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100000001

第1章 生命中的问题与真理(1)

我们从哪里来?

观察人类的活动可以发现人类的起源。结论是:我们无始无终,我们一直存在。

人们对生死本身很疑惑,对生死前后的情况也很疑惑。

如果相信有一个出生的时间,那么从逻辑上说,必定有个还未“存在”的时间,以及必定要接受我们有个出生的时间,必定要接受有死亡的时间。有许多问题是关于“尚未存在时”的,比如“人们来到世上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存在”,“为什么过去不存在”。这些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我们一直都处于“存在”的状态中。我们的存在并不是一个新的创造。

按佛教的观点,存在无始无终,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是静止的,存在其实在不停变化,我们存在于不同的形态和意识之中。在这些变化中,有个连续存在的自我,这个自我持久存在永无终止。

我们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只相信亲眼所见的事物,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一些观点则依赖于推理,但根本上仍来源于经验。这样,虽然我们心中同时存在着许多观点,但都仅限于经验。

例如,大豆和树的种子分别具有大豆和树的基因,我们即便没有看到这些种子生长,却也了解它们具有长成大豆和树的潜质。人的生命却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父精母血孕育了我们,但是我们所具有的潜质远远无法从过去的经验里得到。依靠过去经验的思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管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有多高,也不可能通过经验分析发现最初的自己。不过,这样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如果发现了最初的自己,其结果将导致更多的混乱。

假设我们接受“出生”的现实,那就意味着我们有不存在的时候。如果有个“不存在”的存在,那存在是如何产生于不存在的?我们相信存在产生于不存在吗?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假定有个“不存在”存在的时间,并且,“不存在”在某一刻必须转换为存在,而不是由存在本身引起存在。这样,“不存在’成为了存在,而存在本身就是存在,它们的关系如此矛盾。实际上,这个论点很难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相信任何东西都有始有终的话,我们无法确定这些不存在的时间。再比如虚空,虚空本身没有方向,没有东南西北,虚空不可测量,不大不小。如果万物都有始有终的话,那虚空必定有开始,如果虚空有开始,必定有虚空的开始之前,而这是难以成立的。因此,虚空的本性就是无始无终的存在。认识了虚空的始终,我们就会明白自己的始终。简而言之,我们无法在时间的某一刻开始存在,因此只能是持续存在的。

我们必须问自己,为什么寻找众生和虚空的开始是如此重要?因为这种对始终的看法源于我们有限的大脑。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用大脑来了解生命现象,另一种人用心来了解生命现象。对于用大脑思考的人,任何事物总是有边界、有始有终的。而用心思考的人则认为事物的始终并不重要。

虽然当前的主流文化对大脑的感知很重视,仍有一些文化個腫内心,透过内心观察外部世界。

大脑是一个可以感知短暂经验的有思想的器官。但大脑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和判定。由于大脑的能力有限,它认识的生活就有限。西藏有个说法,人的大脑无法掌握超过1x10的75次方〈1后面75个零)这么大的数字。在这个大数之外,可以说是无数了。不是这个数字无法胜数,而是我们的脑子无法理解1x10的75次方以上的数字。因此,我们如何能够理解生命现象?我们永远有疑问,而伴随这些疑问而来的是痛苦的经验。

我们常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原则,就像没有脊梁骨,就会倾倒。如果能依照原则生活,我们可以理解生活的真理。认识到真理,痛苦会减少。

我们的心或意识没有任何限制,它像虚空一样,无始无终。我们无法衡量心,因为它没有边界。光说心非常广大还不够,因为这仍意味着心是有边界的,而有始必然有终。但心如虚空,是无限的。

心是无限的,同时又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不需要强迫。顺其自然,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强求改变,则使我们痛苦。

知道自己是什么很重要。“我”和“自我”是谁?他是如何存在的,是真实的吗?这些问题有许多答案,也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真相

这是个重要的问题,许多人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有关真相的问题存在于个人、家庭和国家当中。当人们把对生活真相的认知建立在以大脑来认知的基础上时,就会认为生活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并且认为真相只有一个,这样的认知会导致许多问题。

每个人都把真相建立在自己的见解、经验和感觉基础上,每个人相信的真相也就各不相同。例如,我可能认为。某种食物很美味,而你则不以为然。我们往往认为只有一个真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此外,真相也不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可能只有1少的人认识到真相,另外997。的人却不同意其观点。如果我们只接受大多数人的看法,可能因此而导致对真相的误解。我们往往附和大众的观点,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去反对;所有发现真相的方法均巳失去,只得随大流。

如果有人告诉600年前的古人有关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生活条件,古人肯定不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一如果不是全部一无法想象可以随时远距离通话的手机,或是满载着几百名乘客在世界各地飞行的飞机。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同样不会相信这样的事实。古人由于认识的局限而无法相信现代技术的创新。同理,由于认识的局限,我们也会犯和古人同样的错误。

真相不能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感性来构建。真相不能仅依赖一部分人的理论,真相超越世界的界限。

我们还要区别两种不同的逻辑理性一一真正的逻辑理性和暂时的逻辑理性。真正的理性不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基于真正理性的真相,放之四海皆为真相。有限的逻辑理性,仅基于某些人的个别经验,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短暂的。

为了了解真相,我们必须依靠心的能力去分析,然而,我们个人的经验有限,导致无法了解宇宙的终极真相,例如,出示一个杯子给西藏人看,问那个杯子是大还是小,西藏人有可能回答说杯子是大的,因为她习惯用小杯;而同样的杯子出示给习惯用大杯子的美国人,他有可能回答这个杯子是小的。谁的回答正确?这两人都有使用杯子的经验,回答问题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并且都真诚地回答了问题,但由于答案仅是基于片面的经验,就不能作为杯子的真相。那么,我们如何判定这个杯子是大还是小呢?

如果我们只讲表面和通俗意义上的真相,真相就只是大脑观察外部世界的结果。如果想要了解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必须用心来发现。

在世俗层面,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感官基础上。由于用感官来认识事物,则只能得到世俗的真相。比如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就不尽相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说美的产生依赖于审美者。事物本身并没有与生俱来的美,形容词“美”只是大脑赋予的标签。基于此,我们没有必要争论某事是否是真相。

仅依靠大脑来寻求真相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惑。因为依靠大脑的观察只会得出狭隘的结论。这种人相信有唯一的真相,但他们所谓的真相不是终极真相,而只是有限的真相。

有限真相基于个人的感知,终极真相则基于众生的共同感知。

以火为例,热是火的性质,这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普遍真相,这种普遍真相基于人类的经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如此认为呢?这就不尽然了,这种经验仅是人类的经验,但也许有些众生是生活在火中的,离开火不能生存。可见,认为火是热和燃烧的仅是世俗真相。

世俗真相基于个人的经验、习惯和知识,而不完全依赖于客体本身。不同的人对客体的经验和认识不同,比如有人认为某人很美丽,并认为这种认识是真相;另一个则对此人印象不佳,他也认为这种认识是真相,但是,他们所认识的客体其实是相同的。

永远不能忘记,个人的经验不是终极真相。即使我们认为终极真相是集体的感知,我们也会遇到困难和增加痛苦。

可能有人认为,由于客体是真实的,因而客体本身会体现真相。火的例子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无法从客体中得到真相。更准确地说,是因为客体有功用,并对我们产生了影响。比如当我们接触火时,会被烫到,因此我们产生了火是热的、会烫人等等认识。由于火的功用作用于我们,我们就很容易认为对火的认识是真相,但是,这种认识不一定是终极真相。如果我们了解到对客体的认识不只源于外部,更多的是我们想法的反映,我们在生活中的困惑和障碍就会减少。

梦可以进一步证明这种观点。如果我们在梦中性交,虽然事实上并没有发生,但感知上却是真实的,在梦里经历了与实际相同的性交经验,甚至会有生理反应,如流出精液。然而,只是生理上的感觉不足以证明真相。梦中的人并不存在,虽然我们的感觉认为其存在。我们的感觉并不可靠。

必须认识到,我们无法基于自己的见闻和经验得到事物的真相。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基于感觉和感知来判断。无知使我们无法了解事物的真相,无知导致了很多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了真相,也无法画一条线说:这边是真相,那边不是。每个人基于自己的感知而得到不同的真相。一个客体具有多种真相,因而无法强迫别人接受我们所认识的真相。

如果有人执着于自己所认识的真相,不管是否确实是真相,他的执着会显示出来。比如我们都有看电影的经验,我们的情感会被自己看到的场景所触动。我们短暂地认为那是真实的,而执着于这种场景会带来贪恋或嗔怒等情绪。看电影的人,虽然感知到的是幻象,却会信以为真。而饰演角色的演员在看电影时,就不会有同样的担忧和执着,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场景都是虚假的幻象。那些不受幻象影响的心,就不会坚持他们的见解是真相。我们因此可以认识到,一个客体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感知、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真相。

当我们观察家庭和国家时,往往相信自己认识的真相是真实而唯一的。每个人都认为,“我的感觉是真实的,我认识的真相是正确的”。人们不了解针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真相;许多人还会固执地认为其中的一种是错误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问题就会产生。

许多人将自己当成是唯一的例子或证人,以证明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相。他们得出结论:他们观察、体验得来的结果是唯一的真相。然而,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验,不能说一个人的经验会比另一个人更具合法性。然而在现实中,真相似乎常常掌握在更有说服力的人手中。如果在夫妻关系中出现问题,强势的一方经常会获胜。这样的处理方式,巳经成为认识真相的障碍。

如果将夫妻间的争端提交法庭,法律的原则就是通过发现证据来判定哪方是正确的,法律不允许双方都是正确的,必须判定其中一方正确。法律相信真相是唯一的,如果法律规定某物是白,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它是白,这就是法律的原则。而且,由于法律是由人制订的,法官是人,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知来判案。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法律并不一定站在真相一边。

依靠法律来判定事实的确很困难。法律的原则是没有弹性的,但人对真相的认识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即使法律不断地修订,也无法赶上我们的想法的变化。

真相的发现还会受到人的能力、金钱或名声的干扰。例如,如果有一件产品有名人推荐,许多人会因此而购买它,认为该名人展示了该产品的真相。但名人不一定是好人或是诚实的人,该产品也未必像他所说的那样。

了解了“真相不止一个”的事实,我们就能够接受他人的不同观点,遇到的问题就会少得多。这样,我们既能认识到自己的真相,也能思考他人认识的真相。

在当今社会,要树立一种真相相当有挑战性。在终极层面,真相是没有限度的。没有限度意味着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同时,也意味着也许没有事情有可能,也不会有事情发生。这个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将世俗真相和终极真相区分开。

什么是美?

我们当然都是美的。比如,当我们想象一朵花,是我们的美被花反映出来,还是我们反映了花的美?很显然,是我们的美被花反映出来了。

花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一定都是美的。美是我们创造的一个知见。我们认为一朵花是美的,于是给它贴上一个美的标签。如果美是从花自身发出的,那我们只有拥有花才可能体验到美。我们通常在心情愉悦或内心平静时,才体会到花的美;当我们不高兴时,看到花可能会引发潜在的悲伤或愤怒的情绪。因此,花的美不是来自于花本,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我们的成见。

美是什么?其实美不是花,美也不是人,美也不是房子,美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内心。你用柔软的眼睛看它的时候,它是柔软;你用愤怒的眼睛看它的时候,它是愤怒。美就像镜中的脸,你的脸上是肮脏、污染的,那镜中的它也是一样。微笑的你,在镜中看到的也是微笑。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假定在你面前有两张钞票,其中一张是假币,但从材质和外表上分辨不出来,当我指出其中的一张是真币,你的心就对这张真币产生了知见,而对另一张另眼相看。这种分别的感觉,不是来自于这两张钱币,因为它们的外表是一样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内心。美也是如此,它产生于观察者的内心。

一般来讲,观察事物有两种方法:注重内在品质和注重外表。认识人也是如此,也有外在的美和内心的美。当今社会注重外在的美,而忽视内心的美。这种观察的方法会造成深刻的问题,因为观察一朵花和观察一个人有很大的区别。然而,我们经常把一个人当成一个物体来观察。当我们看一个人的外表时,我们就评论说,“你很漂亮”,不久之后,就说“我爱你”。但是,人的美是内在的。如果无法看清人的内在美,只依靠外表来决定与谁约会的话,也许很快就会因为看法的改变而分手。

当人们将他人当成物体来观察时,得到的结果往往就是这样。事实上,我们真正喜欢的人一直都是美的。

同类推荐
  • 善行:人生规划

    善行:人生规划

    在本书中,星云大师通过《凡是靠自己》、《知足与能忍》、《放下与拿开》、《问号的得失》等九十余篇小品文,教会读者如何在名利场中、感情人事中规划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为求全而委屈,为成功而忍耐?本书为《迷悟之间》(全十二册)系列丛书之一种,风格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对佛法的解说突破刻板的传统,极富创意。是难得的励志经典,也是台湾的金牌畅销书,丛书全球销量已逾二百多万册。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国际西藏学会发起人,《西藏仁波切》著者。——杨瑞智巴活佛。由西藏活佛亲自作序,第一本真正的佛商养成手册。东方人管理企业,要运用适合东方人的管理方法;现代人感悟佛法,要应用适宜现代人的佛门法则。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无往不利;一个有智慧的团队,将战无不胜。这是一个属于佛商们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热门推荐
  • 神神道

    神神道

    一个百万年细胞的故事……!一个百万年细胞进化的传说……!一个百万年细胞在身体内衍生苏醒……!一个遥远年代留下的白骨!白骨中一个细胞居然能够一直存活百万年不死不灭……!……在一次荒唐的实验中林磊奇迹的融合了它……!……苏醒吧……!细胞……!不死不灭后的苏醒……!你将获得完美的身体……!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大学人间

    大学人间

    没有异能不会武功,只是我平凡的大学生活,与她的爱恋情愁
  • 混沌修神传说

    混沌修神传说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凌宇得到了一个古怪的戒指,可以被赋予许多种异能。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追求到代表着六种花的六个女人。且看凌宇如何在诸多不同类型的女人当中纵横捭阖,获取异能、权利和财富。
  • 科幻大师讲故事

    科幻大师讲故事

    本书收集了数十篇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的巅峰之作,这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富于想象,一定会带给你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那么,你还在等什么?请深吸一口气,提起脚跟,放轻脚步,让我们一起在虚构的空间中自由走动,进行一场神奇的科幻之旅吧!
  • 亿万宠婚:帝少的傲娇萌妻

    亿万宠婚:帝少的傲娇萌妻

    两年前,身价千亿的帝少薄情寡性,在新婚当天把她丢在婚礼现场,独自去了国外。两年后归来,他却明目张胆地说想和她生孩子?“你是不是有病?”她瞪他一眼。以为他会沉下脸,却没想到他猛然将她扑倒,嘴角扬起一抹邪魅的笑:“我觉得我好像得了抑郁症,要不郁医生你帮我治治?”被吃干抹净后,郁医生嘴角微抽:抑郁?那不就是压她?
  • 文成公主传

    文成公主传

    他是长安翩翩佳公子,和她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也曾一纸婚书,许诺白首不相离!可种种情深,抵不过一道圣旨!和亲远嫁,生离死别,他亲手把她送入别人的怀抱,又悔恨不已,生死追随。他是雪域高原的战神君主,是她名正言顺的夫君,他爱她怜她,更恨她心里有别的男人!
  • 送君休书一封:假凤戏真凰

    送君休书一封:假凤戏真凰

    她意外穿越,只想替身体的主人讨回公道后拍拍屁股走人。她还没出手呢,就害痴了他最宠爱的小妾。就出个门,成了神秘莫测的男人的阶下囚,并刻上了他的印记。她以真心换得三个月的时间,誓为讨回公道。大庭广众之下,她送上休书一封,不料夫君不放人,关上房门,他要用实际行动留住她。
  • EXO之焦糖苏的玛奇朵

    EXO之焦糖苏的玛奇朵

    她要谢谢她爸爸,没有他,就不会遇见exo,不会和他们拥有美好的友情和与他甜美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