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0900000004

第4章 报告文学论(4)

准确的把握事实,是报告文学最基本的要求。可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真正实行起来却非常艰辛和艰难,需要付出很多曲折辛勤的劳动。理由说:他是“将百分之七十的工夫都用在了采访上了”。为了写《中国“希望工程”纪实》,黄传会几年时间内,“深入到二十一个省(区)的六十三个县”进行采访,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是怎样一种写作的态度和精神。何建明写《落泪是金》时,深入到全国几十所大学作实际采访调查。写《革命百里洲》的时候,赵瑜也是三次共半年多的时间,住在偏僻、寒冷、潮湿的百里洲,对许多农人作详细的访问。刘元举创作《爸爸的心就这么高》和《钢琴天才——郎朗》,也是对年轻轻已经是世界级大师的钢琴家郎朗十几年成长经历不断追踪的结果。等等。辛苦倒也罢了,有时还会有危险。卢跃刚在《以人民的名义》和后来的《大国寡民》的采访中、邓贤在《流浪金三角》的采访中,就先后经历过很多风险和危险。杨黎光在谈到采访的艰难情形时说:“报告文学作家每一部作品的采访过程,都会是一本苦经。”报告文学创作这种特殊性要求作家不光要有智慧,还要有承担艰辛体力劳动的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如果放下很多优秀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不论,单是他们这种对待写作的敬业、负责、付出的态度行为,就已经很令人敬佩了。从这最直接的创作投入来看,这些作家绝不是那种仅仅计较自己名声和私利的人,不是用面壁虚构来“玩文学”、“戏说”、“大话”社会人生的人。他们有使命感、独立品格、道德判断、忧患意识、牺牲精神,是那种“周乎万物,道济天下”,努力“经世致用”,对社会人生走向光明进步有宗教般承当精神的人。

报告文学的文学表现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强调。“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没有很好的文学艺术性的支持,报告文学这只鸟就不会飞得很远。如何作文学性的表现,是个很复杂和微妙的问题,需要专门仔细地研究优秀作家的成功作品。那将是另一篇论文的内容。但是,提请报告文学在这方面的努力,确实是个比较紧迫的问题。这十多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很有思想内涵和有社会冲击力的作品,但人们总还是怀念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报告文学的动人历史。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比过去,如今的很多作品,不很注意文学艺术的表现。想想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黄宗英的《大雁情》、《小木屋》,理由的《扬眉剑出鞘》、《痴情》、《她有多少孩子》,徐刚的《伐木者,醒来!》,苏晓康的《神圣忧思录》,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孟晓云的《胡杨泪》,贾鲁生的《丐帮漂流记》等等作品,那是何等的文学生动情形啊!思想的上达和文学的完美是这些成功作品的共同特点,其经验性非常明显,值得很好的研究吸收。基希认为,真实不是报告文学实现艺术的根本障碍,关键是作家有没有使之成为艺术化的能力。如今很多标着报告文学的文字,是和真正的报告文学有很大距离的。充其量只是许多事实资料的收集,是某一事件、工程的过程记录,是一些直观的见闻传达,很不讲究对材料的艺术剪裁和结构,对人物性格形象的传神描绘,对人复杂的精神和情感内容的挖掘,对细节的很好把握和合理使用,更没有对语言的推敲提炼等等,结果,作品流于粗糙就是必然。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报告文学没有固定的作法,每一个作家,每一种题材对象都应该有最符合自己表达的方式和技巧,需要作家费工夫,花费心思去寻找。认为报告文学创作不需要什么文学技巧,将报告文学简单地视为事实的陈列,是纯事实的堆砌的看法非常错误。报告文学是有限制的文学艺术创作,这也同话剧受限于舞台、电影受限于时间、绘画受限于纸张、诗歌受限于韵律等是一样的,很多的艺术都是在限制中寻求解放和自由后获得成功。有限制才显出圣手,需要创造才有乐趣。期望我们的报告文学在文学表现方面更加多样和动人。

报告文学创作的题材非常不统一,报告文学作家会有自己的创作体系构成和风格表现吗?回答是肯定的。刘宾雁、徐迟大概分别就代表了侧重批评和侧重推崇两种倾向与风格。刘宾雁冷峻,徐迟热情。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批评和推崇并不是划分得十分清楚,而是相互交缠在一起,互为作用。风格显示的不完全是批评或推崇的表现,而是表达的某种特色。我在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的《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精品书系》的《总序》里这样描述一些作家的创作特点:像“徐迟的激情和智慧的表达、黄宗英的投入与自由描绘、柯岩的敏锐和诗化叙述、理由的机智深情和华美书写、徐刚的高视与动情诉说、赵瑜的专注研究和形象表达、胡平严峻、邓贤通透、卢跃刚刚正、何建明深情、陈桂棣执着”。这只是我感受他们主要作品时的大概理解,也许很不准确。可熟悉这些作家作品的读者,都会感到他们的不同。要求作家在很不相同的题材报告中表现统一的风格,对作家是个苛求,但作家在多次的表现中注入自己的个性特点还是应该做得到的。另外,不断在相近的题材领域耕耘,也会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如徐刚在生态环境维护方面,赵瑜在体育研究,黄传会的反贫困写作,李鸣生在航天领域的驰骋,王宏甲在科技教育战线的审视,刘元举对建筑、音乐的专注,王树增在历史生活中的开掘等情形,都是很好的例证。这样集中一面,成系列的报告的方式,是强化作者印象和深化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可惜,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要求报告文学作家不可能总在一个地方耕耘播种和收获,其他新的题材诱惑是个不断发生的过程,报告文学作家要积极能动地应对。

报告文学篇幅长短不纯粹是个技术问题,简单地就长短说长短解决不了问题。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明显地增强了报告文学承载重大社会内容事件的能力,丰富加强了报告文学的表现作用,为报告文学走向威势辉煌产生了很好的作用,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倡导将报告文学写得凝练精悍,是希望报告文学在表现现实社会人生时有更快速的参与和作为,更加容易接近读者产生影响。新闻纪实现象的强盛,对报告文学造成挤压和威胁,很多伴随主流新闻和参与其中的报告文学给人印象衰微,被新闻浪潮掩埋。和新闻保持一定距离,在更加开阔的背景、更加丰富的事实、更加理性的判断、更加充分的内容的基础上表现社会人生现实,是报告文学的特长。必要的长篇作品出现,是作家对时代创作环境的适应。

近年来,有关报告文学形式的话语不少,有不少是围绕着报告文学篇幅的长短来提起和展开的。其实,就长短说长短是说不明白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真的长短适当。短不一定就好,长也不一定就不好。

报告文学篇幅、形式的变化,是同报告文学的承载力量和内容表达需要来确定的。在战争年代,战事匆忙,作家也很难有充分的时间,所以短小的战事报告、人物描绘就是最佳的选择方式。而到了今天,报告文学从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承载力大大加强的时候,还要非得说唯短是好,还非得忽略导弹驱逐舰、远程轰炸机这样的重武器而用投枪、匕首来约束报告文学,就是脱离时代和实际的行为。现实的军队都已经不再训练拼刺刀了。当然投枪、匕首的作用还在,能用它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必动用坦克、导弹了。当年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乔迈的《三门李轶闻》等轰动一时的作品,篇幅也不过万字左右。长的像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宾雁的《人妖之间》、黄宗英的《大雁情》也才二三万字左右,如今也都成为了经典。应该承认,这是那个比较侧重于报告单一的人和事时期的长短表现情形。在报告文学作家放开了眼界,用更加宏观和全局的视角看待和表现生活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因篇幅而伤害内容了。最早,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发表时,十几万字,长而激情充实的内容,多么令人振奋。所以,报告文学篇幅的增长,也是伴随着报告方式的改变和报告文学可能承载力的增强而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报告文学在短篇之后有中篇、长篇,这是发展和繁荣的表现,是报告文学可以表现更加丰厚的内容和重大题材事件能力的需要。如果永远是一些短篇的东西,那么报告文学创作中就没有了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杨匡满、郭宝臣的《命运》,董汉河的《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马役军的《黄土地、黑土地》,邓贤的《中国知青梦》,胡平的《中国的眸子》,麦天枢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杨黎光的《没有家园的灵魂》,王家达的《敦煌之恋》,程童一等人的《开埠》等以及上文已经提及的不少作品。试想,没有了这些作品,我们的报告文学创作能有今天这样的威势和辉煌的记忆吗?

所以,不要简单的要求“短些,再短些”,“刹长风”,想用动外科手术的办法解决问题是不行的,也会给作家造成一种排斥长篇的误会。倡导作家将作品写得紧凑凝练,短小精悍,回避人为的、不适宜的拉长篇幅,不仅仅是个文学艺术的要求,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很好地发挥报告文学的现实社会精神,努力及时灵活的对社会人生问题作出积极反应的问题。长篇的东西也许丰富、厚重,但需要较长的创作时间,在需要报告文学快速出击,及时到场的时候,就显得很不灵便。另外,长篇的东西毕竟没有短小的作品容易被读者阅读和很快造成影响。在这个充满了变化而匆忙的现实生活环境里,短的作品更加需要和珍贵。但也应该看到和意识到,报告文学篇幅的增长,也是有明显的客观原因的,在新闻的纪实之风强盛的时候,在打开电视和翻开报纸时,到处都是“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真实讲述”、“记者观察”、“社会写真”等等栏目的时候,在电视可以毫不间断地很多天直播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的情况下,新闻的纪实行为就对报告文学构成了很明显的挤压和威胁。报告文学明显没有新闻的直接写真能力和灵便的表现机会,和新闻短兵相接,报告文学肯定失败。很多参与主流新闻,伴着新闻的脚步走的报告文学的无力和衰微,其原因就在没有和新闻拉开距离,找到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现实稍微的保持一定距离,在更加宽阔的背景、更加丰富的事实,更加理性的判断、更加充分的内容基础上的报告,是新闻所不能而报告文学所特长的。因此,用较长的篇幅表现社会人生内容也是报告文学对现实环境的适应,不仅仅是作家的主观行为。

如今,报告文学已经在文学领域“由附庸蔚为大国”,是一种有自己独特社会人生作用和艺术表现个性的重要文体。年轻而有为是报告文学的时代特征和性格,已经创造的辉煌和明显具备的潜力,足以使人们对报告文学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报告文学万岁!

2005年12月

同类推荐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天使路过

    天使路过

    本书是备受国内读者喜爱、以散文随笔著称的新锐女作家乔叶的心灵励志书。乔叶为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刊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本书由70篇左右短小精悍的美文和随笔组成,文字犀利而凄美,直面所有女性读者敏感而纤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在书中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爱情的独到见解,让人们在感动之余生出无限的慨叹。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热门推荐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穿越之遇见痴情皇帝

    穿越之遇见痴情皇帝

    不多说了,你们看吧,我为什么发不上来啊,奇怪了
  • 覆雨楼

    覆雨楼

    天明刀、慧清剑夫妇接到武林盟主求援密函,前往洛阳途中却离奇遇伏,天明刀得神秘人相救逃生,慧清剑香消玉损,武林由此开始迷雾迭起,疑案丛生……
  • Rose O' the River

    Rose O' the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爱恋雪露

    tfboys之爱恋雪露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遇见了他们,(小凯篇)小凯我们分手吧!(源篇)源我们一切把我们的遇见当成从来都没发生过好吗?(千玺)千玺对不起我们分手吧?-------------------------------------------两年后-------------------------------------------------------------她们回来了,她们和他们一起上了快本,他一直爱着她他一直想着她他一直等着她她们和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请期待
  • 苍穹一剑破

    苍穹一剑破

    斩不断的来世今生,斩不完的是非因果,斩不破的万象苍穹,道是什么道?天又是谁的天?他要斩断前世,只许今生,他要斩完是非,清明一生,他要斩破万象,穿过苍穹。当他站在苍穹之外,谁能与他并肩而行!
  • 异能教皇

    异能教皇

    异能这东西到底怎么出现的,没有人知道。但这对林城而言,异能就是他从一场又一场游戏里获胜后,所得到的一个个小礼物……
  • 绝版教师

    绝版教师

    本书讲述一个由混混变老师的精彩历程。其中难免艰辛重重。各色各样的学生罗莉,成熟动人的美女校长,温柔善良的漂亮妹妹,更有那让人无语的天然呆,围绕在了陈易的身边。不过陈易很淡定,毕竟陈易的目标,是做一个好老师,美女之类的,当然也不能耽误。于是呼,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 “那年樱花落”

    “那年樱花落”

    那一年,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四月。他没了爸爸。她没了妈妈。然后。他们便成了名义上的兄妹。这些故事始于那年樱花开的季节......当我发现我爱你,而你却已有伴人,命运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