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3600000053

第53章 现代性的尽头非历史化与当代文学变异(7)

现实主义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建构中国现代性的手段,它为中国持续的社会革命建立了合法性的历史前提,为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形象的依据。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就是政治的派生物。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现代性之外,或是对现代性的悖反;它应该被看成现代性的一种形式,它是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很难从已有的全球化经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找到根据,因而,文学艺术提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存在的总是有理由的。文学的历史化及其变异当然包含着很多的历史必然性因素。经典的历史叙事明显是适应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它反复讲述革命历史的起源,塑造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建立统一的美学规范。在冷战时期严酷的政治环境中,文学成为论证社会主义革命的正义性和合法性的有效工具,成为展开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辅助手段;同时也创造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形象,激励中国民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然而,文学建构的这种意识形态的历史必然要随着意识形态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历史的元叙事实际就是意识形态的元叙事,历史观念就是意识形态观念的投影,当特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意识形态发生变更时,历史观念(以及历史元叙事)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九十年代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也深刻影响到中国的意识形态建构,尽管中国始终走着自己的路,但它不可避免是现代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国际政治文化思潮必然投射在中国的意识形态结构体系中,使得原有的强制性的思想观念和表象体系发生变化,这也必然使历史元叙事的统一模式发生变异。历史的解魅化,同样也是历史的潜文本与主体辩证互动的结果。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时间,始终以积极的姿态回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动,在思想文化方面逐步走向多元化,从而使文学的非历史化(历史解魅化)趋势得以形成。

确实,这种转向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和表面化的,也不意味着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就进入一个脱序的阶段。历史化的内在变异,显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内在矛盾和复杂性特质。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正确评价和把握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文学发生的那些剧烈变革。非历史化趋势当然反映了一部分具有历史敏感性的青年作家所做出的探索,但同时也表现了历史内在的变革需求。不管是从先锋派还是晚生代,或是其他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家那里,在脱离宏大历史叙事的艺术转变过程中,开掘出当代中国文学崭新的艺术经验。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理解:

1.改写经典的历史叙事而发掘出不同的反思性体系。例如,苏童的《罂粟之家》这类作品,他也写了经典历史叙事的那些故事和人物,但其中隐含的意义改变了,它使那种历史境遇中的人物关系和命运变得更加丰富而有张力。

2.有意逃离宏大的历史叙事,从而使青年一代作家刻意寻求新的表意策略,这使小说的叙事方法变得多样化。正是经典性的历史叙事模式不再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中国小说才在艺术表现方面显示了应有的高度、复杂性和难度。

3.回避统一观念的文学叙事,不得不在个人化经验方面下功夫,这使中国文学有可能开掘个人性话语。

4.感性经验、游戏式的和反讽性的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文学从沉重的历史感下解脱出来。

5.历史元叙事的解体,使年轻一代作家的崛起变得不可遏止,他们直接面对中国社会最新的发展动向,写出个人的真切感受。这些没有规范没有约束的写作,乐于提供没有本质的生活表象,促使年轻一代作家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新的发展动向作出表达。尽管他们对这些新的社会现象还缺乏应有的穿透力,但他们的这种狂欢式的书写无疑是历史元叙事解体才有的收获。

非历史化确实使年轻一代的中国作家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一个“平面化狂欢”时代。“平面化狂欢”表明当代文学叙事不再承受历史元叙事的压力,但也因此使人对其缺乏思想深度和力度感到不满足。年轻一代的写作从历史压力底下解脱出来之后,一味追寻个人经验和感性直观的表意方法,确实缩减了文学表达的内涵。这使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写作陷入二难境地:从历史压力中解脱出来的写作并不意味着找到一劳永逸的出路。所谓晚生代、新生代或更年轻的写作群体,他们的写作依然经常招致怀疑。因为,历史并没有终结,特别像中国这样的传统深远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坚持走着自己的路,它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历史。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尽管现代性已经走到尽头,但现代性依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这二者构成的张力确实使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处于一种极其矛盾的境地。

我们之所以说现代性走到尽头,也就是说现代性的那些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和目标,在中国始终面临挑战,面临被改写和歪曲的窘境。现代性一直在“延搁”完成,当人们认识到还有那么多的现代性思想资源没有被使用时,却发现现代性已经力不从心,当代社会似乎脱离现代性的轨迹向着不同的方向行进。就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后现代的各种思想理论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后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和现实愿望也在当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混合,使得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异常复杂矛盾,所谓的多元化格局,并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多元,而是多个层面的混淆、无序、交叉和错位。现代性走到了尽头,它却依然反反复复地延搁出场。

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格局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将处于强势阶段,这会强化它在文化方面的历史/民族认同感。很显然,在二十一世纪如何重新建构中国的民族一国家历史(元叙事),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意识形态任务。当然,意识形态要么是全能的,要么是无用的。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文化的有序发展来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体系。因此,21世纪的中国文学,很可能会趋于重新建构一种历史化叙事。尽管这种历史叙事不可能是在原来的革命历史元叙事的基础上加以重复,但它会以更富有文化蕴含的反思性的思想体系为前导,给中国文学提供深刻而有活力的精神资源。当然,更进一步地说,重新历史化也不可能建立总体性的思想倾向和审美准则,它只能是文学共同体中存留的一种思想,一种坚硬的抵抗力量。准确地说,这种重新历史化可能应该称之为“后历史化”,它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在中国更彻底地进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历史反思。很显然,在这种反思中,反思的主体不再是真正的历史主体,文学群体的边缘化,使得文学反思主体是以边缘化群落的立场位置来表达自身的历史境遇,来抵御历史化的全面消失。反思并不是面对真实的历史--面对历史实际的消失说话,而是对缺席的历史说话。

当然,当代中国消费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潮流与文学可能建构的历史认同相矛盾,这使历史叙事的重构呈现更为复杂的状况。例如,那些试图重新寻求思想冲力的文学写作所呈现出的矛盾,就预示着当代中国文学在现阶段的困境及可能性。

当代小说确实已经失去了单纯性,它那种含混的多元化因素似乎在铸造一种新品质的文学。但就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断裂的痕迹还过于分明:这主要是指从传统严肃文学向消费主义文化转向的幅度过于迅速,文学的主导趋势过于靠拢消费主义时尚。也许,文学这种最古旧的文化类型,它的力量所在,并不体现在那些最迅速简单明了追逐潮流的行动者,可能是那些观望者、眺望者和眷恋者能把握更为充分复杂的历史变异。

也就是说,具有这种复杂性特质的文学艺术,正是那些有内在丰富性,以非历史化的方式触及到历史深度--也就是在非历史化与重新历史化的冲突之间,从而表现了较大的精神跨度的作品。这当然是极少数的作品才具有这种表现力。荆歌、熊正良、东西们的写作,在有意识地抗拒历史变异的层面上,他们试图连接传统的精神价值;而在无意识地落入感性描写的圈套后,却又适应了当代审美趣味;在这一意义上,他们的艺术表现力为当代文学叙事可能向它所最欠缺的二种美学要素方面--厚重和锐利拓展,做出了有效的贡献。当然,这里所说的“厚重”和“锐利”也是相对的,因为当代文学从总体上看显得轻薄和圆滑,而荆歌、熊正良们的文学叙事,则是显示出某种个性化的力量。

当代文学确实被消费主义文化所吸引而向着感性化的方向转化,这也许并不意味着当代文学就从此走向穷途末路。现实确实具有不可超越性,当代消费主义审美霸权之所以能够发挥支配性的作用,这显然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从宏大叙事中解脱出来的文学,逃离历史深度之后,它也需要在感性和感官刺激的层面获得休整。

那些怀抱着传统记忆的写作,尽管那些深重的主题,被消费主义的历史之手分裂,只存留部分的因素在起作用,恰恰是这有限的部分,包含着非历史化与重新历史化的张力,造成了细微的差别--它与传统经典文学,与消费主义的流行文化,与其他霸权文化--构成细微的差别,这才是它独行其是的另类道路。真正的勇气、真正的理想、真正的力量不是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而是在与现实各种力量的冲突较量中,在百般的磨损中,依然一息尚存,那才是真正可贵的质地,那才是历史--经非历史化/后历史化的过程--得以存留延续的真正的根茎。

(撰稿:陈晓明)

同类推荐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她认出了风暴

    她认出了风暴

    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儿时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萧红短暂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萧红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萧红的一些进步青年好友状况。萧红在困境之中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克服经济困难和身体上的疾病,最终留下了传世名作。其对文学创作执着的精神令后人敬仰,而她的个人遭际又令人唏嘘不已。
热门推荐
  • 天赋卡牌

    天赋卡牌

    不过并非所有持卡者都能有幸开启自身天赋,卡者,天赋也,天赐之其身,赋其灵,有灵者幸能融其身。
  • 南极 北极

    南极 北极

    作者深入探寻南极洲,探访企鹅世界;也曾追寻最初的南极探险者的足迹,了解过南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沿着南极海岸线找寻与南极相关联的风景和人文历史;踏进了北极熊的领域,感受了北极白色海洋的雄浑魄力。
  • 世人谓我恋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

    他是青年才俊,商场新贵。她是鬼灵精怪,迷糊白领。爱情看似温馨美好,却不过是他步步为营的一场计谋。她曾说,不能嫁给最喜欢的人。就嫁给一座最浪漫的城,而她去到最浪漫之城,却永失最爱之人。他得到过所以的不平凡,最终却仍失了世间最平凡的那一个人。也许对她而言,最好的结果是,就这样,从此山水不相逢。我爱你,你却不必知!其实,苏烨安觉得他是不爱酥梓的。因为不能说出口的爱,和不爱又有多大区别呢?
  • EXO邻家梦想

    EXO邻家梦想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生着一个巨大梦想,明明不可完成,明明要受牵绊,可最后还是要到达。什么时候开始的,发现原来那些无聊时光已经洗去了我们最纯洁的心。她带着最纯真的梦坚守,却不然一次偶然的邂逅,为她生活添上了彩色的黑。"你知不知道这个人是前辈带进来的,肯定有关系!"“应该吧,我们小点声,别被发现了...”____再见了.我的少年.“呵呵,你还在啊,我还以为你走了咧~我们,,回家,嗯,回家”
  •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入赘皇女

    入赘皇女

    她不仅是金睿国最受宠的七皇女,女帝最中意的太女人选,亦是金睿男儿心目中的最佳妻主!然而这样的地位往往危险重重暗杀不断。一不小心沦为乞丐,却因一颗绣球牵出一段姻缘。娶就娶了,娶了自然得负责!可谁来告诉她为何这大少爷脾气这么差,甚至连丫鬟小厮都看不起她这位入赘的乞丐妻主!唉,既然看不起,她就努力成为让他看得起的人!感情如果培养不出来,那她就换个方式宠出来!
  • 风灵苍穹

    风灵苍穹

    他是一个孤儿,自幼在仙门中长大。他却是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被无情的轰出了仙门。无意间他得到一篇可以令无灵根者修炼的法,踏上了修仙之路。身世之谜,保护爱人,修仙界生存,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吴良,本是一良人,奈何!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修仙界,一个良人只能为砧板鱼肉,任人宰杀。所以,他不在做良人。犹如他的名字,他叫吴良,他本无良……
  • 弑尽诸天

    弑尽诸天

    文明在湮没,时代在消亡,留下的是一曲曲史诗般的战歌。诸天浩大,一只幽暗的巨手推动着轮回,最终天地崩毁,重开纪元。神秘少年穿梭万古,回到到辉煌浩大的天荒世界,走过天地界限,弑杀诸天。依稀记得,那道背影缓缓转身,傲对苍天,不屈不服,天音响彻了寰宇:“我身前,有圣贤,有身后,是众生。”为你展现这片浩大,神秘的古老世界,揭开远古天地间的重重疑团。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嫩嫩的新书,希望你们喜欢!
  •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本书试图在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融通经济学与管理学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在异质性的基点上市场与核心能力匹配互动的结果的观点。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