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700000014

第14章 生在乡下很苦恼

韩寒初中阶段的搬家和转学,是韩寒人生中所受到的第一次强烈的冲击,也是使他走上文学道路的第一次和最关键的一次冲击,因为正是初中转学期间的经历,促成了他开始偏离传统的教育成长模式,向最终成为作家的方向努力。

韩寒家最初搬到朱泾镇,是因为韩寒老爸韩仁均去当时上海金山县县委(那会儿金山还没有变成区)的一个内刊编辑部做编辑,搬家后的韩家在一个时期里,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上一度不甚宽裕。当然,上世纪90年代,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物质生活的不充裕是一个普遍现象。韩家当时的所谓经济不宽裕,并不是绝对的困难,而只是相对于当时的一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而言。

最开始到朱泾镇时,他们全家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房子,借住在亲戚没有卫生间的老公房里,每天早晨必须去外面的公厕排队上厕所,韩寒因为不耐烦排队有时干脆忍忍就上学了。韩寒母亲的工作单位还是在老家亭林镇,每天要通勤上班。后来韩家虽然有了自己的房子,但小日子相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是紧巴巴的。韩寒从小爱好读书,但是在初中阶段,因为家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韩寒的购书需要,韩寒父亲给韩寒办了县图书馆的借书证。

除了经济困难,韩寒还要背负、面对乡下人的身份危机。

韩寒经常在各种行文中自称“乡下人”、“郊区韩”,其原因就是在搬到朱泾镇以前,尽管韩寒的父母都不务农,但韩寒的户口却是农业户口。在发表于《文汇报》的文章《我生来就是乡下人》中,韩寒写到:“我生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金山长大,一直到初中还是农村户口。”

其实乡下人也没什么丢人的。作家沈从文、福克纳都自称乡下人,作家贾平凹则自称农民。中国现在还有十多亿人是农业户口,就是所谓的城里人,往上查查三代,不用多,有几家不是农民出身的呢?农民最起码不会贪污腐败***。但问题是一般的小市民就不这么看,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城乡差别比现在还要巨大的时候。而城市人看乡下人的歧异眼神,无疑也会让那些进入城市的外来者感到有一丝焦虑不安。

关于户口对人的影响,韩寒在《文汇报》的同文中感慨地回忆说:“我母亲当时非常焦虑,因为我是农村户口,妈妈担心我将来谈不上恋爱。”类似的,《1988》中陆子野也曾就户口问题描述说:“由于我们都是农村户口,所以反而对户口没有什么研究,我们的父母倒是经常为此紧张,因为他们觉得当我们长大,农村户口就很难找到老婆,这便是阶级,我们分为直辖市,大城市,地级市,县城,小镇,郊区,农村,山区和贫困山区这几个阶级,父母告诉我们,我们属于郊区,并不完全算农村。但由于我们是大城市的郊区,所以又能有一些优越感,在这个阶级表里可以排在中游。”这些描写应该大体反映了青少年时代的韩寒,作为一个农村出身或者说有农村背景的孩子,搬到城市后的情感体验。

贱贫贵富,欺软怕硬,这是很多普通人待人接物的常态。韩家的相对贫穷,外来户、乡下人身份,在城乡差距较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必定给韩寒的家人、韩寒造成一定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这是不难想象的。大人还好办,相对容易适应社会,问题是小孩,性格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很难不受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在韩寒17岁时创作的诗歌《世界两侧》中,韩寒曾这样写道:

农村的兄弟要读书读书以后咱再也不能做乡下人

娃啊你看城里人多神气住大房子坐小车子

娃啊好好读书分配到城里给娘接去

娘也要过过城里人的日子。

这话是从我一个正在用心读书的兄弟那里听来

兄弟说怎么办

我要文凭我要户口

活得不开心

后来我混混沌沌去了城市

在城市里过着混混沌沌的日子

什么人情冷暖都是别人的事

人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自私

这些诗句很清楚地反映了韩寒作为一个郊区少年,在进入城市前后所感受到的身份焦灼,以及城市对外来者的冷落无情。

★韩寒小贴士:

人进入陌生的环境,如果自己的状况相对而言不太好,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孤立,自己也往往对个人的身份标签神经兮兮。这实际上是在让韩寒跟方舟子比身高,为什么我们不让韩寒跟方舟子比相貌、比头发、比出版的作品多少、版税高低呢?当我们以相对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时,绝不可以活在他人的阴影中,而要发掘别人所不具备的,自己所独有的长处,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彰显自己独立不依的个性魅力!同时不断努力改善自己的状况,这样就比较容易获得心理平衡,以及生活、工作、学习上的现实进步。

同类推荐
  • 最后的执著

    最后的执著

    摒弃神剧,拒绝意淫,舔舐伤口……孙中山曾回忆说:“特达之士多有以清廷兵败而喜者。往年日清之战,曾亲见有海陬父老,闻旅顺已失、奉天不保,雀跃欢呼。问以其故,则曰,我汉人遭虏朝荼毒二百余年,无由一雪,今日得日本为我大张挞伐,犁其庭扫其穴,老夫死得瞑目矣。”性格懦弱的岳冬,为娶得一代名将左宝贵的女儿左心兰,硬着头皮在刀口上过活。然而,让岳冬彻底改变的,不是战火的洗礼,不是日军的残暴,而是,国人在日本治下的──笑容!“我宁愿我孩子将来没有父亲,也不想他将来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这是岳冬最后的执着,也是这民族最后的执着。(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平壤大战、旅顺大屠杀)
  • 钓客

    钓客

    冰冷的石板,昏暗的空间,这里是大夏赫赫有名的黑狱。黑狱没有狱守,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间的理由。而即便是知晓理由的寥寥人中,除却那几位涉足其中者,也极少有人会相信那个理由……很懒的笔者便直接用了开篇第一段……
  • 靖宋

    靖宋

    酝酿四年,终敢动笔,望完结..。
  • 闯荡隋唐闯天下

    闯荡隋唐闯天下

    闯进神秘的楼兰,踏上遥远的丝路,领略大漠的豪情,恰逢隋唐乱世之际,据守西凉、平定秦川、下江南、战中原、夺扶馀、征服塞北雪域,携美同行,谱一曲悲欢离合,唱一段风起云涌……
  • 涉猎盛唐

    涉猎盛唐

    风花雪月小蛮腰,将军卸甲魂尽销。四季皆有春声闻,挑灯夜战看伊人。PS:此书容易上瘾,请各位看官注意休息。
热门推荐
  • 随枫长大

    随枫长大

    本书写的是一位女孩林枫的成长故事。我们一起来为这个坚强又勤奋的女孩子加油吧!
  • 踏尽芬芳来

    踏尽芬芳来

    每个女孩,都会有暗恋过的那个人,有喜欢自己的那个人,还有终将在一起的那个人。如果这三个是一个人,完美情人不过于此;若不是,那也是非常圆满的=的,因为她的青春和爱情,没有缺失任何一段。她说:“我曾经暗恋过你,喜欢过你,也放弃过你。”他说:“我曾经暗恋过你,讨厌过你,也喜欢过你。”暗恋的时候错过了时间,喜欢的时候错过了彼此,但是,我们没有错过最终在一起的机会。
  • 命运终结之夜fate

    命运终结之夜fate

    圣杯,每大约60年一次,在冬木市都会展开一次关于其的争夺战。公元1800年,第一次圣杯战争。公元1870年,第二次圣杯战争。公元1935年,第三次圣杯战争。公元1990年,第四次圣杯战争。公元2000年,第六次圣杯战争。公元2010年,圣杯被毁,所有英灵随圣杯破坏而释放,最终之战,开战!
  • 炼神传说

    炼神传说

    混沌初开,衍生万物生灵,人族、妖族、蛮族、魔族。天地渐渐分为九州八荒,九州富饶居于中央,八荒乃险恶之地,分布于九州之边,八荒之外茫茫虚空……物竞天择,万物生灵奋发向上,尽皆修真,以证天道,与天地同寿。无尽岁月,天道残缺,九州动荡人族、妖族生灵涂炭,八荒之地蛮族、荒魔蠢蠢欲动……九州八荒究竟演绎着怎样惊天泣地的剧变?万物生灵又何去何从?
  • 弑行天下皇霸

    弑行天下皇霸

    弑行天下皇霸...................................
  • 当家作主

    当家作主

    洛晚月跟亲亲相公们在一起之后,为决定谁当家作主,抽签每人尝试一个月:一月:当家的冷漠神医,直接不理我们;二月:继续选错了人,孤傲的杀手,甩都不甩人一下;三月:倒是有人开始管了,但一个月的房事却全部是他一个人的名字;四月:报应来了,作为其双胞胎哥哥,房事除他之外都有份;五月:又来了一个不管事的,温和和地笑着,随意就好;六月:终于迎来了春天,无论哪个方面都挑不出缺点来了;七月:这倒好,人太忙,直接消失了一个月;八月:终于到本人发挥了……只是,你们说什么,已经决定二公子当家作主!怒!我才是老爷!好吧,既然你们敢无视我的存在,我就做一件你们当中谁也做不到的事情,让你们知道谁才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你们能生孩子吗?
  • 胆小鬼敢不敢约

    胆小鬼敢不敢约

    胆小鬼得到了来自未来的系统。但是系统可不可以不那么坑爹?和阿飘一起颤抖吧!胆小鬼!
  •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存在着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困难或挫折,这些麻烦会挫伤我们的自信,扰乱我们的心灵。本书用一个个充满坚强与智慧的故事,在滋养人们心灵、启发人们智慧的同时,也为生活中充满挫折感的心灵注入更多的鼓励和勇气,帮助人们重新振作,再次扬起生命的风帆。本书共分为6个章节,围绕“风雨后的阳光”这个主题,通过朴实的叙述,真人故事的再现,向读者传达着“风雨后的阳光”这样积极的人生信条。在这本书里,你能体验到生活的感悟、心灵的历练、战胜挫折的勇气、发人深思的人生智慧,让你的心灵在故事的洗礼中,品味着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快乐。"
  • 超级好人系统

    超级好人系统

    这是一本关于好人的爽文,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咳,我说的是真的,虽然主角有那么一点小猥琐,还有一点点的小色,但……好吧,我不太会写简介,所以还是请看内容吧。……已完本《戒中城》,书荒可看,人品有保证!可放心收藏!
  • 黄河人家

    黄河人家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合集。主要描述了黄河岸边,作者的故乡的风土人情,文字简洁朴实却意味深厚,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通过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抒发出来,让人们通过这些小故事能感受到黄河文化的浑厚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