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9900000024

第24章 光荣与梦想(1)

最高影响力

《财富》:作为大陆惟一入选的“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你对海尔的影响力体现在哪里?

张瑞敏: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我的业绩。企业管理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经营的成果。第二是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我的影响在于让员工形成不断变革的意识。海尔集团的员工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刚跑完100米,一口气没歇又要继续往前跑,永远不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感觉。刚开始大家有些不适应,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不断挑战自我,我想这也是海尔员工和其他企业员工最大的不同。

《财富》:你在海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吗?

张瑞敏:从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角度来看,我在海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加入WTO,我们的国力在增强,但企业的竞争力却遇到了很大挑战。企业的竞争力本身不一定减弱了,但你的对手不同了,所以就要加快变革的步伐。我们搞的市场链“流程再造”,涉及的不仅仅是高层的管理员工,而且涉及到每一个人。比如说,开发人员,现在叫“型号经理”,他们要对开发出来的产品永远负责下去。产品卖不出去,他的收入就会受影响。再比如,仓库员工现在叫“发货经理”,他也要对发出去的货负责任。我认为,这对海尔是一次很大的变革。

《财富》:20年来海尔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的海尔和当年的海尔在定位上有什么不同吗?

张瑞敏:过去是制造家用电器,现在为用户提供家用电器解决方案。我们不再是简单地制造一个商品,而是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的家电解决方案。

《财富》:同时入选我们“商界领袖”排行榜的还有来自索尼、丰田、三星电子的三位企业家。海尔的管理曾经借鉴了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这三家企业的亮点在哪里?

张瑞敏:我认为这三家企业经营的手段不同,但在创造市场上很成功。比如索尼“随身听”的发明,就是首先研究了终端的需求。海尔“洗地瓜”的洗衣机,也是来自于消费者的灵感。丰田的“看板”管理,也是针对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我专门去丰田考察它的这一套管理,印象很深。但我认为海尔可以把它做得更好。三星创造市场的特点在于成功整合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人才,海尔在人才资源方面学习了三星的做法。

《财富》:你领导海尔18年,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张瑞敏:首先是企业几次重大转型做得比较及时。比如,过去的品牌战略,现在的多元化战略,事实证明,这些转型的效果不错。其实当时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成功。比如,当时冰箱的利润大得不得了,但我不变革不行。再比如,1998年开始的“流程再造”,当时空调的钱是闭着眼睛就能赚,谁也没有感觉到市场的压力。所以我提出“流程再造”,受到了包括企业高层在内的激烈反对。但我坚持说服了他们。

还有就是对人的要求。我的持续创新的观点,对员工的影响很大。没有这一点,即使你战略看准了,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企业的决策很难说是对或不对,只有结果的好与不好。方向对了,还要有好的执行,我的持续创新的观点,就是要员工想方设法把大家认同的战略做好。

《财富》:海尔和别的家电制造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张瑞敏:海尔最大的不同在于:从创立那天起,就始终盯住市场。20世纪80年代,有很多企业更多地听命于政府。当时有一些比海尔更大的企业,按照政府的要求拼命扩大规模,影响了质量。再比如,在企业兼并的问题上,政府也向我们推荐过很多企业,对于不适合我们的,我们就予以拒绝,政府有时也会不高兴。但我们坚持市场规律,避免了很多风险。而不少企业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把市场需求作为惟一的决策依据。

《财富》:难道海尔是有先见之明吗?

张瑞敏:刚开始,是迫于生存压力。当时我们是一个集体企业,没有银行支持,更没有国家拨款,只有寻求用户的信赖。当时许多国有家电企业,政府给予的照顾很多,如产品卖不动时发红头文件给商场等,反而害了这些企业。有的企业最终成了我们的兼并对象。

《财富》:海尔的经验对别人有意义吗?

张瑞敏:每年有几十万人到海尔参观,有些人来过不止一次,据我观察,他们大多数是来学习海尔内部的管理制度。其实,对海尔适合的不一定对其他企业也适合,况且海尔每天都在变。在管理方法上,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你要问自己:你对自己的企业了解多少?否则就很难借鉴别人。

此外,很多企业借鉴不成是因为定力不足。他们总希望能立竿见影,很怕短时间看不到效果。其实成功往往就在于坚持不懈,把每一个细节处理好。也有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它们受制于复杂的人事关系,很难把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财富》:海尔的不足在哪里?比如PC机没有打败联想,白色家电以外的不少业务也没能实现重大突破。这里面能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吗?

张瑞敏:我们正在总结经验。我在这里只举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意识到,品牌只是高速公路上的反光片,而产品才是汽车的大灯。大灯越亮,反光片越亮;没有大灯,反光片也不会亮。海尔其他产品的不成功,恰恰就在于没有遵循白色家电成功的规律,即没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财富》:海尔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有目共睹。海尔如何看待合作伙伴?

张瑞敏:我们已经开始在集团贯彻“帮客户(供应商和经销商)赚钱”的思路。比如,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沃尔玛、家乐福、国美这样的“大流通”渠道,我们积极介入,寻求合作,比如,考虑为他们单独设计产品等等。

《财富》:现如今IT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大。海尔的系统以SAP为主,感觉怎么样?IT在海尔起了多大作用?

张瑞敏:IT的应用在中国的确好像成了大问题。比如ERP,很多人的看法是失败的多。海尔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也走过一段弯路,但现在已经形成共识:如果你本身的流程不是面对市场,计算机就无法帮你。但计算机可以帮你把人力无法处理的海量信息处理出来,比如我们每年生产上千万台产品,没有计算机就无法做到把每一台产品的责任(包括生产、仓储、发货、销售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具体的人。有了它就能真正做到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所以很多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到海尔后说,给你们做系统太麻烦了。海尔需要的是能把人与市场联系起来的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为海尔提供能把员工的收入和业绩相挂钩的系统。

《财富》:管理如此规模企业的CEO,你怎么分配你的时间?你要求你的主管每天加班吗?

张瑞敏: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要求他们每天晚上7:30前必须下班。当然,即使如此,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也超过10个小时。我大约一半时间在青岛,一半时间在外地或国外出差。在青岛花时间最多的是下车间,与最基层的员工打交道,了解流程再造的进展等等。在外地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去卖场,感受第一线。我认为,企业再大,信息化再发达,都不能代替管理者与第一线的接触,它带来的信息往往更真实。

《财富》:许多中外企业家开始互相交流、学习。中外企业家有什么不同吗?

张瑞敏:中国企业家的特点是生存能力比较强,面对市场的种种不规范都能应付。与外国企业家相比,我们的不足在于眼界不够开阔,以及综合素质的差距。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企业家以往更多地思考内部管理问题,怎样做产品,怎样做市场,而对于更深一些的东西,像产业资本如何与金融资本结合,如何全球化运营等,就显得功力欠缺。一位意大利企业家对我说:“我的产品很好,但赚来的钱有时会在汇率的兑换上损失掉。”这就需要更多的学习。

《财富》:说到全球经营,华人企业家中家大业大的不少,但华人管理的专业化大企业不多,你有什么看法?

张瑞敏: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下什么结论。我想可能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而西方人有个观念:你好,我就向你学习;我超不过你,就服从你。

《财富》:你没有赶上上大学的机会,但照样做得很成功。你对学历和学习怎么看?

张瑞敏:我非常鼓励学习。我的四位副总裁都在40岁以下,进厂时三位是本科,一位是硕士。他们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比如参加外国人办的高管短训班等等。对我而言,学习是终生的事情。事实上,我的许多重大决策都直接来源于学习和研究。比如到美国设厂这件事,很多人的意见是不需要或是不合算。而我深入研究了本田当年在美国设厂的经验,我意识到,如果你不是一个本土化的品牌,你在当地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中国入关以后,非关税贸易壁垒肯定也会加强。企业如果不走出国门,对经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财富》:你的管理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张瑞敏:一方面是看书学习。80年代初国内能找到的只有松下幸之助的那些大厚书。所以一开始在企业质量管理的办法上,我借鉴的都是松下的东西。再往后,我看了德鲁克等人的书。还有一些案例,在眼界上有所开阔。第二,我喜欢从“被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我总是在想我这样做,对普通员工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对我形成后来的管理思想和决策很有帮助。在冰箱很赚钱的时候,我就意识到,短缺时代的消费者是别无选择的,其实他们对质量、服务早有抱怨,只是很多厂家没有这个意识。等大家都有了冰箱,服务很快就会成为突出的问题。

《财富》:为什么别人没有这样的意识?

张瑞敏:这可能与我的经历有关。我是老三届,曾经在一个小五金厂当过很多工种的工人,在社会的最底层干过,体会过“被管理者”的感受,这一点对今天我作为“管理者”,大有裨益。我当工人时,最希望的是受到公平对待。海尔现在的流程再造,某种程度上就是让每位员工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我当过班组长、车间主任、副厂长、行政干部,我能体会到每一个环节中员工的感受。

《财富》:现在的海尔距世界五百强只有一步之遥。你在1984年进厂的时候梦想过企业会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吗?

张瑞敏:没有。我当时在青岛家电公司当干部,负责青岛家电企业的技术,也包括引进。当时的厂子情况很差,换了几任厂长也不行,而引进的设备马上就到,如果没有人来管,就会形成浪费。所以我去了,当时的想法是先干两年。但一上手,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财富》:十几年前你拒绝了让你担任市长、副部长的邀请。你会改变主意吗?

张瑞敏:不会。我还是愿意干企业。

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

中国自主品牌:避免“三个想当然”

记者:在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人们都能看到海尔的产品和广告牌,这是中国的品牌走出去的标志。你认为中国的自有品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今后的方向是什么?

张瑞敏:我认为中国的企业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两个“一体化”一是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二是国内国外竞争对手一体化,这使得中国企业暴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当中。但有些企业对中国自主品牌的现实和未来却存在三个想当然的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不行,在国内可以,和国际对手比起来不行,但和国内对手比起来还可以。而事实是,你在国际上碰到的对手在国内也可以碰到,在国内遇到的对手在国际上也可以碰到,像沃尔玛和家乐福,通过全球流通渠道销售产品,在订货时就决定了哪些是在美国销售,哪些是在欧洲销售,哪些是在中国销售。

第二个认识是,中国的企业现在创名牌还不行,应该为世界品牌做代工。我认为这不是问题的本质。中国企业,不论你是做品牌还是做代工,都必须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比如说笔记本电脑,台湾企业不做品牌,它只做代工,但它占有全球份额的65%,这就是世界级竞争力,这就成了做代工的一个名牌。其本质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出来的是这个企业里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世界级名牌只能是世界级员工素质的外化。

第三个认识是,既然加入WTO了,就不要再讲民族品牌了。事实上是比我们加入WTO早得多的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仍在大力扶持本国的民族工业。创名牌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一蹴而就。名牌就像是海上的冰山,露出的一角就是大家看到的名牌,但支持它的是水面下的部分,水面下的越大,露出的越大,水面下的很小,露出的就小。

所以,对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做品牌还是代工,都要做到世界级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认识到,现代企业的三个维度--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无论哪一点,国内企业与国外一流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当然,国内企业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流程再造:海尔已经实现流动资金零贷款

记者:目前海尔最令国内外关注的就是流程再造,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张瑞敏: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始于1998年9月8日,到现在将近6年了,虽然离我们的目标差距还非常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幸亏是流程再造,否则海尔没有今天。

比如说,我们现在已实现流动资金零贷款。中央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后,银根紧缩,很多企业都喊流动资金缺乏,但我们就通过五六年的再造做到了流动资金零贷款,或者说流动资金的占用为零。为什么?我卖出去的产品一定要现款现货,但我给供应商的付款按惯例有一个账期,到期就在网上支付。前提是你的产品必须有竞争力,而产品竞争力是人的竞争力的体现。

记者:海尔是怎样把人的竞争力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的?

张瑞敏:在产品开发方面,在过去,一个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是割裂和分段的,设计人员只管设计,不问销售。现在我们把设计人员叫做“型号经理”,这不只是名称的变化,关键是让型号经理对自己开发的产品一票到底,他的收入是和最后的结果连在一起的,而且是产品销售超过盈亏平衡点之后才有报酬。所以设计人员就要紧紧盯住市场。如果产品销售不太好,可能是用户还不了解你的产品,也可能是设计有问题。如果是设计问题,那就由型号经理来盯着进行改进。

在市场销售方面,销售人员完全对订单负责,比如一个销售人员下了一万台订单,这一万台对他来说就是负债,卖了就有收益,卖不了就是亏损。

同类推荐
  • 商者无域:中国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商者无域:中国民营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本书包括了《风暴中心 个中酸甜谁人知——职业经理人在创维》、《真的累了——用友职业经理人案例报告》、《方太厨具的中国式继承——家族继承制度与淡化家族制的辩证思考》等内容。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道德经》是智者的书,更是一本管理的智慧书,它向人们诉说 “道”,论辩“道”,授人以“道”。《管理者每天读点》全新解密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管理方法论,从《道德经》中挑选出200多个影响深远、富的哲理的短句,分为管理者的战术之道、管理者的合作之道、管理者的智慧之道、管理者的修身之道等内容,每小节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案例分析,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将老子的《道德经》应用在现代管理之中。通过体悟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继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管理境界。《管理者每天读点》由杨云鹏、杨乔编写。
  •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很多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比较侧重于理论,对于一般的营销人员而言,会使其感到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和复杂。本书独辟蹊径,以营销故事为主,来诠释营销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给广大的营销人员或准备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提供一本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
  • 销售攻心术: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

    销售攻心术: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所以,在销售工作中要想提升你的销售业绩,就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攻心,真正明白心理学对销售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成为销售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可以做到的,你同样也行!学习和掌握他们的攻心秘笈,在平时多加训练,你一定也能成为下一位金牌销售员!
热门推荐
  • 勇者传说

    勇者传说

    方阁、方晴和杨如意三人本是神界之人。因为上次神界动乱,被迫封印力量下到修真界来,完成任务之后,才能破碎虚空回到神界。他们能否重回神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艳皇横霸

    艳皇横霸

    “仙子,你要什么?”主角问“仙石?啊,有呀,我山头东边就有九玄仙石,嘿,嘿,嘿,不过仙子你得让我亲一下。”主角垂涎三尺。“什么,你想要在我山头采灵药?行,你拿法宝神器来换。”主角对天上的仙人嘿嘿笑着说道。我是山神我怕谁,这个是我的山头,由我作主,任你天王老子来了,也要留下买路财。
  • 假爱真做:神的凡心

    假爱真做:神的凡心

    就算当上花后、神后又怎样?还不是被天帝骗得团团转,他为我做了那么多,没想到啊,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一个圈套,我们的命运早被他改了,就连结局都设定好了,他费尽心思做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她?一个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死去了,现在仅剩一丝残魂的女人?
  • 守护灵

    守护灵

    你的守护灵是谁?是程咬金?宫本武藏?李逍遥?杨过?李寻欢?先不要急着庆幸,既然有好的守护灵,自然也会有坏的守护灵!万一你的守护灵,是秦桧,或者是希特勒也说不定……
  • 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

    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

    为逃婚,蓝小郁易了容束了胸混进了——军营!女扮男装被揭穿时,她跟太子死党简将军展开了擒与被擒的较量,输赢不论,两人却互换了灵魂,当他顶着一个胸前裹满白布的女人身体时,惊呆了:“蓝小郁,你对我做了什么?!”“如此,你还要把我送给太子吗?”她表面淡定内心狂啸:谁干的!简凝析这辈子最发愁的是如何做一个女人,但反观蓝小郁,她好像很喜欢做一个男人,“每天都被自己帅醒啊~”新文《金牌蛮妻:总裁GG是只狼》
  • 太清真人络命诀

    太清真人络命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运透视

    桃运透视

    一次雷劈把志远送进医院,醒来却发现获得透视异能。他嘿嘿一笑,然后从医院的小护士开始,把美女警花、霸道女总裁、清纯校花从内到外,看个通透。
  • 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如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储蓄负利率等因素导致财富贬值,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进医院就要为高额的医疗费埋单,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让人忧心忡忡……在这些压力下:你想不理财都不行。 身处这么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学习投资理财不仅是理财的基础,更是一种生存方式! 《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就是给普通家庭的理财指导书,读者阅读之后,就可以现学现用。理财是一种智慧,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我们要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体味理财的快乐。《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的作者一直工作在金融理财的前沿。目睹了很多理财成功、失败的案例。书中详细介绍了人生的理财实施方案和理财技巧。
  • 洛若一白心

    洛若一白心

    人一生遇到约两千九百二十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百分之四点九,你云子洛爱不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木一白想对你说:"若是我拿百分之百的幸福做赌注,你愿不愿意娶我?”“真是笨蛋,送你一辈子百分之两百的爱要不要。”
  • 凤驭苍穹:邪尊滚下榻

    凤驭苍穹:邪尊滚下榻

    她,一代至尊,上有大哥稀世珍宠,下有百万精英追随,肆意潇洒。她,第一嫡女,美丽与智慧并存,却自掩锋芒,只愿做亲人溺宠下的娇娇女。一朝惊变,至尊陨落,她成了她……一世重生,陌生的世界,却是熟悉的暗潮汹涌。冷眼看风雨,她笑,前世今生,她唯一的珍惜!这一世,决计不会再让任何人触碰半分!可是,当一夕间,家族被灭,大哥失踪,怒火足以焚天下。衣袍一挥,天下乱,硝烟起。她执剑一指,睥睨天下,金戈铁马,笑看沙场风云,运筹帷幄间天下归一。哥哥,要寻!仇人,要杀!至尊王者,罗刹重生,前世今生,犯我者,必百倍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