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700000059

第59章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

第五十七回 勘奸谋包拯持正 儆贪吏王炳殉身

当时庞国丈想道:这包黑是难以瞒昧的,他在朝中,任谁有些破绽,都被他揭破,实在可怕。正想着,早有王炳带到,俯伏阶下道:“罪臣王炳见驾。”嘉祐君王龙颜发怒,骂道:“胆大王炳,寡人待你并无差处,因何不念君恩,欺瞒昧法。

朕也曾再三叮嘱,如断明此事,朕自然知你之劳,见你之情,缘何日是心非,贪婪财宝,辜负朕恩,实乃畜类!你今有何分说,只管言来。”王炳伏倒御前道:“陛下开恩,罪臣原立定主见,即将十八年屈事伸理明白,只因不合听信了旁人之言,故今做出误国欺君之事,悔恨已迟了。”君王道:“你听了那人撺唆的?”王炳道:“陛下,臣不合耳软,误听臣妻马氏之言,唆臣趋奉刘太后娘娘为上,破窑内贫妇日久年多,不知他果是李太后否。或是此妇乃痴心妄想,审不明白时,即招二位太后娘娘嗔怪,官也做不成,命也活不得。误听妻言,实乃罪臣志气昏迷,万望我主念臣一向无差,法外从宽,赦臣重罪,深感天恩。”君王听了王炳之言,不觉笑怒交半道:“亏你身居刑部,听信妇人之言,作此欺君坏法之行。你妻比之尹氏,真有天差地远之别了。”

当时君王想道:妇人断没此胆量,也许是王炳推却之词,无凭之言,不能深信。

便命将马氏拿下,交与包公,与郭槐一并审讯。当有庞国丈道:“臣有奏,此案发不得包拯审问。”君王道:“此是何故?”庞洪道:“如今包拯是个有罪之人,如何还发他审讯?”君王道:“包卿有何罪可指?”庞洪道:“臣启陛下,这王炳乃包拯保荐的,岂非包拯先有大罪?”君王一想,还未开言。包公道:“臣误荐王炳,原甘待罪,念臣有一功,可以将功赎罪,仰乞龙心鉴察。”君王道:“包卿有何大功,可奏朕知。”包公道:“臣前夜二更天,微行访察,路遇一人,月下看得清楚,乃是内监。臣即洁他何往,他不回言,逃走如飞,启臣疑心,即拿他回衙审问明白,方知他名王恩,是刘太后娘娘着他行贿赂于刑部。贿赂是黄金五十锭、明珠三百颗,此是狸猫换主之实据,十八年前之冤可以大白,伏维陛下龙心详察。”国丈道:“臣还有奏,臣思包拯前夜拿了内监,何不昨天奏明陛下,直至今天启奏,内监不见拿到,乃是口说无凭,希图卸罪。伏乞我主鉴察。”

当下你一言,我一语,反弄得君王分辨不清,只见左班中一位老贤臣俯伏奏道:“老臣富弼有奏。”君王道:“老卿家请起,有何奏言,与朕分忧。”富太师谢恩已毕道:“臣思包拯乃是忠肝义胆之臣,众民人人感德,个个称能。目今此案所关重大,非比等闲,乃是我主内廷重事,况此事乃包拯得据而来,他怎敢存私,自取罪戾。万望陛下休听国丈之言,如发交别员究断,已有王刑部前辙可鉴,不如放开龙心,发交包拯,方可明白十八年前之冤。如今王恩已被他拿下,看来不是无凭无据的谎言,再差官往刑部衙中,捉拿马氏,井搜出金珠行贿之物,正如拨开云雾,复见青天,一事考真,诸疑可白,望我主聪鉴参详。”天子听了此奏,点首道:“老卿家之言,甚属有理。”又向包拯问道:“包卿,内监可曾捉下否?”包公道:“臣即晚已将王恩拿下。”君王道:“现在囚于何所?”包公道:“未发天牢,现押于臣署中。”君王即降旨着学士欧阳修往府行将王恩押至金銮,欧阳修领旨而去。

又差国舅庞志虎往刑部衙收检金宝,井拿马氏到来。庞国舅正要领旨,有阁老文彦博连忙出班道:“老臣有奏,如今此案这庞姓一人也用不着,陛下如差国舅去搜,倘存一线弊端,谎言贿物未获,即天大事情,又属狐疑不决了。”庞家父子暗暗生嗔,又不能强辩,却有知谏院杜衍俯伏道:“微臣愿往,如有询私,即与罪臣一同正法。”君王道:“二位卿家平身,即差杜卿前往便了。”文、杜二臣谢主,领旨而去。

殿上君臣还在议论,已是红日东升,又有黄门官启奏道:“欧阳学士已将王恩拿到。”无子宣进,工思犹如万箭攒心,战战兢兢的俯伏金銮,连呼:“万岁开恩!”

嘉祐王道:“王恩,你今奉着何人差使,缘何在包拯署中?一一奏与寡人得知。”

王恩道:“太后娘娘差奴婢往刑部衙署赐送赤金五十锭、明珠三百颗,密诏一封。

此是太后娘娘懿旨,奴婢如何敢违逆不往,还有二人同去,交卸了金珠,二人先回复旨,只有奴婢后回。道中却遇包拯,被他拿下。”君王正要开言,早有杜爷带了从人,将马氏押至午门以外,金宝贿物扛至驾前,一一交代,当时天子也觉无颜,面色转红。只得命王恩速速还宫,懿旨金珠,一并携回。刘太后得知,心中倍加慌忙着急。

按下休提,只言殿上君王命包公将男女钦犯,尽行带去审断,须要严加细究,不容少缓。分派已毕,带着羞怒,圣驾回宫。群臣各散。单有包公领旨,将犯人带回衙门,刑部狱官朱礼吓得寝食皆废,恐事有于连,身入网中。

慢言朱礼惊惧,却说包大人转回衙中,立刻坐堂,公位排开,差役两行伺候,吆喝威严,真乃是:

法堂好比森罗殿,公位犹如照胆台!包公当中坐下,一拍案基喝道:“带钦犯!”王炳只叹昨天是堂堂刑部之官,今日做了犯人,一到法堂,心中惊烦,当圣旨位,双膝跪下。包公道:“王炳,你难道不知食君之禄,必忧君之忧。领旨之时,圣上何等面谕,即本官也再三嘱托,倘皂白分明,国母离殃,君王母子重逢,你没有加恩升爵,也可扬名后世。因何口是心非,欺君卖法?若非本官勤查,岂不混浊难分!金珠是宝,妇言是从,你还有何话说?”王炳闻言,低着头哀告道:“原乃犯官痴愚,听不贤妻唆惑之言,实无颜面,只求大人法外从宽,足感大德。”这王炳若念夫妇之情,不攀出马氏,只言刘太后行贿,也可脱卸马氏之罪。偏偏王炳恼恨马氏,心想:我原要做个好官,却被你言三语四,弄得我变节行歹,如今害得我如此光景,如我王炳一死,将此贱妇留存,乃是一生未了之事,何不一同死去,岂不于干净净!是以一口咬定马氏。包公听了冷笑一声道:“亏你堂堂刑部,七尺男儿,偏听妇言。为民上者,家既不齐,焉能治国?欺君误国,犯法贪赃,国法森严,岂容私废?死有余辜,还望什么法外从宽!况你既身居刑部,知法岂容犯法!”王炳只是叩头,苦苦哀求道:“犯官果然昏聩。”求情不已。

包公吩咐将王炳押过一边。又唤马氏上堂,低着头跪下,一双媚眼,两泪交流,包公问道:“你也曾叨诰命,应念君恩,何故不守妇道,挑唆丈夫于此不法欺君之事?今日罪有所归,皆你不贤起祸,且直言与本官知之。”马氏道:“大人,休得听信王炳之言,我妇女之辈,怎敢唆惑男子?只因他不明事理,一心贪贿,欺瞒圣上,妾曾将良言劝谏,不独不依,反嫌多言,要将妾处治。如今见事已泄,仍然怀恨于心,实欲牵连在案,害我一命。”包公听此诉词,冷笑一声,叹道:“好一个伶牙利齿的妖娆刁妇!”即呼王炳对质。当时夫妇情面俱无,一个怨他多言唆耸,一个骂他妄扳牵连。包公见他夫妻二人对质不明,吩咐将王炳夹起,又将马氏拶起,一人夹,一人拶,夫妻二人那里抵挡得住,只得直供,招出真情。包公命人松了夹棍、拶子,又问王炳道:“你妻唆耸在前,还是太后行贿在先?也要说个明白。”

王炳道:“实是马氏唆耸在前,太后行贿在后。”包公又洁马氏,口供原是一般。

包公得了口供,判道:刘太后既为天下母仪之尊,不应行贿于臣下,倒置尊卑,失于礼体。即陛下不知内宫邪弊,又焉知天下之邪正,亦不免失察,且俟审明郭槐,然后定夺。

当日包公指出太后、圣上也有不合之处,失察之由。又上本劾奏王炳,职司刑部之权,身居司寇之任,不能报效君恩,混听妻言,并贪财宝,误国欺君。马氏身为妇女,不守闺阁之条,唆耸丈夫欺君大恶,此等刁恶妇人,一者瞒欺君上,二者惑陷丈夫,一刻难容,应与王炳一同腰斩,以正国法。当时审断已完,仍将犯人一井发下天牢,连郭槐也押去,待次日上本奏明圣上再审。按下不表。

次早五更初,天子临朝,圣上准依包公定断之法,就命包公斩决王炳夫妇。众奸党人人畏惧,庞国丈吐舌摇首,道:“多有包拯一辈之人,连老夫的乌纱也保不定了。”当日包公押出男女二犯,捆绑至法场中,王炳怨着不贤妻唆耸于他,至今一命难逃;又有不贤马氏,深恨丈夫何故没一些夫妻之情,牵扳于他。当时你怨我恨,有闲民远远观看,涌道填街,内有百姓道:“包大人回朝,不上半月之间,斩了数位官员,今日杀一位,明日杀一双,岂非不消一年半载,众官被他杀戮尽绝了!”

又有一人道:“杀的是奸臣,是妙不过的,灭绝奸臣,使忠臣致太平之治。”

住语众民闲谈,且说时辰一到,包公吩咐开刀,王炳夫妻二人已是了决性命,即命家人备棺成殓,运回故土,此是包公存心忠厚之处。次日早朝复旨。缺了一官,自有挑选补缺,不用烦提,只有嘉祐君王因此案未明,龙心抱闷。

不知发交那官申办,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丛林之子:血滴

    丛林之子:血滴

    残酷的成人童话,讲述流浪儿血滴的奇幻之旅。他叫“血滴”。如同围坐在篝火旁的其他孩子一样,这并不是个真正的名字,这只是一个绰号。那个张着一对大招风耳,长着逗趣的兔牙的女孩叫“兔子”;那个整天沉默不语,你跟他说话也只是默默地回望着你的叫“画家”;那个体格像兽人一样粗壮,脑子也像兽人一样愚笨的叫“大熊”。这是一种全新的“五陵”风格,没有又长又拗口的名字来加强小说“西方化”感觉,然而大家都能轻易地从中读出属于中世纪——那样一个剑、魔法与骑士时代的风韵。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元素却能轻易地融入其间。
  • 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

    本书是关于历史人物与历史文化的随笔,思想性、艺术性合而为一,抒发了深厚而悠远的情怀。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
  • 1号通缉令

    1号通缉令

    陈玉福先生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了五百万字的作品。中国作家网、搜狐、新浪及《南京日报》、《贵阳晚报》、《兰州晨报》等五十余家海内外报刊连载过他的作品,反响强烈。他写故事曲折跌宕,时有妙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塑造人物善于从侧面取势,大处着眼,细微处着墨,各色人物跃然纸上,历历如在眼前。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脍炙人口,让人爱不释卷。“1号”系列长篇中,有三部登上了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 证人

    证人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异世外挂专家
  • 三梦三醒:缠情转

    三梦三醒:缠情转

    他寻了她三生三世,她负了他三生三世他用最后一世结束了自己的爱情,可她却选择了纠缠
  • 神级逆袭

    神级逆袭

    没技术,没谋略,没素质的三霉青年,却成为了有着“神级玩家俱乐部”之称的“高手宿敌”公会会长。他是如何办到的?大地,一个现实人生就是对名著进行诠释的NB人物(虽然这部名著叫做《悲剧是怎样炼成的》)。在这个大网游来临的时代,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义无反顾的扎入了网游的漩涡之中,但他不是为了成为高手,也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体验所谓神马虚拟人生,他只为了红名!不,是成为红名的过程!是宣泄!如果非要伟大一点,那就是为了治疗自身的精神疾病吧。。。这是一个设计独特、职业纷杂的非常规网游,一个游戏地图为全宇宙的网游。看看吧。大地名言:文艺是病!你可以相信我的话!
  • 顾倾城:倾国不倾城

    顾倾城:倾国不倾城

    倾城,你还会在这里吗?我来到了一个不知是什么世界?顾倾城回首望着天空,发出了阵阵感慨!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去?
  • 万古归墟

    万古归墟

    十万年前,太古时期,浩劫降世,众神陨落,天地崩毁。十万年后,天地大变,进入末法时代,修仙传承断绝。少年肖云一心修仙,在宿命的推动下,穿越十万年,回到了那个辉煌鼎盛的太古时代。人族史上著名的强者悉数登场:天帝叶钒,天道辰楠,斗帝萧焱,阳神洪亦,神斗罗唐山,真仙韩笠,鸿蒙林磊·巴鲁克等等...这是一个平凡少年,在一场惊天阴谋与天地棋局的推动下,“偶遇”各路大神,一步步揭开真相,直面万古浩劫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业五年,从未断更,风雨无阻,人品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
  • 情深缘浅只为情深

    情深缘浅只为情深

    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情深缘浅,奈何情深。”我的名字就是取自这句话中的缘浅,但没想到我生命中遇到的那个人的名字而正好是情深。。。。。。情深缘浅的故事,就这样即将展开。。。。。
  • 我想我们在一起

    我想我们在一起

    第一次,她用憎恨的眼神望着他,“我恨你,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是吗,我很期待哦!”男人依旧是如此邪魅,但在她看来,却是让她更恶心。伸手从背后拿出刀,走到男人后面,一刀挥下,却被男人抓住了手腕,“你想杀我,至少你现在没那个本事,好好练个十年八年吧!”五年后,她带着天才宝贝回归,“仇人叔叔,你好帅啊!”某男顿时发怒了“儿子,谁教你这么喊的!”“她不是你儿子,你忘了我说过的话吗!”谁料,“某男一脸恩赐的说”“老婆,我原谅你了,你带儿子滚回来吧”!
  • 中华古代处世精典

    中华古代处世精典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峰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火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 寒冰之皇

    寒冰之皇

    艾尔威,一个来自后世的普通少年,却在异世界意外获得了操纵寒冰元素的能力。而与此同时,找到了在异界存在的理由,重新获得作为“人”的资格活下去的艾尔威,走上了一条他曾经从未想到过的道路。——————————————————————————————————————本书Q群:171213273
  • 巫神之体

    巫神之体

    校园反异能推理轻小说。何秀升上高一,却发现自己拥有了一种能够接受他人异能的体质,所接受者为五鬼的转世,在顺利找到三个个拥有隐身,读心,治疗的同学,还有一只拥有与人说话能力的叫做狐狸的猫之后,他们成立的逆袭者联盟,但第五个能够操控何秀能力的人出现了,他们通过推理从校园中找到这个最后的异能者,并邀请他加入逆袭者联盟。之后他们在校园之中,寻找栖身之地,打探到校园深处的秘密,并在校园中掀起一股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