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6600000025

第25章 朗格艺术哲学的价值、影响以及该学说的局限性(1)

作为直接继承了卡西尔而又深受怀特海、罗素等哲学家影响的符号论艺术哲学家苏珊·朗格,其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人甚至把朗格的艺术哲学思想看作西方美学史上继模仿论和表现论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里程碑,认为它们表现出西方美学从客体论到主体论、再到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朗格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站在新符号论的哲学基点上,试图沟通传统艺术哲学中感性与理性、个别性与普遍性、个体与整体、内容与形式等两极分离,进而对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抽象、艺术的直觉诸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这样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艺术新定义,应该说是对人类艺术哲学史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她还首次把“幻象”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哲学范畴提出来,并将基本幻象的不同作为艺术分类的主要依据,从而确立其独特的艺术分类原则。特别是她提出了“生命形式”的理论,强调艺术作品的整体性、有机性和生动性,这对于深层理解艺术内涵和沟通东西方艺术精神,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实在功不可没。他还透过艺术问题,把眼光投向人类心灵。因为符号理论的内在构成,决定了它将超越神话、语言、宗教、艺术、科学等领域,指向一个无限深远的心灵的课题。正是因为这些杰出的成就,使朗格在20世纪的西方学术界独树一帜,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第一节)西方对朗格学术思想的评价与重新阐释

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在美国以及整个西方的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着名哲学家托马斯·门罗评论道:“今天没有任何一种观念能像符号理论那样在我们的思想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它几乎成了我们思想的核心。如苏珊·朗格所指出的那样,符号论对当代的逻辑学、语义学、心理学、宗教和礼仪、视觉艺术、文学、音乐和伦理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批评派代表人物、当代美学家比尔兹利说道:“从广义上说,符号论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着名美学史家吉尔伯特和库恩在其《美学史》中也指出:“自从符号概念开始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后,对艺术是直觉表现或艺术是想象这种定义的讨论,或对美的客观化快感这种定义的讨论,让位于人们以独特和奇异的力量来确立象征和符号意义的讨论。” 而埃莫·瑙曼在1973年出版的《美国哲学辞典》中甚至称朗格是“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不管这些评价是否允当,它却足以说明朗格作为符号论艺术哲学的代表,其学术思想在当代西方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苏珊·朗格学说在美国学术界的影响还不止上述这些,更有不少学者对其学术思想进行过或正在进行阐释和发挥,但将朗格的思想发挥并推衍到社会领域的杰出代表,要算1955年出生的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劳埃德·桑德兰(Lloyd Sandelands)了。如果说朗格是卡西尔最优秀的继承者的话,那么,桑德兰也可以说就是朗格学说的最具有创新性的继承者和发挥者。他在其题为《情感与形式在社会生活》(Feeling and Form in Social Life)一书内(1998年美国罗曼·雷特弗多出版社出版),将情感与形式的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朗格的方法予以全面论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情感与形式在社会生活》显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有实践性的社会科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正是在苏珊·朗格哲学的启发下,劳埃德·桑德兰揭示了人类社会是种生命形式,并直观地被看作是总体情感,而不是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些个体化、主观化的情感,通过人类独特的艺术抽象能力变得公众化、客观化。通过艺术,人们把不可见的社会的情感和形式变为可见的并能被共享和研究的物体和性能。

该书在介绍上述观点时用了大量的社会情感和形式的例子,如体育场颂歌、民间舞蹈、礼仪、符号树、图片,以及有组织的表格。桑德兰用用这种有力的论证作出结论来拓展社会科学的领域并解决它长久以来所存在的混乱状态。

劳埃德·桑德兰《情感与形式在社会生活》这部专着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社会科学的概念框架来解决这样一些难题:社会是有生命的吗?社会是如何产生的?社会的好处是什么?关于社会的科学能否成为可能?从总体上来看桑德兰介绍和建立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人类社会是种生命形式(human society is a form of life)。桑德兰认为,人类这种动物参与到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社会中,是个独特的有机体。人类社会的生命力从文化发展的能力中――从思考和通过观念转化的能力中被给予了一种特殊推动。这样人类社会是种生物现象,是一种生命科学的生命事实。那么,人类社会是否是有生命的?回顾涂尔干(Durkheim)、弗洛伊德(Freud)、拉本(Le Bon)、托内斯(Toennies)和西米尔(Simmel) 的理论,我们便开始看到一些看起来非常像生命的东西。我们看到在紧张和活力中表现出的行为要素;我们还发现许多类似的现象。最终,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出人意料的结论,即人类社会是有生命的。虽然它不如动物、植物、微生物那样显而易见。

第二,社会是以情感方式显现的(society appears as feeling)。桑德兰认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人类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接触或指向的物体。它好像有意识地在发散情感和模糊直觉。社会科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这些社会直觉客观化并可以讨论研究。这些问题是:其一,我们把社会看作自身生命的情感,看作在身体里显现出的生命。其二,社会的情感与情感在社会中不同,它们都同样区别于情感自身。情感被广泛地在社会科学中讨论,但是很少作为社会的情感,因为情感是个体化的――社会中的人的情感而不是社会自身的情感。比如弗洛伊德的群体情感理论与涂尔干的群体情感理论。

桑德兰还说到了情感自身与社会情感,他认为这两者经常在我们经验中被混淆。一方面,情感自身是自我经验,它是一个人自身的情感,是个分离的独特的实体。另一方面,社会的情感是社会整体的经验,一种超越个体和其他人的经验。他说,我们可以追寻苏珊·朗格(1962)的理论:个体化的社会生活与整体社会生活的区分。朗格认为,人类动物在他的个性化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种符号使用的生物,它占有着一个他们自己创造的意义世界。社会正是以这样一些方式显现情感,包括参与(participation),爱情(love),玩耍(play)。他们体现了社会生命。

第三,社会的自身形态是可见的(society is visible in the body)。正如斯宾诺莎学说所指出的,“人类心灵不能感知身体以外的东西,只能从自身的自我调节中产生出观念”(引自摩根1926,p.29)。桑德兰认为,没有比社会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明晰的了。我们感觉社会实际上是在与其它事物进行的一种联系――比如,在拥抱和接吻,挥手和微笑,谈话时的推拉中,我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感觉到了社会。我们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姿态中来看社会的,并通过符号来把这些社会姿态固定在我们心灵意识之中。社会情感和姿态是直接的一种社会经验,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正建立于此。

第四,社会通过艺术变成客观化的存在(society is made object by art)。桑德兰认为,被称为“凝固姿态”(frozen gesture)的艺术是一种基本的、独特的人类抽象方式,用它来发现或创造可感知的形式并将这种情感符号化。艺术通过将我们的主观情感以物质的形式使其客观化、社会化,这就是就是通常所谓的物体或事件。艺术正是通过给予我们某些有益的东西来服务于于社会。社会被看作是种内含情感的生命,而艺术把这种生命和情感客观化以便于研究社会。艺术把社会的主要形式符号化,在这里概念的抽象就可以完成了。

同类推荐
  • 读懂孔子

    读懂孔子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春秋末年,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新旧制度交替。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仁”的思想。其核心是关于人性、人道、人生价值等问题探讨,从而建立起人学的思想体系。孔子注重教育,堪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今还体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朋友解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孔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学说。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以西界之名

    以西界之名

    一段史料开启一扇有去无回的门,一番冒险引一段世俗,诉一段如泣如诉的苦。
  •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本书从仪表、仪态、服饰、用餐、拜访等14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商务礼仪的各个细节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将礼仪融入到了商务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贴近读者需求,是商务人士成功塑造个人形象的必读书籍,也是职场人士提高个人素养、推动事业成功的有效指南。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经理以及想在职场有所作为的人士阅读,还可以用作商务礼仪培训教材。
  • 极品兵王

    极品兵王

    爱恨离别,造就一对命苦情侣,几经波折,他们能否渡过重重难关,在一起,阴谋重重,他又能否披荆斩棘,一切真的如他所愿一般吗?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结束吗?似乎,一切都是局中局,那么,他们的爱情能否得到鉴证,他们,又能否执子之手呢?阴谋的背后到底还会隐藏一些什么,真的会想他想象的那般容易吗?真的会救这样结束吗?或许,一切的一切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但是,他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就算是要踏碎天地,他也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畏惧,这,就是他,一个不畏惧一切的让人痴迷的男子,他的故事,一切的谜底,都在此书中,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未知的秘密吧。
  • 杠上不良太后

    杠上不良太后

    母后很冷血,屠尽后宫嫔妃三千人,血染青石,铁血手腕,无人敢惹!母后很嚣张,丞相将军唯命是从,禁军都尉以她为尊,天下百姓只知太后,不知皇上!母后很无耻,上青楼,逛赌场,调戏丞相,戏耍皇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母后很无良,无事爱采草,阁主、丞相首富都扑倒,身为皇帝,时常被踢出去割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尽维度之黎明

    无尽维度之黎明

    因为某种不知名原因在厦门大学一带的人类传送到了某个世界,为了回到或者去到另外的世界他们必须存活着和怪物搏斗并且到达世界中心,通过自相残杀来决定传送人选……
  •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续天龙

    再续天龙

    余秋,一个平凡的名字,却偶然成为楚家大小姐的贴身保镖进入他梦寐以求的游戏当中。且看他如何在这传统武侠游戏中叱咤江湖!新书《再续天龙》扬帆起航!
  •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年轻时就要胆大一些,在多变的世界面前,勇敢地打出自己的牌,展示出闪亮的自己!人生所有的完美演出,都是来自日积月累的准备;把握住当下,不怕输,执着追求梦想,你的生命会因此而精彩!年轻是最大的优势,绝不能作为浪费的资本;在“拼搏”的征途上,别让行动毁在口号上,你要做的除了行动,还是行动!
  • 穿越之重回巅峰傲世之旅

    穿越之重回巅峰傲世之旅

    身为黑道王者的她,因一梦,见到了前世的她。不料却在最后一个任务中进入陷阱,在即将突围时。意外身死,灵魂,再一次见到了前世的她。在她的帮助下穿越到前世所在的世界。看她如何开启她的重回巅峰的旅途。你说我是废材,哈,不好意思,我这个废材一巴掌就能拍死你。你说我没有钱,哈,看小爷我用钱砸死你。你说我没灵药,哈,信不信我都塞你嘴里,撑爆你。你说我不能契约,哈,好像我身边最弱的一只宠物都能把你拍死。你说我没武器,哈,好像你身上那把就是我做的。看性格多变的她,如何结良师,交益友。看谁能俘获她的心。
  • 系统之女配奋斗记

    系统之女配奋斗记

    唐小鱼没想到的是被九天神雷给轰成渣渣,然后又被一个不知名的生物,叫系统的家伙给救了,叫她去解救那些无知而可怜的妹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