘船来到建业。逗留期间,他上瓦官寺去,楼阁上的和尚齐物向他讲述了小娥的遭遇和梦境。李公佐靠着栏杆,用手指在空中边写边凝神默想,忽然,他全明白了,就让寺里的童仆立刻去叫小娥。李公佐对小娥分析道:“杀你父亲的,是申兰;杀你丈夫的是申春。梦中说:‘车中猿’,车字的中间乃是申字,申不是十二属相中和猴相对应的吗?草下有门,门中有东,这就是‘兰’字了。梦中又说‘禾中走’,意思是穿田而过,这也是‘申’字了;‘一日夫’,是在夫字上面加一画,下面加个日,这是‘春’字。所以杀人的是申兰、申春,这是明白无疑的了。”小娥听后,悲痛之极,哭着一再拜谢了李公佐。她把申兰、申春这四个字秘密写在衣服里面,发誓要找到这两个强盗以报仇雪恨。

小娥换上了男装,闯江湖为人帮工。年底时,她到了浔阳郡,看见招贴上写着有人要雇工,小娥就去应召。她问主人是谁,结果竟是申兰!小娥心中愤恨而表面却显得和顺,就这样在申兰左右干了两年多。申兰对小娥很是喜欢,进出的钱财,没有不交小娥经手的。小娥每次看到申兰抢来的他父亲的衣物器具,总是伤心得偷偷哭泣。

申兰与申春是兄弟,申春住在江北的独树浦,兄弟两人感情很好,来往得很密切。一天,申春带着大鲤鱼,水果及好酒来探望申兰,兄弟俩及其他贼人酣饮到半夜,后来其他贼人相继离去,只剩下申春醉倒在内室,而申兰也不胜酒力,醉卧在庭院。谢小娥暗中把申春反锁在内室,抽出申兰佩刀,割下申兰的脑袋。然后邀集邻人帮忙,擒下锁在内室的申春。

经清理,他们历年多所虏获的财货,总计有数千万之多。申兰、申春有党羽数十人,谢小娥平日早已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一一擒下斩杀。当时浔阳太守嘉勉谢小娥的孝行,免小娥杀人的死罪。后来谢小娥削发出家,终身为尼。

一般人或许有谢小娥的智慧勇气,但这份多年来寻访贼人的坚忍精神,却是万万难有。

智囊

一个从不曾习武的弱女子,在一夜之间,手起刀落,斩杀了两个恶贯满盈的江湖大盗,自己却丝毫未损。这事乍一听似乎不大可能,可文弱纤秀的谢小娥却把它付诸了实施,支撑她的则全在于那满腔的深仇。她所表现出来的坚毅、忍耐精神,是中国妇女的骄傲。

坚毅的性格,也能使人产生巨大的忍耐力,忍耐力又能共生出谦让的精神,而谦让这一品质是要求人们利用自我牺牲的精神去控制自我,以维持社会或团体共同的秩序,创造出一个有纪律讲文明的社会。因此,可以说艰苦生活的磨练是培养人们优秀品格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李寄斩蛇

广东、福建交界的庸岭,绵长数十里。山下西北边的低湿地里,有一条长七、八丈,身围一丈多的大蟒蛇出没。当地的人都很害怕,就是都城动冶的都尉和所属各县的长官,也有被蛇咬死的。于是,当地人就常用牛羊祭拜大蛇,祈求减免灾祸。有巫师说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想吃一名十二三岁的女童,都尉和县令为此事困扰不已,只好想办法去寻找一些人家的奴仆生的女儿和罪犯家的女孩子养起来,到八月祭蛇时将女童送入蛇穴,大蛇在半夜出洞,将女童紧紧卷住,然后吞下蛇腹。年年如此,前后已经用了吃了九个女童。

这一年,又到了祭蛇的日子,但寻遍各地,找不到当祭品的女童。将乐县的李诞家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最小的女儿名寄,自愿献身蛇腹,但父母都不答应。李寄说:“父母亲,你们不用舍不得,家里有六个女儿,却没有一个男孩,女儿无力学缇萦救父,也没有能力供养父母,只是白白耗费家用,活着无用,不如早些死,卖身的钱虽不多,但也能稍稍补贴家用,这样不是很好吗?”

父母舍不得,但拗不过李寄的坚持,只好答应。李寄求得一把好剑,带着猎犬前往都尉府。到了八月上旬祭蛇的日子,李寄持剑带犬来到庙中,把事先做好的一个重达数石、外层涂上蜂蜜的米饼放在蛇洞口。到了夜里,大蛇出洞了。只见蛇头大得像个米仓,两眼发亮犹如二尺宽的镜子。因为闻到了米饼的香气,大蛇就先吞食米饼,这时李寄放开猎犬,猎犬冲过去咬大蛇,李寄也随了上去,用利剑朝大蛇猛砍。大蛇受伤后,全身踊出洞外,挣扎到洞外的空地上就死了。

李寄进入蛇洞,发现洞中有九具女童的骷髅,就将骸骨全部运出洞外。李寄对着尸骨叹息说:“由于你们的胆怯和软弱,才遭大蛇吞食,真是太可悲、太可怜啊!”然后才慢慢走回家。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京华碧血录

    京华碧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热门推荐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我是特种兵之狭路相逢

    我是特种兵之狭路相逢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重新被划为026编外成员的小庄,再一次半强迫地参加了战斗,孤狼B组又聚在了一起。庄焱、郑三炮(老炮)、耿继辉、史大凡(卫生员)、邓振华(伞兵)、强晓伟将再一次的并肩作战,捍卫国家主权、光荣完成使命。
  • 梦回大唐

    梦回大唐

    尹文漓原以为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却不想在一夜间遭遇了满门被灭、手足背叛之事。即便从小练武也禁不住那样的追杀,心灰意冷中,又是李隆范伸出了援手,救了她。本以为逃脱了,却进入另一个漩涡。为报仇,她借机亲近来王府做客的太子李隆基,并且设计跟李隆基回宫。在皇宫内,妃子争权、宫廷暗斗、朝堂诡谲,她看似不愿深陷斗争,却在暗中一步步将王皇后、赵丽妃和皇甫德仪送入冷宫和地狱。隐忍后的反击,委身于李隆基,不惜以腹中胎儿做筹码,甚至与假意相好的武惠兰同流合污。 为了不连累李隆范几次三番做出决绝之事,可是他始终温柔地守候着她。就算到最后,她自刎于殿前,他依旧履行诺言前来接她。
  • 异界之古剑今情

    异界之古剑今情

    为情而生、堕情为魔、何为情、何又为魔?将死少年与魔剑一同穿越,纵使我成为武道巅峰,却也寻不到一丝真情。
  • 零级佣兵团

    零级佣兵团

    总而言之,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时而轻松、时而热血、时而感人的故事!
  • 武侠镖局

    武侠镖局

    小厮:”少镖头,刚刚霸刀门门主来托镖,让我们把他们的镇派绝学‘天刀八斩’给送到徐州去。“陈昊:”知道了,让追命走一趟吧!“小厮:”少镖头,刚刚朝廷派人来,让我们把五十万赈灾银给送到沧州,用来赈济遭受洪灾的灾民。“陈昊:”嗯,这个比较重要,让聂风和步惊云这哥俩走一趟吧!告诉步惊云,谁敢来抢,就灭了他们满门。“小厮:”少镖头,亳州第一美人李妙音,想让我们派人保护她游历九州,哎……少镖头,你去哪?“陈昊:”收拾行李,这个镖本少亲自送。“小厮:”“少镖头,我们的镖被魔门第一大宗七杀宗给劫了。”陈昊:“什么?好大的胆子,雄霸、天山童姥、西门吹雪、石之轩……给老子抄家伙,砍光他们。”
  • 搏命之厚黑三国

    搏命之厚黑三国

    这本书就不要说了吧,如果你伤心,我肯定比你伤心!新书《儒巫》,沿袭非小白传统,可以成为智商高于30的同志们的粮草!书号:1225878,请求兄弟们前往支持,谢谢!
  • 诱妃:冷惑王爷妖艳妃

    诱妃:冷惑王爷妖艳妃

    不过是爬墙折朵桃花,却穿越了,哇,美男!可惜他怀抱美女捏!一不小心摔一跤!刺客?谁是刺客!帅哥!人家不过是不小心压在你身上,用不着吧!啊——救命啊!人家是宅女,不是万能的主啊!
  • 旋风少女之青春时代

    旋风少女之青春时代

    百草打败婷宜获取世青赛,若白和百草感情遇挫折,出现小三。
  • 法相天尊

    法相天尊

    孔雀明王历劫重生于废柴之身,两人合二为一,将创造何等奇迹?筋脉尽断怕什么?我有易筋洗髓!没有功法怕什么?我有至尊秘籍!司徒云咸鱼翻身变成天才,门派征战中崭露头角,天骄比拼傲视群雄。修法相,铸金身,得大道,再踏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