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300000006

第6章 三十年出一个联想(6)

那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是真挚的,倪光南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柳传志全心全意支持倪光南。计算所曾经分配了一套房子给柳传志,柳传志却以计算所的名义奖励给了倪光南,还为此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这样的深情厚谊,岂是伪装所能做到的?

柳倪的合作无间,为联想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联想式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让弱小的联想第一次成为媒体的宠儿;研制联想自有品牌微机,为联想在1992年后的品牌崛起奠定了基础。1996年的时候,联想电脑一跃成为国内市场的霸主,倪光南居功至伟。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柳传志的大公无私和鼎力支持,也少不了倪光南的技术天赋和行业洞察力,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双方的合作无间。

倪、李交恶

审视柳传志和倪光南分手的过程,其实并非从两人私人关系恶化开始的。在此之前,倪光南就和李勤、张祖祥相继产生了矛盾。

凌志军先生在《联想风云》一书中剖析过倪、李交恶的原因。在他看来,早期的倪光南因出身和经历的原因,对政治和权力漠不关心,甚至于有点畏惧。这也是他加入联想时提出三个条件的原因。然而,随着其社会地位和在公司内部权威的上升,倪光南开始表现出对公司政治和权力的关注。

1993年是联想早期历史上唯一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的一个年度,一直常驻香港的张祖祥就感觉联想内部出了问题。张祖祥以旁观的姿态察觉,倪光南对李勤不太满意。那时候,倪光南在联想的地位在李勤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但在柳传志心目中,他与李勤、张祖祥的关系无疑更近一点。张祖祥不赞成科学家干预企业管理,柳传志和他想法一致。

让张祖祥感到意外的是,倪光南和李勤的矛盾还没有爆发,自己的权力就受到了影响。1994年年初,香港联想谋求上市,北京联想确定的董事为柳传志、李勤和张祖祥。但倪光南提出,他也要做董事。这显然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此前一直不愿做官的倪光南,怎么会对董事感兴趣呢?麻烦的是,名单已经经过讨论,如果更改,势必要改变董事会的结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张祖祥委曲求全,将董事名额让给了倪光南。张祖祥虽然顾全大局,但对倪光南的看法急转直下。

随后,倪光南和李勤的矛盾逐渐突显。倪光南当面向柳传志指责李勤的不足,还认为李勤应该为1993年公司没有完成目标负责。因为1993年的大部分时间,柳传志都坐镇香港,李勤是北京联想事实上的负责人。对此,柳传志选择了沉默。倪光南又向曾茂朝反映情况,希望免去李勤常务副总裁的职务。但曾茂朝同样不为所动,而且义正词严:董事会负责选举总裁,总裁负责推荐副总裁。要罢免李勤,只能由柳传志来决定。

无论当时的事实如何,倪光南和联想四巨头中的两位都产生了隔阂,而且越级向曾茂朝反映情况,无疑也是在挑战柳传志的权威。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倪光南的出局几乎是必然的。

柳、倪冲突

柳传志当然明白公司高层团结的重要性,他继续保持对倪光南的尊重,但在李勤的问题上,他坚持认为公司业绩的责任不能由李勤一人承担。倪光南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公司发展,而且可能影响高层管理团队的团结,造成公司的动荡。从这时候起,柳、倪之间出现了裂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倪光南在公司地位的下降,这道裂隙越来越大。

随后,一件小事终于将矛盾引到了柳、倪二人身上。倪光南的汽车司机接连发生四起交通事故,车队队长反映,倪光南的夫人曾为此抱怨。在柳传志的亲自过问下,车队为倪光南更换了司机。倪光南对此十分气愤,认定车队队长造谣,当即给总裁室写了封信,呈报董事长,同时又给在外地的柳传志发了传真。

由于前段时间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倪光南言语中的不满显而易见,措辞也十分激烈。倪光南的信虽然没有直指柳传志,但柳传志认为他是针对自己的,因此当即写了回信。信中,柳传志非常坦诚地将两人的关系当做了讨论的重点,并表示自己愿意退出公司的核心组。

这件事虽然没有愈演愈烈,但双方的裂痕愈发明显,柳传志对倪光南的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随后,在“中国芯”事件上的冲突,终于让两人的矛盾尖锐起来。

所谓“中国芯”,其实是对中国研制的芯片的简称。鉴于芯片在IT产业的核心作用,而“中国芯”和“中国心”又是谐音,这一提法被媒体广为引用。提到芯片,普通消费者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中央处理器(CPU),提到CPU的制造商英特尔和AMD,相信很多人就明白了。前文提过,PC产业有个“微笑曲线”,价值链各个环节按照附加值高低处于“微笑曲线”的不同位置,芯片作为硬件中附加价值最高的产品,与软件中附加价值最高的操作系统,分别位于“微笑曲线”的两个最高端。当年,随着汉卡日渐式微,倪光南很想在芯片设计上取得突破,迎来事业的新高峰。

起初,柳传志没有提出反对。倪光南和香港联想的吕谭平等人一道,打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合资在上海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倪光南踌躇满志,在美国、香港地区等地延揽芯片研究人员,试图大干一场。然而,就在最后关头,柳传志提出了反对意见。

柳传志的反对很有分寸,而且充满了政治艺术。他在正式的书面意见中表示,在上海建立设计中心是由香港联想负责的,所以请吕谭平再认真考虑。他没有将矛头对准倪光南,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计划的首要人物还是倪光南。吕谭平作为一个商人,赚钱是第一目的,至于技术上的突破,他不会太关心。

那时候,上海设计中心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亲自出面捧场,上海市政府将倪光南敬为上宾,开局堪称完美。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的反对让全力以赴的倪光南备受打击,甚至无法接受。他在后来的谈话中不止一次说过:这是柳传志第一次对我说“不”。这个“第一次”指的是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的决策。如果说在人事关系、司机事件等问题上,倪光南还能忍受的话,那么在他最为权威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提出反对意见,他无论如何是无法接受的。

从这时候起,柳、倪冲突全面爆发。在公开场合,柳传志能说出:倪光南在胡搅蛮缠;而倪光南更是直接:我坚决和你干到底。随后,倪光南开始向中科院、甚至中央部门举报柳传志,问题从个人作风开始,后来逐渐蔓延到经济问题。这时候,倪光南的院士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举报也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1997年7月,在朱镕基和罗干的批示下,调查组第三次进驻联想,希望彻底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虽然调查的结果表明柳传志没有问题,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柳传志的个人问题已经不再重要,柳、倪的分裂才是真正让人心痛的。失去了倪光南的联想,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但在更看重技术的IT产业,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问鼎霸主

马在中国经常用来比喻人才。海尔文化强调“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实效;联想文化强调“赛马中识别好马”,与海尔的“赛马不相马”异曲同工。无论是郭为还是杨元庆,之所以能作为“千里马”在联想脱颖而出,都得益于个人良好的业绩和极强的工作能力。1994年是联想的丰收年,郭为让奄奄一息的惠州生产基地重新焕发生机,杨元庆则在新成立的微机事业部运筹帷幄,发起了对国外微机厂商的大反攻。

价格战启蒙

国际PC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筹码,第一是品牌,第二是价格,其中,价格的作用更为明显。联想推出386微机的时候,曾以直降5000元的价格挑战国际巨头,依然没能取得优势。事实上,价格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国际巨头,在PC价格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多年后回想起来,价格战并不是中国厂商的发明,源头还在国外厂商身上。只不过善于学习的中国厂商,很快就从中获得启蒙,并迅速超越竞争对手,成为价格战的行家里手。

现实显然刺激了联想,也让接手微机事业部的杨元庆颇伤脑筋。此前,联想已经在家用电脑上做过尝试,联想1+1就是代表作品之一。但很显然,大家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消费现状,除了那些大中企业,中国有实力购买两三万元电脑的家庭太少了。指望靠一个家用电脑的概念,就让消费者将数年的工资收入掏出来,毫无疑问是不现实的。杨元庆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他表示,要为中国三亿个家庭提供电脑,就一定要让电脑的价格和他们的购买力相适应。

基于这样的定位,杨元庆将联想的新一代电脑命名为“Economic”,也就是经济型电脑。杨元庆希望联想的经济型电脑在价格上向兼容机看齐,说白了就是和组装机差不多的价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刚从清华毕业不到一年的刘军,将自己在实验室关了40天。在后来的回忆中,刘军言语中不无得意:E系列电脑的战略定位可圈可点,之前电脑都是针对商业客户的,这是第一次想到将电脑面向千家万户,而且我们真的将成本下降了一半。

原本均价3万元的电脑,联想E系列将价格降到了1.6万元。市场反响不错,但还没有彻底打开局面。杨元庆指示刘军继续努力,要不放过任何一处可以压缩成本的环节,甚至连包装箱里的泡沫,都要考虑其成本。

1994年5月10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联想E系列终于正式上市了。短短数月内,E系列的价格又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动,中国PC市场上第一款报价不到1万元的电脑出现在经销商的产品目录上。

市场反应热烈得令人兴奋,仅仅一个月,联想电脑就卖了5000多台。两年多来,联想第一次提前完成了销售指标。

郭为的点睛之笔

杨元庆在微机市场崭露头角时,郭为也没有闲着,他被柳传志安排到惠州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曾经兴起过两波热潮,一波是股票热,一波是房地产热。当年,有钱没钱的企业和个人,无不想在房地产市场上分一杯羹。手中资金颇为充足的联想,也经不住“一夜暴富”的诱惑,以每平方米120元的价格,在惠州远郊购买了50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

当然,联想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炒房地产,而且打算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同时将PC产业链的企业吸引过来,在这里安营扎寨。郭为抱着雄心壮志而来,没想到刚下车就发现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1993年3月,有“铁腕总理”之称,被外媒誉为“唯一懂得经济的中国总理”的朱镕基连任副总理,主要分管经济工作。在他的严格治理下,房地产热迅速降温。等郭为来到惠州的时候,面临的形势是:50万平方米的土地有4/5荒芜着,地价也下跌了7成,联想自己的生产厂房建设陷入停顿,质量问题严重。一时茫无头绪的郭为赶紧给柳传志打电话,但这时候的柳传志正在忙着帮助杨元庆打理微机事务,实在无法分神。失望的郭为见求助无门,只得耐下心来自己寻求对策。

郭为不愧是公关经理出身,他再次将当初为汉卡争取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拼劲拿了出来。他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请来研究人员,为联想的惠州生产基地撰写可行性报告。当地政府闻讯,迅速出面与郭为接洽,将其待为上宾。随后,郭为又请来媒体,信誓旦旦地表示,联想在惠州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板卡生产基地。那个年代,大的新闻本就不多,“亚洲最大”的光环又很炫目。这样一来,不仅当地政府给予关照,媒体也予以大肆报道。

原本已经破落的生产基地,摇身一变成为亚洲最大的板卡基地。郭为的神来之笔,让他不至于被杨元庆的风头完全盖住,在接班人的位置上依然占着一席之地。

狂飙突进

决战即将来临,联想多年的政府公关也开始推波助澜。中国刚刚取消微机进口调节税的时候,曾经公布过一批受政策保护的国产微机品牌。那时候,联想不在此列。但自从将民族品牌作为自己的口号后,联想进入了政府视野。

1995年年初,在电子工业部公布的政府重点支持的公司名录中,联想赫然在列。其他五家分别是熊猫、上广电、长虹、彩虹和华录。这一名单甫一曝光,就引起了轰动。要知道,此前这种好事只有长城、长江、浪潮这类公司才有资格。此后,联想的机会不断,联想微机进入了政府采购名单;北京市单独划拨了一块土地,让联想建职工宿舍;副市长胡昭广还答应柳传志,亲自出面和成人教育局局长商谈,希望促成联想家庭电脑的普及。

当然,政府的关照只是给联想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要想打败实力雄厚的国际巨头,联想还得靠自己的努力。1995年4月1日,联想公开宣布,联想第10万台电脑下线。事实上,早在8天前,长城公司就宣布自己的第20万台电脑诞生。但在宣传意识和公关策略上,长城显然不及联想。

为了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联想在各种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上打出广告:用户是联想的上帝,联想向上帝请教,第10万台联想电脑去往何处?

那个年代,公共事件太少,带有娱乐成分的公共事件更少。联想的广告激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半个月内,联想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1648封信和上千个电话。这时候,民族品牌的力量再次凸显,保护联想的呼声此起彼伏。

最终,这台电脑被送给了数学家陈景润。

活动非常成功,但联想并没打算就此止步。5月12日,“联想电脑快车1995中国行”活动从北京市政府门口拉开帷幕。

柳传志和公司宣传部门在争取政府和舆论的支持,杨元庆在市场上的步伐也没有停顿。1996年年初,杨元庆指示正在编制规划的工作人员,要将3年内成为中国市场第一的目标列入规划。那时候,联想的市场份额还不到惠普的1/3,3年内超过IBM和惠普几乎是痴人说梦。但杨元庆坚持己见,毫不让步。

机会很快来了。迫于竞争的压力,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的价格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敏感的杨元庆注意到,由于处理器价格的快速下降,原本1.5万元的电脑,即便降到万元以下,也依然能够赢利。杨元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随即向代理商宣布,联想的新产品将保持原有性能,但价格下降到万元以下。与此同时,杨元庆指示生产部门将日产量从300台提升到1000台。

联想的这一举措让代理商沸腾了,身处销售一线的他们当然明白,这样的价格变动将意味着什么。媒体这时候也相当配合,又一波民族情绪被煽动起来,经济日报社的总编辑艾丰,在安徽主持“中国名牌大会”,为了支持民族工业,公开拒绝国外品牌参加。

同类推荐
  • 管人细节:经营人心是企业成功的秘诀

    管人细节:经营人心是企业成功的秘诀

    本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出发,结合大量的企业用人实例,分别从7个方面详细论述企业领导和员工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 品牌七宗最

    品牌七宗最

    本书围绕目前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时出现的虚假宣传、广告没有效果、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楚、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品牌如何管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等问题展开,讲述了企业在做品牌时应该重点考虑的七个要素。本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案例中探讨如何做品牌,用案例来佐证理论,以帮助本土企业减少塑造品牌的误区,为品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工具。
  • 用心管人

    用心管人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就都容易解决,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 中国私营公司十大生存危机

    中国私营公司十大生存危机

    本书为私营公司老板们指出了经营危机存在的形式与可能,分析了可供采取的行动与策略,提供了应对危机的技巧与方案。
  • 和谐力:打造和谐型企业

    和谐力:打造和谐型企业

    本书从多角度就打造企业的和谐力,构建和谐型企业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包括构建内部和谐、外部利益的和谐、外部环境的和谐、和谐领导、和谐文化等方面。
热门推荐
  • 灵异编年录

    灵异编年录

    1586年,罗马,宗教裁判所羁押的四名异端:魔术师,小偷,女巫,修士被处火刑,前三人被活活烧死,最后一个囚犯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烈火中凭空消失。一时引为怪谈。1613年,斯堪迪尼亚公国,黑死病肆虐,斯堪迪尼亚大公夫人以“不贞”的罪名被推入火洞殉难,黑死病遂平息。1642年,一所与世隔绝的修道院,37名修女接连暴毙,死状诡异;1830年,滨海小城蒂涅,山雨欲来,灵异事件接连发生。神祇,恶魔,亡魂,女巫,修士,魔术师,双头人,疯王后,怪骑士……跨越千年,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脑洞大开,真相,总在意外之外。
  • 半城情缘

    半城情缘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面,都有一对男女主角,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地铁里,穿梭城市与城市之间,只为和心爱的人见上一面,短暂的相守,而后又要返回城市的一角,返回各自的城市,城市的另一半,住着你的爱人吗?你的爱人在哪一个遥远的城市呢?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悟宙传

    悟宙传

    天地未开,为证道。破宙境,盘古开天辟地,形成大陆名盘古。在盘古大陆上,经过无数年天地孕育,部落丛生。一个先天体弱的婴孩,无意进入盘古头颅所化山脉,得其意志,练其魔功。大陆覆灭,须臾重筑,而其不灭。从始古到现今,一次次磨砺,一次次明悟,看人间百态,终悟其宙道。我非盘古,我师盘古,得其道,唤其身。看荒天如何在一个个时代覆灭中得证宙道。
  • 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一个社交软件,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短暂而炽热的爱情,他们会对爱情做出如何诀择?一个是被学习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大学生,与此同时,爱,却成为了选择题。晓菲就是如此,原本学习压力就已经让她喘不过气,而就在此时,闺蜜的一个偶然社交软件给了她一个寻找自我的机遇,就在心情低到谷底的时刻,她却收悉一份意外的邮件。夏目,因为恋爱失败,不敢面对家人,躲进这个小城,也下载了同样一个社交软件,不想,发现的第一个人,却是——她。
  •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名门长媳不好当,外表风光,实际悲惨!上有婆婆不疼,祖母嫌弃;下有姬妾排挤,欲除之而取代;还有难缠的小姑,泼辣刁蛮的妯娌。可是,她穿越了,一次特别的穿越经历改变了她原本的生活,她能否在另一个环境获得幸福?
  • 见鬼:一个货车司机的离奇经历

    见鬼:一个货车司机的离奇经历

    高中毕业一次偶然机会,我成了一名货车司机,天生却喜欢离奇故事的我,在跟随二舅跑长途的时候遇到一件离奇的怪事,从而打开了我的天眼,随之而来一件件离奇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路上的猫妖索命,山中鬼尸,血色金棺,百鬼夜行中抢魂,僰人悬棺,走阴者,铜甲尸,没想到最后,却发现这是一个“局”,我成了一个过阴人!
  • 帝国花开之金字塔顶端的女人

    帝国花开之金字塔顶端的女人

    这个世界只为强者而生,即使布满荆棘之路亦不能阻止她站到世界最高点!灭族之仇让她自小就知道生存法则,她可以是最卑贱的女奴也可以是西元世界最为争抢的女人,她失去过亲人、所以更能体会孤独的背后,也曾失去过青涩暗恋,最后掩藏在心底,但这些都比不上倾慕之人惨死在眼前让她来的悲痛……一个女奴的成长道路,步步惊心,即使一颗心早已千疮百孔仍能顽强的站在王的身后,成为金字塔最顶端的胜利者——幕夜
  • 人类失踪之谜

    人类失踪之谜

    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这些谜团中,有几百年前发生的毁灭性劫难,也有近几十年发生的不解之惑。前苏联宇航员是如何神秘地蒙难的?海上飘来的七具尸体和六个西瓜意味着什么?遇难的飞机为何会发出“天空打开了”的奇怪信号?在妻子面前行走的丈夫突然无影无踪,他被人间蒸发了吗?“沙漠之狐”把无数黄金和珍宝隐埋在了哪里?……本书将科学详尽地为读者们介绍这些已解或未解开的人类失踪的谜团,为你展现事件的详细经过和鲜为人知的奥妙。
  • 明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