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6500000008

第8章 “放他一头地”(1)

这是北宋的欧阳修给梅圣俞一封信中的话。

“某启,承惠《答苏轼书》,甚佳。今却纳上。《农具诗》不曾见,恐是忘却将来,今再令去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信中所言的“轼”,即苏轼,上年他首次出川,赴京应试。试毕,他与苏辙,兄弟为同榜进士,一时传为佳话。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激动之余,给同为考官的梅圣俞写了这封信。“当避路”,“放他一头地”,欧阳修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奖掖后进、拔擢新人的古今典范之言。老作家、老诗人,有这等扶掖后来者的心胸,难能可贵。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老作家、老诗人,都有如此雅量的。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尤其这些年来,文坛上前辈斤斤计较于晚辈,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了。

而若细细品味欧阳修的这两句话,那才体味大师那达者的识见,和智者的参悟。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会从心底里涌上来这份善意和雅量,张开双臂,去热情拥抱新生代的。“青出于蓝胜于蓝”,其中这一个“胜”字,让“蓝”比较伤脑筋,也就注定了两者矛盾的必然性。

在西方社会,人和人相见,拥抱是一份感情的流露,成为社交礼节。如果拥抱不足以表达热烈的话,还可以贴之以脸,甚至于接之以吻,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也怪了,我们好像从未见过西方的文学大师们,相互拥抱的留影。究其根本,恐怕文人身上的磁场,相互颉颃,很难交融。所以,文人与文人,表面应酬是一回事,内心深处,总是相拒绝,相排斥,而不是相吸引、相亲和的。

在我们中国,文人相轻的传统,经过五千年的发酵,更为悠久普遍,而且根深蒂固。

所以,文坛之上,掐和咬者多,帮和扶者少,乃司空见惯之事;文人之间,离死亡越近者,对离死亡尚远者,之嫉恨倾轧,之排斥压制,也不必觉得大惊小怪,匪夷所思。因此,破土而出的文学后生,要想指望大师“避路”,要想等待大师“放一头地”,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宋代苏轼碰上宋代的欧阳修,会有这样的幸运,当代的苏轼碰上当代的欧阳修,就不会有这样的幸运了。

问题就在于中国的人口,从民国的四万万五千万,发展到共和国的十四亿,国土面积仍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过于拥挤的人口密度,过于紧绷的人口压力,而形成的粥少僧多,或狼多肉少的生存状态,使得大师们既不敢大意,也无法大度。若是谁高风亮节地“避路”了,也就等于从此一切都没有了;若是谁德高望重地“放一头地”,也就等于从此再无立脚之地了。

因此,任何一位当代大师,要想在他的佛龛里坐得长久,坐得稳当,最佳之计,就是在视野所及的范围里,最好不要出现许多同类项。为了保持这种“蝎子巴巴独一份”的绝对优势,第一种方法,满面笑容,慈祥亲切,作弥勒佛式的宽宏大度状,表示提携,但绝不腾位,绝不挪窝,绝不“避路”。第二种方法,一脸铁青,两眼冒火,作灶王爷式的找碴挑刺状,这也不够,那也不足,条件尚未成熟,交班哪有可能,岂可随随便便“放一头地”?

现实就是这样功利,这样严峻,或者,还可以说,就是这样残酷。丸子只有一个,蛋挞只有一块,给了你,就没有他的,给了他,就没有你的。一句话,都是由于人口密度过高之故。人多以后,毫无疑问,作家自然跟着多,诗人自然也跟着多,而附着于作家和诗人的文学评论家,便特别地繁荣昌盛起来。记得20世纪30年代,五四新文学发轫以后的第一繁荣期,作家诗人加在一起,也就三位数的样子,评论家,充其量,两位数就打住了。文学环境也要讲究和谐,也要维系生态平衡的。犹如自然界,一定数量的花,和一定数量的蜂,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花很多,蜂很少,不好;同样,花很少,却有太多的蜂,在那里嗡嗡个不停,也是不好的。

可是,你不让他嗡,行吗?为什么许你嗡,不许我嗡。于是,作家也嗡,诗人也嗡,领导也嗡,民众也嗡,平面媒体嗡不上去,在网络上嗡,在博客里嗡,嗡了半天,总体水平也未超过《红楼梦》里薛蟠薛大爷的“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的“哼哼韵儿”。然而,一部中国的文人相轻史,随着总人口的增加,文人队伍的扩大超编,也就愈嗡愈烈了。

试想一下,《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那位英国人和他的奴仆礼拜五,生活在荒岛上,这两个人必须相依为命,甚至亲密无间。在椰林下,在沙滩上,远眺碧蓝的大海,享受和煦的阳光,没有塞车之虞,没有按揭之苦,没有甲醛之害,没有沙尘暴之侵袭,该是多么惬意和自在啊!如果,一万个鲁滨孙和一万个礼拜五挤在这个不大的海岛上,估计就没有太平日子了。

还记得十年“文革”期间,全国只有一位小说作家,那可是太清静了。没有任何嗡的声音,老实说,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嗡,他住在承德行宫的烟雨楼里,无干无扰,有吃有喝,过着神仙也似的日子,从事文学创作。让那些关在牛棚里,拘在干校里的同行,羡慕得眼珠都绿了。当然,来自农村,热爱土地的浩然先生,未必追求这种优渥的生活,未必热衷这份尊崇的待遇,然而,千顷地,一棵苗,中国文学的香火,当时确实就系于他一人之身,也就由不得他,不让别人把他像菩萨似的供起来。如今,在全国范围内,至少能找出一万位与浩然先生创作水平相等,甚至还要超过的小说家,一与一万之比,那意味着什么呢?银行票子发多了,就毛,作家诗人太多了,就贬值,也就不好抱怨什么了。

比起《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没有礼拜五陪同的浩然先生,更为自在惬意。在烟雨楼里,奋笔直书他那名着《西沙之战》。那时举国上下,无人写小说,赤县神州,无人读小说,当这部急就章在《人民日报》初初刊登出来时,立刻不胫而走,顿时纸贵洛阳。虽然后来,连作家自己对这种一句一行、一行一段的写法,也不以为然了。但为什么当时却视若壤宝,誉满中华呢?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如今,年产长篇小说一千部到一千五百部,中国当之无愧也是这个世界上的“小说制造大国”,然而,中国人却不大阅读小说。因为普通的小说太多,精粹的小说太少,而从不值得费眼睛的一千四百九十部小说之外,找到十部值得拿起来聚精会神一读的小说,实在不堪其苦,于是,只好放弃。

“文革”前十七年,只有“三红一创”等不足百部长篇小说,大家抢着看。

“文革”期间,只有浩然的《艳阳天》等有限的几部长篇小说,大家必须看。时下的这种小说高产状态,正应了“谷贱伤农”的古训,倒无人问津了。熬灯费油,绞尽脑汁,辛辛苦苦二三十万字,四五十万字,陈列在新华书店的柜架上,能进入购书者的眼帘,付之一瞥的可能,不过是一千分之一,或一千五百分之一的机会。若是不大张旗鼓炒作,若是不拜托名流嗡嗡,绝大部分作品,逃脱不了“泥牛入海无消息”的下场。

这一切,说了归齐,都是多之患。长篇小说丰收之日,也是长篇小说作家郁闷之时。事实上,即使那些名家大腕的书,也只是以码洋的意义,堆存在书库里,发不出去货呢,当然也就顾不上后起之秀,明日之星了。所以,古人欧阳修能说得出,做得到“避路”,而今人,那些德高望重的扛鼎之辈,那些红得发紫的栋梁之才,却说不出,做不到“放他一头地”呢?就在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丰收成灾上。

欧阳修那时,人口不若后来之多。因此,第一,他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天地很宽阔,每个人有其足够的展现空间;第二,他也不怕“放虎归山”,回过头来咬死自己。自身的实力摆在那里,毫不在乎这种文学上的竞争,这就使他从容得多,潇洒得多,为苏东坡的生长,发展,成熟,前进,可以作出他能为他所作到的一切。

据史料,北宋王朝的总人口,以公元1080年(神宗元丰三年)为例,才3300万,以公元1110年(徽宗大观四年)为例,也不过4673万。虽然,那时的国土面积约等于当代中国版图的二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也不到。即使将如今的十四亿,除以二,宋代的人口密度,也只有现在的十五分之一,或十六分之一。因此,负有发现人才使命的欧阳修,对于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全国会试中崭露头角,表示出来莫大的欣喜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与焦殿丞千之书》)

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的欧阳修,受命主持这届会试,梅圣俞也是考官之一。时间为公元1057年(仁宗嘉佑二年),地点为当时的首都开封。苏轼苏辙兄弟,一举中的,双双上榜。消息传到宫里,皇太后都向宋仁宗祝贺其得人之盛。

欧阳修所以连呼“陕哉,快哉!”其间还有一段隐情。苏轼的考卷,显然先由梅圣俞阅核,拟为第一。宋陈善《扪虱新话》:“东坡省试论刑赏,梅圣俞一见,以为其文似孟子,置在高等。”欧阳修在为最后圈定时,留了一个心眼。因为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文章实在精彩,但生怕这份糊名的卷子,会不会为其门生曾巩所作?因之不禁踌蹰,为总主考官的他,居然高中了自己的门生,居然还让他名列榜首,倘如此,必定要遭人物议,难免要被那些爱嚼蛆的家伙们拿来说事。于是,大笔一挥,将此卷改判第二。结果,一发榜,不是曾巩,乃是名字相当陌生的眉山苏轼,令他大喜过望。由不得感慨系之,庆幸国之得人。“自古异人间出,前后参差不相待,余老矣,乃及见之,岂不为幸哉?”

(《欧阳文忠公文集》)

更有趣的,试后,苏轼谢师,拜谒梅圣俞。“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驰,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日杀之三,尧日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需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

宋赵令畴《侯鲭录》卷七中也载:“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日杀之三,尧日宥之三。’诸主文皆不知其出处,及入谢日,引过,诣两制幙次,欧公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尔。’数公大笑。”

那年,苏轼才20岁,而欧50岁,梅55岁,这些近乎父执之辈的文学大师,对苏轼为自己杜撰之典故,那种毫不觉得有什么差错的堂皇神气,一笑了之。

古人之厚道,之宽容,之海量,之理解,着实令人敬佩。如果落在那些“魑魅喜人过”者的手里,还不得大做文章,以逞己能,而大嗡特嗡。

现在回头去看一千年前的宋朝,经过五代十国的相互残杀,狼烟四起,兵匪肆虐,天下大乱,终于得以弭平战祸,政求清明,休养生息,民生安宁。也许那时的文学大师们,处于辽阔弘大的日月天地之间,心胸要自由开阔许多,处于疏朗宽松的人际环境之中,襟怀也就要坦荡赤诚一些。因此:

一、他们从心底里欢呼这种新人辈出的大好形势。

二、他们有足够的自身实力,能够坦然面对新生力量的挑战。

三、他们不是唯恐别人超过他,为使华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永续长存。他们愿作推手,甘当人梯,作促进派。开展良性竞争。

由于梅圣俞的竭力推荐,欧阳修的欣然相应,遂有了推诚相与的这段佳话。

同类推荐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是一部人物传记,讲诉一个在祁连山长大的任文锦医生磕磕碰碰的故事,年老中旬与蒲珠结为连理。
热门推荐
  • 倾城毒妃要休夫

    倾城毒妃要休夫

    莫家有女唤芊芊,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莫芊芊一个无良的小女人,以炼毒为乐,以妙手救人为善。后被父母“卖入”宫中成为皇妃,可她岂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想拥有本毒妃?门都没有,老娘要休了他。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倾城毒妃要休夫)且看莫芊芊如何在宫中翻云覆雨,步步升花。
  •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 ”,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 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 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 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 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 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 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 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 武神天地

    武神天地

    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有一个上官家族,家里有一位叫做上官浩的小孩被认为是天生的废脉,然而大家都错了,他的躯体是一种叫做“苍天霸体”,而这种武脉,不了解的人难以理解,只有知道的人才能够看出,最后这个少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走向了巅峰,成就一代枭雄。
  • 惹你并非我本意

    惹你并非我本意

    因性格冒失,以及不明状况,少女褚南把前来帮师父解围的大将军——陆衔,给惹毛了。被他公报私仇的带回了京城,美其名曰:交由皇上发落……到了举目无亲的京城,褚南再次因不明状况,惹到了被陆衔游说来欣赏美女的皇上,而被罚入宫服役三年…
  • 御天狂帝

    御天狂帝

    某晚,清纯圣女说:“易尘哥哥,今晚翻我的牌子。”腹黑妖女喊:“放开易尘,让我来。”火辣魔女道:“易尘是我的,你们都别动。”易尘却嘿嘿一笑,“不要急,一起来,都有份。”欲知后事如何,请点收藏推荐←_←上古第一圣帝易尘与天争道,遭人暗算陨落。万载之后,他曾经的七名弟子觅得其转世真身,让昔日强者重新踏上御天之途。有兄弟的地方就有热血,有你的地方亦不乏温情。御天狂帝官方书友群:143676341,欢迎各位兄弟姐妹光临。
  • 来不及,说我爱你

    来不及,说我爱你

    统辖三省的督军,前代总理的爱子,钟鼎之家丰神俊朗的四少——苏绣被这样的人宠在手心里,任她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当前尘旧事重记起,原来这在世人眼中的鹣鲽情深。不过是流水落花两无情。他到底是爱她这张脸,而她也忘不掉那眸如墨玉的深情少帅。
  • 不灭神皇

    不灭神皇

    上千年前的神皇时代已经结束,那是一个错误的时代,武者只懂利用天地间的威能,却忽略了自身的潜能,真正的强者,那便应该是以自身力量撕破苍穹,追逐日月!ps:白衣想写出一个好的作品来,这本书白衣会努力更新的。另:请大家监督我啊,让我每天尽可能多更新!!!然后推荐票,收藏,打赏!!O(∩_∩)O哈哈~神皇①群:249687886白衣卫:292713051(学徒以上可进,进群需改起点马甲)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攻心夺君宠:特工傻后

    攻心夺君宠:特工傻后

    当现代特工的六强素质被运用到没有高科技的支持,没有精良武器做后盾的古代时。当一个优秀的现代女特工,意外穿越到一个古代傻后的身上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现代女特工如何演绎一个受众人唾弃的傻后的人生吗?傻后如何戏耍被誉为天之娇子,真龙化身的冷傲君王吗?傻后如何颠覆后宫的阴谋与黑暗吗?
  • 純阳

    純阳

    我不要这月再噬了青天,不要大地再遭黑夜吞咽。我只要那骄阳长明于世,要那诸魔全都湮灭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