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0800000024

第24章 笛卡尔(3)

既然笛卡尔认为“心灵和身体”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够成完整意义上的人,所以我们有必须介绍一下两者结合的意义和作用。笛卡尔从生理角度研究入手,得出了笛卡尔心身交感论,即松果腺的腺体是心灵与身体沟通运转的桥梁。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否定了此原理,但是笛卡尔为摆脱二元论困境所做的努力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笛卡尔认为,心灵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感觉运动”,另一种是“情感变化”。

在笛卡尔看来,“情感变化”是由生命精神在心灵中所引起的感觉,是由情感或冲动组成的。它主要是由六种基本的情感组成的:惊奇、爱恨、欲望、快乐和忧愁。从这些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快乐表示舒服的作用,痛苦表示不舒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它外部事物情感的变化。

笛卡尔认为,灵魂之所以常常思想的理由,和我相信光之常常照辉相同,虽然没有人注意它。总之,当一切物体存在时,一切组成该物的本性因素常常同它一起存在。所以在笛卡尔看来,心灵是不能停止思想的,它时时刻刻在思想着,如果不能思想,那么它就不是心灵。

心灵与身体的区别

笛卡尔认为:没有肉体,心灵不能自然地存在,同时他又说:“我领悟到的灵魂和肉体有很大的分别,就肉体的本性来说,它常常是可以分割的,而灵魂是绝对不能分割。”

根据笛卡尔观察自己的心灵时,指出“我”只是思想之物而已,我不能在‘我之内’有部分的分割,我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虽然心灵与肉体相互结合,但是,一旦身体被削去一足或一指,我想心灵也不会因此而丢失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心灵与身体是相互独立,而且在某此时候还是彼此对立的。

从“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来看,假设“我”没有思想,就没有“我”的存在,这里的我不依赖于任何物质性的东西而存在,它存在的惟一原因就是思想,可见,身体和心灵是有所区别的。

身体是很容易灭亡的,无论任何部分发生了调整,身体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但是灵魂却不同,它是一个单一的实体,由此得出:心灵是不朽的、永远不会死亡的。

笛卡尔说:“人的精神或者灵魂,从按期能够被自然哲学所认识的程度来讲,是不死的。”

笛卡尔在真正意义上证明,心灵和身体是有区别的,并且论证了此观点的认识发展顺序,证明了身体与心灵两者彼此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这样能够更好地判断“二元论”的正误。

心灵与身体的统一

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联的,并且两者是全面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位于大脑之中的“松果腺”是沟通心灵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纽带。疼痛、饥饿等感觉是证明心灵和身体是相统一的最好证明。

笛卡尔曾在《灵魂的激情》中提到“松果腺理论”,即:虽然心灵与整个身体相结合,然而在身体之中的某一个部位,心灵在那里比在其它任何部分都更显着地发挥它的功能。他所说的部分是指位于脑管之上的腺体,心灵就是在这个小腺体的变化中发挥它大的巨大作用。“松果腺理论”被认为是沟通心灵与身体的理论和生理学基础,从而证明了心灵与身体的统一。

笛卡尔说:“虽然精神结合全部肉体,但这并不是说它会伸展到全部肉体上去,因为广延并不是精神的特性,它的特性仅仅是思维。”可见,笛卡尔在这里也承认心灵与肉体并不是绝对能区别开来的,而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的。

灵魂的激情

“灵魂的激情”是笛卡尔专门研究“人自身”、“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人的激情和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以及“人的各种激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著作。其标志着笛卡尔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是笛卡尔哲学最精华的部分。

激情生理说

“活力和激情永远是同一个东西”,这是笛卡尔对激情认识的一个首要思想。

笛卡尔认为,存在于灵魂中的激情,外在表现则为肉体上的活动。在笛卡尔看来,我们之中存在的每一种思想都属于灵魂,我们必须相信,人所产生的一切冲动或者运动都与肉体有关。

笛卡尔指出,“一切肌肉运动,以及一切感觉,都依赖于神经——类似于丝状物或者小管一类的东西,它们都发端于大脑,因此,像大脑一样,包含着某种精微的气息,即,所谓的动物精神。”笛卡尔在这里提出了“动物精神”的概念。其实,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笛卡尔所要表达的“动物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能。本能与神经系统相关,是包含在神经系统中的一些“精微的气息”。

笛卡尔把灵魂的活动——渴望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指纯精神上的渴望,它是由灵魂的活动组成的,灵魂可以依靠自身的意愿来支配它,决定他。

与渴望相关形成两种知觉,一种以灵魂为原因,另一种以身体为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知觉是以灵魂为原因的知觉。这种知觉代表了我们内在的渴望,是我们以渴望为基础的想象和思想的知觉。说得直白些,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某种东西产生渴望以后,对这种渴望的知觉。

笛卡尔认为,灵魂位于大脑的“最内部,即位于脑中部的一个小腺体,它悬浮在输送管的上方,位于前腔的动物精神通过这些输送管与后腔的动物精神联络,小腺体发生最细微的运动,都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精神的输导过程。同样,动物精神输导过程的最小变化,也会大大地改变这一腺体的运动”。笛卡尔认为,这个小腺体才是灵魂的居所。它凭借着动物精神,以及全身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把指令传达给全身。并把这个小腺称为“松果腺”。

笛卡尔认为,“意志的性质是极其自由的,它绝不可能受到任何限制。”

笛卡尔把思想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灵魂的活动。灵魂的活动指的就是渴望,它是意志力量存在的根本,而肉体也仅仅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它们发生变化。另一种则是激情,它是由一切知觉所构成的。激情完全依赖于支配着它们的活动,即灵魂的活动,但灵魂也不能够直接改变激情,只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它们发生改变,除非灵魂本身就是它们的原因。笛卡尔认为,灵魂中除了激情以外,还有一种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志。

激情心理学

笛卡尔指出,灵魂的激情其实是有很多种的,而且它们之间的动作还有一定的顺序可循。笛卡尔在著作中大量地罗列了人类的各种激情。在这里,我们对对其中的六种主要激情进行下简要的说明。

“惊讶”,惊讶是当一个与我们曾有的意象中不同的客体出现,使我们感受到的意想不到的震撼。真正感觉到震撼的应该是灵魂,灵魂对这一个罕见的、非凡的客体进行仔细辨认思考,而感受到的震撼。

惊讶有两个内涵,第一种内涵就是意外。这是因为特殊的客体出现时太过突然,突如其来的印象又和原有的印象不能够重合,从而改变了动物精神的运动;另外一种内涵就是惊愕。因为惊讶的强度超过一般的灵魂活动,这种力量强制原处于大脑腔中的动物精神沿着它们的途径进入大脑中。

“爱与憎”,笛卡尔对爱憎的论述是“爱是灵魂的情感,由动物精神的运动所引起,动物精神促使灵魂自愿地与令人惬意的对象结合起来。憎也是动物精神引起的情感,当一个对灵魂有害的客体出现在灵魂面前时,动物精神促使灵魂极力避开它。”

爱在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其中一种指的是物欲。这种最为直接外露。爱直接被物欲所勾起,然后产生强烈的渴望,渴望得到自己所爱的东西。这是单纯的物欲之爱。另一种指的是仁慈。由爱来激励着我们去爱些什么,这才是高极形态的爱,是爱的激情的升华。

“渴望”,笛卡尔认为,作为激情的渴望,是由动物精神而引起的灵魂的活动。动物精神向灵魂发出信号,使它更希望向它描述的某些东西是好的,是有利的,并且是我们所需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强烈地渴望好的东西出现,并且想一直保存下去不想失去它。在渴望好的东西出现的同时,我们也会渴望坏的东西不要在眼前出现,最好是永远都不要出现。

实际上在渴望这种激情中,善和恶是相互引发的激情。

“喜与忧”,看笛卡尔看来,快乐是在灵魂拥有善的时候自动泛起的感情,也是灵魂中的一种让人感觉到惬意的感情。除此之外,灵魂不能在它所拥有的其它任何事物中得到快乐,事实上,灵魂从它所拥有的那些事物中也不会得到什么东西。所以,它对我们所享有的乐趣仅仅在于拥有它们。

笛卡尔对激情的分析,大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笛卡尔较侧重于心理方面的分析。虽然笛卡尔对激情生理基础做了很多阐述,但是这种叙述只是一个铺垫,是为激情的心理分析做铺垫。笛卡尔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从激情的心理分析引出对激情的道德评价。

特殊的激情

“尊敬和鄙视”

正如笛卡尔所讲,“尊重也是一种激情,它代表了灵魂的一种倾向,灵魂向自己描述某物值得受到尊重。”也就是说,在笛卡尔看来,尊重也是一种激情,是灵魂所拥有的向它自身表示被尊重事务的价值的一种倾向。

与“尊敬”相反,“鄙视”是灵魂考虑它所鄙视的那个事物低下与渺小的一种倾向,例如,笛卡尔说,“而鄙视则是灵魂的一种相反的倾向,即灵魂认定某些东西低劣,对其产生鄙视。”这里所说的相反,自然是指“鄙视”是和“尊重”相反的倾向。

笛卡尔认为,尊敬和鄙视是原始的激情——“惊奇”的具体表现。

那么,我们何以产生“尊敬”或者“鄙视”的激情呢?在笛卡尔看来,让我们产生“尊敬或者鄙视”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自由意志。

“宽厚”

这里的宽厚,可以理解为“慷慨”或者“大度”等。“宽厚”是从“尊重和鄙视”引申出来的一项内容。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随意鄙视他人。宽厚的人恰恰是那些经常能看到别人弱点和不足的人,但是即使这样,宽厚的人并不会因此而谴责他人,而是产生一种善意的方式——“原谅”。另外,宽厚不仅仅是对别人的激情,更是对自己的宽厚。在此,笛卡尔强调,宽厚也并不是谦卑。他说,“谦卑的人基本上是指一些软弱的,缺乏最基本的决断能力的人。”

“勇敢”

笛卡尔认为,当我们把勇敢当作一种激情的时候,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习惯或者自然的禀赋的时候,勇敢就是动物精神的某种躁动或者热情,这种躁动或者热情在发挥它独有的威力的时候,会强迫性地让灵魂前进,以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结果。因此,勇敢是一种强制性的激情。但是,当我们把勇敢当成一种属性的时候,勇敢会因为对象的不同基本分为勇气、竞争和热情三种。

“懦弱”

相比较于“勇敢”的热和躁动,“懦弱”是一种沉闷和冷漠。或者说,“懦弱”是动物精神的某种冷漠。具体讲来,懦弱就是会阻止灵魂着手从事那些在灵魂没有这种激情之前正准备从事的活动的激情。“懦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害怕”或者“恐惧”。“害怕”或者“恐惧”是一种过度的胆怯。

笛卡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懦弱是一种过分的懦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认为是美德。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是邪恶的。

“光荣和羞愧”

“光荣和羞愧”也是笛卡尔在“灵魂的激情”中论述得比较独到的内容。但是,“光荣和羞愧”相对比较简单,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笛卡尔认为,“光荣”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之上的,是以自爱为基础的一种快乐。从本源上讲,“光荣”是一种起源于我们所有的要得到他人称赞的激情,具体来讲,这种激情又可以被称为“信念”或者“希望”,一种得到他人肯定的信念或者希望。

与“光荣是一种以自爱为基础的一种快乐”比起来,“羞愧”则是一种悲伤。当然,“羞愧”与“光荣”一样,也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羞愧”起源于我们可能将要被谴责的忧虑或者害怕。另外,“羞愧”还很可能是一种由于自己对自己的谦虚或者谦卑或者对自己的不自信所导致的一种精神活动。

但是,“光荣”和“羞愧”都有一种对我们有利的功能,尽管它们是分别以不相同的方式来体现,但它们都能帮助我们最终选择美德,并通向美德。

同类推荐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亿万豪娶少夫人

    亿万豪娶少夫人

    好姐妹结婚,新郎是她交往三年多的男朋友,居然还邀请她来当伴娘。麒小麟花600块钱聘请高冷帅哥来充当男友,亮瞎你们的眼睛。办完事,帝爵斯居高临下打量着她:“一千万,我们再做个交易。”
  • 月破苍穹

    月破苍穹

    晚清年间,外忧内患,身为神州最后捕快,名铺追命的后人,钢男被迫接受皇帝任务,寻回宫中被盗瑰宝九龙宝剑。却被师父花满楼设计诬陷是杀花家小姐之凶手,阴谋层出不穷,陷害如影随形持剑为皇的诬陷让江湖各方势力将钢男视作眼中钉!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一个大叔一下穿越了500年,变成了命短的二皇子,那就这么着吧,皇帝不做,还是做个逍遥的王爷吧。可惜现状不许,那就打破现状,且行且珍惜。(注:本文不完全按照历史,会有一些变动,不然亮晶晶的宫殿不好开了呢)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本书汇集了2000条人生必备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形象常识、礼仪常识、场景口才常识、语言沟通常识、社交心理常识、与人相处常识、识人常识、人脉常识、办事常识、送礼常识、宴请常识、潜规则常识、职场生存常识、创业常识、理财常识、休闲常识、安全常识、防骗常识等。只有掌握这些社会常识,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拥有优雅的礼仪、卓越的沟通能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办好各种难办的事,建立广阔的人脉,获得财富和成功的青睐。
  •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本书带领大家走进情商这所“大学”,它系统而全面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影响情商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情商也需要多方位的努力。只有把情商培养好,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本书引用大量国内外经典理论,从多方面给读者讲解适合中国人的情商培养方法。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明贼

    明贼

    崇祯十一年,满清叩关,流贼复燃,汉家山河即将瓦解。一个马贼横空出世,平四方,启民智,兴工商,拓海外,拯救华夏危难,崛起中华民族。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书写历史。
  • 九顶假发的女孩

    九顶假发的女孩

    2005年初,21岁的苏菲被诊断出罹患罕见的癌症——横纹肌肉瘤,这意味着她的肺部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必须接受化疗和放射性治疗。当治疗引起脱发后,苏菲却发现佩戴不同的假发可以有不同的人生体验。苏菲在治病的过程中苦中作乐,没有在对癌症的恐惧里消沉与绝望,反倒是活出了更精彩的人生。为了记录这段岁月,苏菲在个人博客上记录她的抗癌之路,逐渐感动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并最终将这部抗癌日记出版。
  • 格兰迪欧斯传奇

    格兰迪欧斯传奇

    平凡至极点的中学生穿越之异世大陆,在剑与魔法的世界中改变与成长。可是,这场看似闹剧的奇遇却承载着千世的命运······
  • 庶女当道:王爷倒插门

    庶女当道:王爷倒插门

    黎家四女,为妖星转世,如若不除,社稷危矣!闺蜜为夺走她心爱之人,精心布下一个局,让她带着对他和她的仇恨在烈火中死去。再度睁眼,已经是半年后,她不再是丞相庶女,而是临江王爱女昭云郡主。害我惨死?!夺我最爱?!重生一世,我让你挫骨扬灰!情仇已了,恩怨已消,他却执手相望:“此生非卿不娶!”她嘴角扬起:“非我不娶?早干嘛去了!我偏不嫁!”他眸中满是柔情,“那我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