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0900000030

第30章 文体流派(6)

“宋诗运动”的兴起并非始于曾国藩,但他极力呼吁,使推崇宋诗尤其是黄庭坚诗的风气更盛极一时。这一派中较著名的诗人还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他们的诗论,既重视正统道德的修养,又强调自我独立品格的表现,以此求得“不俗”的诗风。他们希望在诗中显示一种基于正统伦理而又卓然自立、不随低俗俯仰的人生姿态,这确实很符合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部分士大夫的心理。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

同光体

所谓“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以来不墨守盛唐者”,实际上这派主要是学宋人,其活动年代也主要在光绪中期以后,影响一直延续到“五四”前后。其中又分为以陈衍、郑孝胥为代表的闽派,以沈曾植为代表的浙派,以陈三立为代表的赣派,其中陈三立的成就最为突出。陈三立是光绪年间进士,官吏部主事。陈三立堪称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最后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创作也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古典诗歌形式仍有活力。

湘乡派

清后期的散文,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由曾国藩所领导的师承“桐城派”的“湘乡派”,一是由梁启超所提倡的“新文体”。曾国藩作为洋务派的领袖,他力图通过发扬儒教义理来为清王朝重建稳定的秩序,倡导宋诗和桐城派古文。此外,曾国藩也一再对姚鼐表示推崇。他重视文章在政事上的实用性以及古文的文艺性质。他主张“古文之道与骈体相通”,在自己的文章中也经常兼用骈偶句法。他本人的创作,被梁启超赞为“桐城派之大成”。曾国藩门下曾汇聚众多文士,其中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黎庶昌,世称“曾门四弟子”,而吴汝纶更被视为桐城派最后一位宗师。

宣南诗社

宣南诗社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北京的诗人组织,经常活动于北京宣武门南,初名消寒诗社,建立于嘉庆九年。宣南诗社的主要活动内容为消寒、赏菊、忆梅、试茶、观摩古董,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作生日等。宣南诗社提倡的是一种粉饰现实、消闲遣兴的诗风。

晚唐诗派

晚唐诗派是一个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领袖人物为樊增祥、易顺鼎。他们着重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好作艳体诗,追求对仗工巧,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工整绵丽。属于这一派的主要诗人还有三多、李希圣、曹元忠等。三多是满族人,他是樊增祥的弟子,与其师不同的是,他的诗多莽苍之气,善以满蒙方言入诗。李希圣是光绪十八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诗大多为七律,专学李商隐。

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是指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明清时期,诗歌呈现衰落趋势,有识之士早已表示不满,并力图改变。黄遵宪首先提出了推陈出新的一整套纲领。光绪二十二年,他更直接称自己的创作为“新派诗”。但是,黄遵宪的这些主张,一时还未能发生广泛的影响。诗界革命的早期倡导者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人。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之间,他们开始试作“新诗”。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国外,主要从事文化宣传,推进文学改良,“诗界革命”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他在一些刊物上开辟专栏,发表谭嗣同、唐才常、康有为、黄遵宪、蒋智由、丘逢甲、夏曾佑等人的作品,又自撰《饮冰室诗话》,阐发理论观点,大力表扬黄遵宪等新派诗人,诗界革命于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

南社

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1909年成立于苏州虎丘张国维祠堂,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1180余人。1923年南社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南社的影响前后延续30余年。

新文体

在戊戌变法前夕和变法过程中,梁启超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大量宣传变法的文章。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期间,他继续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撰文,议论政事、宣传西方学术文化。这些文章当时被人称为“报章体”或“新文体”。“新文体”虽还属于文言的范围,却和历来的古文不同,它视野广阔,包容了着眼于世界范围的新事物、新思想,并大量运用新的名词概念。从结构来说,它讲究逻辑的严密清晰,不故作摇曳跌宕之姿。从文字来说,它力求通俗流畅,为说理透彻而不避繁复。从风格来说,它感情发露,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新文体”的代表作是《少年中国说》。

白话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提倡和创立新文学。胡适首先提倡白话文学,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作为正宗的文学语言。胡适在留学美国期间,从各国文化的一般规律上意识到白话的长处,他认为“白话并非文言之退化,乃是文言之进化”,“白话可以产生第一流文学”。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明确提出:“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王国维的“境界说”

王国维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西方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也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开创者。王国维文艺观的核心,是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反对以功利的目的来约制和衡量它。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除了《人间词话》,还有《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均是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刊物《新青年》

《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1920年,《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新青年》于1926年终刊。

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唐弢、柯灵、王任叔等,他们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

学衡派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的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学衡》于1933年停刊。

甲寅派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阵。至此,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告终。

象征诗派

“象征诗派”是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30年代的戴望舒。

现代评论派

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代评论派。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为美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利用,支持北洋军阀当局,诬蔑群众革命运动。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他们的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并且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既具有现实主义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论语派

同类推荐
  • 书包里的老师:蚊子叮蚊子

    书包里的老师:蚊子叮蚊子

    酿酒人、扣子老三、秃画眉和哑画眉、生日点播、宋街、365个生日和364个节日、河神牙齿、两个王子和一千头大象、慢性蚊香、千里追蚊记、一个瞎子和一只不会嗡嗡叫的蚊子、当蚊子成了珍稀动物、蚊子叮蚊子、除法、黑嘴唇、卖身前后、替身日记和速效开心露等等。
  •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乐乐淘、小猴、苏拉来到了日本,遇到了把他们当绑匪的大少爷“横川一郎”,误会解开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并决定一起去游历台湾,在那里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刺激的好玩的事情呢?打开本书与大家一起来游台湾吧!本书读者对象是针对5~16岁的儿童,在奇幻与冒险的故事中,激发他们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齐邱雷下学期的学费,两人在神鹰城开始辛苦奔波,兰虎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参加了神鹰城举办的宠兽电子大赛,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身怀绝技,武功强悍的宠兽战士们,兰虎也只能咬牙坚持,就在宠兽电子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兰虎暴露了兽王身份,却意外地引发了另一场危机,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 奇异怪象的故事

    奇异怪象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最成功的励志故事

    最成功的励志故事

    《读好书系列:最成功的励志故事》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代替一些枯燥沉冗的说教,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高深道理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说出,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让那些积极向上的道理,
热门推荐
  • 尊临轮回

    尊临轮回

    诸圣争霸,帝皇争雄。远古强大的存在为何一夕之间消失。那群强大的圣者,号称万劫不死不灭,俯视六合八荒。。帝皇至强,动辄毁天灭地,摘星逐月,至强至圣,为何枯坐神秘门户前。为何天下再无圣者,再无帝皇传说。。。那神秘之门后的怒吼,如神魔在咆哮。。。那时空乱流海眼处为何鲜血长流。。
  • 天忧神

    天忧神

    岁月不老,我愿与卿白首!万古不灭,我愿与刀神游!谁来埋永恒归寂?谁来葬神魔宿灭?我来!那诸位呢?
  • 神皿

    神皿

    神,灵也;皿,器也;巫,以舞降神者也。白色的长梯直插入云霄,伍卓阳赤脚站在沙滩上望着远处通天塔一般的存在,犹豫着是否要迈开脚步。浮云的阴影如流水般从他的头顶掠过,裹挟着沙砾的风擦过皮肤带着些许的痛楚。没有尽头的苍穹,无法到达的长梯。就算周遭的触感再怎么真实,伍卓阳依旧明白自己现在是在做梦……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三清之首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尊神,居于清微天的玉清境。
  • 冷酷王爷很霸道

    冷酷王爷很霸道

    梅花开,梅花落,一年的冬季又来临。小小的人儿尽是思念远方的故乡。时间久了,雪花落了,一年的新希望又来临了。可是盼望的人儿还未归家,这该是如何是好。道不尽的思念,说不完的伤悲。唯独只有自己知道。一生漫长,换的人凄凉。
  • 活学活用幽默术

    活学活用幽默术

    “《活学活用幽默术(让生活快乐起来的101招)》从社会生活的六个不同角度展开叙述,主要针对职场、演讲、社交、两性、家庭和心态这六个方面所常用到的语言幽默技巧入手,配合相关人物的幽默故事,用实例向读者展示科学的幽默技法,寓教于学。《活学活用幽默术(让生活快乐起来的101招)》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有关幽默术的指导书。由墨墨编著。”
  • 狱游

    狱游

    混沌中醒来,发现记忆已经不在。从人间到地狱,再从地狱回到天堂。可地狱不似地狱,天堂更不是天堂。来看一看,你们从未听说过的地狱吧。
  • 代嫁丑娘

    代嫁丑娘

    因为她丑,所以不受家人的宠爱,本是嫡出的她常受庶出妹妹的欺负。因为她丑,所以指腹为婚俊美无比的心上人要让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因为她丑,所以要替嫁给那个杀人如麻的大魔头。因为她丑,所以可以不被别人尊重。因为她丑,所以要被剥夺做母亲的权利。因为她乖,所以在受到妹妹欺负的时候从不告状。因为她乖,所以心仪已久指腹为婚的人另娶她人,她也毫无怨言。因为她乖,所以嫁给杀人如麻的大魔头也默默忍受。因为她乖,所以尊严被践踏也毫不在乎。她的丑颜善良惊叹了何人又收复了几人?她的柔顺乖巧顺应了几人又感动了何人?
  • 无鲜勿落饭

    无鲜勿落饭

    吃,是人类存在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诉求。汲汲营营,人生在世,不过满足这口腹之欲。江南美食自古即以“鲜”著称,读过本书才知,何谓吃得“鲜美”,吃出“味道”。从海味到山珍,从江鱼到湖鱼,还有那些味蕾上的乡愁,书里有着最江南的味道。
  • 穿越三国之大成天子

    穿越三国之大成天子

    帝王将相,豪杰智士,东汉末年分三国,说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