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尔“哲学”
“三做论”
《经济观察报》:许多国外的媒体先于我们关注到海尔在管理革新上所作的探索。“海尔要成为世界白色家电前三强,前提必须是3万名海尔人每个人都成为SBU”。您出于什么考虑,把这种管理上的革新摆在对海尔的未来如此至关重要的地位?
张瑞敏: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企业,我认为现在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过去的管理已经不适应了。自从泰勒在上世纪首创科学管理之后,我个人认为其后的管理理论大概可以分为三段:福特公司实现流水线生产是第一段。这段时期的标志是谁能做得快、做得多,谁就能取胜。像那个时候大家都想做汽车,但是你做不到福特那么快,而做不到那么快,成本就下不来。它通过效率、速度、数量把成本降低,于是形成竞争优势。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不是谁做得快谁就取胜的问题,而是谁做得好谁就取胜。日本制造业的崛起就是典型的标志。但是,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我认为是“谁做得对谁就取胜”。日本企业做得好不好?我认为非常好,到现在,全球的制造业也没有一个超过日本的,但现在日本的企业已经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为什么呢?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要靠个性化取胜,而不能靠大批量的生产,大批量生产变成了大批量订制。但是,如果没有每一个员工的SBU,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以人作为经营单位的话,你没法满足这种订制的关系。变化这么快、这么复杂,你该怎么做呢?原来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根本无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所以,我讲的这个问题也反映了当前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难题,虽然原来它们做得很大、很强,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它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日本企业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原来世界企业五百强中日本企业很多,但现在比例在减少,它们并非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非常好,但他们在正确地做事,而没有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是什么呢?是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是瞬息万变的,企业也要作瞬息万变的决策,企业要想作出瞬息万变的决策,只能以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单位、一个主体。
《经济观察报》:1998年我采访你的时候,你提到了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化”的概念,很多企业人士在当时读到后认为是一个很新鲜、前卫的思想。那么,现在做SBU是不是当年内部模拟市场化的一个演变或继续?
张瑞敏:我们是在1998年9月8日的高级经理人培训会上提出我们要做这样的市场化的,为了让每个人理解,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模拟市场”。其实就是说把外部市场压力转移到内部,内部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是上下级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变成了市场的关系。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产生了这个想法?我们可以想像为什么亚当·斯密发现了“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的时候兴奋不已。企业本身经常要感受到市场的巨大压力,但企业内部的人反而感受不到,因为现有的组织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封闭的墙,从而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当然也无法为市场创造利益。
《经济观察报》:日本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着需要“创新”的问题。2月份的时候你还参加了日本的一个管理论坛。通过与日本企业家的接触,你感觉他们怎么看待你所谈到的SBU的问题?
张瑞敏:我们去年在日本一家媒体主办的“亚洲论坛”中,讲了一次SBU的概念。当时他们深有同感。从去年4月份起,他们就开始决定改革了。像松下提出的口号是“破坏与创造”,三洋与其他企业提出的是“选择与集中”。
前段时间,日本能率协会的专家到海尔调研SBU管理。他们深入了解后,认为海尔推行的SBU是一个方向,如果能把每一个员工经营成SBU,肯定会具有最强的竞争力。
今年,我去日本参加能率协会举办的“2003日本生产革新综合大会”,也讲到了SBU。我这次去日本和东芝的社长岗村正见面,他也谈到,东芝必须从技术导向型转化为市场导向型。
《经济观察报》:我去日本采访的时候,感觉日本的一些企业,行动能力的确已大不如从前。比如日产公司。日产公司的人跟我聊,说当初谁都知道日产的毛病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但就是没有人能够出来挽救,最后找到那个戈恩,法国人,他成了日本人的民族英雄。所以我觉得,即使从道理上说,SBU是一个很好的管理上的革新,但未必可能有效推广,你认为SBU在海尔的实施有什么特殊性?
张瑞敏:这么说吧,现在到我们这里来参观的人,一年要有几十万,有的人回去之后,就按海尔的方式来做,有的人给我们反馈过来信息,说学海尔真好,马上见效。然后过了三个月他又打电话过来说,我们现在不做了。为什么?太累!天天这么累,受不了。这是一个现象。另外,从物流这个环节来看,物流在我们海尔是采购的集中,现在有很多人也在学,学着学着就学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有利益在里边,学不下去。倒是现在有一个新的现象,反而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温州一些个体企业来这里看了几次,自发组织起来来这里接受培训,并没有政府支持。就是有一帮人先来看,来接受培训,觉得很好,回去一传,那些人自发地就来了。
罗盘与晕船理论
《经济观察报》:企业做大了,内部与外部往往就会形成一堵不能互通的墙。但是“拆墙”意味着要对企业的结构进行调整,会不会有很大的阻力?
张瑞敏:一开始只是有一个方向,至于模式是什么样,找不出一个样板来,全世界都无法找出来。这个方向定了以后,一边实践、一边认识、一边提高,组织结构先后调整了40多次。
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第一,大家私下意见比较多。因为1998年提出来的时候,正是企业很红火的时候,特别像空调产品,一年可以赚很多钱,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做“内部模拟市场化”?不理解!当时我们开了很多次比较高层的干部会议。但这些还只是思想上的反映。从利益上看,这等于是损坏了很多人的利益,当然也包括精神上的。调整很多,有的部门就没有了,官衔也就没有了,原来大小也是个官吧,现在就成为普通员工了,他就接受不了了,包括有人在网上谩骂什么的。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大约有5个月的时间销售收入连续下降。
《经济观察报》:那时候你有没有动摇?
张瑞敏:那个时候我特别注意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因为非常担心如果施加压力的话,他会倒回去,采取原来不正确的做法,虽然当时数字会上来,但长远来看不可能会做好。
《经济观察报》:我相信很多人接受不了。革命最好不要“革”到自己的头上。就海尔的管理文化而言,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们会怎样处理?
张瑞敏:首先还是强烈地推进,包括我们每个星期六上午的培训,这个是很重要的,必须统一思想。
《经济观察报》:培训是多大范围、多高层次?
张瑞敏:事业部长以上的。如果比较高层的管理人员对再造没有更清醒的认识,就不可能管理好。如果我尽力讲了,你也理解了,然后做的时候做不上去,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那就要惩罚了。2001年我们免职的是3人,降职的是6人,在现岗位整改的是4人,总共是13人,大概占中高层管理者的20%。实际上我们总结,有些人创业的时候,都做得很好,他们也都是通过竞争一步步上来的。要是把企业比做一艘航船,那么战略便有如船上的罗盘,它只负责船只可以到达终点,但不能保证船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晕船。
《经济观察报》:海尔有一句话“只有创业没有守业”,但18年来,怎么能保证创业的元老都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元老怎样才能跟得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肯定早就有人已经“晕船”了,SBU倒是用市场的方法解决了这些元老的问题。
张瑞敏:我认为对待元老还是要看他是否对企业作出贡献,如果你因为照顾他,导致企业没有饭吃了,那么这种照顾就是对所有员工的不照顾。不论是元老还是年轻人,到底怎么做才算真正的照顾呢?我认为不是表现在小恩小惠上,而是让他自己具有竞争力。
我们的杨总是海尔创业的元老,但是她18年如一日,始终不懈的创新精神连很多年轻人都很佩服。
按照市场的定义,就是交易的主体叫市场。我现在就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交易,如果企业内部不是一个交易的主体,员工不是一个自主管理的主体,你不管怎么努力都是白搭,就算我是个神仙,也不可能掌握市场变化的所有信息。
我再说一个现象,我看了一个统计数字,中国的GDP10万亿,但后边的库存是多少呢?4万亿,这个4万亿就占中国GDP总值的40%,那么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多少呢?1%。发展中国家相对平均数是5%。40%是不得了的一个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数呢?那就是因为你根本与市场不搭界,你生产的不是市场所要的,或者换句话说,你不知道市场要什么,你在白干。
《经济观察报》:我们也注意到,你过去经常研究韦尔奇与GE,包括很多时候也提到他的一些讲话和思路。在海尔的商业模式上,从外界看,与GE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你在研究韦尔奇和GE的时候,到底得到了哪些启发?
张瑞敏:当时最感兴趣的一条就是,GE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能不断地进行变革,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这样的,几十万人,他可以不断地自己给自己动手术。一个人要想自己给自己动手术的话,必须要具备两条,第一就是要有勇气,自己割自己是非常痛苦的;第二就是,必须要找准了地方,哪个地方发炎了,哪个地方要切掉。如果不能找到哪个地方需要动手术,乱动也不行,所以我认为这两条它都抓得比较好。有点像过去搞运动,这拨儿还没完呢,紧接着就下一拨。也就是说,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
狮鹿哲学
《经济观察报》:以我对海尔的观察来看,海尔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成功是一直把管理的思路体现在每一个普通员工的身上,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到现在的3万人,一直是这样。能不能说你18年来管理的精髓就是管理一直细到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管理?或者说,我们能不能知道你每天抓的大事大到什么程度?小事小到什么细节?
张瑞敏:大到创世界名牌,小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件事怎么干。《中庸》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在管理中,始终是以人为主体,因为管理制度说到底就是管理人。前两天,我跟我们美国公司一位经理人聊天,他说,在美国公司,因为都是当地人,美国人,有文化的差异,怎么管?很苦恼,天天都要想这个问题,累得要命。我跟他说,中国人也好,美国人也好,社会主义制度也好,资本主义制度也好,只要是企业,就一条路,只要是人,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他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也就是说,你把员工的价值和他给用户创造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只要他为用户创造价值,你就肯定他的价值。这就是核心。
《经济观察报》:海尔的目标是3万员工都成为自主经营的SBU,以现在海尔的培训和海尔的文化,怎么能保证这3万名员工中的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或者说一个比较称职的S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