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9300000002

第2章 身体内的秘密(2)

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说,“正”是指人体随自然界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能力,也就是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人体适应能力强,是生命力强,正气强盛的表现。

“邪”则是指人体不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状况。人体不能随自然界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就会产生疾病。这是正气虚弱,邪气乘虚而入的表现。

从病因和发病来说,“正气”是指人体保持内外环境平衡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是抗病能力。自我调节,是生命体的本能,也是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

“邪气”,则是泛指一切致病因素。比如,异常的气候,反常的情志,以及饮食劳倦、虫兽所伤等,这一切致病因素,都是“邪气”。

正气虚,邪气盛,是发病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只是正气不足,而没有致病因素,是不会发病的。年老体弱的人,虽然正气很虚弱,但只要保养得好,谨防病邪侵袭,不受风寒,同样也可以不生病。仅仅有致病因素,即邪气,也不一定发病。

正气虚,邪气乘虚而入,才会发病。正气不虚,邪气将无隙可乘,不能致病。比如,感冒流行季节,在许多人被传染的情况下,却有一些人安然无恙。是否被传染,关键在于人体正气是否虚弱。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得病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也需要从正邪两方面来分析。要是得病的人体内正气逐渐强盛,而邪气逐步减弱,那么他的病情将逐渐好转;相反,如果邪气越来越强,正气逐步减弱,病情将会加重。只有看到正邪两方面势力的对比和变化,才能正确认识疾病。

比如,有的病人症状反应很强烈,似乎病情很重,其实这样的病人并不一定有什么危险。因为,症状反应强烈是正邪交争有力的表现,说明邪气虽盛但正气未衰,所以不一定不好。相反,如果症状反应很轻,不一定说明病轻。因为,症状反应轻,说明正邪交争无力,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正气占据了绝对优势,完全控制了邪气;或许是因为邪气太强,压倒了正气,使正气无力抵抗。总之,症状反应不明显,不一定好,应该具体分析。

就拿发烧来说,这是疾病的一种反应,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是正邪交争的表现。发烧本身是坏事,说明病邪已侵入人体。但又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正气尚能起来抗争。

同样,对于退烧而言,中医学并不一律视为病退的表现。因为,在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退烧:正气将邪气赶出了体外,从而正邪交争结束,体温恢复到正常,这当然是好事,是病愈的表现。但是,如果是因为邪气过于强盛,完全占据了上风,而正气又太弱,没法与邪气相抵抗,或反抗无力,体温也会下降。这样的退烧就不是好事,而是坏事,这并不意味着病情即将好转,而是意味着病情在恶化。许多晚期病人,或危重病人,体质极度虚弱,体温虽然不高,但身体状态不好,正是属于这种情况。

疾病既然是正邪交争的过程,那么,一切治疗措施就应该都是为了扶助正气,驱逐邪气。西医治疗疾病往往会带来副作用,特别是长期进行某种治疗,有时会导致新的疾病。但是中医治疗疾病,却很少有副作用。原因何在呢?其原因就在于两种医学的治疗思想不同。

西医治病主要着眼于直接杀死某种病原和消除局部病灶。这种治疗针对性很强,见效也较快,但容易顾此失彼,产生副作用。中医治疗疾病不是直接针对病原和病灶,而是对病人进行全身性调理,通过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帮助正气驱除邪气,从而间接达到消除病原和病灶的目的。

比如,对于癌症的治疗,西医所采取的一切治疗措施,都在于杀灭癌细胞。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大量癌细胞被杀死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遭到破坏,使病人伤了元气。正气既衰,病邪乘机而入,所以容易导致其他疾病。中医治疗癌症,在攻癌的同时,重在扶持人体正气,使正气奋起抗邪,自身把癌细胞消灭。这样的治疗见效慢,但从全局来看,效果往往是良好的,起码不会有大的副作用。中西医治疗思想的这一差异,形成了它们各自治疗学的特点。

(第三节) 血

血液充盈身体才强健不衰

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具有营养身体、养育心神、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等作用。

营养身体

血对于人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通过气的推动,循着十二经脉运行到全身各处。外至皮毛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依赖血的滋养,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比如眼睛视物,四肢屈伸运动,都有赖血的营养,如果血虚不能供养身体,人就会有视力下降,两眼干涩,四肢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发痒等表现。

养育心神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神志活动是由心来主宰的,所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但心的活动必须得到心血的滋养。因此,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相反,如果心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常出现惊悸、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如果邪热侵入到血,就会扰乱心神,可出现神昏谵语等神志错乱的症状。

调节津液

中医有“津血同源”之说,也就是说津液和血都是由水谷精微变化而来的。两者都是液体性的精微物质,都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注入脉内化赤为血;血液正常地渗出于脉外,则成为津液。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维持阴阳平衡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血属阴,因而血有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作用。如果血虚,就是阴亏,阴亏不能抑制阳,就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可见血是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物质。

抵御外邪

血之所以能抵御外邪,是通过气的作用实现的。因为,血可化为气,气可卫外。血足则气也就盛,气盛也就意味着抗病能力强,病邪很难侵犯我们的身体,也就不容易生病。

总而言之,血液是人体极其重要的物质,血液充盛则身体强健,血液不足则身体衰弱,血液异常则生疾病。

中医讲的血虚不等于贫血症

有的人一听说自己血虚,就以为自己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症一定会有血虚,但血虚不一定就是贫血。

西医所说的贫血,是指成年人血色素不足。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它并不等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况且,中医所指的血,不仅代表西医的血液,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所以,中医所诊断的血虚,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

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音乐,欣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使精神振奋。

饮食调养方面,可以多吃一点补血的食物。中医常采用以血补血的方法来治疗血虚,如鸡血、鸭血、猪血等;也可吃一些血肉之物,如猪肝、鳗鱼、墨鱼、鲫鱼、猪蹄、肉骨头、乌骨鸡等;植物类的有龙眼肉、红糖、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黑芝麻、胡桃肉等。

另外,还要谨防“久视伤血”,也就是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某物看,会耗伤血。因此,不可长时间看书、看电脑,血虚之人,本来血液已不足,若再伤血,就更不足了。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但由于血虚,这就要求运动量要小,以不感劳累为度。

至于中医对血虚的治疗,首先要强调补脾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

其次,气可以推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如气的功能减退,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减退。而且,血虚均伴不同程度的气虚,所以,补血时应适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再者,血为阴液,易生滋腻,淤阻血脉,导致新血难以生长。因此,在补血的同时,应适当配伍一些活血生血的药物,以促进新血的生成。

血淤可导致体内许多疾病

我们常常会听到中医大夫提起“血淤”,那么,什么是血淤呢?血淤,就是由于某种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发生了淤滞。体内出血属于血淤,血液在脉管里淤滞也属于血淤。

那么,中医又是怎样来诊断血淤的呢?中医诊断血淤,除了看人体表面有没有淤血、出血、缺血现象以外,往往还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没有下面一些表现。

第一,血淤病人舌头会发紫,舌头上有淤斑或淤点。无论是淡紫、深紫或绛紫,或出现淤血点,或出现淤斑,都是血淤的重要证据。典型的血淤病人,比如慢性肝病、心脏病或中风等,病人的舌头发紫和有淤斑或淤点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第二,疼痛也是反映血淤的有力依据。由于血淤、血脉不畅所引起的各种内脏、肢体及皮肤的疼痛,最大的特点就是疼痛的部位比较固定,例如冠心病的病人,会有胸前部疼痛,阑尾炎病人会有右下腹部疼痛,脉管炎的病人会有下肢疼痛。血淤所引起的疼痛,按压或者抚摩的时候,疼痛加重,在疼痛的部位常可以摸到肿块。

第三,血淤的病人还会有出血现象。很多出血都跟血淤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内脏出血所引起的淤血、溃疡病出血所引起的黑便都属于血淤。中医把某些新鲜出血也归属血淤的范畴。另外,皮肤紫癜、淤斑、血肿等,都是皮肤出血,都被认为是血淤的有力证据。

第四,许多女性疾病都与血淤有关,比如月经不调、来月经的时候腹部疼痛、经血颜色紫暗或者血块较多、闭经或者产后恶露不净等,都是诊断血淤的根据,所以,妇科病常采用活血化淤的方法治疗。

血淤不是一件好事,它是我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可以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比如心绞痛、脑梗塞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时解决体内这一潜在威胁。

活血化淤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甚至西医也采用了这一理念。现在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活血化淤可以改善微循环,能加快血液的流动,并可以使聚集成堆的红细胞解聚;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活动,有利于血液流动,并有抗血液凝固的作用;能使污血变清,像高血脂病人的血常是混浊的,颜色暗,这种血中医就称之为污血。

活血化淤还能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增加心血搏出量,改善组织缺血状态,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此外,活血化淤治疗还有抗感染、抑制肿瘤细胞生成、增加生物合成以及调节神经体液的功能。

放血也能治病

古代有一种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刺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

刺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症。唐宋时期,此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刺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放血治疗的“锋针”。

锋针就是现在中医用的三棱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用三棱针刺络放血,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消肿止痛等作用。目前较常用于治疗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眼睛肿痛、扭挫伤、头痛、肢端麻木等。

那么,怎样利用三棱针来放血呢?常用的三棱针法有点刺法、散刺法和刺络法等。施行点刺法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米,对准部位刺入3~5毫米,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这种手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和耳尖等穴。

散刺法,又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施针时,由病变外围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进淤血或水肿的排除,达到祛淤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此法多用于治疗局部淤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刺络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针刺时,先要结扎针刺部位的上端,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浅表静脉,刺入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以助毒邪得散。

在实行放血疗法之前,必须向病人解释清楚,让病人消除思想上的顾虑;操作的时候,手法要得当,并注意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凡平素有出血倾向和血管瘤的病人,妇女产育前后,或体质虚弱、贫血、低血压的人,都不宜使用这种疗法。

另外,古代还把水蛭放在局部吸血,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并把这种疗法称为“蜞针法”。晋代名医葛洪就记录了“取水蛭令嗜去恶血”以治疗毒肿的外治法。

冯芝馨,清代丰顺县名医,曾接诊一患鼠疫的病人,病人身上的肿块有碗口那么大。冯芝馨让人取来几条大水蛭,将竹筒立于肿块上,然后将水蛭投入竹筒中,让它吸取肿块处的毒血,吸饱后就换另一条水蛭,如此进行了四次,肿块变平后即停止,然后开方调理,直至病愈。

“蜞针法”在13世纪即被日本采用,不久在西欧各国也大为流行,美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也曾用水蛭作为放血工具。后来,由于医学的进步,人们才逐渐抛弃了风行一时的“蜞针法”。

癌症与肿瘤

癌和瘤这类病,在人类疾病史上,并不是近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而且,古人同肿瘤斗争的历史也是相当久远了。如果从我国医书中所谈到的“瘤”这个病名来看,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记载了筋瘤、肠瘤等。其实,中医学很早就有涉及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内容,而且为数不少,名目也很繁多,比如肿疡、瘿瘤、恶疮、瘤、岩、癌等十几种名称。其中,有些是包含了肿瘤在内的,有些实际上指的就是肿瘤。

肿瘤发生的原因,医学界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有很多的学说和看法,原因不完全相同。中医学对肿瘤的发生原因也曾有过论述,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完全阐明肿瘤发生的原因,或者有些是不正确的推断,但是也有不少合理的见解。

同类推荐
  • 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亚健康评估与干预

    本书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为指导,以罗仁教授干预亚健康的专题系列讲稿为基础,较系统地介绍了亚健康的概念、表现、评估、干预原则和方案,对亚健康者的心理调摄、运动指导、饮食调节、生活习惯、中医养生、体质调控、不适症状的个体化干预和常见病预防进行了详细阐述。内容通俗易懂,资料翔实可靠,方法简明实用,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和亚健康者阅读参考。
  • 读《金匮要略》学生活

    读《金匮要略》学生活

    一般的医生不明白这种道理,每每一见到肝病,不懂得必须先调养脾脏,反而一味地治疗肝病。岂不知,治疗肝虚证,可以用酸味的药物来补益,用苦味的药物来辅助,用甘味的药物来调和。这是因为,酸味入于肝经,苦味入于心经,甘味入于脾经。如果脾土充盛,就能克制肾水;如果肾气亏虚,就会导致水液运行失常而停滞于下焦:当水不能上行来克制心火时,就会导致心火炽盛而伤肺;如果肺脏受伤,就会导致肺气虚弱;当肺虚不能克制肝气时,就会导致肝气充盛,如果肝气充盛,则肝虚证就可以自行痊愈。
  • 一本书看懂健康学

    一本书看懂健康学

    食之有道,吃得好并不等于吃得健康。怎样利用饮食促进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书为您提供了信手拈来的健康饮食细节.全面有效的健康知识,科学实用的饮食方案,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且易于操作,是现代家庭生活必备的健康饮食管理全书。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挡将科学的饮食观念纳入您的生活,重塑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让自己吃得更健康、饮得更合理、快乐长寿。
  • 有什么别有病:一个普通人追求健康的体验历程

    有什么别有病:一个普通人追求健康的体验历程

    本书作者既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只是一个满足了温饱问题而后想追求健康的普通人。他的健康知识和理念的形成,完全来自于自身的体验和心得,因此,他能用老百姓的通俗语言来解释疾病,结合自身健康生活体验,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提示发病的原因,以及追求健康的合理方法。
  • 病由心灭

    病由心灭

    “病”由心生,“病”由心灭,求医不如求己,治病宜先治心。到底人生的疾病是怎么来的?有些人整天担心、害怕、着急、牵挂、盼望……各种各样的心情,很多、很复杂、这样的人,就符合一个“患者”的“患”字,心老往上窜。今天担心孩子,明天跟这个人着急,跟那个生气,跟这个人担心,跟那个人害怕……这就得了,准备做患者罢。患者的“患”字,告诉我们,心往哪里窜,哪里就会有忧患。每个人的疾病,都是由自己的心生的,心影响着人的性格,性格决定着人的命运。本书针对常见疾病成因进行了心灵层面的解读,同时还包含了事业、爱情、子女教育方面的理论,参悟方法的指导,帮助人们清扫心灵垃圾。
热门推荐
  • 流水的人

    流水的人

    捕鸟人来了,在午后微雨的乡村路上,那身绿色的迷彩和田野很好地融为一体,只有那头乌蓬的头发鸟巢般醒目,远远望去,酷似一颗会移动的树。因为下坡的关系,捕鸟人走得极其克制,仿佛一路踩着刹车,肩上的竹竿一翘一翘的,鞭打着空气,脚上的套靴老远就发出吧唧吧唧的声响。
  •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灵天

    玄灵天

    天地未开,混沌先行,混为阴,沌为阳,沌衍万法,修行之风在这最后的和平时代急速蔓延。神皇历一万两千年,天地间玄气剧增,诸天万域人杰辈出,繁华大世即将崛起。群雄逐鹿,百舸争流,腥风血雨,一路枯骨,只为登临皇位,镇压万恶。挑枪长啸压万道,挥剑一鸣镇九幽!一个少年,一幅墨画,打出一条通天皇路!
  • 纨绔仙医:邪帝毒爱妃

    纨绔仙医:邪帝毒爱妃

    她是凌府公认最窝囊的女儿,未嫁被休,荒古废体,受尽欺凌;他是大陆上最大帝国的皇子,慵懒邪魅,历练在外,成了肮脏穷鬼。是下堂妇配脏乞丐?还是天才女配帝王男!一千年前,她是天元大陆上赫赫有名的炼药师,被未婚夫和姐姐火祭,一千年后,再次睁眼,未婚夫和姐姐竟然已经成了万民敬仰的仙界武尊!她心有不甘,立志复仇。从头修炼,从人界杀到仙界,势要取那对狗男女的项上人头!【文已完结,新书推荐《七夜孽宠:魔帝,来硬的!》】
  • 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

    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步步婚宠:前夫大人请矜持

    步步婚宠:前夫大人请矜持

    他冷漠,霸道,看上她也不过是一晌贪欢,随心所欲地就定下了让她来做自己的妻子。她敏感,软弱,在他对她的好中找到以前从未有过的欢乐,决定要好好地做他的妻子。只是午夜的钟声终究会敲响,当一切美好像幻影一样被打破,灰姑娘又该何去何从?
  • 桃花庵里桃花开

    桃花庵里桃花开

    于萧萧穿越到了古代,却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庵堂中,还好不是个小秃头,却被庵堂的尼姑告知自己唯一的亲人,也是收养自己的师傅死了,师傅临死前交代让她去寻自己的亲生父母,于萧萧并没有前身的任何记忆,便赖在庵堂许久,后来不得不踏上寻亲之路!好在她和师傅也是新搬迁到这座庵堂来的,拿着师傅留给她的信物,她踏上了寻找亲人的道路---简介无能的作者掩面奔走,还是看文吧,嘤嘤~
  • 荡寇志

    荡寇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合阴阳

    道合阴阳

    岂慕红尘富贵堂,虚花顿悟问灵光。情缘聚散原因果,天道轮回本无常。舍弃纤华破名利,蹉跎岁月合阴阳。悠然惊梦忽千载,回首世间已苍茫。修道伊始,必先神意合一,方能静心敛性,是为神觉!徒儿,为师整整悟了十五年未能领会···。人性不泯,天道不灭,虚实人生,阴阳合道。喜怒哀乐铸就一生异志,悲欢离合写成修道传奇,仇恨情爱炼出人性赤诚。完整的修道理论,奇幻的背景设定,蚀骨的仇恨满腔,凄绝的情缘纠葛,请看《道合阴阳》。P.S.因为背景设定复杂,且为了保证书的质量,展现修道人人性的一面,前二十回希望就当是一本生活小说来看。希望读者能有耐心看到修道开始。最后希望觉的本书好的,走过路过的人能多点点,投上一票,往书架里在加一本书。欢迎加入讨论群:殤氲阁(155649020)
  •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