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0900000043

第43章 巩固井冈山,开创赣南和闽西根据地(4)

可是,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来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有它的弱点。第一,井冈山虽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随着红军人数的激增,加上国民党军队的反复“进剿”和经济封锁,军民生活极端困难,有时连最低限度的食品也供应不足。第二,井冈山位于湘江和赣江之间的狭长地区,这两条大江无法徒涉,南北又难以发展,在军事上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这两个弱点,在初期并不明显,随着红军力量的不断扩大便逐渐暴露出来。当时在第二十八团当连长的粟裕评论道:“这个地区作为一个后方是可以的,从战略发展观点来看,作为大发展的基地不够理想。”

井冈山斗争的恢复和发展,不仅震惊了江西、湖南两省国民党当局,也使国民党中央政府逐渐感到它已成为心腹之患。陈毅在第二年9月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在反动政府方面,以为八月失败朱毛部队业已消灭,至少是不能为大患,不期卷土重来又复如前,使他们大吃一惊,又因蒋桂战争在未发动前肃清朱毛、打破井冈成为湘赣两方共同需要,乃有本年一月之三省会剿的进攻。”1928年11月7日,湘赣两省敌军成立“剿匪”总指挥部,以何键为总指挥兼湖南省“剿匪”军总司令,以金汉鼎为副总指挥兼江西省“剿匪”军总司令,纠集了25个团约3万人的兵力,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于1929年1月1日分五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

对如此严峻的军事形势,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井冈山前委,于1929年1月4日在宁冈县柏路村召开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商讨破敌对策及红军的行动方向等问题。毛泽东主持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围魏救赵”的方案。毛泽东指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定要坚守,不能轻易放弃。但也不能死守,要善于钻敌人的空子。敌人大军围攻井冈山,后方空虚,必然有隙可乘。因此,我们的对策,就是以一部分红军守山,主力出击。敌人从这边打过来,红军从那边打进去,以此分散敌人的兵力,使敌人顾此失彼,红军则可以趁机发展新的根据地。会议通过了这一方案,并决定:红四军主力下山,向敌人后方进攻,开辟新的根据地,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万一守山不住,可以转移到包围圈外,同红四军主力会合。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部队3600余人,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从茨坪、小行洲出发,分兵两路离开井冈山,一路走下庄、黄坳,一路走荆竹山。进入遂川境内,两路又会合,之后,一起进军赣南。

毛泽东、朱德在进军途中发布的《红四军司令部布告》。进军途中,红四军散发了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还根据党的“六大”决议的指示精神,编写、散发了以中国共产党第四军军党部署名的《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所要实现的三项任务:“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剥削”、“推翻国民党政府,建设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发布了下列十大政纲:(1)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没收外国资本开设的工厂、商店、船只、矿山和银行;(3)统一中国,承认满、蒙、回、藏、苗、瑶各族的自决权;(4)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府;(5)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6)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济,社会保险等。(7)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田地,分给无田地及少田的农民;(8)改变兵士生活,发给兵士田地和工作;(9)取消一切政府军间地方的捐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10)联合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联合苏维埃俄罗斯。

毛泽东起草的《布告》和《宣言》,阐明了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纲领和具体的政策措施,用群众习惯和懂得的语言进行“共产主义宣传”,内容又切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起到了发动群众起来开展革命斗争的号召书的作用。

红四军一下井冈山,敌人就得知了消息。“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敌人急忙抽出4个旅的兵力,前往遂川的大汾、左安等地进行堵击。这样,毛泽东、朱德调走了“会剿”敌军的一半,包围井冈山的敌军只剩下了4个旅,这就大大减轻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压力,红军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了。但另一方面,却给红四军主力增加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摆脱敌军的围困和追击,红四军在转战赣南途中,先后进行了多次艰苦的战斗。

1月25日,红四军攻克大余县城。28日,敌军李文彬第二十一旅3个团悄悄逼近大余县城,突然发起猛攻,围攻大余。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一部在城东高地阻击敌军,展开激战。由于当地没有共产党组织,又缺乏群众斗争的基础,因此无人替红军当侦探报消息。红四军事前不知道敌人前来进攻,兵力未能全数集中,仍是休息队形,仓促应战,导致此战失利。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不幸负伤,独立营营长张威等也英勇牺牲。

红四军撤离大余后,经过粤北的南雄,再转入赣南的信丰、全南、龙南、定南、安远。在此途中同“进剿军”三次接火,均且战且退。毛泽东当时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表明脱离根据地的流动作战有多么艰难:“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追兵五团紧蹑其后,反动民团助长声威,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随即,部队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罗福嶂山区。在这里休息两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指示“为安置伤病兵计,为找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决定往东固。”因为东固地区此时已发展成为赣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是红四军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2、大柏地战斗

1月底,红四军主力在寻乌的项山圳下村宿营,拂晓时又遭到国民党军刘士毅旅一部的偷袭。习惯于夜间工作的毛泽东和朱德等没有起床,就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突围时,毛泽东曾同朱德等短时间地失散。跑出了危险区,他同军部的一些人员会合后就询问朱军长的下落,同时下令要想一切办法,一定要找到他们。

在行军途中,环境是极为艰苦的。作为前委书记的毛泽东一般是自己布置工作,听取汇报,起草命令,还要看很多报纸。所以,他每天睡得很晚,当时没有钟表,估计要到后半夜才能睡觉。往往指战员吃完早饭,他还没有起床。因此他有一个勤务员专门负责把他吃的饭给盛好带上。有时他一起床就走,一走就走得很快,勤务员掉队了,他就没得饭吃。

毛泽东虽然是前委书记,但和身边的战士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盆汤,没有丝毫区别。有一次上午10点多钟,毛泽东起床后还没有吃饭,看见曾志在路边休息吃饭,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勤务员又不在身边,只得走过去,对曾志说:起来迟了,早饭没吃,也没有带上午饭,我的肚子饿得很,你的饭能匀给我吃一点吗!

曾志回答:好,可以。毛泽东又说:你够不够呀?

曾志说:够,一大缸子饭,给你一些还足够吃的。

毛泽东说:那好,就给我一点吧!

曾志随手把缸子盖盛着的饭和腌菜递给了毛泽东,解决了毛泽东暂时的民生问题。这件事被传开了,有的同志就开玩笑说:前委书记竟成了讨饭吃的“乞丐”!

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沿途人烟稀少,红军战士衣服单薄,粮食匮乏。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红四军前委曾一度准备分散活动,但是分散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因此放弃了这个计划。”毛泽东、朱德会合后,率领部队以每日45公里的速度强行军,进入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罗福嶂山区。在这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为了应付紧急军事行动时指挥能够敏捷,会议决定“军委暂停办公”,由前委直接领导军内各级党委。一天的会议刚刚开完,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前来通知,“追剿”军正在前来包围罗福嶂。红四军主力立刻向北朝瑞金转移。

这时,国民党方面误以为红军已难坚持。“追剿”军第十五旅旅长刘士毅得意地向“会剿”军总司令致电报捷:朱毛部“自寻乌属之吉潭圩附近被职旅给与重创后,即狼狈向项山罗福嶂逃窜”,仍未能立足。他宣称:该旅现正分路堵截追剿,“以绝根株”。不料,厄运已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

红军采取盘旋式或打圈子的做法,并不只是为了摆脱强敌跟追,更重要的是要在运动中调动敌人,使它兵力分散,暴露出弱点来,以利于红军在有利时机能集中兵力歼其一部,恢复主动地位。这种机会果然来了,那就是2月10日的大柏地战斗。

大柏地是一个山区村镇,在瑞金北部,距县城大约60华里。此地的南北走向,有一条10华里长的狭谷,两边高山耸立,峰岭逶迄,森林茂密,杂草遍野,只有一条石板小路直通宁都。这里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并且是瑞金到宁都的必经之地,正是打伏击战的好场所。

1929年2月9日早晨,毛泽东同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来到大柏地。这天正好是旧历除夕,当地群众不了解红军,纷纷跑到山上去了。而紧紧跟着红军的刘士毅旅两个团,态度骄横,为抢头功,孤军冒进,穷追不舍。担任前卫的红三十一团第三营突然停下不走了,营士兵委员会到处联络,坚决表示不能再让敌人赶着跑了,决心在狭谷之中拚一死战,打垮尾追敌人。前卫部队不走,后续部队无法行进。见此情景,三营党代表罗荣桓、营长陈明迅即向毛泽东、朱德报告。

毛泽东立即召集前委会研究,认为:自下井冈山20多天来,连续行军近2000华里,沿途不断遭到敌军的袭击,始终未能摆脱敌军尾追的被动局面。从刚抓获的俘虏兵口中得知,尾追的敌军,正是5个月前在遂川被打败的刘士毅旅,他们想报一箭之仇。前委会研究决定,在大柏地打伏击战,歼灭追敌。接着,朱德军长召集营以上干部会,部署兵力,布置埋伏。最后,毛泽东说:“今天是大年初一,群众在家里过年,可是敌军在后面穷追。这股敌军就是我们在遂川打败过的刘士毅旅,现在缩编为江西独立第十五旅。我们在大柏地以南麻子坳一带设伏,坚决割掉尾追的刘士毅这条尾巴。”干部们回去一传达,全军指战员都兴高采烈,呼喊:“割尾巴,贺新年!”

再说敌军方面,也在制定南北夹攻消灭红军的计划。刘士毅洋洋自得地说:这支“共军”在大度遭到兄弟部队李文彬旅重创,在圳下又被我们部队打散,现在我们乘胜追击,消灭“共军”于大柏地的狭谷之中,他还提出口号:“消灭朱毛共军,领取重赏过年!”但这支敌军的士兵大多是被迫抓来的穷苦壮丁,本来就怨声载道、毫无斗志;一听到要同朱毛红军打仗,就联想起遂川吃败仗的惨景,不免手脚都哆嗦起来。

到底是“割尾巴,贺新年”,还是“领取重赏过年”呢?

10日上午,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分三路迅速进入伏击阵地,形成一个长形“口袋阵”,以主要兵力埋伏在瑞金通往宁都的道路两侧的高山茂林中,以一部分兵力引诱敌军来钻。下午2时许,敌军刘士毅部开始进入红军伏击圈。东、西两路红军待敌军全部进入“口袋”后,随即派出小部队迂回到敌军后方,扎住“袋口”切断其退路和增援,然后紧紧围住敌军,使敌军整夜乱冲乱撞,无法突围。

11日拂晓,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向敌军发起猛烈攻击。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的红三十一团和特务营突然冲锋到阵地前沿,机关枪、步枪的子弹和手榴弹一起飞向敌军阵地,在大雾弥漫中敌人无法辨别方向,只得在石阶小路上闯来闯去。早已埋伏在山上的东、西两路红军一齐冲下来,把敌军分割在几个山谷中,为各个击破创造了条件。

上午10时许,雨过天晴,阳光四射,毛泽东、朱德亲自带领红军指战员冲锋上前,一举拿下刘士毅旅的指挥所。他俩站在山峰上,命令8个红军号手同时吹响冲锋号,指挥全军发起总攻击。红军指战员如同猛虎下山,奋勇杀敌,同敌人打近战、拚刺刀,打得敌军狂喊“救命!投降!”那些被迫抓来的贫苦壮丁最先放下了武器。打至将近正午时分,大柏地战斗胜利结束,俘敌正副团长以下800余人、获缴多种枪械800余件,刘士毅这条尾巴几乎全部被割掉了。

大柏地战斗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不仅消灭了尾追的刘士毅旅,吓跑了企图前堵的赖世琮工兵团,而且镇住了敌军李文彬旅,迫使他们不敢再穷追不舍。大柏地战斗乃红四军向赣南进军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1929年9月1日,陈毅向中共中央报告朱毛红军状况时写道:“至2月中旬(阴历正月初一日)复与刘士毅旅全部鏖战于江西宁都瑞金交界之大柏地,从是日下午3时起相持至次日正午始将刘部完全击溃,其团长萧致平被活捉因不认识被逃去,得械800余枝,俘虏数略同。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接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经过这场战斗,红军基本上摆脱了尾追之敌,转被动为主动,继续向前。

3、取信于民和长汀休整

1929年农历大年初二即阳历2月11日,红四军主力在大柏地打了个大胜仗,当天就地宿营。可是这里的老百姓对红军还不了解,在开战前都跑光了,造成有钱买不到粮食的困境。毛泽东素来强调部队的群众纪律,在斗争中还总结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明文规定,红军不能私自拿群众的一点东西。这样,红军虽然打了胜仗却还要饿肚子,3600多人真的吃不上饭那可就成了大问题了。各级指挥员没有一个不着急的,尤其是司务长急得团团转,怎么办!怎么办!

毛泽东、朱德也在指挥所里焦虑不安,踱来踱去。在前委工作的一位干部,走进指挥所问他们:“部队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毛委员反问:“你说怎么办?饭总是要吃的口罗!”这位干部说:“只好先吃房东的粮、菜,给房东留下借条,以后归还。”毛泽东听后连连点头说:“这个办法好,立即通知各部队照此办理,先吃房东的粮、油、菜,留借条,出布告,以后赔偿。”朱德接过话说:“这是逼上梁山,没得别的办法了!”命令一传达下去,司务长脸上的愁容为之一扫;战士们打胜仗,又有饱饭吃,真是皆大欢喜。这样,红军吃了大柏地群众一天的粮、油、菜,欠下了一大笔“债”。

同类推荐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高尔基(世界十大文豪)

    高尔基(世界十大文豪)

    高尔基(1868~1936)是最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以丰富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纪元,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英雄的悲喜

    英雄的悲喜

    郁郁不得志的首领、末日三雄、“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英雄、双雄之死、割据之雄、不甘寂寞的彭和尚、书生本色乃英雄、自称佛母的唐赛儿、保国英雄、带着伤感与悲凉的闯王、英雄的一场春梦、孤雄是否缒城出走……本书告诉你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英雄的悲喜故事。
热门推荐
  •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为防止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让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百姓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应重庆出版集团之约,我们紧急编写了这本《地震灾区百姓防病手册》。内容包括“地震应急救援措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化学中毒预防”、做好消毒”、防蚊、防蝇、防鼠”、传染病预防”、常见疾病防治”、重建心灵家园”等对地震灾区群众针对性较强的卫生防病知识;并附有“震灾卫生防病七字诀”。旨在让普通百姓和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共同行动起来,掌握科学的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 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

    为什么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为什么我们明知概率极低,却依然喜欢买彩票?为什么每一个决定都符合逻辑,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为什么“天才少年”非常努力,大多数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为什么最聪明的人会犯一些最低级的错误?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使用的是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带软件”,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但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我们必须掌握反直觉的思考方法。
  • 血璨暗殇

    血璨暗殇

    贫穷?追杀?哼!命运的指环缓缓翻转,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逆袭!
  • 大明盐商

    大明盐商

    古代什么商人最有钱?当然是盐商。古代什么商人和政府联系最密切?当然是盐商。黄金白银在仓库里慢慢氧化,各色美女在豪宅大院里独守空房,哈哈看杨硕在明朝风起云涌的一生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妖兽奇谭

    妖兽奇谭

    他们不是人类,也不是吸血鬼、狼人、精灵或你所熟知的任何生物。但是,万千年来,他们一直存在于人类的世界中。他们早已潜伏在你的身边!他们在哪儿?他们是谁?他们是什么?人类与异族的唯美爱情故事;潜藏千年的惊天机密;颠覆想象极限的恢宏画卷。书友QQ群:209264793。敲门砖:妖兽奇谭
  • 转世流年

    转世流年

    宇宙中存在着两个空间,一个是拥有自然科学的人界,另一个则超脱了自然界的一切定律。那个空间拥有强大的磁场,生命力更是顽强异常。那里有着另一群强大的人类,他们拥有灵力,可以习得幻术。却直到21世纪仍然停留在封建帝制之中。这个空间名叫——空明。空明三大圣物之一:流年花,掌管世间轮回。三万年前受战争的污浊之气而枯萎,花魂于一百年前转世投胎,成为潋波国最后一名公主浔浮光。百年前,潋波国被修罗国所灭。尚是婴儿的浮光被守护神送去人间,被一家企业老板收养,取名苏弯。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弯身体里的异能开始爆发,引来众人的恐慌……
  • 请你不要偷看我的日记

    请你不要偷看我的日记

    我就像一个哑巴,爱你却不知如何表达(最新章节,有错误的地方会在第二天修改,所以建议只看到倒数第二章,前提是有人在看--!~)
  • 魔法虐恋:黑暗之女

    魔法虐恋:黑暗之女

    父母哥哥突然失踪,被隐藏多年的身世也浮出水面,当生活糟糕的不能再糟糕时,却意外地进入另一个空间成为奴隶,这样的人生,她该怎样面对,是顺从,还是选择做回自己?这是一个小白兔慢慢变成大灰狼的故事~~~喜欢的话,请收藏,给小夕投一票哦
  • 红颜乱天下

    红颜乱天下

    想在皇宫过平静日子?梦还没醒吧!为了宠爱她的皇兄奋力向前冲吧!什么阴谋阳谋,手到擒来!虽然皇兄是伪的,可这情却是真的!助他登上皇位,她为后宫之主,可他!却用百万大军压镜,迫她出嫁,她能否逃离他的囚禁,重返皇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