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300000018

第18章 洁身(1)

周敦颐作为一名封建官吏,一生为官始终洁身自爱,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致临死前“视其家,服御之物,只一竹筐,钱不满百。”(潘兴嗣《濂溪先生墓志铭》)。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坚守立场、洁身自爱。一要守得住清贫。清贫是纯洁思想道德的“净化器”、防止蜕化堕落的“防火墙”、治疗腐败变质的“杀冲剂”,它能让人的思想、品质、人格得到磨砺,让人冷静、坚强、豁达,所以,我们要力戒贪图享受没,经受起灯红酒绿的诱惑和考验。二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就是要始终保持平常心,自己调节心态,寻求心理平衡,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要慎独自律,防微杜渐,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重视自己的道德尊严和人格形象,培养和坚持健康理智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声誉。三要抵得住诱惑。面对金钱、美色和权力的诱惑,领导干部要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去俗就雅,始终保持健康心态,养成很强的定力,不为欲所困,抵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切实做到金钱面前不伸手,美色面前不动心,利益面前不攀比,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经得起考验。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保持这样的高风亮节,才能对得起国家和党的培养,才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民公仆。为官,首先要做到洁身。洁身自好的官员不会是贪污腐败的官员。只有保持洁身自好,才能让自己清正廉洁,只有洁身自好,让不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官员才能保持清正廉洁的为官风范,这样的官员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做人民忠实的公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

【释义】: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即使在物欲横流、时弊滋生的社会环境里,能保持真善美的高贵品质,不与假恶丑同流合污。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思想稍有放松和懈怠,就可能丧失原则,滑向腐败。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严防“红包”笼络、“美色”迷惑、朋友拉拢和亲属怂恿,像莲花一样洁净纯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在历史上,古代圣贤、哲人,写下许许多多的颂莲文章。在诸多文章中,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言警句,感觉如咀英华,越读越有味,他从哲学思维的角度、高度,论述了莲花的坚贞品格,让所有写家的文章顿时暗淡下来,并有难以逾越之感。哲学家借莲的高洁气质赞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达了当官从政者应有洁身自好、不浮躁,不自羡,洒洒脱脱、不同流合污、做一个耿直正派的人生态度。

清朝时的和珅,其臭名昭著,因其太贪,世人皆骂之。宋朝时的包拯,世人皆知,其廉名广为传颂,流芳千古,因其洁身自好,公正廉洁,耿直正派,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包拯用自己的一生,精彩的诠释了廉洁的内涵,他所关注的是国家的安稳、百姓的困苦。廉洁不仅体现在对本人的影响下,对一个国家的腾飞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回顾历史,国家的兴盛无不与廉洁有关。廉洁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层面上,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与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政这一问题呢?总的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我们知道,不受约束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脱离了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权力无限放大,随心所欲,一手遮天,搞“家长制”、“一言堂”,刚愎自用,为所欲为,走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议事和决策规则办事,重大问题要提交集体讨论,坚决防止搞独断专行。

二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加强对家属、身边工作人员的管理。领导干部首先要严于律己,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不能为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更不能为他们违纪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

三是要培养干部的高尚情趣。奢糜之风是情趣低下的表现。情趣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党员的修养。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放松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滑坡,各种不健康的情趣就会乘虚而入,最终跌入贪污腐败的深渊。

四是经常组织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好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滋补自己,武装自己。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纸上。停留在他人身上,要从自身做起,从心灵上吸收营养,从思想上进行武装,使自己真正受益。

如果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像纯洁的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那就一定会使“贪污受贿”成为过街的老鼠,再无藏身之处。最终实现让老百姓高兴。如果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保持这样的高风亮节,才能对得起国家和党的培养,才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民公仆。

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易其志

——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释义】:财物贿赂不能动其心,爵位利禄不能移其志。

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易其志。说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在物质诱惑面前不为心动,在爵位利禄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改变自己的志向。

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多数人一生嗜好学习,注重品德和党性修养,最终成为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然而,近年来,却有一些人染上了不良的“嗜好”。领导有不良嗜好是非常危险的。首先是有人“投其所好”,成为犯罪分子拉拢和腐蚀的对象:你嗜吃喝,就有人投之以美酒佳肴;你嗜色舞,就有人投之以粉黛霓裳;你嗜吹捧,就有人投之以巧言令色;你嗜豪赌,就有人奉上万千钱财。其次,由“嗜”而贪,滥用权力。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利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利,贪污挪用公款来满足个人的不良嗜好。如大贪官成克杰嗜好唱歌,外出考察也要自带女演员,每到一处就让当地付给女演员上万元或数万元“演出费”。再次,影响决策、败坏风气。对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便会格外关照,对自己所“好”之事便会格外关心,也就不免因“好”失察、失公、失信、失德。纵观所有出了问题的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大都是由不良嗜好开始走上违纪犯罪的道路,最终坑害了国家,葬送了自己。当然有良好的嗜好,也要防止一些“煮蛙专家”使出相对应的招数,使你陷入“风雅陷阱”。

朱元璋说“人君生当谨嗜好,不为物诱,则如明镜止水,可鉴照万物。一为物诱,则如镜受垢,水之有滓,昏翳泊浊,岂能照物。”鲁国宰相公孙仪能做到嗜鱼而不受鱼,就深知其中的道理,他对自己身边的人说:“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不能长给我鱼。”言简意赅,令人深思。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有嗜好就需谨慎,做到好而不“示”,秘而不宣、藏而不露,以拒绝“鱼”的诱惑和腐蚀,确保自己的清廉不被个人的“嗜好”所玷污。更不能染上不良嗜好。

防止和抵制不良嗜好并非难事,首先要有远离不良嗜好的意识,常修为官之德。由于不良嗜好具有很大的诱惑性,一时能得到满足和快乐,所以在思想上容易放松警惕。还有一个原因,是少数人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嗜好是个人生活小事和隐私,即使放纵一下也无所谓,其结果往往是因不良嗜好导致德的丢失甚至违纪违法。“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用金子比喻人品官德,纯度越高,品位就越高。为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增强拒绝不良嗜好的意识,常修为官之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断追求远大的理想。始终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胸怀高远,把党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自觉摆脱嗜好的羁绊,避开不良嗜好的陷阱。

其次要谨守防线,常思贪欲之害。领导干部的人生情趣、生活欲望,不仅是闲情逸致,更是一种文化品格;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自然有高下文野之分。而不良嗜好是贪欲和犯罪的祸根。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为此要谨守防线,常思贪欲之害。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始终坚守“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的操守,始终保持“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品行,千万不要为“嗜好”,所困、为欲所左右,最终为欲所害。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次要把住小节,常怀律己之心。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领导干部,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有的人从最初的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拿一点开始,慢慢放松约束,在“温水”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思想,使他们到头来小节没守住,大节也难保,滑向罪恶深渊。“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不论大小多少,一定要持定守节,把住底线,正所谓“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从生活作风着手全面抓好自身建设,多培养健康、积极、有益的爱好、嗜好,防止抵制各种不良嗜好,自觉抵制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优良的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共创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苏轼《范增论》

【释义】: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这句话说的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金钱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贪官为鉴,莫再重蹈其覆辙。重温“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这一古训,牢记这一原理,对于领导干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具有重要意义。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苏共作为一个大党,曾执政70年,其治下的苏联是当时可以和美国对抗的超级大国,因为失去了内在的先进性,又滋生了腐败,其政权轰然倒塌,实在值得后人深思、警醒。一个政党如果内部不坚强,必然受到侵蚀。面对诸多软弱涣散、乃至腐败现象,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正视存在的问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反腐倡廉斗争,以切实提高每一个党员的政治素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背面设计在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以人的解放为红线重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人的解放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发展规律,而唯物史观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从理论的本质来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解放的一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康拉特•赛茨,前德国驻华大使,当前德国与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历时8年,纵横捭阖阐述大中国崛起历程。此书至今已再版11次,已成为一部研究中国问题的经典之作。在德国,精装本、平装本、袖珍本都有销售,其畅销与普及程度令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界大感意外。
  • 政务工作全书(中)

    政务工作全书(中)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中国人的民生

    中国人的民生

    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良方。
热门推荐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掉入男人世界的女人

    掉入男人世界的女人

    道德沦丧的哥哥竟然扔下自己一个人去异世界玩?这怎么可以!包袱款款,独孤英美踏上了异世界寻亲路!虾米?这个世界上就我一个女人?那我算不算是抢手货啊?神族,人类,兽人,魔族,我该选谁好呢?哥哥啊!你的妹夫再多几个也无所谓吧?
  • 凤凰泪:无心皇女惹尘埃

    凤凰泪:无心皇女惹尘埃

    重生成女尊王朝里的皇女,她本意无心走天下,唯一的责任便是护父亲安康。然而,无心之举,却惹上不该招惹的人,他,是太女的正君,却因为撑伞之恩,甘愿以命为她博出退路;他,是叱咤风云的第一公子,却为了改变她的命劫,从此再不能剑舞;他,是阴柔妩媚的新皇贵君,却最终成全她的平凡生活;他。。。
  • 王的养成:千面凰妃

    王的养成:千面凰妃

    前世她以为自己有美满的人生,有疼他入骨的爷爷,亲切的妹妹;却不料被亲妹妹设计,生不如死,灵魂更成为了妹妹手上的傀儡,为虎作伥,更被用以挡箭牌。原以为这会生不如死,万劫不复,却被他无意中所救…重生在十岁的小女娃身上,百里家族的废物。怀着报仇之心和报恩之情,洗经脉,修神功,契神兽,走向巅峰。原以为只是偿还报恩,想不到到最后把自己也报进去了...
  •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邓秀珍编著的《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收录了近两百篇20世纪100年中成就较高、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美文,所选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或立意隽永,笔法不凡。这些作品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参考、学习、研究美文的范本,还能使读者领略到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从中汲取文学大师们的人生智慧。《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分为“思考”“诠释”“性结”“探索”“对话”五个大的篇目,并分别从“人性与生命”“心意与关爱”“乡土与自然”“世界与宇宙”及“精神与物质”等角度进行了归纳。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史记一日一得

    史记一日一得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是“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系列之一。《山野的月色》收录了黄忠龙多年来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瓦房的天空》、《乡村戏台》 、《老堡子》、《老作坊》、《老井》、《粮食》、 《灰骡子》、《补丁》、《统销粮》、《土屋》、《 手推车》、《购货证》、《老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