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600000070

第70章

第四十章一次公开的争吵:一个最后的呼吁

后来并没有实现散场后的游乐,至少对嘉莉来说是如此。她往家走,一心想着她没有回家的事。赫斯特渥特已经睡了,不过她走过他身边往她自己那张床走去时,他坐起来望了一眼。

“是你啊。”他说。

“是的。”她回答说。

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时,她觉得该道个歉。

“昨晚上我实在赶不回来。”她说。

“啊,嘉莉,”他回答说,“这样说有什么用?我并不在意。你不用跟我说这个。”

“我回不来,”嘉莉说,脸上泛起了红晕。然后,见到他那个神气仿佛在说“我心里有数”,她就嚷道:“哦,好吧。我并不在乎。”

从这以后,她对这个家的冷漠就越发加深了。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了谈话的共同基础。她只是等着被要求负担开支。而他呢,对于要自己开这个口,也恨得什么似的。他宁可在肉店和面包店赊欠,他在奥斯洛格杂货店欠下了十六块钱的帐,贮藏了不少食物,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必买什么东西了。然后他又换一家杂货店。对肉店和其它若干店家也如此办理。嘉莉从没有直接从他那里听到过这些情况。他能讨多少就讨多少,如此的局面一直拖得相距越来越远,最后只会有一个下场。

就这样,九月份过去了。

“杜雷克先生打算开办他的旅馆么?”嘉莉问了好几回。

“要开的。不过,如今他在十月份以前不会开。”

嘉莉变得厌恶起来了。“这么一个人!”她时常心里这么说。她说去访友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她多余的钱多半花在衣服上,这毕竟是个惊人的数字。后来,她参加演出的那个歌剧,宣告要到外地巡回演出四个星期。“喜歌剧大获成功,最后两周上演——”如此等等,这样的海报到处张贴,报上也登着。当时,她还没有采取行动。

“我可不去外地巡回演出。”奥丝蓬小姐说。

嘉莉跟她一起去找另一位经理,向他提出申请。

“有过什么经验么?”这是他提的问题之一。

“我眼下在卡西诺剧团。”

“哦,是么?”他说。

结果是订了另一个合同,每周二十块钱。

嘉莉很高兴。她感觉到自己在这世上有了个地位。人家承认了她的才能。

她的境况这样一来,家里的气氛便变得无法忍受了。在那里,只有穷困和烦恼,或者看起来是这样,因为它只是一种负担。它成了避之犹恐不及的去处。可她还睡在那里,还干不少家务活,搞得井井有条。那是赫斯特渥特坐的地方。他坐着,摇晃着,看着报,把自己泡在自己命运的阴暗气氛之中。十月份过去了,又是十一月。在他不知不觉之中,严冬降临,而他还坐着。

嘉莉情况好些了,这他知道。她的衣饰有所改善,甚至可说是漂亮了。他如今见她来来去去的,有时候也曾在心里描画着她发达的光景。吃得少了,他多少瘦了些。他胃口不开。他的衣服也是穷人的衣服。寻找活儿干的话已经变成陈腔滥调,成了对他的嘲讽之词了。于是,他就叉起双手,静等着——等着什么呢,这他自己也不可能预见到。

后来,烦恼变得越来越多了。债主的催索,嘉莉的冷淡,家里的寂然无声,冬天的来临,一齐合起来形成了高潮。直接触发的,是奥斯洛格亲自登门,当时嘉莉也在家。

“我上门是为了我的帐。”奥斯洛格先生说。

嘉莉只是略感诧异。

“多少钱?”她问。

“十六块钱。”他回答。

“哦,这么多?”嘉莉说,“是这个数目么?”她转过身来朝赫斯特渥特问。

“是的。”他说。

“嗯,我从没有听到你说嘛。”

她那神情仿佛表示她认为他花了不必要的开支。

“嗯,我们是欠了这些钱,没有错,”他回答说。然后他朝门口走。“今天我可什么都付不出来。”他和颜悦色地说。

“嗯,那你什么时候能付呢?”杂货店老板问。

“反正星期六以前不行。”赫斯特渥特说。

“嘿!”杂货店老板回答,“这倒好。我非得收这笔钱不可。我急需钱用。”

嘉莉正站在房间的那边一头,全听到了。她非常难过。这太糟了,也太无聊了。赫斯特渥特也很懊恼。

“嗯,”他说,“眼下讲这些没有用处。请星期六来吧。到时候我总付些给你嘛。”

杂货店老板走了。

“你怎么付这笔帐呢?”嘉莉问。她对这笔帐颇为吃惊,“我没有力量。”

“嗯,不用你付,”他说,“他拿不到的,他得等。”

“我不懂我们怎么会欠这么多的。”嘉莉说。

“嗯,我们吃的。”赫斯特渥特说。

“真怪。”她回答说,心里还是疑疑惑惑的。

“你这样站着讲这一些,有什么用?”他问道,“你以为是我独自一个人造成的?照你说的,仿佛是我得了什么?”

“嗯,反正这太过分了,”嘉莉说,“不该叫我付这笔钱。我眼下也没有这么多钱付。”

“好吧。”赫斯特渥特回答说,一边默默地坐了下来。这样折磨人,他也受够了。

嘉莉出了家门,他坐在那里打定主意要干些什么。

当时报上盛传勃洛克林的电车工正酝酿罢工。工人对工时和工资,普遍感到不满。按照老规矩——理由何在也有点说不清楚——工人挑冬天对老板施加压力,要求解决问题。

赫斯特渥特一向在报上读到这方面的消息,心想随之而来的罢工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在他和嘉莉产生纷争以前的一两天,罢工开始了。在一个寒冷的下午,天灰沉沉的,像下雪的样子,报上说,所有各线上全都罢了工。

赫斯特渥特完完全全闲着什么事都没有干,加上心里尽是有关今冬工作机会少、金融市场恐慌等等无数的预言,所以他非常注意地读着这些消息。他注意到罢工的司机和售票员提出的说法,说过去他们每天工资两块钱,不过,一年多来,实行了“论班临时工”制度,把他们赖以生活的机会砍掉了一半,把苦役时间从十个钟头增加到了十二个钟头,甚至十四个钟头。这些“论班临时工”是在忙碌或者“高峰”时间安排上的。只开一次的车,这样开一次车的报酬只付两毛五分钱。忙碌时间或高峰一过,他们就给撤下来。最糟糕的是一个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车。他必须一清早到车厂来,不论天气好坏,等在那里,一直等到需要他的时候。这样等候的报偿,通常是出两次车——三个钟头多一点,五毛钱。等候并不算钱。

工人抱怨说,这个制度还在推广开来,很可能不用多久,七千工人中只能有少数人能干到每天两块钱的活儿。他们要求取消这个制度,每天工作只应是十小时,无法避免的迟误除外,工资每天两块两毛五分钱。他们要求立即接受这些要求,而各家街车公司则加以拒绝。

赫斯特渥特开头同情这些工人的要求的——是啊,他是否一直同情他们到底,这可是个问题啊,后来他的实际行动可拆穿了他的谎话。他把所有的新闻都看遍了,最早是被《世界报》上惊人标题下所载罢工消息吸引住的。他看得很全面——有关的七家公司的名字、罢工的人数,等等。

“这么一个天气闹罢工,那太傻了,”他心里这么想,“不过,可能的话,还是让他们获胜吧。”

第二天,出现了更大的新闻。《世界报》上说,勃洛克林的居民步行上街。“劳动骑士团拦住了街车过桥”、“七千人左右失业”。

赫斯特渥特读了这些新闻,自己心里形成了可能会如何结果的观念。他是一个坚信公司的力量的人。

“他们不可能获胜,”他说。这是指的罢工工人。“他们什么钱也没有。警察会保护公司。他们不能被保护。公众须得有车坐嘛。”

他倒并非同情公司,不过力量在他们一边嘛。财产和公用事业也如此。

“这些家伙赢不了嘛。”他想。

在各种事情当中,他注意到了其中一家公司所发的一张通告:

大西洋路铁路公司特别通告

鉴于本公司司机、售票员及其他职工人等突然弃职,凡违反其意志而罢工的一切忠于职守者,如能在一月十六日,星期三,中午十二点钟以前申请,均可重新任职。雇佣的先后以申请的先后为准(给予安全保障),并据此安排车次与职务。否则以解职论,所遗空缺,由即将招用的新雇工补充。

总经理朋杰明?诺顿(签名)

赫斯特渥特又注意到,在招工广告中有一则是这样:

招聘——五十名熟练司机,要求懂得西屋机车性能,能在勃洛克林市内行驶美国邮政车;保障安全。

他特别注意到每一个广告中都有“保障安全”的字样。在他看来,这表明了公司不可侵犯的权力。

“他们有民团在他们的一边,”他想,“这些工人是无法可想的。”

当他心里怀着这些想法的当口,和奥斯洛格以及嘉莉发生了冲突。过去曾有不少事引起他的反感,不过这一回可说最严重。过去从没有人责怪他偷窃——或者很接近于这类事的勾当。可她却怀疑这一大笔帐单的可靠性。何况他如此艰苦,力争减少开支呢。他一直在“哄骗”肉店老板和面包店老板,为了不致向他讨帐。他又吃得很少——几乎什么都没有吃。

“去它的,”他说,“我能找到些事儿干干。我还没有垮呢。”

他想想,如今确实是非得干点儿什么了。人家这么挖苦,还一直坐在这里,那也太不值钱了。哈,再歇一会儿,他会什么都顶得住。

他站立起来,望着窗外凛冽的街道。他一边站在那儿,一边心中慢慢地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到勃洛克林去。

“为什么不?”他心里这么说,“谁都可以到那儿去干活。每天可以赚它两块嘛。”

“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有一个声音在说。“你说不定会受伤啊。”

“哦,那算不上什么,”他回答说,“他们已经招来了警察啦。任何人要开一次车,都会得到保护。”

“那你并不懂得开车啊。”那个声音又说。

“我并不打算申请做司机,”他回答说,“我能够售票嘛。”

“他们要的主要是司机。”

“他们什么人都要,这我知道。”

他在内心里赞成、反对争了好几个钟头。他觉得,这样稳稳的有利可图的事,需马上采取行动。

到了早上,他穿起了他最好的衣服,其实那是够旧的了。他开始忙碌起来,把面包和肉放在一张报纸上包了起来。嘉莉看着他,对他这个新的动作饶有兴趣。

“你哪里去?”她问道。

“去勃洛克林,”他回答说。后来见她仍然有些疑惑,便接着说,“我想在那里能找到工作。”

“在街车上么?”嘉莉大为惊诧地说。

“是的。”他回答。

“你不怕?”她问道。

“怕什么?”他回答说,“有警察保护他们嘛。”

“报上说有四个人昨天受了伤。”

“是的,”他回答说,“不过你不能根据报上说的话。他们照样开车。”

他眼下像是下了决心似的,样子有点儿凄然的光景,嘉莉也觉得很难过。这里表现出了赫斯特渥特当年的某种特色——当年精明、强干、快乐的某些小小的影子。外边云层很低,正飘扬着几片雪花。

“挑了什么样的一个日子去那儿啊。”嘉莉心想。

他在她之前出了门,这可是一件难得的事。他朝东到第十四条街和第六条街,在那里搭上了车。他在报上看到,有几十个申请者到勃洛克林市铁路大楼办公室,并且被接受了。他是坐了马车,再搭了渡船——他这个黑皮肤的沉默的人——到那边的办公室去的。路很远,车又不开,天又冷,不过他还是吃力地步行前往。一到勃洛克林,他看得很清楚,是在举行罢工。在人们的行动举止上就看得出来。有些轨道上没有车行驶。在有些拐角和附近的沙龙,有小堆的人在游荡。有些敞篷货车在他身旁驶过。车上放着普通的木椅子,标着“佛拉蒲什”或者“普罗斯贝克特公园。票价一角。”他注意到了一张张冷冰冰的甚至阴沉沉的脸。工人在打小型战争啊。

他走近有关的办公处那儿,见到有几个人站在那里,还有几个警察。远远的拐角处另有些人——他认为是罢工工人——正在监视着。房屋一律很小,是木结构,街道崎岖不平。见过了纽约,勃洛克林就显得委实太穷、太艰苦了。

他朝一小堆人的中央走过去,警察和已经在那里的人冷眼看着他。其中有一个警官对他说话:

“你找谁啊?”

“我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位置。”

“办公室在台阶上面。”警察说。他的脸不露声色难以捉摸。在他的心底里,他是同情罢工工人,痛恨这个“工贼”的。在他的心底里,他也感觉到警察的尊严与作用。警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至于它真正的社会意义何在,他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他生性不是这个料。有两种感情混合在一起——彼此间中和了起来,对他也如此。他会为了某个人斗,就像为了自己而斗一样。不过得按照命令办事。剥掉了他身上的制服,那他就会很快便选定站到那一边。

赫斯特渥特走上了满是灰尘的台阶,走进了一间灰色的小办公室,室内有栅栏,一张长桌子,有几个办事人员。

“先生,你好?”一位中年人说,一边从长桌子上抬起头来望着他。

“你们要招雇人么?”赫斯特渥特问。

“你是干什么的——驾驶员么?”

“不,我什么也不是。”赫斯特渥特说。

他并不以自己的境况而感到害羞。要是一处不收他,别处会收。收他,不收他,随他的便好了。

“嗯,我们当然宁可要有经验的人,”那个人说。他停了一下,赫斯特渥特则漠然地一笑。后来那人又接着说,“可是你可以学嘛。你叫什么名字?”

“惠勒。”赫斯特渥特说。

那个人把命令写在一张小卡片上。“把这个拿到我们的车库去,”他说,“给工头。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干的。”

赫斯特渥特走了出来,下了台阶。他直接朝指明的方向走去,警察在一旁看着。

“又有一个人要试一试。”警察基里对警察马西说。

“我相信他准会吃尽苦头。”马西态度平静地说。

他们从前参加过罢工。

同类推荐
  • 日出草荡

    日出草荡

    女人生得不好看,女人自己晓得。可是坐在戴着狗头帽的货郎面前,女人又不晓得了。兰香十四岁那年,有一天,娘给她梳了一个很齐整的头,又让她换上了新衣新裤。娘说:“囡啊,爹娘养得你这么大了,今后你就自个活命儿去吧!”兰香不解地抬起头来望望娘,不知何故,娘的眼圈充血般红红的……这是一个发生在草荡里的故事,一个叫兰香的女人,一个叫毛狗的男人……
  • 搬迁

    搬迁

    刚刚到东升市能源总局上任不久的温朴,是由首长贴身秘书升迁而来的实权人物。在立足未稳之际,就面临着能源部直属的烂摊子东北安装公司需要选址整体搬迁所掀起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处理好的话就能平步青云,稍有差池就会身败名裂。以部里的领导总工程师水依为代表的三路人马,对于搬迁的选址问题各怀心事、各逞机谋,纷纷明里暗里支持自己属意的搬迁地点,并施展各种手段进行争夺。同时开拆迁公司的白石光和东北安装公司的经理鲁培明等人也纷纷奔走、四处活动。与所有人不同的是,温朴在这场争夺中则表现很低调,不仅不主动争取,甚至一度往外推,然而最后却是无心插柳,东北安装公司的搬迁地点恰恰选在了温朴坐镇的东升……
  • 鬼童

    鬼童

    一九三七年,海城琴海书寓头牌妓女与海城京家大少离奇失踪。一九七六年,琴海书寓老鸨突然倒地身亡,死相惊恐诡异。多年后,海城多起残肢杀手连环案相继发生,凶手踪迹难觅,死者面容惊悚;少女安晓慧入住京家老宅,老宅上下先后卷入令人匪夷所思、恐怖离奇的事件中……小说惊心动魄、悬念迭出、扣人心弦,令人不忍释卷。
  • 向阳孤儿院4

    向阳孤儿院4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在肢解过的时间里,世间已已没有了绝对的真实。所谓的真实已是被人的视角篡改过、被人的记忆吞噬过的,那是一些被人们的记忆咀嚼后又被人的思想唾液粘起来的东西:可以说是亦真亦幻哪。文学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也可以说,文学是从这个世界里发出的声音。是来自灵魂的声音。很多年了,一直在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作活儿,曾期望着能够种出一片“声音”来。天晃晃的,人也晃晃的。怎么说呢,百姓的儿子,想的也多是百姓们想的事体,并不求得到什么。只想认认真真地“种”下去。
热门推荐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穿越白蛇传

    穿越白蛇传

    穿越进了白蛇传,成为了许仙,在这道家林立,妖魔鬼怪纷起的世道里,许仙不再受世道的束缚,命运从此逆转………………………………………………这一年许仙修道,立志要做全天下最幸福的护花高手。于是人妖情来了。
  • 噬天刀

    噬天刀

    大家好,小枣我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写手,这是小枣写的第一本小说。但是小枣在这里保证,不管如何小枣都会将这本小说给写完本,第一卷已经结束,第二卷即将开启热血激情的篇章,还望大家继续支持小枣,小枣会在码字中进步,进步中完成这本小说。谢谢大家的支持。
  • tfboys之回首遇见他

    tfboys之回首遇见他

    粉丝见面会上他无意间的抬眸,她与他相视,短短的几秒,他有些呆滞。。。。。
  • 腹黑帮主恋上冰雪女王

    腹黑帮主恋上冰雪女王

    这是作者第一次写文,地地道道的喜剧(虽然有一些小误会,但还是不要紧的),各位多多捧场。她,是人人惧怕的冰雪女王,像是千年雪山一样,永远都不会化解。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冰山王子,一个眼神便能“杀”死一大片人,当他们遇在一起,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片段:某夕正在校园里狂追着一个帅哥,“喂,你快给老娘站住,听到没,不然,哼哼,有你好看的!”她一边威胁一边跑,可某人完全不怕,跑啊跑,突然,“咚”的一声,你没看错,哦不,你没听错,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男主撞到树上了!哈哈,谁让你惹了我们可爱的女主呢?。。。
  • 历史典籍(下)

    历史典籍(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海豚王子历险记

    海豚王子历险记

    在浩淼烟波的大海中,有一个热爱和平的海豚王国,小王子乐乐和所有的居民一样,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可是乐乐太贪玩,不想学本领,认为自己是王子,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在他过生日那天,一直对海豚王国虎视眈眈的鲨鱼王国前来进犯,占领了海豚王国。乐乐对自己贪玩没学好本领,不能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悔恨不已。他带领海龟老师、海狮大叔、剑鱼旗旗和大章鱼,决心到北冰洋找虎鲸旗云学艺,回来打败钢牙大王,夺回海豚王国。
  • 活死人

    活死人

    半夜,加油站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一辆纸车来加油。看过这段监控视频的人,接二连三离奇死亡。而我,正是最后一个死亡目标。为了活命,我找了懂行的瞎子婆婆给我驱邪,却不料她因此而死。我身中邪术,成了一名特殊的活死人。然而,这一切并未结束,只是一场诡谲阴谋的开始。
  • 白之剑

    白之剑

    无边的地域......无尽的异兽......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复仇!
  •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惇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惇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惇行动都被其约束?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侂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南宋最终是如何走上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