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000000052

第52章 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1)

徐坤

徐坤,1965年3月出生于沈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

1

广场上的地灯惨白,贼亮,是那种一排四个灯头的碘钨灯,在离地一尺左右的高度,从草丛中探出头来,与地面成30度角,分别从几个不同方向昂头向上探照。灯光准确地捉住了她不停旋转的两条白腿——那两条腿,除了明晃晃的白,也说不出太多的什么来,勉强可以说得上是纤细,匀称。

当然,还比较长。超过了北京女人通常的腿的长度。贴在大腿根儿部位吊着的几缕碎布随着身体的摆动起伏荡漾,仿佛多年老店打出的陈酿幌子。那却是一条时兴的劲爆天鹅裙,超短、飘逸,人一转起来,裙子下摆“沙啦”“沙啦”地绽开,一闪、一闪,闪出了两条修长的白腿;又一闪、一闪,闪出了里边平脚螺纹镶有蕾丝花边的真丝底裤。一条猩红色的真丝底裤。不是火红、殷红,也不是橘红,是猩红,故意与绿底白花的裙子颜色戗着茬儿,猩出一股狠歹歹的情色。

周围一群看热闹的民工受不住了,简直看得要喷鼻血。他们或蹲或坐在广场边草地和水泥地上,大张嘴巴,喘着粗气,一只只冒火的眼睛,直勾勾瞄在她的裙底,随着她不断变换的身形,打出一道道血红炽烈的追光。

群众却对此嗤之以鼻。群众就是那些穿着松松垮垮的大背心、大裤衩前来跳舞的正派居民。他们三三两两,搂搂抱抱,踢踢踏踏,懒散挪动着脚底下的“北京平四”舞步,眼光乜斜,态度倨傲地瞟向他们俩——她和他,那对妖冶俗艳跳舞的陌生人。众人把身体的距离拉得与他俩远远的,似乎成心让他俩在明晃晃的灯光下单独现眼出洋相。

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者是根本不在乎。他们是故意用身体来找灯光的,故意让自己的双腿全部暴露在明晃晃的光照下。那个女的依旧转,飞快转。其实也不怎么快,只是紧赶慢赶倒腾着双脚在旋转,尽可能通过旋转的力量将裙裾更多地张开。她的舞伴,那个永远穿着黑色紧身衣裤的男人,干练,精瘦,浑身哪儿哪儿都绷得紧紧的,殷勤环绕她的裙裾伸手抬腿,扭胯耸腰。从后面看,男的简直是要屁股有屁股,要腿有腿,像是个专业舞蹈演员,他的拉丁舞姿也很标准,耸、抖、贴、揉,动作跨度大,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到位。但是,离近了瞧,却会发现,他脸上的皱纹已经不少了,看样子总要有个四五十岁。

女的呢?女的看上去也不小了。虽然她忙着在灯光明亮处掀动自己雪白的两条长腿,暗夜的灯火却并没有给她添彩,反倒把她三四十岁肌肉的无情下泄无情暴露,好像是靠透明丝袜才勉强把腿上松下来的赘肉勒住——不对,她几乎是没穿袜子的,是的,裸着腿,光脚,穿着一双肉色的圆口拉带皮鞋,是半高跟,比起真正的国标舞蹈鞋还差有一两寸的高度。跳舞的水平也就是个大众拉丁舞蹈培训班肄业。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女人就是靠一条劲爆天鹅裙、两条大白腿以及猩红色底裤的春光乍泄,就花枝招展地把众人目光勾住,就成了广场上的绝对女主角。男的,当然也就跟着沾光,成了广场上的第一男陪跳。

2

广场是城市中老年闲人的集散地。年轻人当然不屑于来这里,他们的休闲娱乐场所是酒吧、迪厅、量贩式卡拉OK歌厅。那里喧闹、昂贵,要价不菲。有钱有势的中年人,休闲寻欢也自有按摩桑拿洗脚屋,或者郊区的温泉度假酒店,谁能平白无故跑到这廉价没有成本的露天广场?只有这些上了岁数的城市低收入者阶层,才会成天到晚泡在广场这种开放式的空间。耗在这里晨练、打牌、跳舞、遛狗、遛弯,消磨时光和宣泄欲望。

别的就不说了,单说夜晚的广场舞吧。每天都是从晚八点准时开始的。每晚八点,非常准时,看完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北京人喜欢关心时政,这两个节目几乎每家必看),拾掇好了饭桌,关好电视机,然后就掐着表,匆匆出门,直奔广场中心地段灯光明亮处而去。那里,激动人心的音乐已经响起来了!

小区物业管理处派设了专门人员负责拉电线,放舞曲。管理处的那个秃头男人每天都会早早地骑自行车赶过来,到达人们跳舞的广场中心地带。这里有十六根气势宏伟的高大的巴洛克式廊柱,它的上边顶着几个绿色大气包,很像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圆顶,但其实不是,只是一种没有用的装饰。一群群白色灰色羽毛的鸽子在里边出出进进,洒下一片一片的鸽子屎。廊柱旁边,是能够同时容纳一千多人翩翩起舞的巨大空场。白天,鸽子们在这块场地里练脚、觅食,到了晚上,这儿就成了中老年人类男女双双暧昧牵手,贴身贴肉,活动筋骨的娱乐场所。

秃头管理员每次都要从旁边一个值班的小屋里牵出电源接线板,然后将插座连接到一个老式收录机上。那本是广场养鸽人值班的屋子。每天晚上,鸽子们回笼以后,养鸽人都会用清水将广场水泥地面的鸽粪清洗得干干净净。被水滋润过的地面总是散发着某种动人的气息。

是啊,这里虽说是城北“经济适用房”地区,这是北京近年来城市建设中涌起的一个新名词,说白了也就是城市贫民区,但是它的小区环境建设相对也并不很落后。它留出了能盖十栋楼那么大的面积建设出了一个巨型广场,取名叫它“街心花园”。它有方圆,有纵深,有层叠起伏。那些颇似看台的一级一级的水泥石头砌起的花坛、水榭,在冬季枯干的时候,变得斑驳,沧桑,很像古罗马的斗兽场。乍一看去,视觉上显得非常震撼。西边转角处砌起几个红色小尖顶的鸽子窝,窝的背面镶嵌着意大利铁芝花宙。广场东边错落有致的喷泉、水池,雕像,完全采用古希腊风格。那个狩猎女神的水泥雕像上,常被鸽子给屙一身的屎。鸽子也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站在雕像的头顶上排泄。

种种堆砌到一处的异国风情,气势恢宏,铺排讲究,同时也是杂花生树,不伦不类。初来乍到这个广场的人,都止不住笑说:这是到了世界上的哪儿啦?这儿除了不像中国,说它是外国的哪儿都成。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片小区,是由黑龙江的开发商建造的。他们把黑龙江老毛子的建筑风格原封不动带至北京来啦!

怪不得呢!人们啧啧称赞。干脆,他们把北京的穷人区都建成黑龙江,都建成前苏联得了!住在这儿都跟待在哈尔滨似的。

再说那个负责放乐曲的物业管理员。他把那个老式的仿佛当年黑白电视机那么大的收录机,放到廊柱脚下贴边不碍事的地方,然后从放满盒式录音带的大书包里掏出一盘曲子,塞进录音机里插好,准备迎接跳舞人众到来。世界早都进入数码时代了,他还在用卡式盒带播放音乐!想想,不愧是城市贫民区啊!落后得跟什么似的。曲子也是中老年人们所熟悉的,从郭兰英、王昆的老歌,到邓丽君、费翔、毛阿敏、彭丽媛的演唱,应有尽有。不需要什么专业舞曲,只要能成调子的乐音便能就合着舞动。

但有一点,这里边绝对没有什么孙燕姿、周杰伦、刀郎、刘若英的歌,就连王菲、孙楠、那英都没有。他们的记忆,通通都留在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或者是五六十年代,前苏联俄罗斯歌曲盛行的那个年代。新人新曲他们就合不上,不熟悉,听不惯,踩不上点。

晚八点钟,只要音乐一起,人们就会自动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各自寻上自己的搭子,跃跃欲试着上场。

多么好啊!夏天的夜晚,月光明朗,大地浩瀚。微风吹来,天地间一派宁静安详。广场上那些冬青、雪松、苜蓿、蔷薇、紫荆、垂柳、洋槐,接足了地气,在夜晚偷偷地铆足了劲地竞赛飘香。物种们繁殖很快,不到两年工夫,就已经把街心花园广场点缀得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据说这方广场下边原来是个垃圾场,土质十分肥沃。这里的地下水也比较适合于灌溉农田。

前来跳舞的,基本上都是住在小区附近的人们。他们穿着一点也不讲究,动作也很随意。男的穿着大背心大裤衩,有的人甚至还趿着拖鞋,跟出入菜市场没多大区别。女的也不打扮,素面朝天,肥大的衣服里边连个胸罩也不戴,一派家庭妇女习气。说是在跳舞,倒不如说是在走步,只不过是变成双人走的形式。有的是男女搭配,有的是两个女的搂在一起(倒是从没有看见两个男的搂在一起的)。他们的手和手有意无意搭扣摩挲,脚和脚踢踢拖拖挪动磨蹭,激流情欲在暗中涌动,脸上却是一副见男不是男、见女不是女的平板表情。瞅那一个个莫衷一是的样子,简直就跟从前参加扭大秧歌、打太极拳、打鸡血、喝红茶菌一般,免费集体性群众运动,不干白不干,去晚了就没份。

鸽子在头顶咕咕叫。狗狗在脚下汪汪蹿。夜幕下的大都会,劳动人民的寻欢作乐,兴致盎然,单调如水,经久不衰。

3

突然,有一天,广场上出现这么一对妖艳男女,把原本宁静气氛给惊扰、打破了。两人浓烈的表演作秀气息,逼得人喘不过气来。灯光下一大片最光滑,脚感最好的位置被他们占据,整个广场上的风头也被他们两个抢去。人们虽然还在随音乐做着跳舞的动作,心思,却全然不在自己的舞步上,全被广场中央这一对给搅散了。

哪儿来的,他们?不知道。干什么的?两人什么关系?干吗要穿成那副德行,跳成那副样子?不知道。统统都不知道。想不明白。也不过是夜晚纳凉休闲的群众性广场舞罢了,有什么必要穿得那么正规风骚?那个女的,那叫个什么玩意?大庭广众之下,三四十岁的人还在裸肩露背,下腰踢腿,透着寒碜,透着惨烈,透着人生最后一搏的老不要脸。那个男的,扭着大屁股,腰胯甩得像抽了筋似的。又不是电视里的交谊舞比赛,并没有镜头对准着照你,扭那么欢实干什么?

尤其是那女人的旋转,完全是无谓的,没必要,多余。她好像特别喜欢做旋转动作,那种无谓的旋转。比方说,录音机里唱到“真的好想你啊,你在我的睡梦里”,好像是一个军人妻子思夫的歌儿,唱到这个旋律的时候,有必要接连转上五个圈,旋转360度乘以5等于1800度吗?或者,“一九几几年啊,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她就真的原地画起圈来,双脚飞快地倒腾,脚跟顶脚尖,把自己身体使劲顶起来转,转得像个没头没脑的陀螺。

尤其是,每当旋转,她的裙裾都就势张开,完全无遮挡的,面对着那些仰视的面孔张开,与其说是毫无防范,不如说是毫无羞耻。

——那些仰视的面孔,是小区里那些干活的民工。那些脏兮兮蓬头垢面的民工们真是聪明,他们选取了很妙的角度,一律坐在地上,都跟草丛中探出的地灯的高度相一致,正好是从下往上窥视的距离。他们是如此安静、乖顺,自动地、整齐有序地坐在水泥地上,忘记了蚊虫的叮咬,忘记了潮湿的沁浸,简直物我两忘,甚至屏气凝神,就等着她旋转那个时刻的到来——像孔雀开屏一样。

他们并不知道雌孔雀不开屏,开的,都是雄的。每当那猩红底裤一露面,他们的脑袋就“嗡——”的一声,血直往上涌,嘴也合不上,口角微微露出些涎水,看得直愣愣,一动也不动。

这种免费观看的底裤,比起其他娱乐活动,比如说去旁边的地下录像厅看非法黄色录像,或者去哪家隐秘的洗脚屋找小姐,更诱人、更魅惑、更安全、更自由,更引人入胜,更想入非非。

她的旋转,就是为了亮出底裤来对民工展览吗?群众想。看来暴露狂和窥阴癖最可以互相心照不宣。群众不由得对民工和他俩同时嗤之以鼻。

群众悉心观察打量过,这两个身份不明的人,好像不是两口子。每天晚上,人们都看见他们分别骑自行车过来,女的从一个方向,男的从另一个方向,骑到这里以后会合。两人把车子停靠在廊柱旁边。女人骑的是26车,男人也是26车。都很旧。车筐里有水,瓶装矿泉水,还有擦脸毛巾。他们都是在家里穿戴披挂好了才来,不是到了这里登台前现换的。

很难想象,穿着一身劲爆天鹅裙的女人,是怎样骑着辆半旧不新的26自行车,一路招摇着赶来。也很难想象,穿一身紧身跳舞演出服的男人,又是怎样将丰厚绷紧的臀,压在生硬的自行车皮鞍座上,一路迤逦而行。他们的自行车旁边,就是一个公共昼夜停车场,那里奔驰、宝马、路虎等好车应有尽有。他们的自行车大大方方地泊靠在它们旁边,没有丝毫自卑的表现,车头车尾,双双倚靠着,亲密无间,心安理得,怡然自乐。

现在,这会儿,华灯初上,夜晚的幕布拉开,乐声响起。他们先在广场中央立定,亮相,男女手臂上扬,身体拉出一个架势,完全是正规表演前的模样,一上场就先声夺人。不像别的跳舞男女,哈着腰,驼着背,男的揪住女的,脚底一出溜,互相薅着衣襟就滑进场地中央去了。这对男女,做完亮相定格,就蓦地挥臂耸腰,爆发力很强地动作起来,肢体幅度很大。只要一动起来,就完全不管不顾,即刻进入状态,就仿佛这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仿佛,他们就是这露天广场上的王子和公主。不,不,也许应该说是皇帝和皇后。除了舞蹈,他们好像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周围人的冷眼,民工的窥阴,他们好像统统都看不见听不见。他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世界中。

他们在自己的舞蹈里睥睨世人,笑傲众生,自给自足,相互挑逗,在卑微中起舞,在自信中亢奋。他们的低语没人能听得见。他们的对视没人能瞧得清。实际上,他们既很少低语也绝少对视,他们互相只用身体进行交谈。他是她身体的实际操纵者,他的手指像点穴,点哪儿哪儿开。旋转时,他的左手轻轻一推,右手高高擎起——她就乖乖转过身去,让身体打旋。双方身体的接触点,现在只是她握住他的一根手指,而不是全部手掌——以他的手指为轴,开屏旋转,这样她在晕眩之中的旋转方向才不至于太过偏离。

他的手指,她的手指,半含半握,半紧半松,隐秘暧昧,胶着粘离。现在,说话成为多余,舞蹈就是他们的交欢语言。他们把臀耸得更厉害了,他们把胯扭得更邪乎。跳到《蓝色多瑙河》里的快拍时,男人箍着女人的腰疯狂旋转,周围灯光刷刷连成一片,简直不知今夕何夕,今年何年。一瞬间他们就仿佛有了凌波之姿,有了凌空之势双双堕入美妙的晕眩。

他们的个子差不多一般高,所以,他腰以下的支点,只能顶到她肉乎乎的小腹(肉乎乎,这就是非专业舞蹈演员的体质特点)。她觉出了他的摩擦和崛起,兀自脸红,没有闪避,而是亢奋,动作更加隐蔽,俯仰离合皆是欲。

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阵仓。

他们在公开的半明半暗的交欢中,把舞蹈进行到底。

4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几次过后,周围旁观的群众也就习惯了。除了抢风头以外,这对男女并没有妨碍到谁,倒是招来的看客越来越多,攒足了夜晚广场上的人气。每晚,只要他俩一来,广场上的兴奋度就能饱和。民工越聚越多,管音响的秃头物业管理人员,也愈发敬业起来,甚至悉心搜索来好多专业舞曲带子,让广场上的舞步变得丰富又复杂。

同类推荐
  • 夜火场

    夜火场

    半夜的那场火除了给人恐惧外,还有让人脊背发冷的邪门。先是一个蜷缩在某个角落的火孩子,睡眼朦胧,慢慢地,火醒了,揉揉眼睛,直起了腰身,甩甩手臂,踢腾几下脚爪,做了小半昼的热身运动,之后火就扇动翅膀飞起来了,刚开始飞得并不舒展,在山脚下盘旋,但它不满足于这种低处的飞翔,极力伸展,扩张,终于亮出了铺天盖地的羽翼。它翻卷着,癫狂着,像是一个极不安分的舞者。它的翅膀裹挟着漫天的呼啸声,被它舌头舔过的地方眨眼化成了灰烬,那些保持着各种叶片形状的灰烬像黑蝙蝠一样在夜空中乱飞乱窜,给村子里下了一场黑雪。谁也阻止不了它,火就那样疯狂着,漫过了半山腰,将山顶给吞没了。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我已经四十一岁了。当然,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一个男人,只要一过了四十,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
  • 大药商

    大药商

    北有国医同仁堂,南有西药信宜大药房。鲍国安因参加游行被学校开除,步入上海十里洋行,混迹于洋人、买办间,从小小推销员做起,闯荡出自己的天地。信宜药厂,这个上海滩上响当当的民族西药品牌,与国运同进退,与民族共兴衰。国事家事,情孽姻缘,战乱之中,演绎了一代“大药商”的曲折历程……
  • 秘境古尸

    秘境古尸

    多年前,一场文化的浩劫波及酒文化,数不清的老酒古酿被酿酒师傅藏到十分隐秘的地方,为了保护那些祖先留下的珍宝,他们卷入了一起谜海翻腾的事件中。1997年,酿酒后人李狂药在机缘之下,重走酒商祖先的道路,经历了一连串的惊险之旅。在冒险中,李狂药去了东海孤岛、酒池古镇、西洋遗堡、海南深林等四个秘境,秘境里隐藏着惊人的秘密,遇到了许多奇人奇事,更发掘出被遗忘在历史角落里的中华酒文化,还有那些正在消失的古酿酒馆,它们蕴涵的精髓也将在《秘境古尸》里一个个展现。
  • 大食医

    大食医

    全书主要讲述:唐武德四年。尚药局奉御孟贞元被卷入皇权争斗之中,被同为尚药奉御的韦义仁陷害致死。孟家举家被诛,只留下孟贞元之妻柳桂芩和其腹中怀胎八个月的孩子被尚药局主药使令孟常所救。因缘际会柳氏与孟常结为夫妇,并诞下一子孟诜。孟诜自幼喜好医学,但一直被母亲强力阻止。身世之谜解开,孟诜发心立志学医。拜师学艺途中,先后经历儒医、佛医、道医、侠医、巫医等。为追求更高境界,弘扬医道,考入太医署,因医术高超,进入尚药局,几经倾轧与波折,最终成为尚药局最高长官奉御。因其在食疗方面做出的前所未为的贡献,被唐高宗封为“大食医”,赞其医之大者,为国为民,成为一代苍生大医。
热门推荐
  • 鬼啊鬼啊鬼啊

    鬼啊鬼啊鬼啊

    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鬼啊......
  • 武技之变

    武技之变

    未来人类的生活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体质上的变化。于是人们的体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技能,新兵种层出不穷……
  • tfboys之篱下浅笙歌

    tfboys之篱下浅笙歌

    她和他,一个花痴,一个男神。多年以后,她,从开朗变得冷漠,变得让人捉摸不透。他,被她的闺蜜陷害了,从此不再属于她了。王俊凯,你不属于我,但我还是爱你的。————流离流离,允许我最后再说一声,我爱你。————王俊凯
  • 一世长安:纤弱女子江湖情

    一世长安:纤弱女子江湖情

    一场大火,将叶家小姐叶倾晨的记忆全部抹去。家族落败后,她只想在这个世上求得一方立锥之地,奈何命运的齿轮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只有六岁的叶倾晨被“江湖骗子”樊鹤翁收留,从此跟着这个骗子师父游戏江湖。幼年时皇帝亲定的姻缘,命叶倾晨嫁给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千羽家族。从此,叶倾晨成为了千羽氏掌门人千羽寒的未婚妻,她和千羽寒的相遇是命中注定。两人在一番波折中相知、相恋。然而,叶倾晨没想到,在平静无波之下,却步步暗藏算计与杀机。 太子妃、皇后,乃至最后的女皇,满眼的繁华又如何能人叶倾晨的眼?她不过是想守着自己的爱人,一直到白头,一世长安。 看一个小小弱女子,在血雨膛风的江湖中,如何走上权力和爱情的巅峰!
  • 战天剑神之重生之界

    战天剑神之重生之界

    天分五域,地分八界。帝域为尊,彭家为主,青年横出,纵横五域八界。。。。。。。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戟

    画戟

    她是天界战将苍兰的后人。她的信仰,是神女最爱的苍兰草;她的脚步,是追随无比强大的苍兰神女,用手中的长戟,杀尽幽都的罗刹。可是现在,她只是绝仙地一个只能靠着飞升而来的散仙大叔种菜来维持生存的土著。故事就从一个土著跟一个倒霉的被天雷劈上天的大叔开始了……
  • 谁是老板要找的人?

    谁是老板要找的人?

    在一些公司里,我们不难看到,一此受过良好教育,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并没有在工作是取得很大的成绩;出没有赢得升或加薪的机会;更没有受到老板的欣赏。相反,他们还遭到被解聘的厄运。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身上不具备现代企业需要的那些优秀员工的品质,即:1、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工作;2、具有创新精神;3、积极行动,不要只想不做;4、高效的时间管理;5、崇尚团队合作;6、信心如同高贵的名誉一样重要;以上这些是人成为优秀员工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也是世界500强企业衡量心目中理想员的标尺。如果你还不具备以上的品质和能力,就不妨从《谁是老板要找的人》一书中去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老板要找的员工。
  • 消失的国青队

    消失的国青队

    2002年后,中国足球陷入了低谷,问题出在那?有人说足协、有人说教练、有人说联赛……假如历史能够重来一次,重新换一套人才选拔制度和足球环境,结果会如何呢?这篇小说想带您找回一支从历史中消失的国青队持续更新中……
  • 魔疯

    魔疯

    噬人,噬兽,噬魔,噬一切魂体,一人一龟疯狂的强者之路。希望是会员的都可以收藏,只要收藏,如果愿意打赏,这个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