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5100000027

第27章 高攀龙与晚明朱子学的复兴(2)

比较重要是,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术思想上,不同学派学者之间的来往也颇频密。如高攀龙与管志道,曾见面辩论无善无恶;或不曾见面却互为钦慕的,像杨复所不曾与顾宪成见面,却曾写了一首诗赠之顾宪成,诗中溢满遥想的“神交”情境;也有不同学术立场却共同讲学的,如冯从吾与焦竑。另外,高攀龙在六十三岁与门人华允诚到维扬讲学,也曾到泰州学派始祖王心斋祠上祭拜,当时心斋的儿子王泰还曾邀请他讲学。这些都证明当时的学风,并没有把朱王两派人的思想割裂,或将之完全的对立。如前所言,高攀龙与管志道,两人年级相差二十六岁,高攀龙与管志道论“无善无恶”问题时是三十七岁,那时管志道已是六十三岁的前辈了。两人也曾多次针对朱子的学问进行讨论,以下这段话,颇能反映出他们对“理”、“心”及“气”

之间关系的理解。《与管东溟虞山精舍问答》记:翁语次深薄宋儒,余曰:“先生必有所见,其灼然处可居?”

翁曰:“只一性字,宋儒便不识。”余曰:“何谓?”(管)曰:“性者大觉。宋儒谓性即理也,认做一件鹘突的黑影子。”余曰:“何以见之?”(管)曰:“彼以知觉为心,谓理乃心所包之物,岂非包着一件不觉之物乎?”余曰:“理有何形?因其心之发见,知其如是之条理,故谓之理。若谓以觉包理,则理乃在外,宜乎?今人以物理为外,以格物之理徇外。”翁曰:“此是公为宋儒分疏。吾自二十岁时,已见宋儒骨髓。”余曰:“不然是老先生有得后看宋儒,故认得如此。若攀龙者初时一无所见,程朱夫子讨出工夫曲折,一一依他做□,不见有如此痴学问也。”翁曰:“公近释《正蒙》,且论太和,何如?”(高)曰:“张子谓虚空即气,故指气以见虚,犹《易》指阴阳以谓道也。”(管)曰:“即此便不是谓气,在虚空中则可,岂可便以虚空为气?”余曰:“谓气在虚空中,则是张子所谓以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虚是虚,气是气,虚与气,不相资入者。”

翁但曰:“总不是总不是,余并不敢与长者屡辨而止,因思学问从入之途不同,断无合并之理。吾儒以秩序命讨自然之天理为理,其自然之条理,毫发差池不得处,正是大觉。彼徒以此心之精灵知觉为觉,宜其认理为鹘突,为黑影端绪,迥然安可以口舌争也。”

管志道曾编《孟义订测》七卷,并取朱子的注释订之,曾自述说:

“吾幼颇钻濂洛关闽之窟,一言不肯放过。正欲得一深研其学者,与之推究浅深,而取裁于洙泗之派。”又颇自负的说:“若论到弱冠以前,则恐诸君今日之钻研程朱,未必如愚此时之笃且细也。”身为阳明后学的他,对朱子学问的掌握俨然极有自信与把握,说自己“二十岁时,已见宋儒骨髓。”他与高攀龙之间的分歧,主要在于对“理”的界定。管志道认为心本来即已具理,是“自然之天理”,若尚依靠“心之发见”才使心具理,即是把理当作一物件。管志道也认为性是大觉,而非“理”。然而,高攀龙却认为管志道“以觉包理”的说法,是犯上遗理在外的毛病,这其实是在高攀龙调合思想里,所欲弥合的内外分隔的缝隙。以上的讨论,颇是各说各话,但却让我们了解朱王后学对心、理与性的理解差别。而高攀龙试图调合朱王的会通思想,究竟为晚明朱子学带来怎样不同的面貌,以下将逐一细论。

(三)高攀龙“调合朱王”的会通思想

高攀龙(15621626)别号景逸,无锡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卒于天启六年,投水而死。高攀龙虽宗朱子学,曾取朱子书编成《朱子节要》,恪守朱子笃实的主敬工夫,但他在三十三岁时,遇见陈白沙后学陆粹明,学得主静之学,所以对心性体证极有心得。他曾认为姚江学流弊的产生,是“扫闻见以明心耳,究且任心而废学,扫善恶以空念,究且任空而废行”的结果。加上学者“本体不彻”,汲汲追求光景,便无法把握“知是知非”的原则。然而高攀龙最无法忍受的,是扬佛抑儒的“圣人之徒”,缘儒说佛,并高扬“三教”的旗帜,混淆儒禅的界分,他指出“昔之者佛氏者,尚援儒以重佛;今之为儒者,且轩佛以轻儒,其始为三教之说”,可谓一语中的。高攀龙对儒家教义,并不只专一家之说,反从旁涉猎,以求精义。这是因为他意识到,每个学派各有精微处或弊病,若能“会通”相互补充,可使之完备,曾经说道:“窃谓古今之说大学者,格致之义,程朱为最精;致知之义,阳明最醒;止修之,见罗最为完。三家相会通,而不以一说排斥斯可耳。这样的讲法,无疑是破除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取各家之精义,以长补短。”

1.静中格物

在学风玄虚与蹈空的晚明,不少学者都欲提出一套挽救王学末流的方法,高攀龙也不例外。他强调穷理、格物、读书、主敬等,“返朱”意向清楚,也含有浓厚修证王学、调合朱王的意味。首先,他并未扬弃王学静坐澄心的工夫,但其力倡的是朱子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另外,高攀龙并不否定“悟”的重要性,但讲得含蓄,所以一向对张皇说妙悟者甚为鄙视。谈论本体时,他也只轻描淡说“平常之体”,不轻言“炯炯心体”或强调炫目的妙境等。值得注意的是,静坐注重的原是“默坐澄心”,使胸中无一物,但高攀龙却旨在静坐中涵泳义理,劝人要在静中体贴圣贤切要之理:

静坐之法,唤醒此心,卓然常明,志无所适而已。志无所适,精神自然凝复,不得安排,勿着方所,勿思效验。初入静者,不知摄持之法,惟体怗圣贤切要言,自有入处。

又说:静坐以思所读之书,读书以考所思之要,朴实头下数年之功,不然浮沈沉潜,决不济事也。

这样的静坐法,乍看与一般的静坐没有差别,但与王学提倡的静坐法相比,却有着微妙的差别。当初阳明见学者执于口耳同异之辩,教人静坐收摄精神,以见良知本体,后来学者却流入喜静厌动枯槁之病。而王学主静派聂双江与罗念庵,提出静坐中“收摄保聚”,却旨在养成“归寂心体”。“寂”指的是心体凝精纯、一念不起处,是未发之体。这样心体便能发挥明觉与虚明,不待照物而可见。可是后来却产生“重于为我,疏于应物”的流弊。可见王学静坐,多是为见得心之本体,而高攀龙提倡静坐,却是主张在静中格物穷理,像以上静中思考书中精义,也是穷理方式之一。

曾经有学生问:“静中何以格物?”高攀龙答:“格物不是寻一个物来格,但看身心安妥,稍不安妥格其因甚不安妥也。”学生又问:

“既安妥如何?”他再答:

“体认此安妥,亦格物也。”高攀龙向来遵从朱子的格物说,但他不认为只能格物于事事物物之理,而把格物的工夫,由“外”转向“内”,由“动”转向“静”,并在格物中讲“体认”或“体帖”,这是很特别的一点,意谓着把格物收摄到心性当中。加上他认为阳明的致良知,其实也等于朱子的格物,只不过阳明却以“致知”入手,最终犯上“以知为性”

的毛病。所以高攀龙强调“静中以动”,要以活泼的心上工夫,达到心上格物穷理的目的:

动时工夫要在静时做,静时工夫要在动时。动时差了,必是静时差,譬如吾人静时澄然无事,动时一感即应,只依本色何得有差。

高攀龙不以追求寂静本体为第一义,是因为了解先静后动,便是执体以感应,会犯上“把捉”与“厌动”的毛病,所以主张“主静之学要在慎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认为“理”有内外之分,他在《阳明说》云:

凡人之学谓之“务外遗内”、谓之“玩物丧志”者,以其不反求诸理也。求诸理,又岂有内外之言哉?在心之理,在物之理,一也。天下无性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犹之器受日光,在彼在此,日则一也,不能析之而为二,岂待合之而始一也?

“务外遗内”本是对朱子后学的批评,学程朱者把“阙文”视为格物之本,而高攀龙在静中作格物工夫,即是要防止学者对心体的割裂,他曾指说:“宋后儒之支离不过割裂于训解,今学者之支离,反至割裂于心体。”学者以为物理在外,便徇理于外,所以他才强调要在心上格物,并以“修身为本”。不过以上这句话却是对王学的胡庐山而言,他批评说:“胡庐山辈以为心即理也,舍心而求诸物,遗内而徇外,舍本而逐末也。”这是因为在高攀龙看来,心虽然广大无际,但它容易受欲、情、识等影响,故不能凭它作主,于是转为“求理于物”,正如古清美先生指出:“学者不仅当知性天之道可在‘心’上体认,更须识其必落实在客观的道德法则上去实践”,这样“心”与“理”才不会裂而成二。高攀龙又说:

天下岂有心外之物哉?当其寂也,心为物之理,义之藏于无朕也;当其感也,心为物之义,理之呈现于各当也。心为在物之理,故万象森罗,心皆与物为体;心为处物之义,故一灵变化,物皆与心为用。

体用一源,不可得而二也。

高攀龙以“当其寂也,心为物之理”与“当其感也,心为物之义”,来说明心与物之间的关系,无疑就是“心即理”与“理即心”的“变词”。前者以“心”为“体”、物为“用”,后者以“物”为“体”、“心”为“用”,高攀龙认为两者是互辅互助,是一种“即本体即工夫”的体用关系。高攀龙这样的说法,有他的道理。当时阳明后学高谈本体,重内遗外,以致后学者工夫不密实,有者更倡导“无工夫之工夫”,步入蹈空之途。朱子后学泛观群书以格物,却纠葛在文句训解上,重外遗内,导致本体未彻。一是疏阔,一是支离,高攀龙欲调合两者,便强调“求物理即是求诸于心”。然而“格物”或“穷理”是一种知性的活动,可从“读书亲贤”入手,像读四书五经、周程张朱语录及性理纲目等,最终目标是要“尽性”。不过读书只是一种“必要条件”,要达至“复性”与“尽性”,尚必须经过心上工夫的磨练。所以静坐即是心上格物的手段,而真正的功夫是:反躬吾心的体认。唯有这样,格物之理与心上之理,才能在“复性”意义上共同完成,并可进一步达至“尽性”的地步。于是读书与静坐,不可偏废,且要以“敬”一以贯之。这样的过程,俨然有个渐进的阶段:

学问起头要“知性”,中间要“复性”,了手要“尽性”,只一性而已。性以敬知性,以敬复性,以敬尽性,只一敬而已。读书穷此理也,静坐体此者也。

显然的,格物穷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握自己的“性体”。

同类推荐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都市人皇传

    都市人皇传

    青春!校园!爱情!亲情......一次次热血沸腾的起伏!搞笑轻松的生活!人性的情欲力量!责问满天神佛!我若为神,何人护我神洲?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从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回忆,只要有意境、氛围,回忆会像羽毛丰满的鸟儿一样,四处飞翔。这个时刻是美妙的,而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曲折而不可预见啊。最后,回忆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像经过树隙过滤的阳光一样,似乎唯有斑斑点点,它才可显示出自己的沁人心脾与摇曳多姿。
  • 瑜伽教程

    瑜伽教程

    《瑜伽教程》以丰富的瑜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科学的瑜伽姿势为基础,志在于为热爱瑜伽、可望了解瑜伽精神实质和学习瑜伽的人们提供一种阅读、引导和帮助,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学习瑜伽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推荐的是,在《瑜伽教程》中向大家首次介绍了东方明珠――敦煌莫高窟中的“敦煌瑜伽”。《瑜伽教程》在结构上颇具特色,以瑜伽的源头――古印度灵性文化开始,讲述了关于瑜伽的历史,介绍了现代瑜伽实际修炼的内容。值得每个热爱生活、喜欢思考的人细细体味,感受快乐和健康。
  • 御界幻虚

    御界幻虚

    澜荒大陆,以武为尊,宗门林立,万族并起。一少年伴五彩神光降生,是轮回,还是因果?从弱小走向强大,脚踏天才,败尽敌手。异族入侵,奔赴战场,一腔热血,肩负最原始的使命…
  • 夏末浅出

    夏末浅出

    苏沐沐一脸郁闷,刚刚接到启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却偏偏是结束了与温情的两年网恋长跑。不知道是喜是忧....那年夏天,来到这个陌生的学院,结交了两个死党:季莜和钱雨雨。苏沐沐平淡的生活,由于他的闯入开始多姿多彩。斗小三,挡流言,分分合合...又是一年夏天,她看着他:真好,在我最美的时光遇见了你。他看着她:不,遇见你,才是我最美的时光夏天快要结束,爱情才刚刚开始敬请期待........
  • 美味新妻:老公宠上瘾

    美味新妻:老公宠上瘾

    相信一睡钟情吗?穆时光是不相信的,但自从睡了秦悠然后就不可自拔的恋上她的身子。为了能睡她一辈子撒娇耍贱卖萌无所不用其极。记者问,穆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穆时光毫不犹豫的说,“睡秦悠然一辈子。”记者问,秦影后你现在最想做什么?秦悠然漫不经心的说哦,“把穆时光睡了。”众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的话都这么相似。众人欲哭无泪,措不及防被撒一身狗粮。
  • 侠妓

    侠妓

    本书是从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各类小说题材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7篇小说,有数几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有侠义柔肠,有抵御外侮,有两情依依,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威尔基·柯林斯探案集1

    威尔基·柯林斯探案集1

    本套书收录了威尔基·柯林斯的代表作《月亮宝石》和《白衣女人》。《月亮宝石》是一部以悬疑著称的侦探小说,主要讲述由一块宝石引起的一系列怀疑、跟踪、自杀、决裂、谋杀等悬疑事件……《白衣女人》一共分为三个时期,讲述了一位青年画师应聘家庭教师,月夜路遇一个从疯人院逃出来的白衣女人的故事。两张酷似的面孔。一场争夺遗产的阴谋,青年画家一脚踏入爱情与阴谋的漩涡,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 带着部队到宋朝

    带着部队到宋朝

    现代中国军人,出现在宋朝,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中国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