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300000019

第19章 释功德净土(1)

1.区别福德与功德

【原文】

次日,韦刺吏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释讲】

这一段将福德和功德的区别说明得很清楚,很多人学佛常在这个地方迷糊了,修到福德去了,而不是修功德。佛法是要我们修功德,所以达摩代表的是佛法,梁武帝代表的是世间善法,虽说梁武帝所作所为并非全错,但迷信的成分太大,这都是受世间人福报的影响。不过梁武帝毕竟有善根,故能在佛门中大修福德,不仅修得人间帝王,更修得天上的天王报,不过福报有尽时,最后终究不免三界六道轮回。

【活学活用】

为何我们要常做这种严格的定义?因为定义不清,容易步入歧途。在佛门中若不好好修法身性德,反而修那些彩衣佛教,纵使修得富丽堂皇,终究与自性完全无关。踏入佛门中来,要修的即是自性这部分,而非富丽的外表,但绝大部分的人看得到外表的富丽,却不易得见内心的清净,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因为内在不易得见,所以就容易伪装。怎么伪装?借着现露外在的迷彩,让大家以为他好像修得很好,但也只是“好像”而已。由于修福德有这种弊端,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修行人会常呵斥修福报的人,并非修福报不好,而是它会混淆真正修内心自性清净功德的部分。

这里也牵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果关键——假如我们以清净心修福报,那个福报将会在未来变成适时而成熟的机缘,对你修功德、修自性清净有所帮助。假如修福报是矫作、是为了修给别人看,那就完了!你那个福报会在愚痴道现前,亦即会在畜生道展现出很大的福报,除此之外,在人间还会有余报。

我们常举一个例子,有人终生都住在医院的头等病房,这福报是不是很大?可是要那个福报干嘛?能到外面轻松自在地活动,不是很好吗?放眼社会,有这类福报的人还不少,当然不见得都是住在医院里,可能是把多余的福报,如时间、金钱等种种宝贝,都用在没必要的地方,花费在无意义之处。

有人一年到头都在世界各地旅行,这不累吗?他就是有钱啊!除了坐飞机以外,没事干,所以一直坐飞机,他着地的时间比浮在空中的时间还少。这就是他在过去修福报时带有一种矫揉做作的结果。种的是那种因,一旦现前,果就歪了,但若以清净心来种福田,福报来临时,会很切合你的需要。

譬如很多同修想精进做功课,但感时间不够,充足的时间是你想要的福报,但却用不上;一旦真的有时间了,你又不知怎么用功,昏沉、想睡、无精打采。虽然平常一直想利用一星期好好精进,但真有一星期的空闲,你还是把它睡掉了。这便是福报不具足,因为你在因地所种下的有偏差,将那个种染色了,像是放到红墨水里,长出的果就有色彩,不再清净了。以上先做个概说,接着按经文来说明。

【智慧金言】

前面一品的要旨在“摩诃般若波罗蜜”,谈的是智慧,《坛经》主要是谈与《金刚经》相类似的“般若智慧”。

2.功德与净士

【原文】

次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释讲】

讲完般若波罗蜜以后,第二天韦刺史就请客了,现今称为“斋僧”。“大会斋”通常都在中午,不要用世间想法认为是在晚上,佛都是中午吃饭,故大会斋也在中午。“斋讫”,即饭后,“刺史请师升座”。这一点最重要,将来如有机会请师父吃饭,想要饭后请师父开示,时间便要安排得宽松些,不然若是师父有事先走一步,你就只有福德,而得不到功德了;应供的人也不能饭后马上走,所以时间不宜太紧迫。发问前,可以先记下问题,再一个个依序发问。像韦刺史提问题就问得很清楚。

【活学活用】

韦刺史请惠能升座以后,与大众再次顶礼法师,问道:“我听师父这样说,实在不可思议,但仍有一点疑问。”我想这种状况大家都会有,直接开示此法,大家会有疑问:“讲了老半天,都没有教我们怎么烧香拜佛?”故“今有少疑”,稍有一点疑问,他不敢说很多,但其实这个疑问还蛮大的。“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希望师父大慈大悲,特别为我们解说。由此可见,这一群人在私底下就先讨论过了。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惠能说,有问题就问,不要怕。韦公问他:“你所说的,是否即达摩大师的宗旨呢?”六祖肯定地回答。韦刺史的这个“可不是”,其实带有一点肯定哦!这不就是达摩大师的宗旨吗?这种中国话的表达,虽非百分之百的肯定,但其实已有百分之八十的肯定度,而把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跟达摩大师牵连起来,稍加存疑的意思。

韦刺史继续说了:“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达摩是由南方搭船至广州上岸,然后到南京与梁武帝见面的。那时梁武帝身边有个宝志禅师,基本上梁武帝比较偏重宝志禅师,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公案。宝志是个大成就者,但他也化不动梁武帝,梁武帝这个顽石就是不点头。梁武帝对周遭的修行人非常礼遇,像宝志这类国师级的大师,他供养了三位,而且与达摩祖师同样有成就。但这个皇帝就是教化不来,所以就一直种福田,现在话叫“做功德”,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做福德”。

达摩祖师初到中土时,梁武帝既不认识,也不太重视他。梁武帝只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年纪蛮大的和尚,便让他住在皇宫里,但好久都不曾召见。因为他已经有大师了嘛!大概过了一旬,约十天之后,才加以召见。

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的第一句话便问:“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还有印经等等,你看看,这样的功德如何呢?”这根本就是向达摩炫耀嘛!这种态度达摩祖师并非不知,所以他爽快回答:“实无功德!”记载只到这里,但其实可以想见,当时两人应该吵了一架,皇帝气得扭头就走,留下达摩在大殿里不知如何是好。过了一个月都没下文,达摩知道无缘了,于是“一苇渡江”,从南京渡过长江到江北去。

事实上,是梁武帝不懂得问啦,如果他问:“我种的福田怎么样?”达摩就会说:“不可限量!”这福德无量无边啊!但他问的是“功德”,当然毫无功德可言。梁武帝浑然不知自己问错话了,就像我们现在常常会用错字眼,你若是包个五千块红包给道场,我们就对你说:“功德无量!”那如果包一万块,是不是无量的两倍啊?这不是功德啊,更谈不上无量,那还得看你的心地状况。因此,理不通达的人,就会在这个地方产生很大的困扰。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韦刺史说,我不懂得这是什么原因,希望您能为我解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惠能是个快刀斩乱麻的人,他毫不含糊,干脆利落地说:“确实没有功德,不要怀疑。因为武帝心邪,不知正法。”这番话可把梁武帝骂得很惨哦,但事实就是如此。若用二分法,非邪即正,武帝便是因为贪功德福报,所以侯景之乱时,被部下围困在台城上饿死,不得善终,这是因为他修的福报无法挽救他。

一个人如果很有钱,就必须让钱发挥作用。你修得那么大的福报,就要懂得让它发挥作用,产生功德。但梁武帝没有,他一直贪着,他不只造寺、供僧、布施、设斋、印经而已,连自己都出家了。他很大方,譬如一供养就拿出几十几百万,看到宰相只供养五百就很生气。可是宝志和尚说不能强迫人,那怎么办呢?他出家去。皇帝出家就严重了,大官们得要把皇帝请回来,怎么办呢?只得人人出钱赎回,一个人五百块当然太少,最少要十万块以上。梁武帝觉得一次还不够,连续出家三次。他是很有心供僧,但却都是一心为贪功德福报而修的,这并非真正修行佛法。

这种情况,也造成后代佛教徒对佛法认知的偏差,变成都是祈求福禄寿喜,求佛菩萨保佑。佛法是要你修行,结果你没修,反而只请佛菩萨来保佑,这是传统的一种错误观念。所以邪正之法一定要弄清楚。“武帝心邪,不知正法”,这一点绝对没错。

“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武帝所做的一切只是求福罢了,不可将此当作功德,这是有区别的。我们先简单下个定义。何谓“功德”呢?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中,你实际增长的部分叫功德,换句话说,菩提道你走上去,就不会退转。用现代话来说,生命品质一旦改善,只会愈改愈善,不会变恶,但若不从修行的方向走,则善恶必夹杂其中。

修福的人是怎样呢?譬如买了很多好衣服穿,看起来很高贵,却像站在橱窗里的模特儿,最好是不要动,他一动就糟糕了,为什么?气质不够。几万块的衣服,穿在他身上好像两百九十块的地摊货。像这个只是福报而已,生命本质没有提升。福德只是周遭的环境享受,而功德才是提升我们的生命本质。

很多人喜欢移民,通常能够移民都属有福报之人,否则也没能力出去。大概没有人会移民到非洲那些充满苦难之地去吧!可见你要移民的目的地,一定是比现在住的地方更好,不管是为了事业发展或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那都是一种福报。福报可以这样转移,但生命本质则不尽然。所以非洲那些落后、充满苦难之地,就会有菩萨过去,那些神父、牧师、修女发心前去终身投入,非常了不起啊!这不是移民,是生命本质的提升与改善,他们投入救度那边的众生,那是功德。假如只专注在生命或身体周围的迷彩,那都仅限于福报。迷彩一上来,我们就容易造恶,即使并非故意,你也不知自己种了什么恶因。

举个例子,常有三百块吃到饱的餐厅,有些人狂点了一堆菜,吃不完就丢掉。有没有冷静想过,只要拿够吃就好?拿多了,吃不完而丢掉,算不算造业?你可能说没有,反正是餐厅规定的。又如自助餐的碗筷是免费的,所以掉到地上就换新的,然后一餐饭吃下来,用了四五个碗。为什么一个碗不够用?这碗饭吃完,直接拿去盛汤就好,为何非得装汤一个碗,吃饭一个碗,放菜又一个碗?反正免费啊!你有福报这样享受,但也造业了。站在总体的立场,你浪费资源,已经在造业了,即使就个体的立场而言你不一定有过,可是总体的因果已经种下,你感觉不到。这种迷彩的部分,常常害人害己却不自知。

【智慧金言】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功德在法身里面,也就我们讲的,从凡夫到成佛的过程中,你怎么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叫法身,让我们的法身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功德在法身里面,不在修福里。这都是很好的定义,不要看六祖他老人家书没读多少,说出来的话比读万卷书的人来得清楚,一点都不含糊。

3.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原文】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释讲】

上面这一段,带给中国很大的困扰。他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这是功德的第一个定义。就文字上来定义是没有错,中国字可以这样解释,但这个解释,造成后来的人对佛教有某些曲解。

【活学活用】

譬如,马祖道一是大禅师,他建丛林以后,百丈立清规。有些人竟然把“马祖”解释成妈祖了,真是让人昏倒。那都只是在文字上打转,转到后来,妈祖是女的,而观世音菩萨现在不都画成女相吗?妈祖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最后连“马祖”也成了观世音菩萨化身,通通搞成一团。这就是从文字相衍生出来的,这种解释对佛法本身并无特别不利,可是对众生却有很大的伤害,众生被这么一搞,完全糊涂了。

这些定义,都是由于对中国文字牵强解释所产生的一种弊病。这段经文有六祖独到的见解,我们不想多作解释,各位可以自行领会。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这个关键还是在功德法身上面,功德在法身中,你必须求法身才有功德。换句话说,你只要不是朝向成佛的目标,都不叫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同类推荐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创新思维的来源

    创新思维的来源

    个人都应该去寻找并发现自己能比别人做得好的领域。打个比方,不是谁都可以当大企业家。有人觉得自己适合做企业家,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失业的缘故。不过,这并不能表示你就能做大企业家。要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你必须有远见、有抱负、不怕挫折,忍受孤独寂寞才行。
  •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以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军事的相互渗透、各类人员流动的密集频繁、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社会转型期各种关系的交叠碰撞为标志的。这就使得蕴藉于社会深层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随时会以各种可能的形式爆发出来,就像一泓平静的湖水,由于水下各种矛盾的增加和运动形式的变化,使得人们无法断定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激荡起什么样的波澜!
  •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本书是人际交往类励志书,圈子对人生的重要性,怎样建立人脉圈子,积极开拓人脉圈子,提炼、优化自己的人脉圈子,经营和驾驭自己的人脉圈子,借鉴古今中外名人的人脉圈子。当你掌握了圈子的这些知识、技巧和方法,你将会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轻松踏上圈子铺就的成功之路。
  •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大师约瑟夫·查思特罗多年以来对于大众日常心理健康的研究所得、理论分析,和指导意见之精华,对人们理解种种日常心理现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如何胜过惧怕,如何战胜社交中的恐惧,如何解决与家人相处的问题等,教读者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关于美和快乐的智慧等。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许你自由

    三生三世许你自由

    她因为车祸陷入昏迷,梦境中,她看到她的前世,醒来后,寻找梦中的男子,却不曾想,他已经找到了她,他引她进入他的温柔陷阱,最后的最后,她才明白,这个男人,真的爱着自己,不惜性命为代价,让她幸福。
  • 传脉

    传脉

    生灵的繁衍,生存的法则,生性的磨砺……一切世事演化,皆是传承。这是个以“传修”为生存之道的世界!&@&[传修等级:传士、传师、传王、传帝、传宗、传圣、传尊、传仙、传祖、传神][天地为脉,万物传承——在这里,你不可能一个人战斗!]&@&PS:选好你的传伴,练好你的传技,一起遨游大千宇宙,传遍亿万时空!PS2:本书风格为“玄幻+科幻”,节奏超快,准备好就出发吧……&@&欢迎加入:平衡系传修者【40199979】、传修之李派【71787320】(新)
  • 网络财务理论及应用研究

    网络财务理论及应用研究

    本书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人手,系统地介绍了网络财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安全问题以及网络财务系统的开发及技术等。
  • 宋末

    宋末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跟我有个毛关系,我咋莫名奇妙来了这个鬼地方,南宋将倾,谁能阻碍成吉思汗子孙的铁蹄,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我能怎么办?老天,我怎么来这了,你他娘的耍我!
  • The Oregon Trail

    The Oregon Tra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亡命生涯

    我的亡命生涯

    逃不出江湖,躲不过命数,唯愿我心沧海桑田后吃撑如初。
  • 勋鹿之我的宝贝你别跑

    勋鹿之我的宝贝你别跑

    不多说什么了,感兴趣的就来吧,不喜欢的就滚蛋。
  • 鬼域警戒线

    鬼域警戒线

    没算过命,没拜过神,刑警学院接触的也是纯正的唯物论;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毕业后的第一案居然就和灵异扯上了关系,一系列的事件让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这一切又如此真切的刺激着我所有的感官;火辣辣的像一种神经般的痛!从山城到古村,从荒漠到海域;我们拉出了第一条鬼域的警戒线,或许惩罚有时候是无能为力,但是真相谁也不容许掩盖,罪恶必须暴晒与烈日之下!本书搜集的是我在全国侦破的一系列灵异案件;平静的生活中,它们都时时刻刻让我毛骨悚然、惊心动魄;让我冷汗浃背、寒气直冒。《鬼域》:314057790。鱼人老群,欢迎过来冒泡调戏!
  • 扑捉男神记

    扑捉男神记

    男神好想给你个么么哒!其实说白就是,一个姑娘,因为声音,喜欢上了一个大神,而后就机缘巧合,经过了千辛万苦,就像是西天取经一样的!终于是和大男神勾搭上了~(也不知道是谁勾搭谁的~哈!)小片段一:“男神,我不懂这个还怎么表达!”某女指着娇喘二字是不明,脸蛋都羞红。“我教你。”男神盯着某女的红唇,最终是坚定不移的覆了上去。“懂了么?”男神扬起笑容问道。==某女虚弱的点点头,身体已经是摊在了男神的怀里。
  • 源气世界

    源气世界

    源气是万物的本源,是最神秘的能量,他不但滋生万物,也使人类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