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9400000015

第15章 文化之论(1)

不许说“OK”,说“妥了”

“妥了”是东北话,一般过不了长江,但意思就是“OK”。

靠全国人民都曾无比热爱的英文,结果地不分大江南北,大家都实现了顺畅的沟通。

但为了维护伟大汉语的尊严——尊严喔,很重要的词喔,将来有关部门可能规定——不许说“OK”,但可以说“妥了”,气死那些不刻苦学习东北话的南方人。以后要想说“OK”只能比划,但有些人一比划呢,又像冲人竖中指。

不是吓你。据报道,这场伟大的文字整风运动已经在CCTV爆发。按照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CCTV今后的转播中必须要屏蔽一些外文的缩略词,例如“NBA”、“CBA”和“F1”等,一定要说的话,就说赛事的中文全称。NBA以后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CBA叫“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要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后加中文解释。实际上这次通知还不仅仅限于体育领域,如GDP、WTO、CPI等也在“整顿”范围内。这个通知也下发到实际上一些省(直辖市)电视台。一场主持人改口秀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我实在不知道出台这规定的动机。但深入人心的CCTV台标却面临谢幕之虞。

尽管我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但由于闭关锁国的时间过长,到近代随着西方爆发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经济就OUT(对不起,我说外来语了)——中文的意思是落伍了。国门于是乎被强悍的西方蛮夷用船坚炮利生生轰开,然后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鬼子倒不逼中国人学英文,直接在贵国都市街头给你用中文树一牌子,上书“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托改革开放的福,中国终于驶入了现代化的大国崛起轨道,开始用宽广的胸襟接纳世界,大胆吸收借鉴一切人类先进文明成果搞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但蓦然发现硬实力越来越硬,软实力却依然很软。都WTO(对不起,我说顺嘴了)这么多年了,一个伟大的国家怎么可以还受外来物种一般可怕的洋文的侵袭呢?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般语汇要想抵制西方文字无耻的侵袭还容易,但谁让咱祖上不争气,科学技术、现代文明上落伍甚多,好多东西都没见过,比如好不容易率先在世界上发明了火药,但竟忙着造烟花逗皇上开心兼与民同乐了,连个火柴都造不出,叫洋火好多年。此外,像沙发、吉普、咖啡都是直接的英文音译,中国人只懂诙谐、搞笑,后来才从英文中引入了更现代的幽默。

当然日本人也别骄傲,咱们也比其牛过,那日语中一半的汉字便是明证。都像咱们这么爱惜羽毛,扞卫本民族的文字血统,那岛国还不得直接说哑语算了。但这妨碍大和民族得了好多诺贝尔文学奖了吗?

敢情那些被接受的外来语是经过专家认证、组织审定的。不然老百姓认同度再高、适用范围再广也不算。真是只许官家讲政治,不许大众媒体代表人民讲NBA。

世界是平的。一个伟大民族能在全球赢得尊严要靠普世价值的塑造和传播,在于不断用东方智慧丰富世界文明成果,直至像珠穆朗玛那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能仅仅拘泥于誓死扞卫方块字的外形,视为祖宗传下来不可亵渎的圣器,颇有立当代贞节牌坊的意味——三寸金莲还是中华民族原创的惊世发明呢,怎么没光荣传承下来呢?

比如,面对中国的强大,全球第一强国美国就逐步接纳了备受中文摧残的Chinglish,而没有觉得伟大的英文从此血统不纯。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什么叫自信和强大。

“代客扫墓”尽的哪门子“孝”

再无所畏惧的人可能都不敢拿死人开涮。

何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主张死者为大,也就是平时结多大仇梁子,一旦对手死去也都基本能宽恕。

因此人死之前也比较配合,往往其言也善。

对于至亲长者,先人们更是发明了一个叫清明的节日,供后人寄托哀思。

按照惯例,不管平时孝不孝顺,后代都应在这个日子在墓前表示下对父辈祖上的悲伤缅怀之情,让其灵魂得到安息。

也就是说,这是个相当严肃的节日,不容亵渎。

然而,还是有人从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媒体披露,在天津等地最近竟出现了“代客扫墓”公司。还打出这样的广告:“他乡游子尽孝心,我来帮你还心愿。烧香叩头加诚心,平安吉祥永安心。”

普通贡品收费50元人民币,一束鲜花收费100元,痛哭10分钟要价300元,若去外地祭扫则需加收“交通费”。整场祭拜活动价位在300元到3000元不等。

费用不低但据说生意不错。

表面看,这项生意很人道——亲儿子不能来尽孝,花些钱就能雇个干儿子替你到坟前清扫墓地、敬香烛、献花、读悼词,如果多花些银子,还能提供“磕头”、“痛哭”等服务。公司很讲诚信:祭拜结束后,他们还会通过电子邮件邮寄扫墓照片或视频。

假如九泉之下的亲人生前含辛茹苦,意外死后荣升干爹,估计会受惊不小。加上往年出现的在亲人坟前烧女明星的照片,试图给受穷老子找二奶,并烧掉纸糊的劳斯莱斯——今年与时俱进iPhone4都卖断货了,使其在阴间过富一代的瘾,都是对逝者极大的不恭。按常理,他们只是盼着与亲人进行一次超时空的亲情对话,结果却等来了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来此为钱干嚎,或自己根本养不起的阔太太。

在一个被功利绑架的年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代客扫墓”者穷得只剩下银子了,能在清明节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破费也算难得。遗憾的是,阴间用冥币,不是美元和人民币。更重要的是,亲人需要的是真情常驻心间的牵挂——这个必须有,但往往真没有。

这也是一个被他人绑架的时代。这些“代客扫墓”者生前不能或不愿尽孝,为了PK掉别人获得成功竭尽全力,亲人死后也要在其坟前通过多花银子挣足面子,坟场往往变成自己斗富讲排场的道场。

古人讲: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却是父母不在,仍在漂泊。时代不同了,竞争激烈,压力大,有时清明都需要顽强拼搏,的确祭奠不了亲人,那也犯不着找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跑自家坟前惊扰自己先人——不怕将其气活过来?

其实,现代人过清明,更应重视其内涵,仅仅拘泥于形式,最后变成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秀,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的误读。不能亲自去墓前悼念,将哀思寄托于心间,真诚地缅怀,想必地下至亲也能谅解——这些人是爱你的。

真的,世间好多事是不能让人替的——比如吃饭、睡觉、娶媳妇,对亲情的表达。再说了,死后舍得花这么多钱让别人大赚一笔,平时为何不能好好善待身边健在的亲人?

该不该年年和韩国争夺端午归属

曾经有一份伟大的节日摆在我们的面前,但是我们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这个节日叫端午。

2005年,韩国江陵不顾中国人尤其是爱国愤青的情感,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将端午祭申报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好比有着中国血统的一位端庄美丽的公主,突然换上韩服在世界舞台上招摇过市,令人相当地懊恼。

国人表达愤怒的方式首先是将这个常年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节日加上待遇接近的清明节,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不顾相当多人民群众的反对PK掉了五一黄金周,搞出个神奇的小长假,直接效果是各种新颖昂贵的粽子和很世俗的游乐活动交相辉映。

对外则年年和抢了我国公主的韩国人较劲,反正愤怒一旦披上爱国和爱传统文化的外衣,倒也能凝聚相当的公众情绪,发展下去估计热度会直逼“九一八”等国耻日。

面对这样无比热闹的争论,鄙人怎么也激动不起来,反而内心无限感慨和悲凉。

有相对理智的中国学者说,端午节的确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却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的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在韩国成功申报的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宫廷宗庙祭礼乐(Royal Ancestral Riteand Ritual Musicin Jongmyo)”中,较完整地保留了来自儒家的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精神和风范,不但是儒家慎终追远、敬祖孝宗思想的体现,更是“八佾舞于庭”礼乐形式的延续和传承。

而我们呢?

每年过这个节日鄙人都很迷惘,除了加班就是以纪念屈原的名义吃几口香甜的粽子,要么就是冒着商人们涨假的热潮去北京郊区吃一顿古时威胁过屈原遗体的鱼虾们的后代。

在价值多元且商业文化盛行的今天,特民俗特文化的端午节简直变成了一个食品加旅游节,吃粽子、看龙舟、郊区游是这个节日的主体活动。往往还伴随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倘若屈原地下有知,对其为代表的先贤能为后人创造出新颖的食品和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生活,不知会不会当惊世界殊?

其实,古人在这一天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古时的端午是祭祀诸神的节日,享祀者除了屈子,还有孝女曹娥、药王、蚕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端午的食品如粽子,最初也非为投祭屈子,而是用以祭祀水神。很有些祈祷健康、弃恶扬善、追思先贤的意思。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伟大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个节日便笼罩了浓烈的爱国色彩和对士的精神的崇敬和追随。

其实,比主题宏大的爱国,这种士的精神更值得今天饕餮粽子的人们记取和传承。

这是一种传统知识分子身上那种视操守如生命,坚持理想、品格高洁、清正刚直、心系苍生、命系国运。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发出“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的慷慨悲歌。这和今日阿附权贵、热衷于走穴及经常抄袭别人论文的部分学界精英们形成了很大反差。

这样的传统正是今日充满滚滚红尘的商业社会最缺少的。但曾或正被集体遗忘。甚至无法与的粽子的味道鲜美PK。

好好活着不是罪过。但曾经的先人可能没有更丰足的物质生活,但他们心中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从鸿儒到白丁。

这叫文化传统。也叫心灵家园。

着名台湾导演侯孝贤先生在谈到内地和台湾的文化差异时,幽幽地说了一句:我们的文化没有出现严重的断层。

所以,怎样读懂端午、过一个过去、现在、将来都属于中国人的端午是当务之急。而不是每年都和韩国人争吵它的归属。

有专家建议政府在每年5月28日至6月5日期间,也就是端午节前后恢复“黄金周”,以“拉动内需”。果如此,我宁愿过一个没有长假的韩国版端午节。

“累死冯小刚”是一种商业模式

在奉行丛林法则的商业社会,早日成功、获得财务自由是每个角逐者的梦想。

不过,冯小刚不行——即使他已经名震中华,身家过亿。

或许,他唯一的牵挂是如何在有生之年拍出中国的《辛德勒名单》或《阿甘正传》,但都需要内心的宁静与全情投入。

但他却沦为电影圈最忙的亿万富豪,像印钞机一样昼夜开动。

对华谊兄弟公司来说,他太重要了。

2011年前三季度,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II》为华谊兄弟带来了9,855.39万票房收入,占当期华谊兄弟全部营业收入的20.48%,占华谊兄弟电影业务收入的54.07%。而2010年同期,冯导一部《唐山大地震》入账2.05亿,为华谊兄弟贡献了近4成的营收。

过知天命之年的冯小刚累了。

正在山西拍摄《一九四二》的冯小刚,重复了《集结号》式的煎熬。2月8日凌晨,他因为不堪连续三个月的艰苦拍摄,发微博透露心生倦意,“对电影的爱越来越淡,对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感到厌恶,也许真的到了要和他说分手的时候了。想想还有近两个月才能收工,想想合约里还有四部影片要拍,怎么挨过去?拍电影如果没了企图心,就像没有欲望还要做爱,就剩受罪了。”

2011年12月,他的亲密战友葛优离开华谊兄弟,股价连跌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1.4%。

冯小刚这次撒娇使华谊股价当日应声跌了1.19%。

或许是为了公司大局,或许是为了江湖道义和兄弟情,或许是因为华谊为他配备了演艺圈最好的保健团队和心理大夫,冯小刚最后决定继续当公司最牛的种马,再度疲惫上路。

上市以来,华谊兄弟一直被外界诟病:一是过度依赖一两个大导演和大演员,二是业务结构过于单一。

但这不妨碍2011年华谊兄弟净利润达到2亿,市值近92亿。但愈八成收入来自影视剧,电影更是占据半壁江山。

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累死冯小刚”的模式在影视圈比比皆是,比如新画面的张艺谋,再比如电视剧之王高希希。只是华谊兄弟不幸选择了上市,备受资本和舆论的压迫。

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在市场化的初期,整个影视创作基本被商业主导,票房和收视收益成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没有人有耐心去拍奥斯卡评委们青睐的《艺术家》之类的文艺片。创作一味迎合大众和流俗,以至于披着大投入、大制作外衣的烂片层出不穷,“三分制作七分炒作”成为营销的不二法则。

当中国电影票房突破130亿,电视剧单集成本过230万之际,雄霸电影市场的仍是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老前辈,没有投资人敢于拿新人轻易试错,毕竟,传播力凌驾于制作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明星名导模式要比可能血本无归的新人新导模式靠谱。这直接导致了影视圈无法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一些女艺人不发裸照或接受潜规则竟永无出头之日。

在中国阶层固化、上升通道日益狭窄的今天,大量寒门踊跃投身演艺事业,仅云集北京的演艺北漂据说就达10万之多,资源储备相当充分,但又有几个有倪妮那般幸运呢?

由于常年忽视创作,故事性、艺术性的匮乏成为中国影视的通病。曾有人发出这样的疾呼:每年500部电影、15,000集电视剧有几部是留得住的精品?最近,《阿凡达》制片人乔恩·兰道在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说:即使面对商业化、高科技的冲击,好莱坞多数制作人仍在坚持这样的理想:为梦想而创作。这无疑是一个深切的提醒。

尽管很多中国影视牛人在列举种种借口为自己辩解,有市场发育初期说,有中国特色说,等等,不一而足,但不容否认的是,运营模式单一、竞争手段原始、创新水平低下、内容贫乏低俗却是通病。

冯小刚便成了独孤求败式的商业大片之王,被商业资本牢牢绑架,短时难觅接班人。

这样下去,真担心他将很快成为被人民缅怀的人,不是由于艺术,而是因为健康。

是解放冯小刚的时候了。

未来,谁会打响文化产业整体升级第一枪?

同类推荐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常用公关文案写作规范与实例

    常用公关文案写作规范与实例

    本书精选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公关文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细致归类。具有内容全面、案例规范、简单易学、查找方便等特点。简单明了的定义界定,直观易学的规范模板,实用丰富的范文实例,便于人们迅速掌握相关文种的写作技巧,是一本公关文案写作中的必备工具书,更是职场人士不可不读的文书写作宝典。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以“还文字原始之功能,与生活自然相吻合,自然地写,写得自然,会写字就会写作文”的全新理念,阐述了学生作文的原理和方法,揭开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使作文不再难学难教。该书最大特点是把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凝练成通俗的诗句,并加以讲述,易学、易懂、易用,使该书在众多作文辅导用书中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仙剑御龙传

    仙剑御龙传

    万兽门二公子天赋奇才,携绝世猛兽人间斩妖,挥舞仙剑在鬼域服魂,以无敌功法杀之九重,灭仙噬神,狂战天地!
  • 星球贩卖者

    星球贩卖者

    《蚩尤杯华语小说征文大赛作品》在宇宙的尽头,有一个种族,他们专门靠贩卖星球为生…而王辰的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变强,变强,变强,一直到能与这伙星球贩卖者分庭抗争。
  • 自休下堂妇

    自休下堂妇

    一年宠爱,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办法接受丈夫的三心二意,更无法让自己对爱情将就。。。。。。。怀孕六月,苦苦哀求他不要娶二房,可是天不遂人愿。如果不能给予全部的爱,为何来招惹我,让我心碎,失了自由又失了心,自己该何去何从?真要如此束缚自己吗?
  • 夫子

    夫子

    李慢慢只想成为大唐帝国的一名优秀夫子,仅此而已。
  • 美女的功夫神医

    美女的功夫神医

    一个只知道占便宜的好色神医,绝不肯吃亏的奇葩男人,而且还是一个无良的大色狼,在他的思想里,就是想要娶很多很多的漂亮老婆。在被自己的师傅,一个同样无耻下流的老头赶下山之后,在一次撞车之中遇到了一对性感美丽漂亮的姐妹花,就这样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却成就了胡言的热血一生,过着幸福刺激的生活。
  •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体例清晰,十一章相互呼应又彼此各自独立。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到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从挖掘孩子的潜能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让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不用再为怎样教育孩子而犯难。身为妈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
  • 大宋小官人

    大宋小官人

    “你姐姐是后宫的宠妃是吧、你父亲是当朝一品太师是吧、你哥哥双重节度使手握重兵震慑西北是吧、你身穿滚龙袍乃当今的国舅是吧,我告诉你,你以为这些东西能吓得住我吗?别说,还真吓住我了,可是,那有怎么样,小爷照样敢杀你。”“李元昊你登基称帝就称帝吧,可为什么要从大宋这头老虎里拔牙呢?你要打金明寨是吧、你要过三川口是吧、你要攻延州是吧,那就尽管来吧,小爷等着你。”看异世来的小戏子如何玩转大宋。
  • 翼之国

    翼之国

    【全文免费】一个效忠于王只能隐藏自己内心的忠犬,一个失忆的未来王妃,一场杀戮,背井离乡,开启一段不寻常的旅程……一段忘却的过往,一段寻觅的过程,一段纠缠的感情,一段匪夷的结局……失忆的人生如同新的开始,为免遭异族侵略,一国之君使用禁术封锁的故国……传闻三界之中,集天地至纯之金、木、水、火、土五物方能破除任何禁术,为了重回故国,一路寻觅五物,深藏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失忆的同时,是否还失去了其他?隐藏的到底是怎样的真相?
  • 蝶:重生艳宫主

    蝶:重生艳宫主

    【全书完】曾经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夕之间失去至亲。阴谋、陷害,姐妹背叛,初恋情人抛离。一场大火让倾国倾城的她从此戴上面具,四年后再次归来已不是当初那个纯真小公主,而是冷艳、孤傲的铁心美人,母亲、哥哥含冤而去,她誓要报复那些曾经害过她至亲的人,夺回应有的权势地位。面具下那张丑陋容貌让她决意此生不再爱,然而那个冷傲邪魅的君主却肆无忌惮的闯入了她心房……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腊寓言的总集,据说是一个名叫伊索的希腊奴隶所讲述的。寓言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有的揭露权贵的愚蠢、残暴,有的总结人生的智慧、经验,教人处世的原则。其形式短小,内容隽永,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寓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