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0900000034

第34章 雾中的勃拉姆斯(4)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曲》op.24,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迪阿贝利变奏曲》并列为音乐史上的三大变奏曲。变奏大师勃拉姆斯具备巴赫式的学习态度,不受旋律与画面诱惑,他沉入古老的时间,精耕细作,寻找和声变化的温柔与壮阔,发掘织体的潜力,力求一种音型的最透彻的表达。在此过程中有不少柳暗花明的意外收获。从容、广阔、神秘、温柔,在一种节奏或音型里寻找各种幽微的信息,才有了第21变奏那样酣畅而通透的曲调。他在变奏中精心塑造内部子结构:第1—12变奏、第13—16变奏、第17—19变奏分别成一组,而第13、21则独立成章。最后的赋格曲,从容的主题在和声变幻与织体铺排中,塑造了管风琴似的恢弘凝重。《a小调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似乎是对帕格尼尼的主题发表看法:华丽配上沉郁的和声才算有底气。这样华丽的曲调,到了勃拉姆斯手里,像一个女子洗尽铅华,还原她温柔迷离的本色。而海顿的气息令他十分自在,他在《海顿变奏曲》中陷入沉思。此外还有大型乐曲中的不少变奏曲。《C大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的第二乐章,勃拉姆斯最美的变奏曲之一。此处变奏曲的段落感似乎从未打断音乐的展开,那个匈牙利舞曲节奏中的美与痛楚,闪耀着梦境般的诱人光泽。还有《降B大调第一号弦乐六重奏》中的第二乐章,优雅的洛可可趣味,是献给克拉拉的变奏曲。

最后的交响

要不要写交响曲?勃拉姆斯一直很纠结。22岁时他就曾立志写交响曲,可是到1870年代初他又说,我永远都不会谱写一部交响曲。之后过了5、6年,他终于写了《第一交响曲》,此时他已43岁。不是才能不够,也不仅出于深思熟虑的创作态度,而是他前面有一座世界第一高峰贝多芬,勃拉姆斯只能绕道走。“倘若有人胆敢在贝多芬之后还写交响曲,那必须是完全不同的。”后来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彪罗称作“贝多芬第十”,听来好像模仿之作,这叫勃拉姆斯有些不快。但谁都可以听出,乐曲中时有向贝多芬致敬的段落,比如第一乐章里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片段,最后乐章的主题类似《欢乐颂》。但他的交响曲显然不只模仿,还有延续和深化,也包含对贝多芬交响曲的一些当代看法。勃拉姆斯从22岁开始起草,43岁才定稿,共写了21年。漫长的孕育过程,生出了一部丰饶、复杂而伟大的作品。他在美丽的吕根(Rugen)写“一交”。那是德国最大的岛屿。他住在海边,视线开阔,窗外的玉米田一直延伸到海边,不远处是大片森林。这里开阔的地貌似乎也给了这部作品朴实崎岖的质感。

每个乐章都不轻松,每听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第一乐章,一个级进上行的曲调建立了全曲的基调,它像朴素的青砖,可交叠出各种形状。这一乐章展开得温和而有序,困惑与幻想交织,情感难以名状。第二乐章,典雅中藏着哀愁;他以优雅的小快板替换了第三乐章惯用的谐谑曲。这里流露了勃拉姆斯的个性,就像门德尔松没有真正的痛苦,勃拉姆斯也没有透明的欢乐。即使抒情段落也以温厚洗练的对位法编织他的重重思虑。在之前的层层积淀之后,第四乐章从缓慢的序奏开始展开了宏伟气象,序奏的4个曲调暗示了呈示部风格,到了呈示部部,一段快板的民谣风与一段爽朗的旋律交织展开,并进一步发展至一段从容的快板,最终跃入狂喜的音乐海洋。这一交响曲终于彰示了勃拉姆斯的交响性。这是其他浪漫主义者难以把握的交响思维,他们只是学到了交响曲的方法,而勃拉姆斯多虑的个性几乎就是为交响曲而生,他在交响思维中展开丰盈的结构。对于真正的交响乐作曲家,交响曲不是描绘,不是抒情,交响曲是大海,是整个世界,完整而自足。

有这首第一交响曲的成功激励,第二年勃拉姆斯就写完了《第二交响曲》。二交洋溢着幸福感,首演即好评如潮。相比一交的烈日灼人,二交就像和煦清风。这也许是勃拉姆斯最畅快最温暖的曲子,是勃拉姆斯的“田园”。一般赏乐书上总是建议人们从这首《第二交响曲》去接近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这里四个乐章结构精炼,曲调充实,一气呵成。第二乐章的奏鸣曲慢板,对位法铺排的思虑稍稍流露了孤寂。其余乐章中皆弥漫温暖浪漫情愫,叫人想起德国乡下的质朴景致,因它的质朴与温暖,最后乐章的快板真正充满蓬勃欢欣,叫人想起巴赫。但这首乐曲后来竟给勃拉姆斯自己说得十分复杂,好像写个明快的曲子叫他挺难为情似的。他说这是为他的好友、著名乐评家汉斯力克的新婚而作,可是首演时他却说,这是一首挽歌,出版时可以考虑配个黑框。叫人困惑的曲子。如果他不是稀里糊涂,那么这首乐曲就是对爱与死的至深了悟吧。谁说得清呢。乐曲写好之后,已脱离作者跟随自己的命运而去,记得格里格曾说:“一处被雾霭和云翳遮掩着的境界,在那里我们能够发现古老教堂的遗迹,它像希腊神殿一样伫立,这就是勃拉姆斯!”迷雾般的情感,稳健的复古格局,构成了勃拉姆斯的奇妙组合。如此艺术境界,在如今的德国音乐家手中传承,如一场盛大的迷失。生命中不能了解的那部分总是叫人着迷。

人到中年,勃拉姆斯稳步到达声誉的顶峰。克拉拉说她晚年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着勃拉姆斯的事业逐渐壮大。如果说那时勃拉姆斯还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朋友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去世的去世,消失的消失。他与约阿希姆交恶,与克拉拉也时常僵持不下。他越来越孤僻暴躁。除了工作,就是度假,偶尔寂寞。不过那时不断有晚辈音乐家们前来膜拜。他偶尔去小约翰·斯特劳斯那儿聚会,并一手扶持了德沃夏克。仿佛为了坚持某种内在的安宁,他拒绝了各种美差。英国的传记作家保罗·霍尔姆斯说:“勃拉姆斯谨守着抽象音乐使内在感情精致化的信仰,而不让任何个人的悲剧色彩显露在音乐中。”他越来越抽象了么?也许为坚守纯音乐,为风格的提炼而升华至化境,日常生活也不得不让步。

《第三交响曲》照样是从浓雾中开始。第一乐章鲜活奔放,通体舒畅而不无精湛的乐句;第二乐章遁入云山雾障,再次叫人迷失;第四乐章的音响如发光的洪流。如果觉得贝多芬烈日灼人,那勃拉姆斯的激情刚刚好。他有他激情的方式。音流一直涌动在中声区,他慢热,温热肺腑,最后总能叫人酣畅淋漓。当然三交的标志是第三乐章,是那个听过即毕生不忘的旋律。勃拉姆斯与贝多芬、舒伯特一样,习惯音音斟酌,句句推敲,但他们雕琢得非常成功,了无痕迹。天然有天然之纯,雕琢有雕琢之精,全在功力,天才总是不断刷新标准。

《第四交响曲》,经典的复古之作。其中出现了不少古老的形式,如第二乐章的教会调式、第四乐章里延绵的恰空舞曲。形式之美即古典之美。第一乐章里大起大落的主题,被耐心而有序地展开;第二乐章的中庸行板,孤寂中有温暖;第三乐章是欢快的谐谑曲;第四乐章的恰空如爱恨绵绵无绝。整首交响曲,结构宏伟,展开繁复,像雾中山谷,葱茏而峻峰叠嶂,又像大地一般仁爱包容。也许它就是人生,一段经历转一味,一程山水一程歌,生命一层层绽放欢喜。它的每一乐章的每一主题、每一细节都执拗得精美绝伦。最后的恰空舞曲,建立在古老弥撒曲主题之上的丰富变奏,此时命运的悲壮,繁华,孤寂、哀美、破碎一齐涌来,却都像隔了一层雾气,激昂深处有挥之不去的忧郁。欲说还休,欲罢不能。而他的忧郁不是空虚的,到了晚年,智性的力量超越了任何音乐形式。

孤独的恰空,最后的交响,他漫长吟唱不愿散场。如一曲德奥交响曲的挽歌,多少深情付诸清风流水。这样巨细靡遗的大型乐曲,教我们听懂了一个人对古老事物的迷恋。如今刮了近半个世纪的怀旧风,在他这里或可找到一些渊源。怀旧不是潮流、情调、装饰或一种贵族气质,它是一种无以言说的深情,只能反反复复歌唱;它是学养与时间的沉淀,契领经典本质的历史眼光;它是态度,坚持某种缓慢的时间刻度,品尝每个瞬间和每个音符,在时间隧道中等待自己,找到自己的节奏于变幻流逝中;它是维多利亚式路灯、古董柜、假面舞会和醉生梦死;它是仪式、钥匙、慢板、信、心的皱纹、一丝不苟的旧外套,它是一切美丽而昏暗的事物。木心的诗中有一句—“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一天,勃拉姆斯到火车站送别他的朋友亨舍尔。汽笛长鸣,告别时分已到。庞大的蒸汽火车冒着滚滚白烟,缓慢启动,在轰隆隆巨响中开起来。生活跟着逐渐起速、飞奔、旋转,将田园牧歌的日子抛在身后,一个充满灵性与激情的世纪也跟着远去。白烟模糊的玻璃车窗外,那一刻勃拉姆斯孤独站在路旁,像一个末路英雄,黑色身影渐渐缩小、模糊。亨舍尔后来在日记里写;“除了旷野、云雾和勃拉姆斯以外,什么也望不见。”

推荐唱片:

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的《贝多芬、莫扎特和勃拉姆斯作品》。勃拉姆斯是一位精于雕琢的作曲家,雕琢地了无痕迹,而克莱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本领,他是多么了解这些乐句,好像每一句里都有他的热烈叹息。他的感性气息弥漫于音乐中,笑望风云变幻时间流逝。

同类推荐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日益成为国际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 华语电影跨越地域局限、注重文化语言共同性的研究视角,呼应了两岸三地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层面的多元互动。 《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本书立足当代华语文化政治与工业的“活实践”,以跨地产业合作、美学流变、独立影像与都市电影为研究切入点,以期推动华语电影的学术范式更新,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为读者奉上国内外优秀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创见。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武域天穹

    武域天穹

    林辰,原本是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忽一日,被未婚妻休掉,发愤图强,得机遇,坐拥美女,鏖战天下,掌控无尽生灵!
  • 金融圈

    金融圈

    本书纯粹虚构,请勿对号,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辉煌时代.让你耳目一新.纵横财富,感受气势澎湃。兄弟恩怨,让你荡气回肠.金融奥妙,指点证券迷局.迭荡起伏,令你如痴如醉.情节曲折,沉醉回味无穷。零九年最好的金融小说.专业人士从中看出金融根本,痴情怨女从中看出情爱真谛.年轻学子从中看出未来希望.迷惑青年从中看到了热血江湖,闲散隐士从中看出淡泊人生.芸芸商贾看出制胜之道。困苦之人了解生存之术,智慧人士堪透哲学数码。入此道进入别样人生,读本书体会意快情仇。智慧、励志、职场、商场、谋略、生存无所不包.人性,社会,骄傲,责任,正义无所不容.读本小说方知他山小,阅金融圈悟道赚钱秘诀。不容错过,先到者可以胜人,岂能不看,后读者必落其后。辉煌上演,正在正播.锁定小说,共约商海.
  • 画爱为牢:纯良娇妻哪里逃

    画爱为牢:纯良娇妻哪里逃

    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国总裁;她,纤弱坚强的平凡孤女。初识,便失去……一度,他把她捧在手心,宠在心尖。无奈,正牌归来!真讽刺,原来只是替身,而已!一夕之间,他对她再没有感觉,但心里却铸了一座坟,葬着未亡人。而她,明明想放弃,却无法放弃;明知是煎熬,却又躲不开;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被抛弃,被打胎,被陷害,被驱逐……多年后,华丽变身,竟不识他是谁?且看涅槃凤凰如何虐心玩转霸道总裁……
  • 汉末的幸福生活

    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 妃常特工

    妃常特工

    她是21世纪最出色的天才女特工,一朝穿越,变成丞相府里头脑呆傻,疯疯癫癫,相貌丑陋的废材七小姐。传说她还犯花痴喜欢上傲云国最最帅气的澈王爷。而且曾经为了这位王爷,竟不顾名节的跑到青楼和一名妓女大打出手,最后被这位王爷一脚踢了出去。穿越不幸啊!
  • 炎帝至尊

    炎帝至尊

    绝世天才身负顶级异火,更怀九灵天脉。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气势,笑傲诸界周天!自此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澎湖台湾纪略

    澎湖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婚蜜爱

    暖婚蜜爱

    颜无忧:我单身,缺个男朋友结婚。安枕:我不单身,缺个女朋友形婚。身为一名大龄漫画师,颜无忧终于疯狂了一把,相亲第二天就领了证!而且这个男神老公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拿得起手术刀,还暖得了床!颜无忧,“……你不是是个Gay吗?”“被你掰直了!”而除此之外,颜无忧还在这极品暖男老公身上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