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7100000006

第6章 描述统计中国和印度税收收入

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人口数量、经济规模、领土面积等因素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两国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被列入了“金砖四国”之二,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是,两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特别是税收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本书比较研究的核心就在于,究竟什么样的税收制度安排更加适合于经济的增长,或者说,哪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对于了解过去和判断未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要知道的是,在这两个国家间是否存在税收收入、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这一事实?因为如果存在这样事实,那么接着才可以探讨哪种制度、哪种结构更优的问题。

因此,税收收入增长、经济增长各是怎样的状况,税收收入增长和税制结构改变又是怎样的情形,究竟是否存在税收收入、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这样的事实,就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加以讨论。我们先来看两国间税收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将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两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客观地描述下来。一、中国和印度的名义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直观显示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用图来分别展示两个国家名义税收收入总量增长和名义GDP增长的现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先给读者一个感性认识。

(一)中国的名义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关系

图2‐1直观地显示了自1950年以来中国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财政年鉴》。

由图2‐1可以看出,1978-2008年间,税收收入总量逐年显着增长。人们可能关心的问题是税收的增长是否拖累了GDP增长?我们来看一下GDP的增长趋势。

从图2‐2中可以看出,1978-2008年GDP也是在逐年显着增长的。那么,会不会是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速度较快而GDP增长速度较慢呢?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各是什么样的呢?图2‐3直观反映了自1978年以来的税收收入总量和GDP的名义增长率。

注:各年数值均为当年价格。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2‐3中可以看出,首先,中国在1997年之后,税收收入名义增长率是超过GDP名义增长率的;其次,二者的变化曲线竟然非常相似,也就是说,税收收入和GDP是在近似同步地增长或下降的,这就有可能隐含着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事实。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

(二)印度的名义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关系

图2‐4直观地显示了自1950年以来印度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可以看出,同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的是,1978年以前,税收收入总量相对而言非常少,甚至1950年到1965年的税收收入总量在图上都难以显示出来,自1978年起,印度税收收入总量开始逐年显着增长。下面看一下印度的GDP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印度财政年鉴》。

中可以看出,1978-2007年GDP也是在逐年显着增长的。那么在印度,会不会是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速度较快而GDP的增长速度较慢呢?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又各是什么样的呢?图2‐6显示了自1978年以来的税收收入总量的和GDP的名义增长率。

资料来源:历年《印度统计年鉴》。

从图2‐6可以看到,印度在1978-2007年,税收收入总量的名义增长率和GDP的名义增长率相比时高时低,也就是说,在印度税收收入增长有时会出现超过GDP增长的现象,有时出现低于GDP增长的现象,不像在中国,自1997年之后税收收入增长率持续高于GDP增长率;二者的变化曲线倒是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不像在中国时那么一致(参见图2‐3),也就是说,有可能税收增长和GDP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不显着,也有可能是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影响关系。

资料来源:历年《印度统计年鉴》和《印度财政年鉴》。

至少可以看出,在印度,税收收入增长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没有在中国显示出的那样显着。

说到税收收入增长超GDP增长,那么,税收收入总量和GDP总量的值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是否不仅仅是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税收收入总量也相对“过量”了呢?图2‐7显示了印度税收收入总量占GDP的比重。

以及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历年《印度统计年鉴》和《印度财政年鉴》。

从图2‐7中可以看出,1978-2007年,税收收入总量逐年显着增长,但是它占GDP的比重却基本稳定在大致15%‐19%,这也就是说,税收总量与GDP总量是基本一致地在增长的,并没有出现前者过分增长而后者增速明显减慢的情况。特别是近20年来,印度的宏观税负呈现出一个稳定的态势,稳定在15%‐19%。

二、对中印实际数据进行比较

在这一节里,我们以中国和印度的实际GDP和实际税收总量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来反映各自国家中税收增长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实际GDP和实际税收收入总量是名义数据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作为基期来计算得到的,时间跨度从1970年到2008年,共39个年度数据。这里为了便于对比中印两国的数据,都按照各个数据当年与美元的汇率,换算成美元计价。采用实际数据而非名义数据更加有效地剔出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参见图2‐8。

(一)两国实际GDP比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印度统计年鉴》。

对比中国和印度实际GDP的数据,初始时点,1970年的中国实际GDP为911亿美元,印度实际GDP为1,379亿美元,印度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总量的1.51倍。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然后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到1984年,中国实际GDP达到2441亿美元,印度实际GDP为2278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越印度。2001年,中国实际GDP是印度的2倍。2008年,中国实际GDP为23703亿美元,印度实际GDP为10008亿美元,中国实际GDP达到了印度的2.37倍。在这39年当中,中国实际GDP平均每年的增速为8.95%,而印度实际GDP平均每年的增速为5.35%,中国的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印度3.6个百分点。参见图2‐9。

(二)两国实际税收收入总量比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印度统计年鉴》。

对比中印两国实际税收收入总量的数据。初始时点,1970年的中国实际税收收入总量为114亿美元,印度实际税收收入总量为142亿美元,印度税收收入总量是中国的1.24倍。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1984年以前,印度的实际税收收入一直高于中国。

1984年中国对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1985年税收收入总量和1984年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1985年的623亿美元相对于1984年的314亿美元,税收收入总量增长了近1倍,从1985年,中国的税收收入总量开始超过了印度,但在1994年以前,两国的税收差距相差不大。

1994年,中国又一次改革了税制。改革初期,两国间税收收入总量差距并不是很大,1995年时,中国税收收入总量为689亿美元,印度为614亿美元;1996年时,中国税收收入总量为739亿美元,印度为658亿美元;1997年时,中国税收收入总量为875亿美元,而印度为678亿美元;特别是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到1998年,中国税收收入总量为1001亿美元,而印度为663亿美元,自此,两国的税收收入开始拉开巨大差距。2001年,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总量为1659亿美元,是印度的2倍(印度为808亿美元)。截至2008年,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总量为4275亿美元,印度的实际税收收入总量为1906亿美元,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总量达到了印度的2.24倍。在1970-2008年,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平均增速为10.01%,印度的实际税收收入平均增速为7.07%,中国增长速度高于印度近3个百分点。

(三)两国实际GDP增长率与实际税收收入增长率的关系

结合在统计分析两国实际数据时所得到的结果,本文发现,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平均增速高出GDP的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印度的实际税收收入平均增速高出GDP的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虽然两国税收收入的平均增速都高于GDP的平均增速,但是印度的税收收入增速对比GDP增速显得相对更高。

同时,我们还发现,2001年,中国实际GDP是印度的2倍,而在这一年,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总量也是印度的2倍;并且,2008年,中国实际GDP是印度的2.37倍,而在这一年,中国的实际税收收入总量是印度的2.24倍,两个数字非常接近;还有,中国的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印度3.6个百分点,而中国的年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印度2.9个百分点,这两个数字也非常接近。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对实际数据的描述统计结论竟然与对名义数据的直观感受有着相同之处——至少在中国,税收收入总量和GDP总量是在基本同步地增长着的,当GDP是印度的2倍时,税收收入总量竟然也是印度的2倍;当GDP是印度的2.37倍时,税收收入总量竟然是印度的2.24倍。这就印证了在中国,税收收入总量和GDP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密切的相互关系的猜想。

同时,中国的年GDP增长速度高于印度3.6个百分点,而年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印度2.9个百分点,这有可能昭示着这样的一个事实:在中国,税收收入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好于印度的,当年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印度2.9个百分点时,GDP的增长速度就能高于对方3.6个百分点。(四)用统计分析比较两国的实际数据对于中印实际税收收入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两国增长率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以及方差考虑到1984年中国的税制改革,因此1985年税收出现了急速增长,税收增长率为一个奇异值,因此舍去。

从对GDP和税收收入实际增长率的统计分析来看,两国的税收收入增长率的方差大于GDP增长率的方差,说明税收收入增长率的波动性高于GDP增长率的波动性。同时,中国GDP和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的均值都高于印度,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活力强于印度。

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均值为9.01%,最高是1984年的15.17%,最低是1976年的‐1.60%,2000年以来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保持在了8%以上的高速度;中国实际税收收入增长率的均值为8.52%,最高是2007年的24.73%,最低是1990年的‐3.88%,2000年以来中国实际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保持在了10%以上的高速度。从中国的GDP与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GDP的实际增长率快于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但是2000年以来,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高于GDP的实际增长率,税收负担在逐渐加大。

印度实际GDP增长率的均值为5.40%,最高是1988年的9.92%,最低是1979年的‐5.04%,2003年到2007年保持在8%的增长速率,而同期中国GDP实际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印度实际税收收入增长率的均值为7.23%,最高是1975年的23.09%,最低是1973年的‐2.77%,2003年到2007年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从印度的GDP与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总体来说,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快于GDP的实际增长率,印度的税收负担也在稳步增加。

那么,在寻找相互关系时,怎样用折线图更为清晰地讲述出中国实际GDP和实际税收收入、印度实际GDP和实际税收收入这四者在过去三十几年里的增长历程呢?

两国之间的税收收入与GDP的实际增长率的对比情况见。

注:由于实际值是按照各个数据当年与美元的汇率,换算成美元计价,因此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变动会影响税收收入与GDP的实际增长率。1985年到1986年、1989年到1994年间税收收入实际增长率出现负值就是因为汇率的剧烈变动。1985年时,官方牌价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而1986年时1美元兑换3.7元人民币,1989年时变为1美元兑换4.7元人民币,1990年时为1美元兑换5.2元人民币,到1993-1994年,汇率急速变为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这就对税收收入的实际值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对比实际数据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实际GDP和实际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趋势(比较黑实线和虚实线),在1984年之前,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在1985年到1998年,竟然出现了GDP增长率与滞后1-2年的税收收入增长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1985年到1998年,今年的GDP的增长会与1年或者2年以后的税收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内在关系;然而在1998年以后,又似乎显示出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与滞后1年的GDP增长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今年的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在1年以后的GDP的增长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而比较虚点线和实点线,即印度的实际GDP和实际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趋势,我们会发现,GDP的增长趋势与滞后1年或者2年的税收收入增长趋势保持一致,也就是说,GDP的增长领先于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当年的GDP的增长有可能与1年或者2年以后的税收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这样的结论就很惊人了。

但是,通过统计、观察出来的结论毕竟并不准确,这些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表象,而要想真正称之为结论,这些现象需要得到计量经济学上的更为精准的确认。这就是我们下一章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本书阐述了金融安全预警原理及我国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从不同层次探讨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试图探求其内在联系同时,针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实施与效率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许多工作要做,应突出重点,在以下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第一: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第三: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第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第五:在继续推进生产经营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推进生产社会化的改革和调整。
  • 中国走向选择

    中国走向选择

    本书是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性著作,涉及通货紧缩、收入分配调整、股票市场、人民币的汇率、新经济、西部开发等热点话题。
热门推荐
  • 无惧神明

    无惧神明

    数千年前,天地混沌,位面交错,有人从天外来,教人修行,后定乱世,四海升平。数千年后,有一位少年,身患顽疾,命不多时,为了不让自己抱憾终生,决定前往东岳皇城,从而开启了一位绝世强者的逆天征程。
  •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八回,是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的续编。作者白眼,原名许优民,号冷泉亭长,杭州人。小说受当时晚清改良主义的影响,批评了皇帝,谴责了官场。
  • 大腕崛起

    大腕崛起

    新书《文骚》已发,不一样的文娱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内地总票房怒破200亿大关!2012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突破12亿!2011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达到一亿美元!2010年,内地总票房强势突破100亿!2009年,内地市场有三部电影票房过4亿!2008年,内地票房过亿电影共计12部!……2005年,怀揣明星梦的何沐从横店影城走出来,并成为娱乐江湖的一个变数,所以上面的数据都做不得准,未来大势将由强者左右!何沐就是那个娱乐圈的强者,众人仰视的大腕!
  • 艾丽丝

    艾丽丝

    血魂大陆奥里亚庄园中的艾丽丝那爱情故事。
  • 舞灵空

    舞灵空

    这是一个灵武的世界,以灵为尊,以武为道。在这个如鸡蛋般三层的世界里,“地心”天灵界是所有灵武者梦想的地方。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于第一层世界的西南角,看主角从这里出发,穿灵兽森林、过暗黑峡谷、踏天境陵墓,既有萌宠搞怪,又有痴情人相伴,一步步舞动三界风云,踏上灵武的巅峰……架构重调,暂停更新,待后续……非常抱歉!
  • 穿越重生:废材邪妻归来

    穿越重生:废材邪妻归来

    经历过背叛的人必将获得新生是的,她新生了。她被爱,被叛。然后,背叛她的那个人亲手杀了她,她的身死,魂……她穿越了!这是从妖到人地穿越,从天到地地穿越。一穿过来,就要被亲娘杀死的悲摧穿越。在襁褓中她就立誓,这一世要好好地活,精彩地活,明白地活,再不会把自己的心和命交到某个男子手上。可是却又偏偏遇到他他说:你想要的,我都给你他说:我得天下,皆是为你他说:你不相信永远,我就不说永远,若有一日你信了,回头,我就在这里可她回不回头呢?男主女主互评:贺云阳说陈天景:那个丫头有哪点好?矫情别扭,神经兮兮又牙尖嘴利。和她说话都得折寿,跟她生气更要折寿,可我就是喜欢,她折我的寿!
  • 瓜洲闻晓角

    瓜洲闻晓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丹下左膳(套装共5册)

    丹下左膳(套装共5册)

    两把名刀就这样被分开了——乾云与坤龙,这一对相生相惜、呼风唤雨的凶器!其中的乾云刀终于被剑魔丹下左膳从“神变梦想流”武场夺走,顺便还带走了世间的平静:一场惊涛骇浪即将登场!这个独目独臂的左膳,究竟会让乾云刀尝尽多少人的鲜血才算结束呢?
  • 帝尊盛宠:狂妃逆天

    帝尊盛宠:狂妃逆天

    她是现代王牌特工,一朝穿越,却成为京城有名的白家傻小姐。家族内乱,黑幕不断。亲爹伪善绝情、姨娘佛口蛇心,姐妹喧宾夺主,这身体的原主人也因此被迫害致死,白若惜凉凉的勾起唇角,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有什么是坐下来砍两刀不能解决的,以暴制暴才是硬道理!自此,白家鸡飞狗跳,人人自危,见她犹如蛇蝎魔鬼,人人闻之变色。前世情伤之苦,她越发绝情冷漠,誓要效仿三国枭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 茅山鬼禄

    茅山鬼禄

    两个九零后,却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上茅山,修道术。入世修行,斗僵尸,斩魔魂,渡日本。……无意间的发现,竟牵扯着一件千古迷局,和氏璧在哪儿,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仙吗,长生之求现实吗?千年茅山,道法神奇,尽在《茅山鬼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