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比做人体。文章的开头是人的头,文章的主体是人的身体,文章的结尾就是人的脚。作文开头要漂亮,但漂亮的“头”没有健康壮实的“身体”相配,文章也不完美。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身体”健康壮实呢?这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和练习,作文的开头已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文章的“身体”方面,也就是说这个“身体”不壮实、不健康。不壮实首先表现为“身体”短小,“头”很漂亮,“身子”却是侏儒症,没展开。这是因为句子过于概括笼统,把事情没说清,把道理没说透,就“草草收兵”,结果成为“头大身子小”。其次表现为“身体”过于空虚、不壮实,很虚弱。这种状况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讲空话、套话或废话,也就是同学们常说的“编的”,看起来写了不少,仔细一看,好多话不实在,没有用;二是作文书看多了,受影响,不自主地把别人文章里的东西照搬过来或套用过来,结果张冠李戴,一看就是假的。写作文可以仿写,但应该仿的是方法,不是内容。同学们只知道仿内容,不知道仿方法。
不健康主要表现为“身体”臃肿的“肥胖症”。为了把“身体”充实起来,不选材料,不分详略,不管轻重,不论主次,一股脑“吃”进来,结果“身体”是充实了,但臃肿肥胖成为病态,很不好看。
其次表现为“身体”贫血状。“身体”看上去块头很大,但仔细一看,平铺直叙,一马平川,整个文章主体一个味,“身体”干巴巴的没有光泽,没有一点健康的“红晕”,整个一个“黄脸婆”,没有一点灵气、生气、活气。
文章的主体怎样才算饱满充实呢?就是有思想、有内容。有思想指文章有明确的中心思想,让读者一看就能体会出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想表达的感情或观点。有内容指作文里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细节描写逼真细致。
怎样写才能使文章的主体饱满充实呢?
首先:
文章主体要写好,
材料组织很重要。
先写什么后写啥,
心中有数打腹稿。
文章的主体要饱满充实,是针对文章内容而言。同学们写作文无非是写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求、所议,这就是文章的内容,就是组成文章的材料。关键是怎样把“内容”或材料真实地再现在作文里边,呈现在读者面前,但需要说明的是,文章里的“真实”大多指“艺术真实”。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让同学们写“实情”,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已经过去,重新回想,做到和当时一模一样,是很困难的,必然要渗入想象的成分。有了想象成分,必然包含对回忆的加工和再造。这个“加工和再造”是基于事实的、合情合理的,没有违背生活真实,仍让人感觉“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艺术真实。
同学们写作文一般都有字数要求。有要求就有限制,不能想写多长就写多长。但同学往往发愁的不是“写多长”而是“写不长”。因此,同学们写作文组织材料的过程,就是把材料“概括”或“扩展”的过程。
“概括”解决写得过长的问题。用三四百或五六百字来写几件事,或写一个人的特点,你不概括写是不好写的,所以就要对材料怎么进行挑选压缩,该详写的详写,该略写的略写,该一笔带过的就一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主体就会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不会出现“一马平川,平淡无味”的“流水账”现象。
我们以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2002年)中课文《李时珍》为例讲这个问题。课文用不足七百字,写了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一生。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地介绍了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哪里的人。接着又概括地介绍了李时珍是怎样走上行医道路的。其中用一个细节详细写了他怎样让父亲同意他学医的。这个细节交代很重要,没有这个细节李时珍就学不了医;学不了医,就没有以后的《本草纲目》了。文章重点写了李时珍怎样写成《本草纲目》的。先概括写写书的原因,后详细地写写书过程中如何艰难,再略写怎样写书。文章最后概括地介绍了《本草纲目》这本书。
用几百字来写人的一生,必须对被写的对象进行高度地概括,然后再找出他最闪光的事来详写。写“闪光点”时,不能笼而统之,因为人物需要用典型的细节来体现特点。没有概括,过程不好发展;没有细节,没办法体现人物形象。
“扩展”是解决“写不长”的问题。同学们写作文一般都在五六百字左右,这是升学考试中作文限定的字数。按道理说,用五六百字交代清楚一件事,是很容易的事。可同学们往往是作文一开头就不知怎么往下写了,不是东拉西扯,就是草草结束。原因就出在“扩展”上。因为同学们写的作文大都是记叙文,由于字数的限制,往往一篇作文只写一件事。一件事有什么可说的呢,几句话就交代完了。问题就出在“几句话就交代完了”。如果用口头表达,几句话就交代完是完全可以的,但用文字表示,就不能那么简单了,必须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尤其是过程要写得具体详细,就是把做事时,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中想到的都写出来,这就是“扩展”。扩展的方法是描写,没有描写就扩展不开。所以,让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起来的方法就是让事中的人物活起来。
让人物活起来,就是让人物在做事的过程中有语言、有动作、有思想活动、有精神面貌、有表情。有语言就是语言描写,有动作就是动作描写,有思想活动是心理描写,有精神面貌和表情是神态描写。有时候为了把人物塑造得更加形象饱满,还可以把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出来,以衬托人物形象。一句话,没有描写就没有细节,没有细节人物形象就不饱满不生动。
为了让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起来,还要把人物表现的舞台——事的过程写得具体、完整。就是说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感受统统写出来,一项也不要漏。
例如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开头写道:“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接着文章的主体具体详细地写了这个游戏的过程:
这个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在瓶子里。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子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他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小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文章按先、再、后的顺序具体详细地交代了这次实验的全过程,并把教育家如何做的,如何说的,如何想的,以及心中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同学们想一想,做这个实验能用几分钟?三四分钟足够了吧?可你想想,写完这篇文章需要多少时间?十分钟够用吗?如果我们这样写:
一个教育家来到一个学校,让校长找三个学生,帮他做个实验。他把一个瓶子放在地上,当做一口井,然后把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交给三个学生,说三个铅锤分别代表他们自己,又说这个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然后往瓶子里开始灌水,同时说“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刚喊出来,三个同学就顺利把小铅锤拉了出来。这位教育家很激动,说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样写,也可把事说完,且有头有尾,也比较具体,但和原文比较起来,就会感到不如原文,因为原文写得不但具体,而且详细。
正因为有了“概括”和“扩展”,我们能把一个人的一辈了用几百字写完,还能把一天的事写成一本书。
但是,让同学们将一件事写具体、写详细时,往往是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一股脑儿地写下来,结果使文章显得很啰唆、很臃肿,这是因对材料没有筛选造成的。平常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即使是在一件事里也要有个主次,这反映到文章里,也就有了详略之分。一般要求的是事情的关键处要详细,次要的地方略写;与事情关联紧密的详写,一般联系的略写;题目限定的内容要详写,为了写主要内容而不得不交代的与主要内容相关联的内容要略写;人们不知道的要详写,人们都知道的要略写;能表现主题思想的内容要详写,对表现主题思想作用不大,甚至无关,但不写又不能引出主要内容的内容要略写。这些在课文《李时珍》中有很好的体现。
最后,再和同学们谈谈文章主体的行文安排问题。“行文”是什么意思?就是一直往下写!同学们都知道“一帆风顺”是用来比喻做事十分顺利,没有一点困难和阻碍,可是生活中十分顺利的事并不多,不是有这种困难,就是有那种困难;不是这边拖累,就是那边掣肘。比如同学们平时自己想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按道理来说这是很容易的事,但你兜里有钱吗?这就是困难。同学们要知道,社会发展的特点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具体到某一件事上也往往是一波三折,要不然怎么会有“好事多磨”这个词呢?这些现象反映在文章里,其行文进程也应是这样的:“波澜起伏,错落跌宕”。“文章像山不喜平”,说的是文章的行文进程就应该像山一样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扣人心弦,触目惊心。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节曲折。
文章像山不喜平,
波澜起伏使人惊。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请看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2002年12月)中阅读课文《雨中》的主体部分的行文进程安排:
因为下雨,年轻的姑娘蹬着拉着苹果的货车,急匆匆赶路。由于路滑心急,在拐弯的地方车一歪,一箩筐苹果翻到马路中上。马路上过往的车辆很多,又因雨中赶路,车速也比较快。这就让姑娘急上加急,不赶快拾苹果,一会儿就压成果酱了。姑娘正心急火燎的时候,又过来一群孩子,七手八脚地捡苹果。这下子姑娘的心可是提到嗓子眼儿,孩子捡了苹果一哄而散怎么办?这样安排行文,把读者的心弦越绷越紧。这下可怎么办呢?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事情起了转机。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对她说:“别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也不会少!”并且指挥同学拦车的拦车,捡苹果的捡苹果。孩子的行为感动了大卡车司机——小伙子。大卡车停下来了。小伙子也加入捡苹果的队伍,一辆小轿车也停下来了,从车上下来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也加入了捡苹果的队伍。这样,苹果很快捡完了,而且一个也不少。
这篇课文的主体行文进程太棒了,一步步把人的心弦绷紧,又一步步放松。
再看一个例子,说的是:火车进站了,下车的人很多,不一会儿,车站厕所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奇怪的是女队中排着一个小伙子。刚开时,人们用白眼珠子看他,小伙子不在意;后来人们用凶狠的目光盯他,小伙子还不在意,随着人流往前走;再后来人们开始恶言相骂了,可小伙子依然不在意,继续往前走。快到女厕所门口,小伙子出来了,搀着一个老太太过来了。人们的冷眼变成赞赏的目光了。
再看一篇小小说《出乎意料》的行文安排:
早晨上班,我和大周正在帮刚退休的赵科长收拾东西,突然推门进来一个乡下老汉,一问是刘局长的父亲。
我给老人倒杯水后说:“刘局长全家到海南旅游去了,得半个月才能回来。”老人听了感到很意外,准备出门,却被大周拦下来,说让老人在他家住几天,等刘局长回来再说。
大周走后,赵科长说我:“真笨。”我才想起赵科长将退休,要选新科长,难怪大周这样对待刘局长的父亲呢。
半个月后,刘局长回来了,知道了大周对父亲的事,却没有任何感谢,反而把父亲送到了老年公寓。原来老人是与乡下儿媳生气才出来,走时并称不回去了。事实上局长夫人也不欢迎老人来,为此还和局长吵了一架。这件事很出乎我的预料,更出乎预料的是,不久,局里宣布我为新科长。这篇小小说,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真是出乎预料。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意料不到的事,或者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却没达到,反而促成了另一件事的成功。请以“出乎意料”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