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1400000040

第40章 刺激的作用(1)

创造能力本身并不能转变为创造成果。要想取得成果和得到创造性的成就,还必须有愿望和意志。

人的心理决定于他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这是人的精神的最高表现--在社会需要中产生的创造活动。社会影响使先天的欲望和素质转化为创造性能力的系统。

人由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并在遗传上巩固下来的欲望是保全生命的意向,即食物和防御本能;是延绵种族的意向,即性欲和生殖的本能。

同样还能区分出能动性的、机体中原有程序和可能得以实现的先天的意向。这种意向作为定向反射、目标和自由的反射而表现出来。

最后,还可以区分出与自己的同类交往的先天的意向;它是以模仿和自我表现的反射形式表现出来的。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的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意向(欲望),而是需要。应该考虑到,需要本身也是社会经验的反映,它在欲望的基础上产生。但是,当需要已经形成时,则与欲望一样在行动中起作用,甚至起主要的作用。

这个问题可以用下面的简图表述出来:

通常,人没有意识到欲望(需要)——感情——愿望——思维——行动这五个环节的整个序列。在这个序列的第四个阶段(思维)里,他给自己规定了目的,然后便着手实现这个目的。后来,对他本人来说,意识到目的的一瞬间看来正是一个出发点,它是活动的最近的动机。在说到已经完成的工作时,把它划分为这样一些阶段,即目标——客体——方法——结果。研究人员又补充了一个阶段,即目标——客体——方法——结果——结论。

叙述现成结果的逻辑,本质上不同于研究的逻辑,按照现成的结果很难判断他们用什么方法获得结果。而迫使他们追求活动的动机,一般说来仍然是未被展示的。同时,人的行为是从他的需要中,而不是从他的思维中发生的。因此,从上述简图中引出的思维阶段,看来只是在需要和达到的结果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

必须在愿望的强度和活动结果之间确定一个数量关系。这个关系由叶尔克斯-多德松定律表述了出来,而在图解上由曲线表示出来。希望越强烈,成就就越大。但是只能达到一定的极限。如果动机超出这个顶点,结果就趋恶化。

叶尔克斯-多德松定律是许多各式各样实验的概括,其中就包括了这样的一类实验:要求被试人解答一些问题。试验时间为30分钟,最少要解答出12个问题。每多做出一题都发给奖金。奖金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二倍、四倍、八倍等等。

看来,获得奖金的各测验小组,比没有物质刺激的各测验小组要讲答得好。但是,如果刺激物过大,任务完成得反而不好,这是由于着急和过于激动而出差错造成的。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对叶尔克斯-多德松定律提出了重要的修正。让我们看看曲线的右边部分。曲线在某一点上和横坐标轴相交。这就是说,在极强烈的刺激下,思维看来完全丧失了活动能力,人失去了作出合理决定的能力。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这种现象(恐惧反映),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样。有这样一种人,他在某种条件下,例如,在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思想活动特别清醒、敏锐、有效。换句话说,在曲线的右边下降部分,出现了一种波浪形飞跃,其振幅可能是很高的。

所以,比较恰当地说,这不是定律,而是叶尔克斯-多德松定理,因为它不是绝对的,允许有例外。

创造的刺激和动机问题,对力求模拟创造性思维,即在模拟实验中使之再现的心理试验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在试验过程中,对被试人的刺激和动机大致应当与实际生活的情境一样。没有这一条,实验者要把他在实验室中所得到的结论扩展到真正的创造过程中去的理由仍然是有疑问的。让我们用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心理学家向被试人提出一个问题:摆在棋盘a1位置上的棋子“马”,用什么方法才能把c1位置上的小卒吃掉(必须使马走中间的一步到B3)?已经弄清楚,如果只是用言词解释这个问题,六岁的胞童是不能够理解的。需要在他面前摆上放有主要棋子的棋盘,这时,才能够向他直观地指明任务和解决的办法。由此,作者得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六岁儿童还处在思维的最初阶段(水平),即用具体映象思维的阶段,而不能进行抽象和逻辑推理。

然而要知道,这个年龄的所有儿童都已经会运用语言了,正确地说,已经会用语法规则造句,不会混淆阴性和阳性、复数和单数以及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等了。如果他还不能分清一般的句子构造和词的变化规则,即抽象地思维(而且是下意识地思维,因为他没有理解清楚自己的语法知识,而只是实际应用它),那么,他还不能算掌握了语言。

显然,把马走到c1位置上的问题,不会引起儿童的真正兴趣和诱惑感。然而掌握语言这个现实生活的必要性在于,孩子由于不会自己表达而感到痛苦,在他那里有着对语言交往的强烈动机和极大的需要。这一点不能不注意到。

忘记这种情况,会把心理学家引向危险的境地。以前已经有许多人陷入了这种危险之中。他们过于自信,错误地总结和不适当地把实验室的经验推广到现实世界的行动中去。

各个创造阶段的动机

创造活动就象所有与情感相联系着的其他活动一样,要是没有情感,那么创造性活动就无法探求真理。每一个创造阶段同人的欲望、需要和情感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让我们试一试对这些联系的总的轮廓进行一些研究。

对于科学创造来说,发展求知欲所依据的定向反射非常重要。

自我表现和模仿的反射作用也极为重要。至少对于高度自我评价和要求周围人们的表扬是重要的。

从种族延绵中派生出来的、并在希望与众不同的很重的虚荣心里面表现出来的感情,属于创造的刺激因素之列。普希金写道:“女性的甜蜜的注目,几乎是我们努力的唯一目标。”梅契尼科夫在回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时,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男人在独创性的低级的和高级的表现中所特有的主动精神,是与这样一种机能联系着的,这种机能由于根深蒂固的偏见而属于最受蔑视之列。

诗歌、文学、演讲艺术和音乐与爱情的关系是大家所公认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一种意见,即认为科学的首创精神是与爱情无关的..爱情在科学家的生活中,不起引导作用,这还是未经证实的。”

激励创造的最卑下的刺激物是嫉妒心,也是表现在追求物质利益需要中的情感。嫉妒心可能是创造性的一种刺激物——普希金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说:“嫉妒心是竞赛的姐妹,因而它出身于好的世家。”

此外,还有为挣钱谋生而创作艺术作品的事。人们可以随便举出几个这方面的例子来。柴可夫斯基也断言,伟大的作曲家写作乐曲,完全象皮鞋匠缝制皮靴一样,即天天或大部分时间听人支配。

在创造的最后阶段,目的的反射以及与工作最终结果的理解联系着的情感都有重大意义。在纸上说明的思想得到了不依赖于创造者的独立的存在。过了某一段时间,可能几乎象对待陌生的东西一样去领会这种思想,而同时会产生可以改进它或者可能完全摒弃它的情感。

上述的创造性动机,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是为一样的。有一些人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另一些人那儿的作用则不太容易察觉。

至于说高尚的动机是科学创造的直接刺激物,那么,着名的匈牙利科学家、生物化学家森特-杰尔季对此怀疑地作出了评论。他认为,如果青年有志于科学是为了替人类造福的话,那么这样的青年到慈善团体去供职更好些。只有求知欲才是科学家的主要动因。

法拉第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实验大师,在当时备受欢迎的讲演中他的实验示范艺术被证明是登峰造极的。在一次例行的公开电磁实验表演以后,人们问法拉第:“这有什么用处?”他回答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处?”

同类推荐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大唐宰相

    重生之大唐宰相

    杨云被坤沙设计害死,重生到大唐圣历二年,时值武则天驾崩,韦皇后乱政,民不聊生,无意中救了身为临淄王的李隆基,被邀请进京任职。他运用智慧和谋略,帮助李隆基对抗韦后,铲除太平公主,平定内忧外患,发展军事经济。刁蛮任性的公主,野蛮泼辣的侠女,温文尔雅的仙子,阴险毒辣的魔女,他不想要,可不得不要。且看两世为人的他,如何帮助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荣登相位。
  • 爱上美人缘

    爱上美人缘

    小说从战火纷飞乱世写起直至和谐的今天。人生七十不稀奇,六十年情海两茫茫。世界是个万花筒,小说是个西洋镜,往里瞧:男欢女爱,花是有情,水是流去。往里瞧:工农兵学商,谁不多情。人生百味甜酸苦辣,看似五彩缤纷,吃到嘴里是个大杂烩,虽是原汁原味,但加了调料,不是绿色食品,美食家会品出个中滋味。往里瞧呀:里面有童话神话民歌小调,没有壮举,但会看到人间自有真情真爱在。
  • 风云之端

    风云之端

    一个遭遇袭击的小子,在逃命的过程中误入其中,再写下了一段传奇。风雨散云客,骄阳今日出。昆山认美玉,百炼锋自成。看牧辉如何从一届布衣成长为一世之仙,面对人,兽,科技,天外和内斗如何脱颖而出,踏出一条他自己的独步风云之路。
  • 轮回之劫

    轮回之劫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小说,不是说它有多么好,只是在这本小说里面,主角不是无敌,也没有那么腹黑阴暗,更不是偶像剧中的一幅扑克脸,主角身边有很多人,很多不一样的角色,都有各的形态,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角身边的人有的会死去,而正是因为主角身边的人的死去才使得主角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即使他是一个受过轮回劫的人,但真正的轮回到底又是什么?你想知道吗?那就让主角来告诉你。
  • 音乐情侣

    音乐情侣

    爱情悄悄来敲门,一个视音乐如命的男子,在自己最璀璨的年华里,遇见了一个能让他微微一笑的女人,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爱恋时光。但艺术与现实现实相悖,他也因为她的出现,不得不做出一些选择。音乐如生命,爱情如空气,缺一不可,他该何去何从?
  • 重生之放弃执念

    重生之放弃执念

    爱恨本位一体,如果当初我不曾遇见你,是不是现在就不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了
  •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一个31岁从未恋爱过的老姑娘,重生回到七年前,风华正茂,竟拥有异能与空间。如果这次都还孤独单身的话,那就对不起糊涂神的乌龙事件了。看她莫梓卿如何将这世活的精彩,重生后的她桃花朵朵来,但谁又能伴她左右,与她同享千万富贵?家斗,商斗,一一摆平!
  • 最后一个穷人

    最后一个穷人

    许三多,一个执拗的傻子;马三多,一个富足的穷人。甘肃河西疏勒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沙洼洼。公农民马三多是个“一根筋”式的人物。小说从村里实行联产承包开始写起,一直到21世纪初,时间跨度近三十年,马三多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孩子的父亲,精通农活的好把式。其间,他和父亲经历了包产到户后的欣喜,各家单干要面对的天灾人祸、人情冷暖,他执拗的单相思以及一场迟到的爱情,勤劳和机遇带来的富足,最终为了拉扯大收养的几个孩子,几乎耗尽了半生的精力和积蓄,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成了富裕的疏勒河滩上“最后一个穷人”,但也是一个灵魂最为丰盈的“穷人”。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圣弑之心

    圣弑之心

    天才游戏玩家来到游戏世界,武力的较量,智慧的比拼,他从来不会输。在这个世界里,他将成为绝对的王者,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