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6800000025

第25章 《墨子》教育分类语录注读(4)

的例子反诘儒者,未免近于诡辩。(参看郭沫若着《十批判书》第一一八页[后记在教育方法上,墨子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锺,击之则鸣,弗击则不鸣”和“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叩之以小者则小鸣”的说法。

他以为“待问而后对”或“弗问不言”,都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墨子认为说话有三方面(言有三物):不叩不鸣,这仅是一方面;如果国家有患难,他人不知而我独知,则言必有利于国家,所以不叩必鸣;如果两国相争,彼此都有不利,我能进行说服与劝阻,对两方都有利,故不叩亦必鸣。因此,他认为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不独要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不过儒家所主张的“小叩小鸣,大叩大鸣”和“不叩不鸣”,是从教师鼓励学生自动学习和“自求自得”的情况下提出的,而墨子则专从一般的“上说下教”而说的,二者所指并不相同,我们决不能笼统地是此而非彼。

墨子在教育方法中特别强调“言行一致”,重视躬行实践的原则。他认为士虽有广博的学问,如果没有坚决的意志去实行,尽管话说得很多很漂亮,也决不能得到好的结果。一个人的好名誉,绝不可能从取巧中得到,只有君子“以身戴行”,“得一善言附于其身”,随时随地见诸实行,并做到“言行之合,犹合符节”,“无言而不能行”的地步,才能得到很好的名誉。这种重视言与行相结合的教法,与儒家所主张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说法相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墨子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言与行必相符合,主张君子要“以身戴行”,显然他是特别重视效果的。但是墨子对于动机的“志”(志愿)也并不忽视,并且要求把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统一起来,作为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所谓“合其志功而观焉”是也。鲁君问,两个太子谁好?墨子认为一个是好学,一个是好分人以财,当然都是好的,但必须看他们的动机如何以作定论,如果他们的动机是专为获得奖赏与名誉,则便成为虚伪,就难于决定了。必须把他们的动机的“志”与行为效果的“功”合起来看,才可以决定谁是好的。所以墨子以为在教育工作中,如果只知道动机而忽视效果,或者强调效果而不去考察行为,二者都是片面的看法。墨子这种“合其志功而观”

的说法,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墨子虽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的教法,但他对弟子的教育,常常因人因地的不同,而所用的教材也就各不相同。他在周游各国时,弟子问他,我们看到各方面人士之后,用那种道理去告诉他们呢?

墨子就说,凡入国之后,必须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事情,从事宜传。譬如国家昏乱,则告之以“尚贤”“尚同”;国家贫穷,则告之以“节用”

“节葬”;国家昏淫,则告之以“非乐”“非命”;国家邪僻无礼,则告之以“尊天”“事鬼”;国家专事侵略,则告之以“兼爱”“非攻”。可知墨子的“上说下教”,所用的材料完全是因人因地而异的。

墨子对学生施教的时候,常常顾到他们性之所近和力之所及而教他们去专心学习。学生在求学时请求学射,墨子就认为不可而加以批评。他以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量力而行,国士学射尚且不可能成功,今子非国士,不可能同时学成学业又要学成射箭。所以他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就经常按其程度的高下,分别进行教学。他说的“深其深,浅其浅,益(增益)其益,尊(撙节)其尊”,就是说对学生程度深的要深一些,浅的要浅一些,同时并考察他们当增益的就增益一些,当撙节的就撙节一些。

墨子要使学生不但知所当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种教法也是应当重视的。

(五)关于认识论方面

1.构成认识的条件与过程

[原文](1)知,材也。(《墨子》《经上》第四十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知”是指知觉的本能。认识的开始,必须通过感觉器官;而知识的成立,就必须有赖于感官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材。故曰;“知,材也。”

“知材”,是承接《经》文]而解释]的。感官的本能,就是所以知物的工具,故曰:“知也者所以知也。”这种感官既有一定的本能,就必定能知物,故曰:“而必知。”例如目有视物本能的明,所以能见物,明即为目的本能,故曰:“若明。”这是说明认识的基本条件。

[原文](2)虑,求也。(《墨子》《经上》第四十虑。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虑”是思虑。人虽有所以知物的本能,但必须有思虑,才有求知的动机,故曰:“虑,求也。”

人的思虑,仅有想利用本能以求得知物的动机,但所求知的物未必能与我的感官相接触,故所求未必一定可得,故曰:“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例如以目视物,仅匆匆掠过,正如走马看花,便不易知物的真相,故曰:“若睨。”“睨”,《说文]》云:“袤视”,犹言不正视也。这是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

[原文](3)知,接也。(《墨子》《经上》第四十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接”是接触之意。人既有求知的动机,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的物相接触而后心有所知,故曰:“知,接也。”

人的知觉的所以知,因为感官通过外物的接触,心中便能把外物的形色状貌,留了印象,故曰:“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

例如人具目之明,与外物相接触,便能见此物而知其形态,故曰:“若见。”这是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

[原文](4)恕,明也。(《墨子》《经上》第四十。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若明。

(《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古智字,“明审也。”旧本作“恕”,顾千里据《道藏》木经本校正,今从之。人的感官既与外物相接触而心有所知,但其所知必须正确详明,才得谓之智。故曰:“明也。”

人从感官与外物相接触所得的知识,欲求其明确,必须就所知的物,加以推论,则其所知的更为明显无遗。故曰:“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例如目能以明视物,所见若能精确,始可谓明。明就是,故曰:“若明。”这是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

2.获得知识的来源

[原文](5)知:闻,说,亲。名实合,为。(《墨子》《经上》第四十知:传授之,闻也。方不,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人的知识来源有三:一曰闻知,一曰说知,一曰亲知,故曰:

“知:闻,说,亲。”知识的实践,在名与实相符而成行为,故曰:“名实合,为。”

“闻知”,谓因传授而我承受之,则我所知的,是由闻而来,故曰:“传授之,闻也。”“”,《集韵》“障或作”,与障通。“说知”,谓由推论而得的知识,决非方域语言所可障,故曰:“方不,说也。”

“亲知”,谓由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而得的知识,故曰:“身观焉,亲也。”这都是说明知识的来源。凡事物必有名,有名则人有以谓之,无名则人无以谓之,名就是人之所以谓,故曰:“所以谓,名也。”有名必有实,有实而后人有所谓,无实则人无所谓,实就是人之所谓,故曰:“所谓,实也。”名必符合于实,实必符合于名,名实相当,才能相耦。故曰:“名实耦,合也。”志是为的动机,行是为的实践,志行前后一致,才成行为。故曰:“志行,为也。”这都是说明知识的实践。

[原文](6)闻:传,亲。(《墨子》《经上》第四十闻:或告之,传也。身观焉,亲也。(《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注释]由闻而得的知识有二种:一曰传闻;一曰亲闻。故曰:“闻:

传,亲。”

“传闻”是由他人辗转相告而得知之,是从间接所得到的。故曰:“或告之,传也。”“亲闻”是由自己亲身直接所看到或听到的。故曰:“身观焉,亲也。”

[原文](7)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墨子》《经下》第四十一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墨子》《经说下》第四十三[注释]“五路”即指耳、目、口、鼻、肤的五官,荀子称谓“天官”。知形必以目,知声必以耳,知味必以口,知臭必以鼻,知刚柔必以肤,是说人的感觉必由五路而后得知。但有时也可根据已往长久时期的经验,不一定通过五路而知之。故曰:“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智”通“知”。人的见物,当然要靠目感官的本能,但必须有物存在而后可见。譬如见火,必须有火的实物而后目始可见火,则目是因火而见,无火则不见,故曰:“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但是尽管有火的存在,而不通过五官,则火的本身亦不能见。故曰:“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但有因时间很久从以往的经验而得的知识,不一定再从目见而知之。譬如火,我早已见过,则火之为物,自可推想而知。故曰:“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

3.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的标准

[原文](8)“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墨子》《明鬼下》第三十一[注释]“亡”,古无字。“仪”是标准。谓欲察知鬼神之有无,必以众人之实际经验为标准。

“请”读若“诚”。“惑”与“或”通。“莫”作不解。言诚或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不闻不见,则必以为无。

[原文](9)子墨子曰:“(言)必立仪,言而无仪,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者。”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注释]“仪”同上。“运”谓运转。“钧”谓陶人作瓦器所用的轮模,可以圆转活动。“立朝夕”谓立木作表以测东西,如在运钧之上,转动无定,必不可立表以测东西。

“表”与“仪”“法”同一意义。

“有本之者”,谓考查其本始;有原之者,谓追原其事故;“有用之者”,谓应用于实际。

“废”读为发,古时“废”“发”二字通用。

[原文](10)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墨子》《非命中》第三十六[注释]“三法”犹言“三表”。全文]意义同前。

[原文](11)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

察众之耳目之请(情);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墨子》《非命下》第三十七[注释]“恶”读乌,“恶乎”犹言何以。

“请”与“情”通,犹言实情。

[后记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是由客观事物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认识而获得的。他在《墨经》

中开始便提出“知,材也,”是以人的感官本能,作为知识成立的基本条件;继又提出“虑,求也”,是以人的思维中有求知的动机,作为知识成立的第一阶段;又提出“知,接也”,是以人的感官与外物相接触,作为知识成立的第二阶段;最后提出“明也”,是以人所获得的知识,必须推论详明,方得正确,作为知识成立的第三阶段。他把感官、感觉、思维和推论,作为构成认识上几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他的认识方法基本上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不过他并没有把理性知识付诸实践,他还不知道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墨子又把知识构成的来源,分为三个类型。他在《经上》说“知:

闻,说,亲。”他说的“闻知”,是由他人传授而得的知识;“说知”,是由推论明说而得的知识;“亲知”,是由亲身经历而得的知识。又说:

“名实合,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的来源,不完全着重在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把“闻知”“说知”与“亲知”的经验看得很重。所以他又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这是说人类获得知识的概念,有时可不通过五官的摄取外界事物,而亦可从长久时期所得到的经验而成为概念。可知他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面,有严重的经验主义的倾向;不过他主张的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亲自动手,在这方面,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墨子对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提出有名的“三表”或“三法”。他在《非命上》先提出“言有三表”,而在《非命中》和《非命下》又提出“言有三法”,三者内容大同小异。兹就“三表”来加以分析。

他的“三表”中第一表是:“有本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圣王之事。”墨子认为判断事物的是非,需要论证有据,因之,他要把古人或历史所记载的间接经验,作为有力的证明。第二表是:“有原之者”,“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说判断事物的是非,仅凭古人间接的经验来证明是不够的,必须以考察广大群众耳目所接触的直接经验作为标准。这二表都以客观事物作为根据来论证事物的是非,是具有唯物主义观点的。但他的认识论方法,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感觉经验,忽略了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所以仅能把过去和现在的间接和直接经验,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显然是科学性不够完整的。同时,他还常常利用第一表以历史事例来证明有意志的天,说鬼神实有其事为宗教迷信服务,这由于他的世界观是属于唯心主义所致。

至第三表是:“有用之者”,“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说判断事物的是非,仅凭古人的和现在的间接或直接的经验,还是不够的,必须把理想施之于政治上,看国家与人民是否有利,这是墨子认识论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它完全从国家人民利益出发,确有人民性进步的因素。不过,他当时把王公大人与庶民等同起来看待,因之,他的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时常发生矛盾,结果对统治阶级反而有利,而人民反得不到什么利益。

总之,墨子以“三表”的思想方法,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基本上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是非,为了避免主观,防止武断,要用古人的间接经验和现在的直接经验以及客观事实的效果去衡量,所以总的精神是唯物主义的而不是唯心主义的。不过由于他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有时把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应用到唯心主义的立埸方面去,这是他很大的缺点。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热门推荐
  • 枯城已晓

    枯城已晓

    这是一曲青春高歌,这是96后的青春记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如果你还记得我们的诺言,那天晚上满天星星,请你们来找我,我曾未离开,十年前,我们一起拥抱在一起说,我们是朋友,无论是多久,无论,人心在变还是时间在变,我们是朋友,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十年前,十年后,你们现在在哪呢?我一个人活在这孤单的城市里,这里没有喧闹,有的只是平凡。
  •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衣苍狗变浮云之错恋一生

    白衣苍狗变浮云之错恋一生

    缘中无分,分中无缘,心中有彼此,却错恋一生。白茫茫雪海一片是他们的相遇,温情唯美梅花雨中,一切都结束了。
  • 万界神帝

    万界神帝

    一千年前,赵飞的未婚妻瑶光发现了赵飞身上的秘密。瑶光设计毒害了赵飞,得到了赵飞身上的秘密。一千年后,赵飞重生为人。此刻的天穹界已经不是八位仙帝共同主持,而是被一位神帝统御。这位神帝就是赵飞以前的未婚妻瑶光。赵飞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让瑶光婊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 相和歌辞·婕妤怨

    相和歌辞·婕妤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极致冷血

    重生之极致冷血

    前世:二十年前母亲莫名其妙的去死,父亲性格大变,总是变着法子折磨她,那种变态的折磨方法甚至演变成了拿起刀让她杀人,就这样她度过了二十年变态血腥的地狱生涯,让她从一开始的天真无邪变得冷血残暴。直到有一天真相浮出水面……她拿着起誓过的月魂匕亲手杀了她的父亲……今生:前世40年,她是傀儡,杀人的工具,她冷血残暴丧失人性,回到过去,她只想谋一段真情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过下去,奈何真情天难觅。(注:女主不白莲花,属于为达利益誓不罢休,冷酷无情型的。本文不是一开始就强而是慢慢变强的,里面涉及的方面很广,至于男主由大家投票决定吧!)
  • 2012——阳光下的罪恶

    2012——阳光下的罪恶

    一个大老板的千金小姐本该在穿梭在都市的纸醉金迷之中,可是金善喜和别人不一样,她陪着一个执著的环保工作者在茫茫的沙漠上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当资金发生困难的时候,当大老板亲自来视察的时候,金善喜出了意外——死在了无人的戈壁上。但是金岳川并不相信意外,他没有去找警察,而是求助于一个神秘的组织行为学的教授……
  • 谁是真凶

    谁是真凶

    扭曲的灵魂、惨烈的谋杀现场,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到底谁是真凶?
  • 行尸走骨

    行尸走骨

    末日来袭,亲情,友情,爱情在瞬间崩塌。是生存还是毁灭。是追寻还是等死。都在一念之间。
  • 明太宗宝训

    明太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