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500000025

第25章 道教圣地武当山(2)

那年五月,陪我游览武当的友人虽为老乡,但他长期工作在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曾多次前来武当,对这里的自然风光、庙宇建筑、典故传说及游览路线都相当熟悉。在他的介绍与指点下,我一边气喘吁吁地往上攀登,一边认真地观赏着一道道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一座座奇巧的道宫庙宇。

我们正赶上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好天气,明媚的太阳暖暖地挂在天上,缕缕薄雾缓缓飘移,座座山峰披金着银,道宇宫观流光溢彩。苍翠欲滴的树木与争奇斗艳的鲜花透着一股蓬蓬勃勃的盎然生机,受到感染,我的心中也充满了一股莫名的激情,面对莽莽苍苍的巍峨群山,恨不得敞开喉咙,散漫而昂扬地高歌一曲。

武当山的整个建筑群落,全部顺应山势的自然走向、依照山峰间的相对高度、凭借峰峦岩涧的奇峭幽深等特点精心设计、精密布局、天然浑成;每一座具体建筑,也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建在岩、涧、峰、峦、坡、坨等合适位置,或凌空蹈虚,或巧夺天工,或雄奇高险……都尽可能地透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体现道教的仙风仙骨。置身道观庙宇,仿佛进入了一个玄妙的仙景胜地,体验道教那种通达天地、充塞宇宙、恍兮惚兮、无可言说的神奇与美妙。然而,你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脚下大地的坚实与深厚,感到奇妙的天堂就在人间。天与地、神与人、物与我、宗教与世俗、伟大与渺小……一道穿越时空的电波于一瞬间就将它们彼此连接、相互契合在了一起。这是自然造物的伟大,也是道教建筑的奇妙。

道教虽不由道家发展而来,但它们都以老庄哲学为依托,其精气、神韵仍然相通相似,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一座座宫观庙宇,虽点缀、遍布在武当山的山峦峰岭间,铺铺排排,绵绵延延,却有一条长长的“故道”将这些闪烁的“珍珠”串在一起,构成一根奇异别致的“项链”。故道从原均州城的净乐宫开始,直达武当山制高点天柱峰的金殿,全长一百四十华里,全用青石铺成。沿着这条故道,一座座道教建筑或依山傍水,或临岩跨涧,其规格大小、间距疏密,都恰到好处,达到了时隐时现、忽高忽低、若明若暗、迂回曲折、玄妙超然的独特艺术效果。对此,明代诗人洪翼圣曾生动形象地描绘道:

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

林岫回环画境中。

而建造这些道观、庙宇、神像、供器、法器等耗用的建筑材料,既有金、银、铜、铁、锡,也有玉、珠、木、石、泥,还有一般建筑中罕见的丝、绸、皮、骨、纸,形形色色的建筑材料汇聚一地,蔚为大观。仅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落,就可以构成一部独特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了。

在武当山的所有建筑中,最为着名的有金殿、玉虚宫、南岩宫、紫霄宫等,诗人王世贞曾有诗赞曰:

太和绝顶化城似,

玉虚仿佛秦阿房。

南岩雄奇紫霄丽,

甘泉九成差可当。

其中感悟最深,我最为推崇的当数金殿(即太和绝顶)。

一步步往上攀缘,过乌鸦岭,爬百步梯,翻分金岭,最后抵达武当山的最高峰天柱峰。

高峰巍立,似擎天之柱,非“天柱”二字不足以形容,因此常见于中国不少名山名峰。用得多了,这里是“天柱”,那里也是是“天柱”,自然就有了重复、雷同之嫌。取名如果更为概括、形象、独特,对游客的审美冲击当更为深刻。

想着走着,山路自然是越来越险了,好在我们年轻胆大、精力旺盛,并未把登山看得多么艰难,不过多流几次大汗而已。最令人难忘的,是置身悬崖绝壁的奇妙,薄薄的云雾在身边、脚下缭绕,大有一种远离凡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之感。

上到天柱峰巅,上面巍然耸立着一座台阁式的宫殿,这就是着名的金殿。殿的四周,修有一道环绕山顶的城墙。城墙高达数丈,周长三里,全用千斤条石砌成。高高的山顶何以修一城池?自然也是宗教之故。城墙充分利用武当山的地理环境,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里看墙体,似乎向外倾倒;外看墙体,向里倾斜;远观墙体,则有如一道绚烂的光圈围绕金殿。加之城墙周围设有四座造型庄严、石质精雕的天门,远远望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令人向往、神奇灿烂的天宫仙阙。

金殿高五点五四米,长四点四米,宽三点一五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仿佛正张开翅膀缓缓向上飞升。它的墙壁、门楣、宫棂、檐牙、檩椽、瓦楞等结构,包括里面的神案、供器、几案等全由一个个黄铜部件榫铆拼合而成。每一黄铜铸件要达到焊接严实密不透风,又要毫无铸凿痕迹的要求,即使今天,其技术难度也相当之大。金殿历经五百多年雨雪风霜、电闪雷鸣,至今仍辉煌如初,闪耀着金色迷人的光芒。因此之故,天柱峰顶又名“金顶”。

金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的铜像,他着袍衬铠、披发跣足,虽然丰姿魁伟、庄严肃穆,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偶像化的倾向与痕迹相当浓重。这也是我国佛道庙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许是为了使百姓产生强烈的虔诚敬畏之情而有意制造的一种离间效果吧!

道教早期并不供奉神像,教徒们认为“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道教之神既至高无上又变幻无穷,人们难睹真容,也就不立神像。但民众无从祭拜,极不利于道教传播。后来也就借鉴佛教的做法,将神像视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把普通民众难以读懂弄清的高深经典予以提炼,变成形象化的直觉造型。于是,与道教的天神、地鬼、人祗多神崇拜体系相吻合的一座座神像也就应运而生了。人们走进庄严的庙宇,仰望高大的神像,浸润着香火缭绕的神秘氛围,心头不知不觉间就弥漫了一股肃穆虔诚的宗教情怀。

关于真神大帝的这座铜像,还有一段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武当山的道教建筑,虽然一修就是十二年之久,但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明成祖朱棣的心弦。这不仅关系到明成祖的统治地位能否长治久安,还涉及到民间的舆论、史家的评说等与他个人身前身后密切相关的重大名誉问题。特别是金殿内将要长期供奉的真武大帝,朱棣更是格外瞩意。召了几个工匠设计真武神像,朱棣一一看过,却没有一幅图像让他满意。最后,一位聪明的朝鲜工匠揣摸其意,依照朱棣洗脚时的形象,描出一幅真武塑像设计图。明成祖一见,顿时大喜,即命工匠塑出披发跣脚的真武大帝。

如果传说为真,那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真武大神实际上就是明成祖本人的塑像。那环绕山顶的城墙,也与皇家相关,名曰紫金城,又叫皇城。武当山为皇帝敕封所建,自然要打上封建王朝的烙印。皇权与神权,在武当金顶就这样巧妙地融为一体。

自从金顶诞生了一座金殿,武当山便不时生出一些奇妙的景观,其中最为神奇的有“雷火炼殿”、“祖师出汗”、“祖师映光”、“金殿倒影”、“海马吐雾”等。

雷火炼殿——每当雷雨交加之时,金殿周围便电光闪闪、雷声阵阵,滚动、腾窜着无数盆大的火球;

祖师出汗——祖师即真武,大雨之前,金殿内的空气水份受气压突变影响,常聚合为晶莹的水珠布满神像。于是,在人们眼里,真像大帝似乎也在大汗淋漓了;

祖师映光——雨过天晴金顶上空的云端映出光芒四射的金殿与真武神像,有时游客也会映入其中,不过这一奇景稍纵即逝、千载难逢;

金殿倒影——夕阳西下,阳光斜射,金殿的影子倒映在二十里外的青峰翠壁之上;

海马吐雾——金殿装饰的海马,有时口中吐雾,并嘶嘶嘶地对天长啸;

……

这些看似神秘的奇异景观,其实都是可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但是,当它们被道教徒有意夸张、利用、神化,赋予超自然的色彩,就成了“神仙显灵”的“圣物”与“圣迹”。

站在高高的金顶眺望四周,方圆数百里的武当胜景尽收眼底,群峰矗立,树木苍翠,云流雾绕;头顶的太阳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整个世界一片辉煌;山底的丹江水库犹如一面明镜,浮光跃金;阵阵凉爽的山风吹干汗水拂去疲劳,清新纯净的空气滤除尘世杂质,眼前、心头呈出一片从未有过的开阔与光明,大有身居瑶台,凌空出世,羽化而登仙之感。

宗教情绪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涌了出来笼罩心头,而金殿的威严肃穆与神奇景观更是加强了这种特殊情感。由此,我们似乎多少破解了道教信徒的心灵密码,窥见了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了他们胸中所拥有的那份神秘、虔诚、崇拜乃至献身的宗教精神。

宗教的兴衰不仅体现、反映在寺庙宫观等宗教建筑物上,还与教徒的多寡成正比。道教也是如此。明成祖于武当道教建筑竣工之后,派了二十一名六品提点(即道官)主持庙务,当时即有道士两千多人。仅武当一地,就两千多人的规模,全国道士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千百年来,在武当山修炼的道士又何止千万?这些有名无名的信徒,对武当的道教建设,对中国的道教发展,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而对武当道教影响最巨的人物,当数中国古代十大道士之一张三丰。

张三丰踪迹隐显莫测,道名不胜枚举,生卒扑朔迷离,行为古怪诡异。他不问世务,专事修炼,人称“隐仙”。据《明史》所记,张三丰“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他五岁患了失明症,被道人收为徒弟,半年后眼睛复明。师父教习道经,兼读儒、释之书。七年后归家专习儒业,忽必烈搜罗人才,颇为朝廷看重。但他无意官场,感到“富贵如风灯草露,光阴似雷电浮沤”,遂云游四海,拜访名师,后入秦陇宝鸡山修炼。元仁宗时,年近七十的张三丰求道之心不减,入终南山拜陈抟传人火龙真人为师,深得精义妙谛,渐渐佯狂污垢,人不能识。后来,他又看中武当山,潜心修炼九年,终于得道,此后便往来隐显于湘云巴雨之间。元亡明兴,他又重返武当。明太祖久闻其名,深为仰慕,多次派人求访,恭请入朝,屡遭拒绝。不久,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不知所之。

张三丰自称张天师后人,因其行迹诡异,传闻也就格外地多。相传到了明成祖永乐十年,皇帝还在派人到处寻访张三丰。据有关史料记载,元仁宗时(公元1314年),张三丰年约六十八岁,而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他还活着的话,当为一百六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了。也许,帝王们心中明知张三丰早就羽化,只不过是利用他这块牌子,有意标榜自己罢了。终明一代,朱姓帝王对他念念不忘,各种各样的头衔封了一大堆。

同类推荐
  • 薄冰之舞

    薄冰之舞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青春美文业已成为90年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祝勇、邓皓、董文婷、周德东……当青春美文作家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大小期刊和报纸副刊上时,他们年轻的面孔和新鲜的笔触,他们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情绪和故事,都为自己的成长和定型亮出了一张张显眼的招牌……
  •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记述了一个美丽年轻的母亲在5?12大地震之后,从成都奔向汶川找女儿和亲人的真实经历。在通往汶川的路上,作者和沿途加入的各类寻亲的人们历经了强烈的余震和各种生死考验,虽然最终没能进入汶川,但是他们却在映秀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遭受地震灾难的家乡父老尽自己的所能,献出自己的爱。在离开映秀的前夜,一轮上悬的明月升起来了!
  • 蒙马特遗书

    蒙马特遗书

    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死亡,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吗?一九九五年夏天,才华洋溢的台湾小说家邱妙津在巴黎以惨烈的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这二十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在文字中喷薄而出,而关于爱与艺术的纯粹追问,也永久地震撼着世上所有苍白的灵魂。本书甫一问世就引爆了整个台湾,对于整整一代尚未有机会深思爱与死真谛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我对我的生命意义是真正诚实与负责的,尽管我的肉体死了,形式的生命结束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的灵魂就因此被消灭,无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终止。”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耕余遗穗

    耕余遗穗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千百年眼”、“海外生活”、“专题研究”、“校园走笔”等栏目刊载的文化小品、域外见闻、生活杂感等。这些随笔既包括王日根教授个人的治学从教之道,还包括他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评论。随笔以悠闲的心态,轻松的笔调漫谈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域外风情。文如心,这种静谧、恬淡的文风大致反映出王日根教授淡定的心境,淡泊的心志,淡雅的心智。
热门推荐
  • 碑墓

    碑墓

    九世轮回,踏上巅峰,脚踏黄泉,手持轮回,五行加身,阴阳无敌,无敌一路征战四方,战修真,踏仙界,斗洪荒,闯地狱,临神话,只为唤醒挚爱的灵识魂魄!一段可歌可泣凄美的爱情,伴随着一段段迷局浮现…………新书:极品神帝,已开坑,欢迎支持阅读。号外:在起点新开了一个马甲,灵异新书“书妖之无限流放”,已经上架了,感兴趣的不妨看看
  • 弹指繁华

    弹指繁华

    他,自诩天下第一,但却败给了她;她,为了他,甘愿堕落;他,为了友情甘愿从世间消失,永不超生。他们跨越神与魔界限,只为守护她一日绽放……
  • 总裁令:逮捕落跑娇妻

    总裁令:逮捕落跑娇妻

    有些男人是不能招惹的,招惹了,就是一辈子。一场来自大西洋的热带风暴,将她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本以为是一段各取所需的无爱婚姻,却让她渐渐贪念宠溺的温柔。她害怕了,她知错了,她再也不想回到那个男人身边去!可她终究低估了男人的霸道,吃干抹净后将她拥入怀中,用那带着磁性的嗓音在她耳边低语道:“媳妇儿,这辈子你都别想逃。”
  • 十八岁的十年爱人

    十八岁的十年爱人

    这是一个虐心的故事,十年能发生太多事情。十年,可以让一个青涩的少女到成熟稳重的成功女士:十年,可以让一个文艺暖男变成沉默寡言内心却藏着许多故事的成熟男人。也许会有许多人从你的人生中走来走去,当有一天某个人他走累了,请给他腾出个地方容他休息。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协约纪元

    网游之协约纪元

    历经千人的人神之战终于结束,凡人世界暂时摆脱了诸神的操控,一个新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以此为背景的全球联发神作《协约纪元》即将开放,一个被人定义为“人生败犬”的青年决定利用这个游戏来谋求生活,逃避现实。他在游戏中经历各种冒险,取得无数成就之后,终于完成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青春的救赎。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朱由榔,南明最后一任皇帝,被吴三桂绞杀在缅甸。周仁远,现代宅男一个,无意之中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朱由榔。为了生存下去,看他怎样为了注定的命运不断挣扎,他能否改写历史?王婉婷,一名现代护士,穿越成为了县令千金,这两人是否会在明朝相遇?两人会走到一起吗?
  • 大器所成

    大器所成

    明明只是护送一个花心大萝卜的任务罢了,孙任辰万万没想到会因这件事跟大半个昌土的大家族们作对。一个中庸的锻师陪着一个脚踏六条船却立志成为高僧的少年,他们从东到西横穿战火纷飞的昌土,在乱世的阴影中缔造传奇,游历四方的同时经受了皇帝、藩王、无双的国士、神明、妖异、草头天子等势力的考验,直到大器所成。以至于他们生如大器,死如破瓦。“遥想昌土四分五裂之时,唯孙任辰走南闯北,周旋于六合棋局之中仍独领风骚,亘古未有也。”——摘自《成国志》
  • 焚天裂空

    焚天裂空

    什么?被人推下悬崖竟然激活了自己的修炼天赋!什么是女娲花?还跑到了林青天的肚子中!遇到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小兽?这个是什么玩意?林青天是个孤儿?被父母遗弃?为了需找自己的身世之谜走上了强者之路!这个世界强者永远最有话语权!至于弱者……你懂得!!!
  • 老婆,宠宠我吧

    老婆,宠宠我吧

    传言易家小少爷体弱多病,一出生就被断定不能活过十八岁,传言易家小少爷菩萨心肠,家里收满了流浪猫流浪狗,传言易家小少爷柔情似水,这世上只钟情于一人,宠溺之极,传言易家小少爷倾国倾城,一笑足以迷倒众生,无论男女。传言,传言是个屁啊!易莲郁体弱多病?屁!那生龙活虎,天天压榨她的人是谁?易莲郁菩萨心肠?屁!他只不过带回家,可是最后都变成了她在照顾啊!易莲郁只钟情于一个人?屁!天天拈花惹草,天天撒流氓的人就是他!易莲郁倾国倾城?屁……厄,只有这一个是对的!此等妖孽,竟然还是她的未来老公,真是天没眼了!他们的婚事是父母在她无力反抗之下定的娃娃亲,能不能不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