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试验说明,心情能够影响读书效果。换言之,谁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谁就能读得事半功倍。
适当调整原来的学习计划,把心中介意的小事尽快处理完,这是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方法:
如果你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一时无法解脱,就不能再用“自我感受”法。在“尽量想开一些”的同时,最好的办法是适当地调整原来的读书计划和进展。
比如,到读法文时,可改做你所喜欢的数学题;原打算看完10页书再喝咖啡,可改为只看8页。总之,若一味地勉强自己按原计划去做,特别是做你不爱做的事,只会使你的心情更坏,收效更差。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想按拟定计划读书的,却因许多意外的事情而分心。邻居家小狗的叫声,本来并不介意,现在却感到非常刺耳;桌上那怪模怪样的泥娃娃以前看着好可爱,如今却越看越不顺眼;钢笔没水了,书本放歪了;就连风也来凑热闹,把纸片吹得到处乱飞;更不用说明天还要迎接让人头痛的法文考试……真是越想越恼,越看越烦。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心情也越变越坏。唉!不要小看这些事情,哪怕极细微极琐碎,有时也会严重地干扰你。书是读不进去了,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是心中介意的事情(尤其在心情不好时)哪怕再细小也要尽快处理完,以免引起情绪上更大的波动。另外一个便是放任不理。如对门小狗的叫声、明天那场将来临的考试等等,与其去想它们,不如充耳不闻,熟视无睹或另外去想一些愉快的事情。
我们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不随便改变我们的情绪。一开始认定的好与坏,并不一定是十分客观的。要知道苹果好不好吃,不能单凭主观印象,而应耐着性子细细品尝,尝出了味道,你就会觉得很好吃。
读书也一样,背记法文单词,你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坚持下去,当你能试着把课本上的法语翻译成英语,或结结巴巴地用法语同外国人对话时,你对它就会有兴趣了。这里所说的展开学习有两层意思。一是纵向,即在本学科内深入学习(或多看些课外读物),一是横向,即把各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比如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物理、化学题等。
能在学习中找到或培养出兴趣来,将是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会让你在学习中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的做法,犹如“先苦后甜”一样,有助于提高读书的兴趣。逃避不喜欢的功课,专做喜欢的功课,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通病。但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你的学习。为了提高读书的兴趣,可将不喜欢的书排在前面,用“自我奖励”法予以暗示:只有在读完这些书,并做好自我小测验,确实证明学到了东西以后,才可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这种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你的学习兴趣。
在实行这种学习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巧妙的控制好自己。刚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过些日子后就会发现有了奇特的转变。这种方法可称之为“酬式学习法”。若能充分运用此法,必可得到双倍的成果。
许多考生因为压力及科目繁多容易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面对众多的学科而不知先学哪一门,造成时间的白白浪费。若能采取抽签方式,抽到哪一科便先看哪一科的书,即可省去许多无谓的烦恼。目标已抽定就会产生一定要完成的意愿,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达成动机”,而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
你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解题顺利,心情就愉快,兴趣自然会增加,反之则兴趣索然。前面学过的知识比较熟悉,重解起来当然要比后面所学的容易。所以,重新复习,不仅能加深印象,得到巩固,还可从中获得启示,为解决后面遇到的难题打开一条思路;既可以增强信心,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常把复习功课安排在预习功课的前面,就是这个道理。
攻克困境
读书读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感到疲倦、消沉,进度减慢,效果变差,不管如何努力,都感到力不从心,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学习的高原时期”,或称为“学习消沉期”,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这个阶段里,往往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在情绪上产生大幅度的波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而可采用满不在乎的态度,仍以平常姿态继续努力。要相信,再高的山也有下坡的时候,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转机的。
许多人对学习感到不愉快,甚至感到压力重重,一点也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有些压力的产生是因为不当的时间安排所致,比如上课的时间是7点半,从起床到到达目地需要30分钟,却拖到7点15分才起床,那一天的开始就充满了紧张。如果因此而忘了带该携带的东西或课本,又延迟了下一个行程或课程,一整天更是焦虑重重。像这种压力就是自己的坏习惯造成的,通常只要在行程前提早10分钟准备好,就可以让自己的一天从容地度过。笔者在许多演讲中指出此点后,得到不少回应说,你只要稍加提前准备行程,不但可使思考更为周到,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迟到与耽搁,一天下来,学习的效果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你不会感到压力重重了,这时你对学习将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另外,有些学习的压力则来自心理的冲击,例如一时的挫折,或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足注定要失败等。研究焦虑与压力的心理学家沙理曼的研究显示,增加学习者自信与乐观的心理,会降低心理上的压力。压力过重的学生在接受其规划的课程后,近六成的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漩涡。一般而言,多研读励志的书籍或名人成功传记,多接近达观上进的朋友或师长,均有助于提升乐观进取的力量。
压力经常与紧张同时出现。“紧张感”的出现,说明你已完成了应付紧急情况的生理和心理准备。“紧张”是奋力拼搏的总动量,能使你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紧张并非坏事。
在紧迫的情况下(尤其是生死关头),即使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也能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这就是压迫感的作用。有的学生常埋怨被大小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考试多也不完全是坏事。有了压力(或称为压迫感),实力才能真正发挥。明确了这一点,就不会背上压力的包袱,心情自然也就轻松愉快了。
前面提到,在紧迫的情况下,实力才能够真正发挥。这说明,“紧张感”的出现表示心灵的作用已经开始。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遇到危险时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绷得紧紧的(胆小者还会浑身颤栗,四肢抽筋),全身都处于紧张状态。这表明,“紧张”能使人体产生痉挛化。而身体上的变化也会给心理状态做好警告工作,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讲的“兴奋”。在“兴奋”的作用下,全身开始“总动员”,做好了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于是,紧张反而成了“为奋力拼搏,完成重大任务而赋予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即总动员)”。
不要惧怕这种紧张心理,更不要因惧怕紧张而失去自控,走向反面。紧张的出现,告诉你心灵作用已经开始,只要你能正确对待,你的实力将由此得到真正的发挥。所以,它并不完全是件坏事,你应该正确对待。
烦躁不安时,左顾右盼、搔头、抖腿、搓手……这都是人们用以缓和情绪的无意识动作。
在过度紧张时,尤其是在考场上遇到了难题而慌张时,要告诫自己:大家都一样慌张,我并不是最懦弱的。用这种居于“优势”的感觉,给自己打“强心针”。另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伸伸懒腰,握握拳头,摇头晃脑,展臂舒腿或深呼吸等。只要能放松绷紧的肌肉,情绪就会自然缓解,慌乱不安的精神状态就能无形化解,你的心情也会愉快起来。
一般说来,面对着各种考试,只有两种人才不会感到不安:
功课很好,非常自信的人;
非常迟钝或破罐子破摔的人。
比较他们在考试前后的成绩,无论是好还是差,进步都不明显。
进步比较明显的,往往是那些临考前在一定程度上怀有不安感的人。这种不安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压迫感,促使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心记忆,成绩迅速提高。成绩佼佼者在名列前茅的地位受到威胁时是会感到不安的,也会因此而奋发努力。从上可见,不安感是进步的动力。我们知道适度的不安能有效地刺激脑部活动,使头脑更加灵活。而过分的不安,则不能控制住人的情绪进而妨碍人的思维。这时,深呼吸能帮助你镇静下来。具体做法如下:
用腹式深呼吸法,慢慢地吸气,使腹部鼓胀起来,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还原至原状,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多次有助于智力和神经活动,使之逐渐趋向正常。更由于心脏负担减缓,使全身能迅速进入镇静状态。这种“减少呼吸次数调息法”,尤其对疲于应付考试,或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限定的书而感到头昏脑胀、心神不安的人,十分有效。
一定要牢记,在愉快的心情中,你的学习效率最高。要善于把压力和紧张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快乐是由知识带给我们的礼物。
六、融入学习之中
与学习融为一体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如果能扮演所要学习的角色,将能更深刻体会所学习的事物。比如,学历史时,将自己融入历史的背景中。以古罗马角斗士为例,想想,如果自己参加角斗,需要与哪些动物或勇士角斗,获胜后有哪些荣誉,是否可以获得自由,这样就可以更深入了解角斗士制度对人类文明的限囿与阻碍。学习民主政治,你可以扮演不同的思想家进行相互讨论,例如扮演主张“君权神授”者与扮演争取“天赋人权”者,双方进行辩论。又例如,讨论“地动说”时,有人扮演哥白尼提出“地动说”,有人扮演宗教法庭的代表,再回到历史场景中相互对话,这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思想的演进过程及其所遭遇的阻碍。
另外,在学习语言时,只要有对话的教材,就可以扮演不同对话的角色来练习说话,在没有人的场合,就想象自己是教材中对话的A或B,在有朋友的场合,就直接以A或B的角色与朋友对话。使用这种方法,将会话融入实际的生活情境,大大地增进了学习的效率。各种实例都显示,融入学习角色对学习有良好的效果。
大部分人都有过一种经验,即在说话的过程中,忽然脑海一片空白,忘记自己的角色,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想要在片刻间思索出记忆的信息却不可得。如何增强记忆力,让自己思路顺畅而不中断,相信是每个人都想要拥有的能力。
汤尼·布桑(Tony Buzan)教授根据人类大脑储存信息的方式,发明了心灵蓝图(Mind Map),教导人们学习以接近大脑记忆的方式来储存信息,将记忆的结构用放射状的方式绘出,其法如下:
将探讨的主题以符号或图形等方式列于一张白纸中间;
把有关该主题的所有相关信息以分枝的方式画在主题四周,每一个分枝形成一个副主题;
将相关联的重点加入同一个副主题中;
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相关的主题;
尽量利用符号或图片表示;
之后,随时补充新的要点。
使用心灵蓝图来归纳整理信息,能使我们精确而快速地抓住重点,从而增进记忆,加速学习的脚步。
但是,我们融入学习之中,除了记住需要记住的东西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时钟,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如果学校将考试移至深夜,那对夜猫子型学习者(喜欢夜间学习的人)必定较有利,因为白天读书的学习者,在深夜时可能昏昏欲睡;相反,夜猫子型的学习者此刻正是精神奕奕。不少关于学习的研究报告都显示,在不同的时段测验学生有着不同的测验成绩。许多学习者因为不清楚生理学习时钟影响着学习效率,学习的习惯依自己的高兴而为之,也因此经常不能发挥最佳的学习效果。
所以,要让学习的效果最佳化,应先找出不同的时段的学习效率,然后将时间作最佳的学习分配。比如,不同时段的学习效率可分成A、B、C、D四个等级,那较不容易懂且较难学习的课程应于A等级的时段学习,较易懂较易学习的内容应于D等级的时段学习。许多人在头脑清醒的A时段东摸西摸或是先读简单的教材,进行所谓的热身,等到要学深入的教材时,已经进入B或C时段了。然而,如此一来,整体的学习成效将远低于将各时段善加利用的学习方式。希望你能善加运用你的效率时间,让学习时间的使用达到最佳化。你不妨马上试试!
同一门课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学习的重点不一样。我们要是谦虚请教学习力优异者的学习方法,将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其次,由于每个人的学习重点不尽相同,借用学生的笔记参考研读,可以截长补短,有助于不同角度之学习。
配对学习也是另一种提升效率的学习法。华盛顿大学进行过教育的实验,将一个近300人的大班级分成A、B两个班,A班将成绩高的与成绩低的配对学习,B班则依照一般的方式学习上课。实验的结果显示出A班学生的平均成绩远高于B班。教育专家认为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成绩好的辅导成绩差的;其二,相互讨论与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