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莎士比亚
(第1节)写作力大飞跃
写作的面纱
学习写作,第一步是对写作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认识写作是什么,要分清和写作相关的概念。
写作,望文生义,包含书写和创造(创作)二种意义。生活中常常把写作仅仅理解为“写”的看法是模糊而又片面的。写作的“作”,表示了本质的特性,即创造性。如上课记笔记就不是写作,而只是写--记录,是写而不作--不带创造性。那么,写作的正确的定义是什么呢?
定义,是全部科学知识体系的焦点,同时又可以说是由此放射开去的光源;核心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写作学的发展,迄今所能看到的写作的定义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认可。从学习的角度,尽可能准确地提出这样一个写作的定义:写作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来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
写作是人类思维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写作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和创造性活动。广义的讲,所有用语言来表达概括的体裁都可以包含其中,例如科技写作,公文写作。狭义的讲,单指文学写作。反映也好,艺术也罢,都有很多种类形态存在。绘画艺术以色彩、线条和造型来反映世界,文学写作的主要特征则是以语言要素为媒介形式进行创造和表达。两者差别中有统一,只不过表达的手段方式不同而已。
由这一本真的定义,生发出了不少相关的概念,以致于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混淆了它们,需要我们加以分析比较。
“上写作”,这里的“写作”指的是写作课。写作课是一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突出的实践性的大学基础课程。写作课的任务是传授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后者是大学本科以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任务),提高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水平。常用文体,文科学生可以是散文、论文并重,同时学习新闻、应用文,其它专业的学生以论文为主,同时学习新闻、应用文和散文。写作课的内容包括了不可缺少、辩证统一的理论和训练二个部分。有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疑问:有的大作家,没有学习写作理论不也写出好作品了吗?其实,这些大作家,在长期的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不知看了多少本有关写作的书,才摸索出了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就连说写作没有秘诀、看不起那些浅薄的《小说作法》之类书籍的鲁迅先生也讲了许多写作的体会和方法。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集中的写作学习阶段,能够为一辈子的写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肯定胜于盲目的摸索。
“学写作”,这里的“写作”主要指的是写作学。写作学是一门研究写作的本质和规律及其发展的科学。写作学包括基础写作学、文体写作学、分支学科和写作发展史等部分。
“搞写作”,这里的“写作”指的是创作。创作是一种在一般写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
在此,会遇到二个常见的概念:文章和作品。这二个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在写作学整体认识之中。人们认为,文章是语言文字组成的篇章。一般来说,自古以来文章的说法包含了作品,作品主要是现代的写作和文艺的术语。这样,在生活中出现了混淆不清的问题。
从写作的发展和我们的学习来看,应该有这样一个比较清楚的写作概念的整体的划分。一般地说,写作产生了文章:写作可以区分为二种,一般写作和文学创作;文章也可以区分为二种,科学文章和文学作品。
科学文章, 是一种用来反映真实的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语言形式。其特点,一是内容真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二是直接服务于社会,是实践工具;三是语言规范,具有单义性,比较严格地按照语法进行。科学文章包括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应用文体和记叙文体(其中的大部分种类如新闻)。
文学作品,是一种以文学手段创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最终表现作者主体生命及其创造自由本质的语言艺术,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特点,一是内容虚构,是心理的想象的产物,是个体生命的表现;二是间接服务于社会,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命和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是“人的文学”--人写的、写人的、为人的;三是心理化的语言,以心理真实为准则,呈现无序性、多义性、模糊性和音乐性。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等等,实际上是记叙文体中的某些种类的发展演变。
写作的基础
初学写作者常常热情饱满地喜欢追问技巧问题,但是我想以负责的态度和自己的真实体会建议朋友们:千万不要过分关心写作技巧!许多新颖的艺术作品和形式并非预先想好,而是随时随地思考艺术和创造的结果。写作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但却绝没有什么速成秘诀和灵丹妙药可以助你一蹴而就,成为造就非凡的大师。那些打着几周几个月就可以速成诗人作家的所谓培训班多数是骗人的,浪费钱财和时间的。
关于写作可以遵循的规律和具体指导我尽量理清思路,提供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思维基础。
思想的力量是无形的,思想的力量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一些看似无形甚至无用的因素上,却可能会为你提供更加深刻持久和内在的支撑力。在这方面最好多阅读一些哲学和艺术理论书籍,以获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锤炼思维能力,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这样做起事来才容易事半功倍,多见成效,少走弯路。哲学上我个人比较推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东方神秘主义哲学。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强调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最后回归到实践中进行指导,如此循环往复,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才能和造就最终是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如此便不至于轻易去迷信权威,书本教条或者那些速成秘诀和几日成“家”的荒谬言论了。
思维基础的最重要品质在于独立性和批判性,什么是独立性呢?就是不迷信盲从。这是一种接近于客观性的思维方式,不管他是世界大师,还是知名作家,都不必把对方的每句言论全部奉为不可更改的定理。时时刻刻都要提醒自己以实践检验真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条标准来继承和吸取一切知识结晶。什么是批判性呢?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有所取舍和扬弃。将那些已经不符合时代和实际的谬误祛除丢掉,将那些仍然经得起时间和事实检验的真知灼见保留下来。形成思维能力的要点还在于精深而不在泛滥繁多。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掌握要尽量精熟,之后运用这些原理观点去联系实际,不断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久而久之,思维能力才会得到真正提高。所谓真知灼见和思维能力强者绝非是指那种整部整篇,大段熟背和引用理论章节的教条先生。那实在是一种假象和误解,与实质上的思想者完全是不相干的一回事。更多的只是属于书呆子式的卖弄与夸夸其谈,你让他考试和背书比谁都酷,你让他解决实际问题,拿出创造性成果时马上就傻,打回原形了。
思维方式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左脑主管数理逻辑,日常事物处理的抽象思维,右脑主管绘画音乐空间等形象思维,两者互动结合便可以产生迸发灵感的创造性思维。文学写作者应当是富于想象和创造的,每个人的经历各有差别,都很难涉及广远和全部。但是拥有富于想象和创造的思维特征,则可以使作者由一点局部的生活体验生发开去,联想扩展出更多符合生活内在规律性的情节内容。创作变形记的小说家卡夫卡,几乎常年隐居在自己的房屋甚至地下室内,白天工作,夜晚归家;并不比其他同时代的人有多么奇特而繁多的生活经历。但是他却创作出了如此令人惊叹的文学作品,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那么如何加强这种富于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观察思考中善于运用发散和聚合思维来进行锻炼。两者都属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譬如说眼前摆放着一只笔这个事物,我们可以在各种层次环节要素上将其分解来认识。笔的种类有很多种,钢笔、毛笔、铅笔,油画笔等等,在结构、色彩、外观,材质上也各有差别。进而联想一只笔除了写字记录的功能以外,是否还可以做其他用途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把笔的功能拓展,转化为化妆师描眉铺面塑造演员形象的工具;生气吵架的时候甚至可以用来投掷打人;钥匙掉进了不算太深的石缝时可以利用手中的笔勾挑出来。不管这利用的方式属于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甚或滑稽的,但这已经是实现发散思维的一种过程。同理,你可以再分析一个人物眉眼鼻口耳和神态等面部特征,得到有关事物的细节全面信息;将笔和人两种毫不关联的事物因素结合在一起,于是可以创造出一个会微笑翘鼻头的拟人化卡通形象了。如此,即是一种聚合思维的实现过程。
二、观察基础。
观察是思维的窗口,这句话形象直观得很!没有观察就等于和外部世界切断了联系,思维与创造将无法得到必要的素材和原料。没有原料将如何进行艺术构思和加工,从而产生作品呢。这和不给提供柴米就让人做饭一样尴尬而不切实际了。
提高观察能力必须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最好是持续终生,从不间断。观察的广度与深度都要放得宽广些。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从宇观,宏观到微观,宇宙间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应列在观察范围之内,都可以尝试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达和记录。记述的内容未必全部都要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道听途说,友人之间一次交谈所得信息。总的原则即是要让自己的艺术原料工厂愈加丰富和深厚,这样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文思充沛。在以后合适的时段里内容短小的可以写成诗歌,容量巨大的可以创作为小说,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和形式将在此土壤上生长萌发出来。
三、语言基础。
语言基础在文学写作活动中是不容置疑的关键要素。语言能力的增强主要通过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种渠道来获取。
间接经验上:一类属于泛读,博览群书,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风貌。一类是精读,选择几本自己比较欣赏的经典文学作品来认真研读。一定要在熟读基础上反复理解和记诵为宜,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吸取前人积累的语言修养和精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与广博的知识面相结合,多读一些文学以外的书籍,例如心理、美学、哲学、法律,科普之类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避免思维偏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描写事物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毕竟文学写作的内容几乎涉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当你创作科幻小说时,势必应多少掌握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才能写的让人感到真实信服;当需要描写一位公民为维护自身权益进行合理斗争的事件时,务必需要对诉讼程序和简要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如此种种,如果身为作者本人连空间站对接原理和民事诉讼的步骤都无法确切明了的话,写出的作品将很容易闹出笑话了。
直接经验上:如前段所述,需要用记笔记的习惯来锤炼语言,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所有感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年多日久总会有所疏漏和遗忘,写笔记可以及时有效地将珍贵体验保存下来,以备日后加工利用。至于记录的方式上,不必拘泥于固定格式,根据随时随地变化着的生活体验而选择适当形式记录。该叙述的时候就叙述,该描写的时候就描写,需要抒情和议论的时候自然就要抒情议论;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式,日久积累,写作能力自然会逐渐提高。记述的对象可以单项到一言一行的举止动态,也要多重到各类社会活动与场景的刻画;因为日后若创作小说则需要具有对复杂社会关系和大场面的处理安排能力。平时注意练笔和积累,在生活中有所触动的时刻便很容易出现凝神结思,一挥而就的灵感状态。再进一步,练笔的对象还可以扩展到一部电影,一次梦境,一段没有边际的幻想;将电影中某段感兴趣的影象情节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记录描写下来。如此实践,练出来的写作能力将是灵活而全面,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
四、情感基础。
情感基础是一种最为奇妙的因素了,在任何类别的创造性活动中都起着隐而不见的深层作用。
所谓个性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功应当是对此项品质的最佳注解。一颗善感而慈悲的心灵,同时也最容易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洞察力。人的个性品质与情感倾向直接影响着他对现实世界认知和感悟的层次深度。很难想象,一切以私利为准的卑劣之徒可以体会解放军为民族牺牲奉献的高尚爱国之情;很难妄断一位惯于索取、挥霍无度、视旁人为无物的富家女能够理解贫困山区孩子求学与生存的那种艰辛无助。
是否真正的热爱生活和人类,是否拥有对真善美的执着信念追求是衡量文学写作者情感特征的重要标志。
只有更为纯粹的心灵,才能更容易深入万物的灵魂,以万物为自己的尺度来进行表达和创造。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一再表明,人的智商大致分为三种,其中情感智商为智力和创造智商起着中介与转化作用,是一种持久核心的要素。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有所造就的人们当中,智力因素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情感智商则发挥着主导作用。
写作的有效途径
学习写作的途径,是初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简要地说,学习写作的途径就是二条,多看和多写。多看,包括阅读和阅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读他人的书,有的称为读“死书”。
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够开阔思路,积累材料,掌握写作规律,丰富语言词汇。但是,这种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一般来说,阅读越多对于写作的作用越大。多是无限的,但是以写为目的。
阅读的内容,对于写作来说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思想修养上说的,阅读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书籍。二是从知识积累上说的,不管是谁都要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文理兼通,尤其是阅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三是阅读写作方面的书籍,揣摩名家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