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300000052

第52章 生死不挂心,重来去自在(1)

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视野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认识到这永恒的生命,如天地自然中万有造化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规律,就能从绝望虚无的深黑泥沼中脱离出来,就是飞越了生死的悬隔。

赌气是痛苦的根源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对于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

想要抓住一切,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生死本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僧道岫眼看同参中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走时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老师!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慈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材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乡。”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同参的道友一个个都已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现在,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类似小麻雀看见大鹏鸟时那样的羞愧之情。”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的算大?怎么样的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大鹏鸟虽然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但它却无法飞越生死;而一个人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

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视野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

认识到这永恒的生命,如天地自然中万有造化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规律,就能从绝望虚无的深黑泥沼中脱离出来,就是飞越了生死的悬隔。

这始终存在的生命,继续繁衍生发,它是一个延续,如波浪的涌进。生死之间没有一丝空隙,它是连贯畅通的。

如此达观,一己生命算得了什么呢?生又何欢,死又何惧?

生死本无鸿沟,全在于人的设定。需要飞越的不是生死,而是人心中划分的不可逾越的生死鸿沟。

两手空空来,两手空空去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他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

“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世秘诀。”

有人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

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真理。只有驾驭生活中的真理,眼光才能看得更远,深知生活中的诀窍,才能活得越自在,越洒脱,越游刃有余。生活闪现着智慧与学问,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能体验到自在的真谛。

看看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看看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这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吗?

当他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他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撒开手。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上帝总让人两手空空来到人世,又两手空空离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想永远藏在一点,是不可能的。

生命短暂如小花,也应珍惜这次生存权利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又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我想起来了,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都在思索另外的答案。这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佛祖听后连连点头微笑。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性侧面。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才会有那么多的帝王将相苦练长生之道,却无法改变生命是短暂的这一事实;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鸟为食亡”的悲剧发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只争朝夕”,从不松懈,却身心俱疲的生活。

这些弟子看到的都只是生命的表象,而烧火的小弟子的彻悟,却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犹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间的转化。了悟这点,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

生命之旅,即使短暂如小花,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的权利。要让生命更精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生命的花朵。生死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一个真正善其身的人,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所以才能够善其死。好好活着是最紧要的事情。

须知,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换更替的过程。人在呼吸的一瞬间,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

切记,人生只在呼吸之间。要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不追悔往昔。“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吐故纳新,让生命之树常青。

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不是每个人就能有嵇康那样的气魄,他在临刑前还要抚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并无奈地说:“从此之后就无人再懂广陵散了。它要遗失了。”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样的道理,把大好的光阴用在如何惧怕死的问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活着,把握这一呼一吸之间仅仅一次的宝贵生命。

盼着圆寂

乐天禅师一百多岁高寿时身体还特别健康,耳不聋,眼不花,牙齿还完好无损,总是红光满面,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有位生命学专家想从禅师这里得到一种长寿秘籍,就专门来寻访乐天禅师。第一次寻访时,乐天禅师说:“没有什么秘诀,连我也没弄明白,我为何如此长寿的。”

同类推荐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倾绝天下:腹黑邪妃妖孽王

    倾绝天下:腹黑邪妃妖孽王

    她是暗夜女王,俯视天下,遭爱人背叛,死于非命。她是废柴小姐,有爹疼有娘爱,遭人凌辱,同样死于非命。当强者之魂驻入废柴之身,会有怎样巨大的转变。翎羽殿下,实力强大,绝色无双,不近女色,谁来告诉她这个死皮赖脸,整天粘着她的真的是那个冷冰冰翎羽殿下吗。当她站在强者之巅,又是谁誓死追随,无怨无悔。【女强+男强,绝对宠文,不喜勿喷】
  • 少年.枪

    少年.枪

    有少年,出巨方。枪断魂,人断肠。莫道离殇!
  • 武战魂

    武战魂

    他命运波澜起伏,他历经无尽苦难,为了自己的目标,永不回头。为了她,可逆天成魔;为了她,可战六道轮回。左脚踏龙,右脚踏凤;头顶朱雀,身后玄武。他百战不死,战魂永生;他笑傲三界六道,和武祖堪比武学。佛祖与盖世妖猴的逆天大战,最后竟然化身成魔,万佛恸哭,妖猴对天发誓,自己永为妖,不成佛。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他的命运,无法改变的命运。星空的彼岸,两个世界的战斗,一个与主角一模一样的宇宙至尊,一段不为人知的惊天大秘,绝世大战,只为生存。
  • 逆世仙尊

    逆世仙尊

    世界要崩溃,仙魔都灭亡,宇宙将无存,异世重生的你将何去何从?神器玉碟战洪荒,魔媚神女趋若狂,财器法侣皆我有,《逆世仙尊》道苍茫。
  • 血脉贲张

    血脉贲张

    男人寻找人生的奥秘就和寻找女人的G点一样刺激并且香艳!欲望G点之《血脉贲张》群:15279407
  • 寂灭轮回苍修劫

    寂灭轮回苍修劫

    《寂灭轮回》七步曲是一部构思宏达,情节曲折的小说,《苍修劫》又是本系列最大的看点,本书会将官场的争斗与修炼体系相结合,描述了一个大陆的历史变迁,热血,激情,我只想回归写作零度,如果大家看的不爽的话直接找我。我会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真实的社会。
  • 大方等大云经

    大方等大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小丫鬟:爷你先等等

    腹黑小丫鬟:爷你先等等

    贝果果是凌国公府三小姐的丫鬟,一次意外穿越到了现代,到底一身本事的她到了现代会闹出什么大事呢?会遇到些什么人呢?而她该何去何从?
  • 冷面邪王VS穿越毒妃

    冷面邪王VS穿越毒妃

    穿成地位不如侍婢的皇子妃,夫君相弃,嫡姐狠毒,王府步步杀机。要她死?她偏要活得精彩!联手神秘的戴面具男人,她灭毒姐,整渣夫,炸平王府,阴谋算计环环相扣,狂颜轻笑间,皇权更替,血雨腥风。烽火战场,她化身女将军,召来百兽相助,艳惊天下,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上一世,她死于亲人算计,这一世她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亲手掌握自己的命运!
  • 九重宫阙,废柴嫡女要翻身

    九重宫阙,废柴嫡女要翻身

    她,是绝色却傲慢不可一世的奇材,大婚当日,心爱的男子当众宣布退婚,一纸休书扔到了她的脸上,连盖头都没能揭下的她被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她真的恨,恨自己空有睿智的大脑却情商低下,竟到死才知道他早与妹妹狼狈为奸!她,是现世生活中心思细腻却卑微如尘的孤女,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出人头地,将轻视她的人狠狠踩在脚下,好不容易等到在舞蹈大赛中一举夺冠,还没享受成功就意外穿越!这一生,她那冷酷决绝的面具下藏着一颗天真善良的玲珑心,纵然名声狼藉,却仍旧斩获了他那颗孤独的心。不光要报仇,他,她也要定了!有外挂,就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