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1100000013

第13章 洋务运动(2)

德璀琳还有一个身份,他是赫德当总税务司时的天津海关税务司。在李鸿章那里,德璀琳负责联络那些在李鸿章的工商企业中任职的外国人,算是李鸿章洋务运动以及办理外交事务的联络官。毕德格则原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个骑兵,来到中国后,很快就精通汉语。1872年,他成为美国驻天津领事馆的副领事和翻译。后来,李鸿章聘请了他,先是让他担任家庭教师,然后,又让他担任自己的私人外文秘书和翻译。毕德格为李鸿章解读了不下800部英文、法文著作。李鸿章通过毕德格的翻译,对于西方世界了解很多。除此之外,毕德格还为李鸿章物色了不少西洋优秀人才,陪同外国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赴内地探矿。

1895年,毕德格曾随李鸿章一道赴马关谈判,为之收集、提供情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去世,一个月后,毕德格也去世了。在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中,毕德格负责管理在北洋海军里任职的外国人。如果按地域来划分的话,德璀琳和毕德格还有一个不太严格的区分:德璀琳联络着在李鸿章手下任职的欧洲人;毕德格则负责联络美国人,有时候也负责联络英国人。仅次于他们二人的,还有一个叫汉纳根的,是德璀琳的女婿,他也是李鸿章的军事联络官,只不过跟李鸿章稍稍疏远一点罢了。

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李鸿章踏踏实实地做了很多事: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正月,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同治四年八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九年十月,设机器局于天津;同治九年闰十二月,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同治十年四月,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同治十一年正月,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同治十一年五月,请开煤铁矿;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设轮船招商局;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十一月,筹办铁甲兵船;光绪元年十一月,请遣史日本;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将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光绪二年三月,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光绪二年十一月,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光绪六年二月,始购铁甲船;光绪六年七月,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光绪六年八月,设南北洋电报;光绪六年十二月,请开铁路;光绪七年四月,设开平矿务商局;光绪七年六月,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光绪七年十一月,招商接办各省电报;光绪八年四月,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光绪十一年五月,设武备学堂于天津;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开办漠河金矿;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成军;光绪二十年五月,设医学堂于天津。

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

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灭的一份。在当时,李鸿章的作为几乎可以说是单兵作战、单骑突进。他所面临的,是资金的匮乏、人才的匮乏,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判断力,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所面临的软肋。谭嗣同曾经引用过袁世凯的评价说:“香帅尝叹曰:无怪乎合肥之得志也!遍观中外(指朝廷内外),大小臣工,学问非不好,品行非不好,即心术亦未必都不好,然问以大小数百种,后膛精枪亦数百种,形式若何,运用若何,某宜水,某宜陆,某利攻,某利守,某利山林,某利平地,其左右前后之炮界何在,昂度低度若何……以及水雷旱雷炮台地营一切攻守之具,无一人能知,且并其名亦不能辨,又况西人政事法度之美备,有十倍精于此者。某国当与,某国当拒,某国善良,某国凶狡,吾之联之而备之者,其道何在,宜更无一人知之矣。稍知之者,惟一合肥。国家不用之而谁用乎?”

对于这一点,后来的梁启超也有类似的看法:“现在整个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员,五十岁以上的大官,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李鸿章。”可以这样说,就这场洋务运动本身,不管后人怎么评价,李鸿章所做的一切,应该是相当不易了。李鸿章几乎是用尽所有的气力撬动着庞大笨重的朝廷在向前滑行。他所面对的,是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格局。从本质上说,这个国家政体腐朽,效率低下,缺乏科学;国家的统治阶层昏庸无能,坐井观天,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就文化本身来说,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之变时,在认识上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破绽百出。中国当时的格局就像一只木帆船航行在海上,突然,暴风雨来了,很多人吓得脸色苍白,争先恐后逃进船舱躲避,李鸿章却坚守在船头,抗抵着扑面而来的暴风雨。并且,李鸿章还得在正面迎击洋枪洋炮的同时,经常防范身后腐朽阵营中的明枪暗箭。

在当时的中国,深信需要西方技术的士大夫毕竟不多,传统的文化准则和控制力量仍像过去那样强大;科举考试和绿营军等制度不仅有广大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而且由于依傍传统而获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现代化显然需要冲破文化和制度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白天里李鸿章忙忙碌碌,他为自己在从事着的工作而兴奋;而每到夜深人静时,李鸿章都会感到自己的孤立无援,他的所有努力都有着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在这里,可以列举一些李鸿章身边左右的人物来反衬李鸿章的孤独。比如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这位昔日的科举状元、后来两任皇帝的老师,一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旧知识分子。在认识洋务方面,保守而无知。洋务运动中走在前面的曾国藩,也主张适可而止,他反对建设电报、铁路和使用其他西方技术,理由是那些东西可能有害民生并且扩大外国人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左宗棠与曾国藩的观点如出一辙。并且,左宗棠对于清廷购买外国军舰也不以为然。甲午战争中名噪一时的王文韶,时任湖南巡抚,也在讨论中说:如果机器盛行的话,那么大批人将会失业,如果失业者慢慢多起来,天下就不稳定了,所以应该除了有关军事上的机器之外,其他的,都要一概禁止……如果说王文韶的想法是由于他来自内陆省份,思想的局限性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曾任福州船政大臣多年的沈葆桢在思想上的局限就让人扼腕叹息了。沈葆桢曾经是办洋务的名家,光绪元年升任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而他在任期间所办德政之一,是花钱将外国人修的吴淞铁路买回来后竟下令拆掉!这样的认识水平,不仅仅是沈葆桢一个人的,也代表着整个权力上层对于西方文明的看法。

沈葆桢为什么要拆掉铁路呢?那是因为他不能容忍和英国人合营一条铁路,也不能与他们共同管理,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须加以控制才行。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沈葆桢这样的人去主持变革维新,结局自然会可想而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李鸿章才具备一颗“勇敢的心”。这样的比喻,指的是李鸿章自始至终对于时局和国家,有着真正负责的态度,这种负责,不仅仅是被动的坚守,而且,以一种勇敢的积极态度,去应对这种改变。这一点,李鸿章几乎与所有的大臣们都不一样,他不是被动地防御,而是主动出击。从结果上来说,李鸿章几乎就能看到“成功”的曙光了。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李鸿章所走的是一条独木桥,但他毕竟以自己的亲历亲为给民众开了一个头。李鸿章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历史对他的不支持,而是在这种战战兢兢走钢丝过程中,失败的概率太大。李鸿章在这个过程中显然缺少好运气。

李鸿章几乎是“一根筋”地投入到他的洋务运动中。从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内容来看,他的着眼点一是在军事上,如购船、购械、造船、筑炮台等;二是在商务实行上,如铁路、招商局、电报局、织布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三是在文化上,比如说派留学生、设医学堂等。可以说李鸿章考虑得非常周到了,而且意识到在诸多方面的落后,想奋起直追。

李鸿章主持下的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一事,应该说,是洋务运动中重要的一步,也是这场运动中的一个生动的插曲。

派留学生,是唐廷枢的同学容闳建议的。容闳自己就是一个留学生,早年,他曾得到教会的支持,到美国耶鲁大学读书,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成为耶鲁的第一个中国毕业生。宏闳回国后,担任了为江南制造局购买机器的任务。不久,容宏通过唐廷枢,向李鸿章建议派遣赴美留学生。李鸿章很快采纳了容闳的建议,派容闳主持此项工作,与留学生一起赴美,担任留学生副总监督一职。所有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初,几乎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子弟交给清廷,以让他们赴美。首批学生,只好由那些热衷洋务的干将们安排了自己的子弟。谁知那些留学生到了美国后,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到了自由的天地。很快,这一批留学生有了很大的改变:有的开始信仰基督教;很多人以长长的辫子为羞,把辫子挽起压在帽子里,有的甚至把辫子剪了;有的再也不愿意学习孔孟之道了,只愿意读西方书……容闳本人甚至在美国娶了一个白人女子为妻,这在清国的官员看来,无疑是妖逆之举了。留学生到美国后的变化,让容闳的同事、同赴美国的总监督陈兰彬大为恐慌,赶忙打报告回国,建议火速召回留学生,说要是再不召回的话,华夏留学生都将变成洋蛮子了。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在朝廷引起了很大恐慌,很多人纷纷支持召回留学生。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中国留学生要求进美国西点军校等事宜受阻,旧势力的压力更大了,朝廷也没有了主意,只好同意撤回留学生。李鸿章虽多次据理力争,但在恭亲王奕的坚持下,留学生还是回到了国内。李鸿章主持下的第一次外派留学生一事,在无奈中打了一个水漂。

尽管留学计划不幸夭折,但这次时间不长的留学生涯,还是为清廷培养了不少人才。在那些归国的留学生当中,从事矿山、电报、铁路等行业的有30多人,包括6名工程师、3名铁路局长;从事外交、行政行业的也有20多人。在他们当中,后来比较有名的有开平煤矿采矿工程师邝荣光、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以及外交总长梁敦彦等。

李鸿章修铁路的事情,同样可以说明洋务运动的艰难,也可以说明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

铁路的产生是世界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类改变生活观念的一个标志,是集人类想像力、创造力和挑战自然雄心为一体的里程碑。李鸿章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早在1863年,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就收到上海27家英法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根本就不予答复。此时的大清,从皇帝到农民,其观点都是惊人的一致:中国不需要这个东西,中国的牛车尽管很慢,但是很稳,更重要的是,人坐在牛车上的清闲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车辚辚,马萧萧”,“青山转,绿水还”,这样的感觉多富有诗意啊。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建设那种丑陋的庞然大物呢?

更何况,修铁路会破坏风水,会让地下的祖先之灵不得安宁。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大逆不道,当然不予批准。

但李鸿章一直锲而不舍,1874年清廷组织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再次提出要修建铁路,那本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就曾阐述了应该修铁路的理由。朝廷对于此事,根本没有表态,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李鸿章等得千辛万苦,见朝廷一直无声无息,只好阳奉阴违,准备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10来里长的铁路。就这条短短的铁路,也费了李鸿章九牛二虎之力。为了避免朝廷的非议,李鸿章特意声明,这条铁路不设火车机头,而以驴马拖载,这才得到了朝廷的恩准。

同类推荐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热门推荐
  • 应孕而生

    应孕而生

    唐末晚在母亲威逼利诱下,嫁给了本市最有名的花花公子傅子慕。新婚夜,老公和后婆婆在婚床上缠绵悱恻。她没有打断,而是选择继续做个有名无实的傅家少奶奶。一个月后,唐末晚意外怀孕,傅子慕第一个站出来质问:“唐末晚,我从没碰过你,这个孩子到底是哪来的?”“是我的。”从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个人,踏着七彩祥云,逆了漫天光辉,从天而降,她与水火之中,对她说,“你肚子里的孩子,我会负责。我娶你。”可是他要负责的只是她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吗?然而看着傅子慕和唐宛如眼中的错愕,唐末晚笑意温柔,她反握住他的手,与他比肩而立:“好,傅总,我嫁。”摇身一变,她成了傅家名正言顺的少夫人
  • 倾本是谁

    倾本是谁

    冷情邪性的王,为她弃爵位抛妻妾。危险霸情的皇,为她血洗后宫三千。温情冷酷的双面太子,只看她一眼,便发誓非她不娶。红颜绝色,红颜祸水,今夕几度轮回。倾本是谁,倾慕谁?倾的是,记忆里那抹轻飘的香,还是眼前手里那朵,流香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谁都不敢欺负你

    谁都不敢欺负你

    作为一个“资深”的受欺负的人,力克·胡哲遇到过各种形式的侮辱、打击、挫折,当他走进学校的大门,脑门上就仿佛贴上了一张邀请函,上面写着:快来欺负我啊!坏孩子们的讥讽、取笑、孤立,一度让他沮丧、恐惧,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些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伤害、挫折、退缩、痛苦,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职场的人,都需要面对,却又似乎很难对其他人说起。为了给所有成长中的年轻人以鼓励和帮助,力克建立起了一套独有的“防御系统”。这个超级强大的“系统”不但让力克自己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欺辱,还怀有一颗同情之心,帮助其他遭遇挫折的人。
  • 甜心萝莉:杠上绝版美男

    甜心萝莉:杠上绝版美男

    校草怎么了?校花怎么了?就连院花她都不放在眼里。她是出逃的公主,遇到无耻校草,又遇到恶霸校花,她注定遭此一劫!惩罚校草,恶搞校花,她乐此不乏,恰巧遇到他,她被他死缠烂打,无法逃脱,她注定要杠上绝版美男,展开一轮腥风血雨的校园战争。【让我们开启贵族学院时代】
  • 穿越之辣姐辣妹

    穿越之辣姐辣妹

    思路等待了夏雪千年,而命运却注定她和络则安在一起,两国的站争会不会因为她而平息呢?夏雨会不会毒发身忙呢?她腹中的孩子会不会死呢?思容到底会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夺取络则情呢?到底络则情和夏雨会有怎样邂逅呢?那个金花帮的女帮主又会对夏雪有着什么样的恩怨呢?她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呢?
  • 死誓

    死誓

    神秘消失的女童,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这是一起普通的绑架还是蓄意伤害?古老的玉石,七彩的风铃,毛绒的玩具……四个被命运抛弃的灵魂,上演着一段肮脏卑劣却又无奈的恩怨情仇。
  • 重回豆蔻年华

    重回豆蔻年华

    某一天,当刘晓薇醒来的时候,她发现她居然回到了自己15岁的中考前,并且正经历着一场名为痛经的苦痛。于是,在重新温故中考、高考、乃至硕考的岁月里,在继续着没有任何社会贡献的人生路上,刘晓薇开始了她“状元专业户”的心酸血泪史,附带好友一枚,发小一个,竹马一匹,以及背后灵一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愫晨曦

    情愫晨曦

    第一次见面的“有趣”,第二次见面的“活该”,第三次见面的“别碰我”无一不透露着这两个人将犹如相交线一般相交,可爱天真的艾晴和冷艳强势的sunny,谁真谁假?萧家兄妹的接近是真情还是有意而为之?姐姐的变化又是怎么回事?艾晴,靠惊人的智商连越两级进入晴天大学,在学习方面她的智商很高,可是,在生活方面她却是个十足的白痴。sunny,第二个艾晴,她任性霸道,默默操控着艾晴的记忆。吴御辰,吴氏企业的天之骄子。腹黑的黑帮老大。冷漠嗜血的第一杀手。冷漠?孤傲?腹黑?傲娇?毒舌?到底什么才是他真正的性格。萧箫,萧氏企业二小姐。她是艾晴的好朋友?还是另有图谋?萧子寒,萧氏企业大少爷。他喜欢艾晴?还是另有图谋?
  • 吞天记

    吞天记

    炎黄古域,浩瀚无边,无尽岁月中诞生诸多太古仙妖,撕裂天地,超脱三界五行。更有万物神灵,天生神体,穿梭虚空,逆乱阴阳,无所不能。当今乃仙道盛世,万法通天,众生修道,妖孽横行!东吴太子吴煜,于绝境中得东方绝世战仙之衣钵,自此横空出世,逆天崛起。亿万世人心中,他是普渡众生的至尊帝仙!漫天仙佛眼中,他是吞噬天地的盖世妖魔!
  • 腹黑男神VS呆萌千金

    腹黑男神VS呆萌千金

    意外误闯男厕,呆萌的她遇见腹黑的他,两人皆有着出色的外表,令人羡慕的家世背景,他腹黑,她呆萌。再次相遇,两人成为欢喜冤家,一路斗志斗勇、打打闹闹,殊不知两人早已互相喜欢,当与她关系不凡的他出现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喜欢她,并展开一段搞笑的爱之旅。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两只萌宠小编:玥玥·妖妖各位读者行行好,多给我们投些票票,咱们两个小编还是新手,还在累计经验之中,望看完小说后多多评价,一定会多多改正·····(呆萌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