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形容同性恋的成语“断袖之癖”,就是来源于汉代的一位皇帝——汉哀帝。
他的恋人叫董贤,长得颇有女态。董贤起初是哀帝的侍从,随着越长越有女子的仪态,竟然迷住了汉哀帝。哀帝将董贤的官职迅速提升,很快就位极人臣。当时,匈奴的使者发现天朝的百官之首竟是一位美少年,大为惊讶。
更夸张的是,汉哀帝太爱董贤了,竟然要把皇位禅让给他,百官拼命阻止才只能作罢。一次,董贤睡着了,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为了不吵醒董贤,用刀割断了皇袍的袖子。这就是“断袖之癖”的由来。
汉哀帝在26岁时病死,董贤随之自杀。不久,王莽就篡夺了政权。
93/匈奴的首领曾要娶哪位太后?
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的没盾单于围困于山西平城,在允诺一定利益之后才被放出。匈奴给刘邦留下了不好的回忆。
刘邦死后,冒顿单于竟然还要娶他的老婆吕太后。他给吕后写信,表示:“你我都是单身,不如配对,大家一起欢乐。”吕后大怒。大将樊哙也大言要“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间”。最终大臣季布劝解说:冒顿单于就如同禽兽,他说什么好听的也不值得高兴,口出恶言也不值得为他生气。
吕后闻言息怒,客气地拒绝了冒顿单于。双方又互换礼物,实行和亲。
吕后是何许人也,诛杀韩信,又专权一时。莫顿单于竟然有此想法,还真是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
94/新郎最初就是对新婚男士的称呼吗?
新郎新娘现在被我们用来称呼新婚夫妇们。但“新郎”一词最早并非此意,而是指代新科进士。
首先,“郎”在唐代是官阶的一个泛称,六品以下被称为“某某郎”;而由于进士科中试的人就具备了做官资格,按官阶来说,都属于“郎”的范围,所以人们把新科进士称作“新郎官”。
而婚嫁在古代也是人生大事,男子娶妻非常荣耀可比中进士,还有美称“小登科”,因此对新婚男子也就袭用了“新郎官”的称呼,简称为“新郎”并沿用至今了。
95/孔子的祖先姓什么?
孔子的祖先姓公孙,而父亲姓叔。孔子本人姓孔,是以祖先的字为姓氏。可见,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姓氏并不一定是一个家族一直流传的。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公孙嘉,公孙嘉字孔文。孔子就根据以祖先的字为姓的方式,开始姓孔了。
孔子是家中的第11个孩子,他有9个姐姐和1个残疾的哥哥。他的父母在丘尼山祈求上天赐予一个健全的儿子,后来孔子出生后就因此名为丘,字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因为他是家中第二个儿子。
96/选择吉日的皇历是皇帝制定的吗?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的。唐文宗在位期间,曾经印刷过一本《宣明历》,上面记载了日期、节气,时间换算为公历是835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唐文宗还曾下诏,历书必须由皇帝“钦定”,必须由官府印刷,所以古代的历书就被称作“皇历”了。
这时,历书还只是在宫廷和官府中使用,百姓仍然只能利用星象来计算日期。在一次考试中,很多秀才写错了日期。于是朝廷决定每年制定历书,历书正式成了民间计算日期的工具。
97/旅游业是何时出现的?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活动之一,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最早倡导旅游业的人,是我国宋朝的范仲淹。
公元1050年,杭州一带发生灾荒。当时,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利用杭州有众多古寺,风景秀丽的优势,命令各庙宇进行修葺,并举办划船比赛。范仲淹号召官员、百姓出游,并亲自到现场游玩。
这次活动的旅游收入有一大笔钱。范仲淹就用这笔钱赈济灾民,使受灾的百姓度过难关,也开了发展旅游业的先河。
98/知识分子为何曾被称作“臭老九”?
在古时,我国的知识分子一贯是受人尊敬的。但到了元朝,统治阶级的价值导向使得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元朝统治者的社会等级划分方法中,官吏是头等的,普通百姓排得非常靠后,而儒也就是读书人只能排在第九位,只略高于末等的乞丐,低于第八位的娼妓,所以当时就被称作老九。
到了文革时期,斗争对象界定中反动学术权威排在第九位,也就是知识分子,所以又被称为“臭老九”。
99/孝文帝、文正公这些称号是他们自封的吗?
除了秦始皇是自封的以外,其他都是在皇帝本人死后给予的,这种称号叫做谥号。
谥号是在君主或者地位高的人死后,朝廷或后继之君根据他的生平予以褒贬,大部分为赞美,如歌颂品德的词,仁、孝、英等;此外还有歌颂功绩的词,文、武、正等。极少数有贬义词,僖、哀、炀等。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从众多吉利的字眼中选择了“皇帝”作为国家统治者的称号,自称始皇帝,以后称二世、三世……期望自己家族的统治永远延续下去。同时,秦始皇禁止使用谥号,因为他反对评论祖宗。
100/唐太宗、汉高祖这些称号是谥号吗?
这些称号叫做庙号,也是在死后给予的。不过与谥号不同,这些称号是在祭祀时使用的,祭祀又在太庙举行,因此得名。
从刘邦开始,开国皇帝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清世祖、明太祖等;改变王朝进程的皇帝也称为祖,如迁都的明成祖、统一中国的元世祖等。以后的皇帝称为宗,如唐太宗、清仁宗等。
不管是庙号还是谥号,都是死后才获得的。所以,如果影视作品里的人自称或在活着的时候被称为“汉武帝”或者“文正公”,这就犯了历史常识的错误。
101/名落孙山的“孙山”是那座山?
“名落孙山”不是指名字落在某座大山下面,孙山其实是一个人。
孙山是宋朝的一个书生,他和同乡的几个人一起去赶考。最后只有孙山考上了,中在榜的最后一名,其他人都落榜了。
回到家乡后,乡亲们纷纷围住他,问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无法一一答复,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就是说,孙山是考中的最后一名,你们儿子的名字还落在孙山的后面,意思就是没有考中。
孙山这个幽默的说法流传下来,于是考试落榜都被称作“名落孙山”了。
102/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为什么要叫南京路?
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叫做南京路,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商业街。这条街道名称的由来,是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产物。
186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想出了这些名字。由于《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所以英租界中最重要的马路就叫做南京路。南京路的两旁街道,以列强侵华获得的各个开放口岸命名。与这些街道相交的街道,则以中国省份的名字命名。意思是说,全中国都是他们的地盘。殖民者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些街道的名字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提醒着我们时刻要自强不息。
103/“内阁”原是女子住的地方?
在唐代以前,内阁是女子居室的称呼。因为在封建社会,女子不能与外人相见,她们住的地方一般是在宅院的深处,所以被称为内阁。所以,女子结婚到丈夫家去,就被称为“出阁”。
自唐代开始,文人在朝廷中的位置和作用与日俱增,科举考试中重视诗文便可见一斑。当时皇帝设置的由文人组成的参谋机构多设在宫廷之内,内阁就用来称呼这种设在宫廷内部的机构。内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度成为了最高官僚机构,一度取代了宰相的位置。
104/座右铭是谁发明的?
座右铭的发明者是东汉的书法家崔瑗。
崔瑗年轻时脾气暴躁,意气用事。因哥哥被杀,他就杀了凶手,为哥哥偿命。犯下重罪的崔瑗只能只身逃亡,几年后遭遇朝廷的大赦,这才敢回到故乡。
崔瑗痛定思痛,认为自己的鲁莽才惹下如此大祸,就将告诫自己的格言放在座位右侧,提醒自己时时冷静。这种格言的文体叫做“铭”,因放在座位的右边,就被称为“座右铭”。
此后,凡是用来鞭策自己的格言,都被称为座右铭。
105/为何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慈禧太后一般被人称作“老佛爷”。这是不太好理解的称呼:为什么要将太后称作“佛爷”呢?
事实上,这个称号并不是慈禧专用的,清代皇帝的特称都是老佛爷——特称是有些帝王除了“谥号”、“庙号”、“尊称”等以外的称谓。而清朝女真族最早帝王的特称是“满柱”,翻译成汉字是佛爷、吉祥的意思。慈禧让人称其为老佛爷,也是她政治野心的一个侧面体现。
106/“时髦”原意是指什么?
“时髦”一词现在用来指代流行、时尚,但最初却是对时代才俊的称呼。
“髦”本意是指小孩特有的一种发型,是额前垂至眉毛的发式。但“时髦”一词中的“髦”,当时是指马脖子上的长毛,因为这里的毛是马的皮毛中最与众不同的,“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就是称赞当代的才俊的用语。
一直到清末,这个词才慢慢转变为今天常用的意思。
107/为何说茅台酒誉满全球源于一次打破酒瓶子?
茅台酒的美妙酒香最初为世界所知,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在那里,茅台酒因获得了金质奖而誉满全球。
茅台酒最初由于包装不佳,加上又是来自一个当时国际地位还很低的中国,所以连参评资格都没有获得。于是,我国的一个商人急中生智,当场故意将一瓶茅台酒摔向地面。随着清脆的酒瓶破裂声,整个会场的人们都被茅台酒四溢的奇异酒香所吸引和震惊。也正是从那次摔破酒瓶子开始,茅台酒在国际上才真正享受到了它应有的声誉。
108/“筵席”是饭桌吗?
“筵席”和“宴席”不同,宴席是指酒席,而筵席是古时候的坐具。
古时候没有桌椅,古人多席地而坐。现在日本人仍然在室内这样脱鞋坐在榻榻米上,就是继承了中国古代的遗风。
古人当然不会直接坐在冰冷的地下,地上会先铺一张“筵”,“筵”的面积大,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地毯。人们在坐下的时候,会使用一种叫做“席”的坐垫。所以,“筵席”其实就是坐具。
古人举行聚会的时候,会在大厅里先铺好“筵”和“席”等待宾主落座,等聚会结束后就会撤掉,所有就有了“千里搭长棚,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的说法。
109/指纹鉴定从何时开始?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所以指纹就成了人身份的证明,指纹因此成了犯罪鉴定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指纹鉴定是西方刑侦科学的重要手段,搜集和鉴定指纹的技术也很专业和精确。在1880年,英国的费尔在《识别犯罪的第一步》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独有的指纹,可以作为犯罪的证据。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指纹学是刑侦科学的必修课。
早在汉代的中国,指纹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就被发现了。贤相萧何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就规定供词要加盖指模为证。在历代的官府审案中都要画押,就是按手印的意思。
110/“折叠伞”是谁发明的?
折叠伞是中国人发明的,而且这个发明非常年轻,它出现在1957年。
北京师范大学的老焱偌教授是折叠雨伞的发明者。他在人体关节的活动中得到了启发,亲自绘制图纸,并亲手制作出加工工具和磨具,最后与北京一家叫做中孚工厂的机械加工厂合作,一种灵活折叠、携带方便的折叠伞于是就出现了。
111/“掌故”指的是什么?
掌故指的就是一些古代的奇闻轶事,掌故是由负责它的官员的名称而得名的。
掌故就是“掌握故事”的意思,这原本是一种官职。从汉代开始,“掌故”作为一种官员,就负责记录国家的故事。在唐代,分别设置有专门记录宫廷故事的掌故和记录民间故事的掌故。这样,大量搜集的民间故事,通过掌故的工作变得集中、条理起来,而且流传得更为广泛。久而久之,负责搜集故事的官员就被用来命名他们搜集的故事。
112/宰相的官职是什么意思?
“宰”是主宰的意思,“相”是“辅助”的意思,“宰相”就是“主宰辅助帝王的人”的官职,是百官之首。
起初,“宰”和“相”分别是两种官职的名称。在周朝,就出现了太宰的官职,但太宰不是百官之首。到了春秋时代,就出现了相的官职,如我们所熟悉的管仲、晏婴、苏秦、蔺相如等。这时,相已经是管理国家最重要的管理之一。战国时代,秦国在公元前305设置了左、右丞相的官职。秦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一种官职被确定下来。
在封建时代,存在着君权和相权的斗争。最终,明太祖废掉了宰相官职,只设六部;清代设军机处,多名军机大臣共同理事,宰相最终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113/为什么将纸币称为“钞票”
这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根本不需要问的事情:它从诞生就叫这个名字呗!其实,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我国北宋初期的“交子”,是为了代替当时铁钱流通的不便——也就是说,当时大家都把所用的纸币做的钱叫做“交子”,而不是“钞票”。
一直到清代咸丰年间,清政府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两种可以流通的纸币,合称“钞票”后,人们才开始将纸币称为钞票。即使现在我们用的是人民币纸币,也还是沿用了这个名字。
114/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是中国人?
着名的哈雷彗星每隔76年绕太阳一圈,而最早发现它的是中国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的描述,被世界公认为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一次观测记录,而且它比西方的记录早了228年。
115/“一字千金”是怎么来的?
《吕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史书,他的“总编辑”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商人和政治家。他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也表现了他在文化领域的能力。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自己手下的门客编写的,所以就用他的姓氏来命名,又称《吕览》。在这本奇书完成后,吕不韦命人把书稿挂在咸阳城楼,如有人可以将书增删一字,则赏千金。《吕氏春秋》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赢走这笔奖金。
“一字千金”的成语就此流传开来,也有了更广泛的意思。
116/“约法三章”是哪三章?
我们常用“约法三章”来比喻简单而有力的约定。这个约定,始于有名的皇帝汉高祖刘邦。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率领的起义军,是中国大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也是天下的主要争夺者。各方义军规定,先攻入咸阳者称王。公元前206年,刘邦趁项羽与秦军主力激战正酣,取巧攻取咸阳。而当时的人心所向仍是项羽,刘邦的胜利又有钻空子的性质,所以刘邦不免有些心虚。他便采取笼络民心的手段,封存了秦的珍宝与国库,和百姓定下约法三章。这些做法果然有效,提高了刘邦的声望。
约法三章指的是三条法律,其他秦朝的残酷法律一概废除。三种法律规定了杀人、打伤人、偷盗的惩罚方式,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17/“衣裳”起初是两种东西吗?
“衣”和“裳”起初分别是两种东西,不过这两种东西又是连在一起的。据说服装是黄帝发明的,这种衣服类似于今天的连衣裙,上身的部分成为“衣”,下身的部分成为“裳”。这样古人有了专门的衣服,不再穿兽皮和树叶制成的原始服装了。
春秋时期,人们还穿着这种类似于“连衣裙”的服装。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子的“裳”越来越长,就变成了裙子;而男子的裳则为了适应活动的需要,分开且收紧,就变成了裤子。
118/洋葱是从外国传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