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300000023

第23章

韩愈文好酬亦高

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县(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韩愈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的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亦佳。为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且身体力行之,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在当时名气颇大,对后世亦有很大影响。名气大当然文章稿酬也高。韩愈于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叛乱之后,奉宪宗诏谕撰写了着名的《平淮西碑》。

笔力浑厚雄健,唐宪宗很满意,把石刻本赐给了韩宏,韩宏便送了五百匹绢给韩愈作为报酬。又有一次,韩愈给死去的王用写碑文颂辞,王用的儿子给韩愈送去了昂贵的鞍马和白玉带、黄金等物。韩的一位熟人刘义从中拿走了几斤金子,并说:“这是吹捧坟墓中的人而得到的报酬,不如送给我刘某人作寿礼更好。”韩愈没有阻止他。韩愈去世后,以《陋室铭》和“竹枝词”闻名于世的作家刘禹锡为他写的祭文中说,“一宇之价,辇金如山”,意思是说,你韩公一个字的价格,就能载运金钱堆积如山。

所谓“一字千金”,“字敌金山”,极言韩愈的文章好获酬也高。顺便提及的是,前面说到的那篇《平淮西碑》,虽然获酬甚高,却也惹出了麻烦。该文系受皇命作碑记功,旨在张扬唐皇声威,歌颂宪宗武功,表彰平藩诸臣;而于主帅裴度,颂词尤多。因此引起先人淮西擒获藩主的李想不满,通过其妻唐安公主向皇上讼诉碑文不实,宪宗只好诏令磨平韩碑,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碑文勒石刊刻。然韩、段二碑,其文采辞章才华殊异,差别颇大。北宋时苏轼曾作《临江小驿》诗云:“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注:韩愈又称“韩吏部”)。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苏东坡的褒韩贬段虽然尖刻,却是有眼光、有见地的行家之语。韩愈《平淮西碑》虽已成断碣残碑,但其文古朴酣畅淋漓,具雄健奔放之势,故终难湮灭其光芒而留传后世。这样看来,该文是完全值得起当初的“高酬”的,由此可见韩愈确是“才高八斗文无价”,时人酬以重金他是当之无愧的。

白居易重情轻财

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所指便是诗人元稹和自居易。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属河南)人,唐穆宗时曾宫至宰相。他的诗流畅激越,擅长讽喻,时称“元和体”。

自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曾任翰林学士、刑部尚书。他的诗作多针砭时弊,反映民间疾苦,为时人争相传诵。“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新唐书白居易传》)“元白”之称既代表了唐代文学史上一种诗才齐名、诗风相近的现象,又记录着这两位唐代诗人相互酬咏、交往密切的深笃情意。当时他俩的相互酬唱有三十韵、五十韵以至一百韵的,都被江南士人所传诵,流传至京师,间里巷陌普遍传唱,至为感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俩共同倡导并推进的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即是上续《诗经》和《汉乐府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以自拟新题的方式写作乐府诗。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元稹则为“副帅”。他们二人的亲密合作和诸多实践,不仅开一代诗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使他们的友谊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元稹比白居易早逝。他在生前就将题写墓碑之事托付给白居易。元稹死后,白居易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撰写了一篇碑文以示悼念。对此,元稹的家人欲付给他相当丰厚的润笔费,包括车马、绫绢、银鞍、玉带等相当于“七十万之巨”的厚酬。

还同时送来他家的一批奴婢。元家坚持要送,白居易坚决不收,如此往返多次。自居易诚恳地说:“我和元微之乃生死之交,写碑文是朋友的临终托付,也是对交情最好的挚友的信任。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深厚交情,怎么能收下这些礼物和酬金呢?”最后由于元家执意要送,白居易只好将奴婢退还,将所送的巨额润笔费捐助给当时正待修建的香山寺,并作《修香山寺记》叙其始末,于文末特意说明:施舍给香山寺的这些财帛,其利益功德,应当归于元微之。通过这件事,可看出白居易对友情的看重;同时,一篇墓志碑文而以七十万为谢,亦可见唐人润笔之巨。此外,将奴婢作为“润笔”的一部分,见于记载的,尚属首次,亦堪称奇事也。

皇甫浞按字论价索高酬

皇甫浞(777-835),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穆宗时进士,后官至工部郎中,曾从师韩愈,学习古文。他是一位个性独特的文人,自信而恃才傲物,嗜酒而喜欢酒后为文。他的文章奇僻隐奥,尤善碑文。就连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名鼎鼎的韩愈,在垂老病危之际也曾专门写信给他:“我死后能彰显我之生平而让我不至于随世湮灭者,非你(指皇甫浞)莫属啊!”皇甫浞遵其遗嘱,撰写了《韩文公墓志铭》和《韩愈神道碑》二文,受到世人的称道,韩愈的儿子曾给他送去丰厚的报酬。由此可见皇甫浞撰写碑文名气之大。当时流行的碑文主要是两大类。一类如前所述,是为死者撰写的墓碑或墓志铭;另一类是为新修佛寺或道观撰写的“功德碑”,这类文字一般都要请时贤名士、文章高手撰写,故润笔报酬亦高。当时皇甫浞供职于曾任宰相的裴度门下,当一名判官。裴度修福先寺,欲请人撰文为碑。其时自居易名气很大,裴度想请远在外地的白居易撰写《福先寺碑》文。皇甫浞听说此事,大为不满,认为裴度瞧不起他,于是递上辞呈耿直而言:

“裴公既然舍近而求远,只知道白居易而不相信我皇甫浞,那就让我从现在起就辞职吧!”裴度只好改变了主意,转而请他撰写碑文。皇甫浞叫人备了好酒,于畅饮酣醉之际,洋洋洒洒,挥笔立就。文成之后,裴度觉得满意,赠送他许多车马和绢帛作为润笔。没料到皇甫浞却嫌润笔太少,很气愤地说:“我是不轻易为人作碑的。这篇碑文总共三千字,我的文章应当按‘一字三缣’计酬,即一个字该值三匹细绢,为什么给我这么少的润笔?”裴度暗笑:“真是个旷达不羁的文人啊!”赶快陪着笑脸又增送了五千匹绸绢的润笔。这很有点像今天稿酬的“以(千)字计酬”法。而皇甫浞的“脾气”,与现时一些颇有个性和才气的作家按质论价、索要优酬何其相似乃尔!

雅士重名节,高酬难动心

虽然求人作文付给润笔酬劳已成惯例,获酬者亦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列,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该得的钱物;然而,有一些文人却仍然在为别人作文、写碑之后,对请托者所赠财帛辞谢不受,体现了高人雅士的君子之风。唐时柳砒是知名的书法家,他不轻易取人钱财,而是常常“义务”为他人写碑文。他从御史大夫贬为泸州刺史时,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请他给自己书写“德政碑”碑文,并备以厚礼作为润笔。柳王对他说:“如果赠送给我财物作酬谢,我就不能答应你的请求。”顾彦晖只好免“礼”而称谢。还有一类文人,严守德行,讲究气节,不轻易下笔,尤其不肯违心地为他人撰写(或书写)谀颂之辞;哪怕你付给很高的润笔,不该写的,他就是坚决不写。唐人韦贯之,历仕唐德、顺、宪、穆宗四朝,官至宰相,以忠诚而“严身律下”着称。《旧唐书》称誉他“生平未尝馈遗,故家无羡(余)财”。裴均的儿子拿一万匹缣(细绢)作为润笔,请韦贯之为其父撰写墓志铭,韦贯之觉得裴均无德政可写,便断然拒绝道:“我宁肯饿死,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润笔。堂堂韦某,岂能写这样的文章么!”唐穆宗时,萧俯任宰相。“俯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且“趣尚简洁,不以声利自污”。(旧唐书《萧俯传》)当时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亡故后,穆宗下诏书,要萧俯作《神道碑》颂其功德。按当时惯例,奉诏作碑文将得到(润笔)厚赏。

萧俯上疏婉拒日:“王士真政绩平平,何况这篇文章将涉及到他的儿子,士真之子王承宗就不仅是平庸的问题,他子承父职后曾对朝廷有反叛行为,后因宪宗平定淮西之乱后,迫于朝廷威慑他才不得不归顺。如要我秉笔直书,则没法为他(父子俩)撰写溢美之辞。何况,文成之后,皇上会按惯例给我重金奖赏,我若拒绝,会违拗了皇上的好意;我若接受,则又有违我平生的志向。所以,此文我还是不写为好。”唐穆宗表示理解,于是取消了要他写《神道碑》的诏令。

蔡襄得欧阳修润笔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自然畅达,为世人所崇,史称“欧阳文忠公”。他在《归田录》中记载了他为书法家蔡襄付润笔的趣事。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与欧阳修同时代的着名书法家,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工楷、行、草书。正书端丽沉着,行书浑厚秀美,草书淳淡婉丽。欧阳修当时所作《集古录自序》,由蔡襄书写刻石,欧阳修感到很满意,称“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他想重重地酬谢蔡襄,但又想,作为朋友交情,送银钱蔡襄未必肯收,且难以免俗;他知道蔡襄有两大特长,一是工书法,二是善品茶,润笔最好能与此相关,既能投蔡襄之所好,又能脱俗,体现一定的品位。他便精心挑选了几件礼物作为润笔:一是书法家珍爱的鼠须笔,配上精制典雅的铜绿笔格;二是名贵的龙井茶,配上罐装的惠山泉。蔡襄得此润笔,开怀大笑,认为清高脱俗,典雅得体,又正中下怀,遂欣然受之。过了一个多月,有人送给欧阳修“清泉香饼”一筐。乍听好像是可食之物,其实不然。清泉是地名(产地);香饼是一种石炭,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焚香读书”或“焚香泼墨”(写字)乃是文人一大雅趣。蔡襄听说欧阳公近得此物,十分羡慕,便惋叹道:“可惜香饼送迟了,使我的润笔少了这一种绝佳之物!”欧阳修听了暗暗好笑,觉得老朋友虽不爱钱,却对焚香、品茶、挥毫的“三宝”得其二(茶、笔)而缺其一(香饼)深为遗憾,实在“求全”得太过分,也“贪婪”得太有趣了。

司马光获“御批”稿酬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着名政治家、史学家。他力辅四朝,官至宰相;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史学上却是个卓有建树的创新开拓型人物。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主持撰写了编年体通史巨着《资治通鉴》,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司马光接受编史任务之后,蛰居洛阳达十九年之久。他和写作班子的助手们,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及至该书编成,他已齿发脱落,垂垂老矣,仅一年多之后便去世了。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博而要,简而周”地记载了十二个朝代、贯穿l362年兴衰治乱的史实。这一部煌煌巨着,与汉代司马迁所撰《史记》一起,堪称史界双璧,将永远辉耀于中华史坛。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该书告竣之后,司马光向神宗皇帝上《进书表》,言“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呈请皇帝披阅省览。宋神宗不仅“钦赐”了书名,还亲自为该书作序。可惜神宗未能阅毕,于次年三月去世。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下达了《奖谕诏书》,赞誉司马光“博学多闻,贯穿今古,发挥缀缉,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还说是“省阅以还,良深嘉叹”!(“自从省阅以来,确实深为嘉许赞叹!”)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诏书的最后,宋哲宗特地亲自开列“润笔”奖项:“今赐卿银两、绢帛、对衣、腰带、鞍辔马”;还详细地开列了清单目录,嘱其“到库便可领取”。(“具如别录,至可领也”--见《奖谕诏书》。)这一笔数目不菲的金银财物,是“最高”上方从国库中专门拨出、对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十九年辛勤劳作所发给的“一次性”润笔奖赏,也可以称作“御批”稿酬。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这部史学着作是不朽的,他所付出的工作量和辛劳度也是空前的。据史载,为了抓紧时间,防止睡觉过头,他专门请人用圆木制了一个枕头,起名“警枕”,当睡觉翻身时圆木滚落于地,他便立刻惊醒起身,继续着书。司马光编书认真、细致,连书稿也誊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他和助手们誊写的《通鉴》草稿在洛阳城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了其中数百卷,竞未发现一个潦草的字迹。可见他们用力之勤、功夫之深、费时之多。由是观之,“御批”稿酬虽然丰厚,然而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所付出的巨大的精神劳动以及《通鉴》的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于这一笔“润笔”费,则是完全当之无愧的。苏东坡与“换羊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蜀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皇帝的“侍读”。后因讥议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一生中多次遭贬,仕途不畅,然而却应了“文章憎命达”(杜甫语)之说,诗极妙境,文臻佳绝。他具有卓越的艺术天才,诗、词、文、赋、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诣,被公认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宋代书法界,苏东坡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他前承唐风而又不拘成法,突破古人的樊篱,开创了风格独特的“苏体”,不管是平淡冲和、典雅秀润,还是雄奇跌宕、酣畅淋漓,都自有一种神韵贯串其中。所以,时人将东坡书法誉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宋人之书,当以苏轼为第一”。(陆维钊《书法述要》)其作品倍受世人珍爱。但苏东坡生性潇洒,并不看重润笔钱财,而是常常兴之所至,即写即送。故时人说他“于书画亦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其真迹者,重于珠玉。”(宋·王阚之《渑水燕谈录》)有个叫韩宗儒的文人,认识苏东坡,知道苏东坡的字是能换取钱财的。但他生性饕餮,很喜欢吃羊肉,便与苏东坡通信,每弄到一张有苏东坡笔迹的便函,便拿到殿帅姚麟许那儿换十几斤羊肉。对此事,苏东坡一时还蒙在鼓里。有一天,苏东坡的朋友兼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将此事讲给他听,并和他开玩笑说:“昔时有晋人王羲之以字换鹅,称‘换鹅书’,如今先生的字可以叫做‘换羊书’罗!”东坡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敞怀大笑。有一天,苏东坡在翰林院,奉旨撰写文稿,正忙得不可开交,韩宗儒则一日之内写了几封信来,想求东坡写一回函,而且让人在门外等着取回信。东坡暗忖:想必此人嘴馋了又没羊肉吃了。他生性幽默风趣,喜与人玩笑、戏谑,便笑着叫差役去打发来人:“请传我的话,本官今日断屠!”意思是本官今日没工夫写字,看来你今天没法拿到“换羊书”,羊肉是吃不成了!像韩宗儒这样的人,不识东坡墨宝“重于珠玉”的价值,却拿去换羊肉,一般人都会为之生气。但东坡却不然,在他眼中,“见天下无一不好人”(东坡对其弟苏辙语),故以宽阔的心胸,诙谐的语言对之,“点”到为止,却不以恶语伤人。由此可见苏东坡的大家风范以及性情中善良宽厚之一面。

同类推荐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 见贤集

    见贤集

    该书收录的21篇文章,按“解读书味”、“品读书画”和“点读书章”分类。
  • 暗香

    暗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十年代出生的铁路技术高级工程师周桂欣的一生。小说从他考上江南理工大学讲起,以他与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夏丹的重逢作为结尾,讲到了他与孙教授的师生情、与夏丹的恋情、与家人的亲情,以及与童养媳即后来的妻子张翠翠的情感纠葛。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热门推荐
  • 万能皇后哪里逃

    万能皇后哪里逃

    他捏起她的下巴,语气霸道又冰冷:“记住,你这一辈子都是朕的女人。”一朝穿越,被迫入宫……他温柔又霸道地攻陷了她的心,却因为旧情人的阴谋,又亲手毁了这段感情……日渐残暴,剥夺她的自由,看着他与别的女人缠绵不清,她痛彻心扉,撕心裂肺……可是直到她万念俱灰,跟着另一个男子逃到别的王国时,他才顿时醒悟,他的爱带给她的全是伤害。当他后悔莫及时,面对冷冷的宫殿,已是人去楼空。再次听到她的消息时,她却是依靠在另一个王国的帝王身上,他双眼充血,两国开战,只为一个女人……
  • 幽冥鬼主

    幽冥鬼主

    萧音,一个身负惊天劫数之人,幼时被大陆的传奇人物萧飞仙收做弟子,十四年后,萧飞仙雪海飞升,从此,萧音进人大陆,一步一步破开惊天之劫。
  • 嗜血鬼狂潮

    嗜血鬼狂潮

    有人说,所有的社会人,都会在内心藏着与外表格格不入的另一面,只不过有些人藏得深,而有些人藏得浅。而这也不是一件需要人过分担心的事情。可是,一旦你的另一面被强调到一定程度、甚至比主要人格更为强大的时候,人格分裂也就产生了。故事《嗜血鬼狂潮》的主角羽云,正是一个因为人格分裂而饱受摧残的悲惨角色,或许,他的世界,已与行尸走肉没什么两样了。到底怎么才能让他得到应有救赎,不至于变成一具食人尸体的嗜血鬼呢?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穿越成女皇

    穿越成女皇

    在二十一世界,虽然是个人人厌恶的丑女,但是穿越过来,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代绝世容颜的大美女,且看她如何成就一代女皇,倾世天下。
  •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职场如何“蜗居”,相信大多数职场人都处于“蜗居”状态。
  • 华夏异能组

    华夏异能组

    危险来临,异能觉醒。柳明从一个学生成为身怀异能的超人,想要继续平静的生活,却无法如愿,一群自称“华夏异能组”的神秘人:从你拥有异能开始,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了,你是属于国家的。。。。。。
  • 寐长生

    寐长生

    古圣人有云:“人行大道,是为道士;前头烈阳,是为大道。身后回头之路,是为纠结红尘。路边花卉艳果,是为诸般情欲;绝顶无路之山崖,一览天地之芥小,是为悟道。”“前已无路,唯有苍天。何如?”“天本无主,掌者大道。数有五十,遁一为变”“既如此,以遁一为阶,掌天成道而已。”此为修道者。PS:本书偏黑。主角反派。认识我的知道我的主题风格,不好这口勿入。PS:本书主旨在于描写本人心目中原汁原味的修道历程。其大量有违如今仙侠套路规矩的设定。望海涵。最后PS:起点你以为我认输了吗?老子寐长生又回来啦!
  • 探灵秘录

    探灵秘录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有时候照镜子会不会发现镜中的自己很陌生?明明一个从未见过的人第一次见面却那么熟悉,从来没做过的事感觉自己已经做了很多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仿佛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来过?说实话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但是有太多东西是无法解释的!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也只想要一个普通的人生,可是上天就是不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呵呵,我信命,但是,我,不认命。
  • 无形篇

    无形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